吾日三省吾身(2022.02)

2023-07-25 19:39发布

【二月规划】一本教案✓两本书 ✓三万字笔记 70%四十节网课✓五部老电影✓六个Ted演讲 20%【二月总结】直面问题。牙齿问题拖延了很久终于在这个月搞定了,有些

【二月规划】一本教案✓两本书 ✓三万字笔记 70%四十节网课✓五部老电影✓六个Ted演讲 20%【二月总结】直面问题。牙齿问题拖延了很久终于在这个月搞定了,有些
1条回答
2023-07-25 20:07 .采纳回答

【二月规划】

  1. 一本教案✓
  2. 两本书 ✓
  3. 三万字笔记 70%
  4. 四十节网课✓
  5. 五部老电影✓
  6. 六个Ted演讲 20%

【二月总结】

直面问题。牙齿问题拖延了很久终于在这个月搞定了,有些迟早要做的事儿就应该尽早行动,不然每次想到这件事情还没有做就又在这上面耗费了时间。

目标量化。继一月份的颓废低迷以后,二月份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总体来说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这个习惯下个月还是要继续使用。

实践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别人悟出来的道理对你不一定适用,别人受阻的事情却有可能适合你。经验和道理没有好坏之分,问题在于是否去实践,关于实践这件事儿没有人能代替的了你。


  • 暴风雨过后

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呢?仿佛是经历了一场地震,虽然已经震完了,但是偶尔还能感觉到一些余震。

既然要强,那就真的让自己强大起来。

  • 不要当众声讨

被领导批评或者误解时,不管你有多么合理的理由,都不要声讨,选择沉默。

如果是你的问题,事后可以发一个短信或者邮件承认错误,并且做出保证,表明态度。如果是被误解,私下做出解释就好,这样领导日后一定会更加信任你。

  • 心有多大

今天开会校长说了一句话:“你的心有多大,你能做的位置就有多高”这个心不是事业心,也不是进取心,而是包容心。当你怀着一颗包容的心去看待万事万物的时候,你才会更谦卑,智慧才会流向你。

  • 如何正确汇报工作

①结论前置。领导的时间很宝贵,不要说一大堆过程性和细节性的东西,要先汇报这件事最终的结论如何。

②纸质材料。汇报不能光用口头,哪怕你口才很好,纸质的材料更为直观,一目了然,还可以让领导以后有需要的时候随时拿来观看。

③逻辑清晰。分为一二三四,以及下面的(一)(二)(三)(四),1.2.3.4,条理清楚。

④分清主次。哪些需要一带而过甚至省略,哪些需要浓墨重彩,细致描述。

⑤给出选择。不要直接问该怎么做?问之前自己应该先有个比较倾向的答案。如plan A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plan B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哪个更好一点。

  • 模拟测试感悟

①学生的自尊心

有几个同学态度不端正,要求做四个题就发了两个哄弄老师,实际上耽误的是自己;也有几个同学借助搜题软件把答案写的很漂亮。

我很理解大家正处在自尊心比较强的年纪,比较要面子,希望得到认可。但你仔细想想这种外在看上去的漂亮是真正的漂亮吗?

承认自己目前还不够优秀一点也不丢人,我反倒觉得这样的孩子很谦虚,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②优秀品质

对比之下有一些同学就非常务实,比如xf和lj和gxh,我不会就是不会,哪怕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也不怕别人笑话我,我把问题弄明白了就是一种收获。

只有这样取得的才是扎扎实实的进步,而且我也相信拥有勤奋,踏实,刻苦等等的优秀品质,好的结果会随之而来,即使它来的没有那么快。

③多点耐心

那咱们这里有很少一部分人很努力了,但是就是看不到明显的成效。这个时候不要着急,你只需要确保自己真的在努力,那么春耕秋收,在播种和收获之间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④立即行动

这么长时间的网课,很多同学年后的状态懈怠了,心想着反正要开学了,我开学在好好学吧。

我想起来我上高中时候我的化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想要成功就需要三句话:立即行动,立即行动,立即行动”。努力就要从此刻开始。

  • 见贤思齐

前两天群里发送通知今天做完核酸检测以后回办公室打扫卫生。我计划着上午上完网课,回学校做核酸,之后再回办公室打扫卫生。

结果在去学校的路上,办公室的微信群里一位老师发来一条消息:“我已经把办公室的卫生打扫好了”。因为这位老师做这样的事已经不止一次了。我有些惭愧,同样一则通知,我想到的是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而他却能够为集体做事儿。真的让人竖起大拇指。以后做事情不要只顾自己,一定要想着大家伙。

  • 读书有用吗?

当今社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可能会说读书有什么用呢?某某没读过多少书也在事业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其实对于这样的人,如果他能够读书,有知识的积累,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如果你去问一个投篮“弹无虚发”的人是如何能够投的这么准的,你会发现他也很难讲清楚。因为单一维度的思维和语言很难表达清楚。

即使他阐述了能够投篮投中的要领,听的人也不可能马上做到,还需要大量的练习、摸索,最终悟出来那些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东西。

  • 醍醐灌顶or频率相同

很多年轻人对一些道理置之不理,但当她们经历了一些事情以后,再有人跟他们讲这个道理的时候,便会产生醍醐灌顶的感觉。

其实,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哪一句话能够一下子让人醍醐灌顶。只是你的经历,也在脑海中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频率相同,产生了共鸣。

  • 秘密计划

身怀一个秘密计划不仅可以减少我们在行动过程中的阻力,还可以提升幸福感。

这个计划一旦实现,一鸣惊人;若是没能实现,也没什么心理压力,大不了从头开始。

  • 多维视角

在某个技能点上死磕,不失为一种策略。但是当你增加另外一项技能是,就会变为两个维度,两个维度比较的是面积,三个维度比较的是体积。

在一个领域做饭头部很难,但也可以在两个领域都有涉足,成为那个不可替代的人。

  • 万事万物皆值得学习

当你读到一本口碑很差或者评分很低的书时,不要鄙夷的将它拒之门外。不妨读一读,翻一翻。在烂的书中都能至少提取一两个点为自己所用,如果这一两个点切切实实让我们发生改变了,它对我们来说就并不是一本烂书。哪怕这本书中实在没有什么好的地方,那么也让自己知道不应该怎么写书,积累了选书写作的经验。

上一次听优质课这样,两位老师对比明显,第一位灵活运用多媒体,讲所讲题目图形的变化呈现出动态的过程,非常吸引学生注意力;题目之间的设置梯度合理,层层递进。而第二位则显得非常尴尬,学生缺乏互动,教师努力的活跃气氛,抛出一个又一个学生根本不会接的梗。

其实任何一件事,无论好坏,都能让我们学到这什么。正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并且如果只把事情分为好与坏,难免会走进二元对立。在好与坏只是两种极端情况,中间还有很多灰 {MOD}地带。

  • 成长的纬度

人的成长分为显性成长和隐性成长。显性成长是外在能力的提升,隐形成长是内在心理的成熟。当我们的隐性成长远远滞后于显性成长时,就会限制能力向更高阶进化。

  • 一劳永逸?

一些人得到稳定工作以后就开始安于现状,时代在进步但却缺少与之相匹配的技能,导致抗风险能力越来越弱;一些人找到满意的另一半以后就不在提升自己,导致和另一半的差距越来越大,出现情感危机;一些人获得财富以后便开始奢侈浪费,再多的钱财也终将流散。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事儿,需要的就是持续不断的打磨技能,提升自己,克制欲望等。让不断提升的自己去应对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 二元世界

对于二元世界的认知上,东西方文化不谋而合。东方创造了太极,即一阴一阳。西方发明了计算机,用0和1编码。

看似二元对立,实则这只是最底层逻辑。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计算机以0和1编码为基础可以演化出精美的仪器,功能齐全的办公软件等等。

以二元对立为底层,越往上越复杂。复杂意味着变化和不确定性,这意味着丰富和精彩。想要拥有丰富和精彩,就要去拥抱变化和不确定性。

  • 思维与语言

人们往往认为:“语言是思维的产物,一个人心里怎么想,嘴上才会怎么说”。很少有人意识到,我们嘴上说的也会影响心里想的。

其实思维和语言是双向行驶的车道,如果你意识到思维和语言之间可以“逆向行驶”,你的生活会多出很多选择权。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说积极的话,不说消极的话;无论遇到什么人,说和善的话,不说刻薄的话;无论遇到什么问题,说开放的话,不说绝对的话。

  • 困境与成长

困境是我们成长与改变的分水岭,而成长与改变则是我们面对困境,争夺选择权的较量。

  • 态度—行为—结果

卡尔•纽波特在他的《深度工作》一书中说:“我们的世界是我们所关注的事物的产物”。我们的大脑是依据我们所关注的事物来形成世界观的。

我们选择关注哪些事物,忽略哪些事物,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要在挫折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因为只有这样,事情才会慢慢好起来。

其中的底层逻辑就是态度影响行为,行为影响结果。

  • 如何成为想成为的人

如果你想变得富有?那么就先想象自己已经变得富有。如果你想干点大事儿?那么就想象自己是个干大事儿的人。

这些心理会不自觉的指导你的思想和行动,当我们以富人的方式做事情时才会慢慢变得富有;当我们想象自己是个干大事儿的人的时候就会知道我们这种人该如何做事儿。

先把那个未来想象出来,然后在一步步创造出来。

  • 长期主义

我们无法像网红那样有魅力,也无法像各个领域的专家那样有影响力。但我们可以专注于打造自身价值,毕竟容颜易老,魅力易逝。而由人创造出来的思想、价值和美却可以永存。

当有一天你手握她们从幕后走到台前时,即使缺少魅力,不善言辞,别人也会认认真真听你说话。

  • 如何得到

想要得到一件东西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查理•芒格

  • 酒香怕不怕巷子深?

在现代竞争环境下,很多人不再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老话了,很多人甚至跑到巷子口招揽生意。确实在商业竞争环境下,谁能够捷足先登,谁便有更大的机会掌握市场先机。

但个人价值与商业竞争不同,还是更适用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老话。越是在传播发达的时代里,越需要坚守价值。因为传播手段不在稀奇,而传播价值依旧稀缺。

  • 人微言轻
作家李笑来在《成为能说那话的人》这本书中写到:“同样的话从牛人嘴里说出来和从你嘴里说出来效果就是不一样。这并不是话本身对不对,而是说话的人”

这也是很多讲座都会找一些有名气的教授和专家的原因,因为身份和职称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影响力。

所以当你给别人提出意见并没有采纳的时候,应该去想世界是一面镜子,默默让自己变强大。直到有一天,你不说话,都有人过来问你的意见。

  • 利他就是利己

《认知驱动》这本书的作者谈到他当初写作的时候成立自己的公众号,设置问答专栏,免费为读者提供咨询服务。很多读者一开始会问他为什么会免费做这样的事情呢?

这件事情让我想起了寒假时期制定的学习计划,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每日布置作业提交,一对一检查,讲解。私下有学生问我:“你这样做校长也不知道啊,为什么不多待一会”

我当时想的仅仅是能够让想要努力的学生能够在遇到难题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指导。

但最后我发现这件事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但最终受益的是我自己。通过与一部分学生的一对一交流,我积累了大量学习困难群体样本,也拉进了我和学生的距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 两性关系

情侣在关爱对方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用自身的优秀去带动对方的成长,这才是健康的两性关系。

  • 掌控力
世界上只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任何人去做任何事。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那就是让他自愿去做这件事。

如何让一个人自愿去做?

满足她的欲望。心理学博士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欲望主要分为两种:性的冲动和成为伟人的欲望。哲学家杜威认为人的欲望主要是成为重要人物的欲望。

  • 《我想要两颗西柚》
命运会安排两个不合适的人相遇,目的并不是让他们相守到老。而是让每个人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该去寻找什么样的人。
  • 极简生活

当你想买一件东西时怎么办?

问自己这个东西没有我会怎么样?是非买不可的吗?如何从自己已有的东西里面想办法?

所谓的极简主义并不是简单,而是极致,把自己已有的物件用到极致。

  • 持续进步

东野圭吾说:“这世界上最好的保鲜方式就是让自己不断进步,成为更好和更值得被爱的人”

  • 《天道》观后感

由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的电视剧《天道》改编自豆豆的同名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和这本书的名字一样,整部电视剧贯穿的思想就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救自己,只有你才是你自己的救世主。

这部剧中一直提到文化属性这四个字,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强势文化就是顺应规律,遵循天道办事儿;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文化。

剧中的男主丁元英是大神一样的存在,他答应女主芮小丹给贫困县抒写一个神话,就是帮助贫困县的人脱贫。而剧中的王庙村就是弱势文化的代表,虽然有丁元英那样的大神帮助,但是仍然只能让王庙村那几个想要脱贫的人站在井沿上观望。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几个贫穷人只想依赖他人致富的思想。其实遥远的救世主就是你自己,只有顺应自然规律办事儿才能办成。

在工作中也是一样,很多人想要依赖他人,就像剧中想要脱贫的那三个农民一样,即使哪一天攀上了老大哥,也只能站在井沿上看一眼,最后还得掉下去。

  • 实践和思考的力量

电视剧《天道》中芮小丹和丁元英的一段对话发人深思。原话是这样的:

只要不是我自己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你给了我我也接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并且做到的,才真正属于我。

其实这句话说的就是实践和思考所产生的强大力量。

其实事事都是如此,学习也一样。某个非常难的数学题,你可能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错了又做,做了又错,这样反反复复,终于琢磨出来,那这个知识点便真正的弄明白了。而你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思考过程,老师直接给到你,你只是听个热闹,下次还是不会。这也正是很多同学存在的问题,听的挺明白,自己一做就错。说明你不是真正的明白。

综上所述,激发内心想要学好数学的那种强烈的渴望,并且主动去找题做,去琢磨,这个问题左思右想还是不会,去提问,最后总结。

  • 达克效应

根据心理学上的达克效应,人的认知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分别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天道》中的人物性格和命运把这个效应演绎的淋漓尽致。王庙村的刘冰就属于第一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自作聪明、爱慕虚荣、唯利是图;而剧中叶晓明则比刘冰聪明一些,他属于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能力不够,所以寻求大神丁元英的帮忙,但聪明反被聪明误;而三位女主则明显优秀很多,欧阳雪其实属于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层级,但她之所以能够走到最后是因为她的责任感和善良;肖雅文属于知道自己能力和智慧的局限,知道自己该跟随什么人;芮小丹这种人在大神丁元英的指引下属于知道自己知道的层级,如果不是剧情需要做出牺牲,那么她最终会成为一个很成功的救世主。

  • 给予的智慧

可能这世上每一个父母的爱都是像我的父母这般无条件吧。他们总想把最好的一切直接给到孩子,没有贷款的房子,辛辛苦苦赚到的钱,自己努力奋斗的一切一切。但这样传统的养育子女的方式真的是好的吗?是正确的吗?

无条件的宠溺和偏爱,只会滋长孩子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恶习,永远无法让她们真正成长,逐渐成为所谓的巨婴。

没有经过努力得到的东西不会让人珍惜,这份爱所应该得到的回报也就打了折扣。正是因为这种无条件的爱使她们付出的方式显得有些愚笨。

但人与人之间的付出也是要讲究方法的,当对方对于金钱或者物质的帮助的需求钓到嗓子眼的时候,你在给出帮助,他便会更加感恩于你。

这一点跟教育工作很像,一节课搞了一个大满贯,一分钟不浪费,这种强行往学生脑子里灌的方法其实是事倍功半;而效果最好的方式是这个学生本身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的讲解才会让一个人豁然开朗。

  • 高级的快乐

来闺蜜家住,看她的资产着实是有点羡慕了。口红20多支,都是阿玛尼,迪奥,TF这种大牌;夏天的连衣裙15条以上;鞋子卧室有20多双,地下室还有很多。

如果是以前我会非常羡慕,现在多少还是有些羡慕,但只是很轻微的那种。

有时候自己过的不像一个女孩子,口红两三只好用的并且喜欢的 {MOD}号就足够了,多了我用不了;鞋子每个季度不同类型各有一双也足够了,多了也没有那么多双脚;衣服太多每天出门选衣服穿的时候就得纠结很久。

偶尔也觉得简洁点的生活也挺好,到也轻轻松松。

  • Take it easy

和闺蜜替闺蜜的爸爸去小区门卫值班,整个屋子里就两个人,一直聊天,聊到尽兴时躺床上把脚搭在床边的桌子上。突然外面进来三个人,看穿着打扮应该是闺蜜爸爸的领导。

当时的场景只有两个字尴尬,大写的尴尬。然后想到我们这样的举止会不会对闺蜜的爸爸名誉产生不好的影响。一时间有些心慌。

但被问到具体情况的时候,闺蜜仍然特别淡定的说:我们是替别人值班,但没有说具体是替谁值班,值班的人去吃饭了。虽然领导也能听出来说的是假话,但也为对方想给我们面子提供了台阶。

闺蜜的表现还是很大方得体的,有大家子气。虽然内心有点慌乱但也可以称得上是临危不惧了。

  • 如何上好一堂课?

①换位思考

杨绛先生说:当你身处高位时,看到的都是浮华春梦,当你身处卑微时,才有机缘看到世态炎凉。

这让人不由得想到教育工作,教师只有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回想自己当初是学生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才能让课堂起到应有的效果。

②明确重难点

课前明确重难点,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这节课中寻找答案;课中通过创新的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最后总结,让学生发现重点难点已经克服了,形成学习的正向反馈机制。

③充分思考

未经过学生充分思考的问题不是好问题。课堂时间有限,但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所以什么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兴趣,什么样的问题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什么样的问题能够意味深长。

如果一个问题能够同时满足上面的三点,那么才叫做好问题。

另外,提出问题以后,不要马上给答案,直接给到学生往往接不住。给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并且在学生思考不出来的时候给出一丢丢引导。正如孔子的教育理念: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④善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可以提现一节课的逻辑,让学生听起来清清爽爽。就像盖房子一样,整个架构建好了,往里面填东西就可以了。

  • 触类旁通

职业精神需要专注,但专注并不等于掏空自己。全面开花也不代表不务正业,而是可以触类旁通。

所以当你做某件事儿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妨停一停,去找点儿其他的事情做,这个“不务正业”很可能会为你的正业带来帮助,触发灵感,从而解决困扰你很久的问题。

  • 《山楂树之恋》

讲述的是70年代纯真的爱情故事,这部剧之所以火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是由真是故事改编的。

剧中的女主是地主的孩子,在文革时代很受打压,所以生活的很自卑。男主是军官的儿子,对女主一见钟情,无微不至。

等静秋毕业,等静秋工作,等静秋转正。可最后身患白血病离开了。他在离开之前给静秋的信中写到:“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25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

从我遇见你的那天起,我就恳求上天:如果生活是一条单行道,你就走在我前面,让我时时能看到你;如果生活是一条双行道,那么我就牵起你的手,一起穿越这茫茫人海。 ——老三致静秋

剧中有一个场景催人泪下,静秋在老三的病床前边哭边喊:你答应过我的,就算你已经半只脚踏进了坟墓,只要我喊你,你都会回来看我的。就这样老三终于安详的闭上了眼睛,眼角流下两行泪水。镜头转向房顶,上面贴的是他和静秋的照片。

老三离开后,他的弟弟把他的日记,他写给静秋的信件全都给了静秋,并且跟静秋说:“哥哥嘱托他,如果静秋过的幸福,这些就不要给他;如果她爱情或者婚姻过的不幸福,那么把这些给她。让她知道在一个世界上,有一个人倾其一生爱过他”

在男主离开的第30年纪念日,静秋把自己的日记本给了她的朋友,也就是这本书的作者——艾米。这才成就了今天这部纯真的爱情故事。

  • 《背靠背,脸对脸》讲解

这部电影改编自刘醒龙的小说《秋风醉了》。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勤勤恳恳的文化馆副馆长王双立一直迫切的想要当馆长,多次靠近机会却被人截胡,中间人与人之间斗争的故事。

文化馆的副馆长王双立,勤勤恳恳,为单位办了很多实事儿,但死活一直当不上馆长。

上面领导冷局长先是派来一位能力不足的老马,王双立通过各种手段拉拢人心。先是在领导面前说李会计有闲置的房子可以让新来的老马入住,这样一句话就动了李会计的蛋糕,也轻而易举的把李会计拉拢到自己的队伍;后是抓住和老马同一战队的老罗小辫子;并且把给单位建筑工程的总经理送来金钱用来给单位所有人去旅游。可以说这一波操作六六六,即拉拢了队友,又打击了敌人,还笼络了人心。

把对手惹毛了不算本事,自己能圆回来才算本事。经过一系列的操作终于把老马赶下台,本以为这次自己可以顺理成章的当上馆长,但徐副局长有派了年轻的秘书小闫担任馆长。

王双立虽然知道小闫有作风问题,但抓不到确凿的证据,并且深知自己的能力不如小闫,于是放弃官场的斗争,转战家庭。

但突然有一天听说小闫有作风问题,并且和单位的女同事肖乐乐私奔了。局里召开紧急会议,很可能是让他当馆长。

曾经求而不得了东西,如今不想要了,自己却找上门来。

王双立为何迟迟不能转正???

徐副局长和他的一段对话道出了其中的“潜规则”。“哪个副职不想转正”,其实无论是老马还是小闫,都是徐副局长的一颗棋子。徐副局长明明知道老马的能力不行,小闫的作风有问题,却推荐冷局长这两位做文化馆的馆长,实则有他自己的算计。这样冷局长也因为用人不当被撤了职,自己当上了局长。

那么冷局长不知道王双立的能力吗?当然知道,问题就在于他清楚王双立的聪明,算计太多,不够忠诚。在很大程度上,下属的忠诚才是最重要的。

小小的文化馆却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其实这官场的认命就像舞台的灯光,看似杂乱,实则有他的规律,无论是官场还是生活都遵循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潜规则”,只是王双立不懂。

  • 《穿普拉达的女王》讲解

这部剧的女主是女神安妮海瑟薇,讲述的是女主初入职场作为时尚界女魔头马琳达的助理。由最初的毛手毛脚遭人嘲笑,到后来的态度转变工作得心应手,最后选择离开舒适圈追求梦想的故事。

①第一阶段:初入职场

在纽约如果能在这个职场女魔头马琳达手下工作一年,就可以得到任何你想要的工作。是这个原因让安迪选择了这份工作,但工作中的各种奇葩难题让她应接不暇,于是她找到奈杰尔抱怨说:工作做得好就是理所应当;做的不好她就会想一个巫婆一样大发脾气。

奈杰尔没有安慰她反而直言:你受不了就辞职。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你根本不热爱这份工作,所以不愿意为这份工作付出一点精力。

②第二阶段:转变态度

一语惊醒梦中人,安迪听到这句话开始转变态度,开始认认真真的对待本职工作,事情也渐渐得心应手。马琳达开始转变态度,甚至会交给她一些重要的工作。

③第三阶段:走出舒适圈

直到有一次安迪发现马琳达牺牲同事保全自己,安迪才意识到自己无法像马琳达那样专心享受职场的残酷,做一个孤独冰冷的女王。于是选择走出舒适圈,去追求自己的记者梦。

④实现记者梦

她来到一家公司面试,面试官说你的简历有一段是为马琳达工作了不到一年。其实这一点可能是她求职的一个短板,接下来面试官说,我们打电话去问马琳达女士,她是这样说的:“不录取安迪会成为你们的损失”

其实这部剧表面上看是时尚界的各种美丽穿搭,实则是再讲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内心真实的渴望。

在其位谋其政,即使是做了以及不喜欢的工作,也要让自己专业起来。而一旦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的时候有勇气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去追求梦想。

  • 羽生结弦
他就像一把镶了钻的宝剑,即使被藏在金丝楠木的书柜里,也无法遮挡他那耀眼的光芒。

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勇士低声回应:我就是风暴。
  •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点评

这部剧从刚上映就备受争议,有人说松子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也有人赞扬松子是为爱而生。

“被嫌弃”贯穿了主人公松子的整个人生。童年时期被父亲嫌弃,工作以后被学生诬陷,被迫离职,恋爱以后所遇都非良人。

松子在生命中总是遇到这样的男人,其实并非偶然。就比如有的人总是遇人不淑,一次是偶然,两次是意外,那三次四次呢?

其实也有那么一两次,她似乎要挣脱生命的加锁了,但总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将她拉了回来。

我们无法规避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伤害,但是却可以选择自己要走的道路。只有正视痛苦才是摆脱痛苦的唯一法则,当你揭开操控自己人生潜意识的面纱时,真正的救赎才有可能开始。

这个世界上的快乐是短暂的,更多的是被苦难填充,如果你不觉得,很可能是你被身边重要的人保护着,还没有踏上台阶。

仔细想想,我们谁又不是松子呢?

我们充满希望,被困难打到,满身伤痕,几乎要绝望,却被希望的本能驱动着继续走下去。

  • 说话的艺术

①肯定+否定+反问

学生提出的思路或许不是最正确的,但一定有她的可取之处。遇到学生的提问,不要着急反驳,而是从中找出可以肯定的细节。然后再给出正确的解题思路。最后反问:“你觉得是这样吗?”这样的沟通方式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②提问+引导+阐述

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呢?其实咱们两个的想法差不多,但你想法中更好的点是xx,我的想法是xx。这两个结合在一起应该会更好。

③指出问题+表达期待

要学会用正面的阐述来代替批评和否定。比如学生在某次作业中存在粗心的问题,不要说你怎么这么粗心,可以说这次有几处粗心了,期待你下次做的更好。

  • 优秀的人的特质

①高维视角

提高自己看事情的纬度,多去向比你优秀的人请教学习,因为他们是过来人,能够为你提供更好的视角,也能让你跳出当下的局限。看事情自然会变得通透,也不会有那么多烦恼。

②凡事思考为什么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我来做这件事?这件事期待的效果是什么?我怎么才能把这件事做到最好?

在职场中,你不主动去改造自己,就会被别人改造。这也是工作3~5年同龄人拉开差距最关键的原因。

③学会观察

人人都能发现的问题不叫问题,你要用心观察和思考,去发现本质性的东西,思考行为背后的动机才能比别人走的更远。

比如一个同事总是喜欢发牢骚,那么她是不是在工作中的成就感较低?是不是遇到事情喜欢向外归因?是不是他过往的什么经历导致现在的样子?

④利他思维

当你在工作中不仅仅是思考自己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在工作中影响他人,帮助他人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种利他思维才是更高的智慧。

  • 能量守恒

和朋友聊天被问到最近有什么困惑的问题。我说:虽然现在有了编制的工作,也算是稳定了。但是一看到以前的同学朋友还在为考上gwy而拼命,或者看到任何有关gwy的消息,心中总是蠢蠢欲动。如果继续备考,担心没考上还耽误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朋友跟我说:这个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是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的。你想要得到一个东西,就需要付出另外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叫做成本。

比如,你想要得到“考上gwy”的结果,就要舍得付出“可能会耽误本职工作”的风险成本。

你想要得到“工作稳定”的结果,就要舍得付出“错过深造”的机会成本。

你即想要“维持稳定的工作”,又想要“进一步深造”的双重大礼包,就要付出挑灯夜读,辛苦奋斗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而你的问题在于,吃不下去别人所吃的苦,却想要享受别人能够享受的福。

想一想你最需要的是什么?想好之后,敢于付出足够的成本,你就一定会得到这个东西。

  • 人走茶凉

自从从tj回来,和研究生时期玩的特别好的朋友们联系越来越少了。可能因为选择不同,也可能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也可能是人走茶凉吧。

不管怎么样,曾经的友谊是纯粹的,后面的一些虚假被我识破也是真的。对待一段友谊我是不能够忍受不真诚的成分在里面的,一旦识破就难以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

想起《千与千寻》中的一段话:“人生就是一趟开往坟墓的列车,中途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很难有人能够自始至终陪你走到终点。当有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要心存感激,然后挥手告别”

感谢在人生中某个阶段和你一起走过的人们,即使分别也要学会淡然看待,然后努力的往前走。

  • 生而为人

努力而热烈的活着,享受一切美好与糟糕的经历,最后带走属于自己生而为人的故事。

  • 善于发问

感谢学生每一次真诚的发问,提出的每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这对于老师来说都是一种督促,都能带给我很多灵感和思考。

  • 配得感

你得到的东西都是你应得的,同样你认为是自己应得的东西,你才有可能得到。

你要相信自己的价值值得他的付出,你要相信自己花出去的钱有能力再赚回来,你要相信自己能够给他人带来价值。这一切都因为你自己本身具有价值。

  • TED演讲

《我从生活和写作中学到了12个真理》

①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比如生命是精美绝伦的无价之宝,同时充满了令人心碎的甜蜜和美丽。

②学会自救。几乎不存在什么外在的力量,可以持续的帮助一个人。你不能让你的孩子在成为英雄的路上,为他遮风挡雨。

③写作的秘诀。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和惨不忍睹的初稿。

④家庭生活。无论家人是多么的美好,家庭生活都是困难的,地球是一个教会我们宽恕的学校。

  • 《如何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

①刻板印象的威胁与表现

在大学的校园里,同学们首先会想到我是一个黑人,然后才想到我是一名学生。
——米歇尔•奥巴马

刻板印象会以两种方式对人施加影响。被施加消极刻板印象的人会表现的不佳,被施加积极影响的人会表现的更好。

我们不能改变事件本身,也不能让每个人都过得一帆风顺,更不能让每个人只体会到积极的事物。但我们却可以改变对待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些消极事物的态度和看法。

有一项针对黑人和白人归属感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白人经历积极的事情和消极的事情,对他们的归属感影响不大;而黑人经历积极的事物和消极的事情,对他们的归属感产生较大影响。

因为他们内心本就缺乏归属感,当遇到不好的事情便会往归属感上找原因。因此,当你感觉外界哪里不对时,一定要向自己的内心去寻找原因。

  • 班级的四类人

①成绩不好态度差。本身就不会,上课还不好好听,作业也不好好写,这样的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没有人能救得了你,只有你自己发自内心想要改变。

②成绩一般态度好。这样的人有但是很少很少如zyx,zh因为一旦学习态度好了,成绩提升上来是时间的问题。

③成绩可以态度不好。这样的代表更多的是男生,比如slx,时常不交作业,这大题也不好好写过程。但是上课一直紧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得到的结果也经常是正确的。这种类型挺好的,但是大家还是不要学习。

④成绩不错态度也好。这样的代表比如ssd,phx,gxh,rlp等,每次认认真真对待笔记作业和错题,是这样的态度才换来了相应的成绩。

  • 打造口碑

居家上网课的这段时间,几乎每节课下课都有几位同学会私聊我一些本节课课堂中不明白的地方。然后我会把这些疑问录制成一个一个的小视频,就这样我们实现了云教学。学生每一次的疑问都让我意识到我在讲课的过程中有哪些忽略的地方。

放假的十来天时间里,我制订了每日三道题计划,刚开始有20来人参与,慢慢的有人中途退出了,当然还有十来个同学从头到尾一直在认认真真的做题,克服一个又一个难题。我为自己能够想到这样的举措并且认真落实感到欣慰,更为那些能够坚持下来的同学感到骄傲。

这个过程中也收到很多正面的反馈:“老师,我妈妈和我一起听了一节你的课,我妈妈说你讲的太细致了,想要当你的学生”。“老师,你这么负责任,校长知道了一定会表扬你”。“老师,校长一定会看到你的努力的”。“我现在有一个很负责任的老师,我一定要狠狠地珍惜”。

这些让我深刻的意识到了,只要你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事儿,学生们会自觉为你树立一个好口碑。

有一次在办公室闲聊,有一位资深的老师就说过,在这个校园里面,一旦你给领导或者老师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就很难改变和扭转。

所以,在保证不给别人留下坏印象的前提下再去打造一个好口碑。

  • 《别独自用餐》
在商界,没什么能比得过一位经验老道的前辈。我在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都会在身边寻找这样的导师,并向她们寻求帮助与指导。

找到你身边那个可以学习和请教的榜样,或许对方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商业圈具有流动性和竞争性。昨天还是一名助理,明天可能就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记住你下面的人都愿意助你前进,而不是一心盼你落马,你的路会好走很多。

时刻注意维护好自己的人脉圈,无论是向上管理,还是同级合作,还是向下兼容。只有这样你的蛋糕才会越做越大,你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当你去做自己从没做过或者挑战自我的事儿的时候,人们就会心生嫉妒,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咬牙挺过去。

不要太过在意他人的眼光或者评价,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因为这世上绝大多数是是不希望我们过得好的,或者说是我们可以过得好,但是不要比她好。

最棒的社交达人从来不社交——她们与人为友。正因为他们对任何人都友善和蔼,所以人们尊重她们,信任他们。这种广泛的影响力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不是刻意为之的目标。

佛家有一个词叫做“广结善缘”,其实最强有力的社交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当你与人真诚交流,能够为别人带来价值,你身边所有的人都可能成为你的人脉。

相信我,最令人们上心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工作了。如果你准备得当,和她们聊一些内行话题,他们会立刻对你产生好感。威廉詹姆斯曾说过:“人最深层次的本性就是受人欣赏”

让每一场聚会都变得有价值,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必不可少。提前了解到参加聚会的人,以及她们各方面的信息,了解到对方感兴趣的领域。当你能够在对方感兴趣的领域跟他谈上几句话时,她会立马对你产生好感。

在我收到的礼物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花几美金就足以表达情义的礼物。这些礼物主要是那些曾经我帮助过的或指导过的人写的发自肺腑的感谢信、邮件或者贺卡。

金钱并不是衡量礼物价值的尺码,拿些走心的礼物岂不是更有价值。比如对方在某一次谈话中提到的感兴趣的事物,或者想要拥有却一直没能得到的东西,或者能够代表你们之间美好回忆的一切。最好在里面加上一个卡片和几句真诚的话语。

  • 大脑的构成及应用
人的大脑共分为三个区域: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
本能脑:动物们看到事物就会立刻奔上去追赶;孔雀看到美丽的异性会开屏;遇到危险会逃跑等等。
情绪脑:恐惧的情绪会让动物们远离危险;兴奋的情绪可以专注捕猎;愉悦的情绪可以增强与同伴的亲密度。
理智脑:而本能脑也是我们人类所特有的。

不要为此而沾沾自喜,因为如果把人的大脑看做一个公司的话,那么本能脑则是一位很深的员工,情绪脑年富力强,但他们没什么事业心,只在乎眼前的舒适与安逸。而理智脑往往因为太过年轻,做出的决策容易被另外两位忽视。这样的大脑结构导致我们陷入“明明知道却做不到,明明想要却得不到的怪圈”

大脑和肌肉一样,它们的使用都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如果我们习惯感情用事,不假思索,那么感性思维就会占上风;如果我们时常反思,经常思考,那么理性思维就会占上风。


习惯之所以很难改变,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要想从即有的习惯中跳出来,考的不是意志力,而是依靠认知。

习:“实践”,惯:“惯性”。习惯可以理解为做事情的惯性。惯性在物理学中的意思是: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他改变这种状态。

所以想要改变自己,光靠意志力太难了,但如果是发自心底的认知发生改变,这一切就变得容易起来。

  • 如何深度学习?

学习金字塔模式中把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

被动学习:听讲,阅读,视听,演示等。在记忆中的留存率分别为5%,10%,20%,30%。

主动学习:讨论,实践,讲授给他人。在记忆中的留存率分别为50%,75%,90%。

在我脑中困惑很久的问题都从中找到了答案。

①关于“听讲”。

比如上一次月考以后跟每一位同学谈话其中有80%的同学最大的问题在于听的懂,但是自己一做题就错了。也就是学生问常说的:“一听就会,一做就不对,一考试就崩溃”。这是因为听懂并不代表真正的懂,因为听懂仅仅是最浅层次的学习,并且容易遗忘。

②关于“教授给他人”。

《暗时间》的作者刘未鹏曾说过:“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一个事情你没能给他人讲清楚,那么十有八九是你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当然,教的最高境界就是用最简洁的话,把一个事情跟外行人讲明白”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深度学习呢?

①钻研。去读经典,读原著,学习一手的知识。这样看起来慢了些,但这正是慢下来让人进入深度的思考,从而迸发出灵感。真正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东西也证明了他的价值。而直接应用别人现成的虽然得到了数量上的满足感,但却想吃别人吃过的东西,食之无味。

②总结。用心去总结最触动自己的点,其他的可以放弃,即使它也很有道理。对一件事情的深入总结是可以产生复利效应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可以做到触类旁通。

③反思。生活就是最好的反思素材,作家成甲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在于年龄,也不在于经验。而是在于对经验的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持续的反思会让你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想清楚了,很多模糊的概念清晰了,很多看似无关的事情有了底层的联通。

  • 马克思三大规律的智慧

①量变质变规律

我们以为是时间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而实际上时间和收益的关系常常是上图的曲线。前期的增长非常缓慢,但打到某一个拐点以后就会飞速增长。

对于没有任何资源的个人和群里来说,坚信并践行这一规律,早晚会有所成就。

正如马哲中的“量变质变规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否定之否定规律

在学习任何东西都是刚开始进步很快,然后变得非常缓慢,甚至会出现下降的情况,但这只是暂时的。只是达到了一个平台期,只要坚持一定会迎来下一个上升期。

正如马哲中讲的:“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并不是直线式上升的,而是曲折中前进。

③对立统一规律

马哲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无论在任何领域,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矛盾的双方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 量步而行

朋友之前跟我说过她坚持跑步这件事儿。开始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都要跑一个小时,虽然她靠意志力坚持了一段时间,但是后面还是因为太累而放弃了。后来她改变成每次跑30分钟,每周不少于4次。这样改变以后她发现以前需要意志力去做的事儿,现在变得主动想要去做。

不知道你听了这个例子有什么感受?在我看来,她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降低了难度,即有挑战性,又有成就感。从而形成正反馈机制,每一次的结束都让自己更期待下一次的开始。

欲望上的急于求成,使得很多人直奔困难区,但由于目标过高,遇到困难以后自信心受到打击,容易放弃。

行动上的避难趋易,使得很多人选择安于现状,呆在舒适区。

实际上最好的状态是让自己处于拉伸区和舒适区的边缘,即有挑战又有成就,才能行稳致远。

无论做什么,只要确保自己在舒适区的边缘不断练习,那么你的舒适区就会不断扩大,拉伸区也会不断扩展,困难区将会变成拉伸区甚至是舒适区。

  • 正视困难

其实很多困难并不想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比如3000米的赛跑,很多人听到都会感觉到恐惧并且想要逃避。但一旦开跑,不得不与这个问题正面交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3000米也不过如此。

所以,正视困难面对困难是克服困难最好的办法。

  • 关于恐惧

恐惧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货 {MOD},你越是逃避,它越张牙舞爪;你直面它,它就会原形毕露。

  • 熔断不读书法

作家成甲曾经提出过一个叫做“熔断读书法”的读书方法。这种方法是指当你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某一个能够启发你的地方时候,停下来不去读书。那停下来干什么?去问自己三个问题。

①这个点为什么会对我有启发?

②这一点启发我可以用在哪三个地方?

③这个启发点有哪些类似的知识点?

所以我们应该特别留意那些让我们灵光一现的想法和生活中每一个情绪波动的时刻。

这种学习方法可以说是“高手学习法”,用感性帮助我们选择,用理性帮助我们思考。小事听从大脑,大事听从内心。

  • 定一个小目标

人生若是没有目标,纵然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也会感觉很迷失。目标是存放我们热情和精力的地方。

就好比我们使用导航时,需要输入目的地,这样才知道该往哪儿走。目标起到的就是这样的作用,它可以在前面牵引着我们,一抬头就能看到方向。

  • 人生需要暂停键

那些属于你个人的经历是一个人成长最宝贵的财富。人生就像流水一样,不停下来是没有办法汲取其中的养分的。

学会按下暂停键,去思考自己可以从这段经历,或者这件事情中汲取的经验或者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是可以迁移的,等到下一次再遇到类似的事情该怎样处理。是对问题的一次又一次反思才能够让你变得越来越好。

  • 不要脱口而出

如果我们想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在与人对话时不要脱口而出。告诉自己勇于停顿,给自己的大脑一点思考时间,启动理智脑,你的回答可能会不同或者选择不回答。毕竟有的时候不答就是最好的回答。

  • 变聪明的秘诀

变聪明的秘诀就是:先保持极度专注去做一件事情,等到实在想不出答案时再去做与这件事毫不相关的事。

也就是说,事前聚精会神,让意识高度集中;事后完全忘记,让意识彻底撒手。这样灵感和答案大概率会浮现。

  • 心流通道

当你对某项活动感觉到厌倦的时候,就应该提高难度;当你因为事情困难而产生焦虑的时候,就应该保持这种水平大量练习。如此循环,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力水平也得到了增长。

  • 保持谨慎

面对那些不需要努力,甚至可以说是享受的东西,我们该如何呢?比如突然拥有了大把时间和大量金钱。有的人肯定会认为时间和金钱越多越好,但是我劝你要谨慎。

因为太遥远的东西我们通常无法把握,无论是痛苦的或是享受的。

比如人人都羡慕教师的寒暑假,一开始我也很期待,本想着一个多月的假期可以做一些自己以前一直想做却没时间做的事,但浑浑噩噩的寒假就这样过去了。也没做什么正经事儿。太多的时间反而让人失去了控制力。反而是在有约束的情况下才会让人进步更快。

  • 成年人不做选择题

写作是日更好还是周更好?你可以这样回答,关键不在于日更还是周更,而是看你有没有在舒适的边缘进行练习。如果一直在舒适区,那么不管是日更还是周更都不会有多大进步。这样即给出了问题的答案,又揭示了事情的本质。

关于A or B的问题,我们可以变成开放题作答。

  • 教师的幸福感

虽然讲过无数遍的知识点总有一些同学不过脑子;每次交作业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敷衍了事;因为说话太多嗓子也经常罢工。

但总有一些时刻让我感觉到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是一件幸福感很强的事。比如每一次课堂上学生脑洞大开的回答都给了我很多灵感;课后每一次的提问都让我反思到讲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看到学生们身上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让人欣慰;每一个真诚的意见也让我豁然开朗。

感谢自己选择了这一份工作,也感谢这份工作选择了我,因为幸福而不觉得辛苦。

  • 直面问题

《论语》有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明明不知道却假装自己知道的是愚昧无知,知道自己知道,并且勇于正视它才是把不知道变为知道的最好办法,也正是做学问和做人的智慧。

  • 精进三个步骤

①获取信息点

去留意那些让你能产生情绪波动的每一个瞬间,某一件事儿,某一句话,某一个人。把这些当做进步的素材。暂时放弃一些知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持续学习,就不会损失什么。

②关联信息点

将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将新的素材与以往的经历关联。通过建立联系将未知纳入已有的认知体系。

③应用信息点

思考这些内容可以应用到那些场合?以及该如何应用?当你把学到的内容加以应用,这个东西才能转化为你的。在应用那些知识践行道理时,相关细节就会源源不断的展现在你的事业里。

  • 追求

人生就是这样,你越是想要得到的东西,越是难以得到。

比如你特别想要睡一个好觉,却往往容易失眠,但当你身心放松时,自然能睡得舒爽;你想专心做一件事儿,总是容易被各种琐碎事情分神,但当你沉浸在事情本身是,往往效率更高;当你精心打扮自己时,那种美丽往往很刻意,但如果你专注于做一件事情,美就自然而然的来了,也就是大美而不自知。

  • 人生跃迁途径

打造一个作品——到达一个小山的头部——受到更多人的关注——移动到一个更大的山的头部——借助系统推力,实现人生跃迁。

  • 工作模式

一味地努力和刻苦并不是最佳的学习和工作模式,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看上去没那么努力,但成绩却比那些一刻不停的人成绩更好。

效率更好的工作方式应该是“极度专注+主动休息”。休息也是为了更好的前进,也可以让自己的精力回血。

不要等到感觉累才休息,就像喝水一样,当你口渴的时候再去喝水说明你的体内已经非常缺水了,所以学会主动休息。

  • 做个“傻瓜”

看到结果才去行动的人往往无法看到结果,那些有点小聪明的人因为看不到结果,所以不愿意去做“无用功”,最后始终停留在原地。反倒是那些不计较得失的傻瓜,走着走着目标也越来越清晰。


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看到希望。

  • 赢在起点

①提问环节

如果让你参加一场1500米的体能考核,你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去跑?

我想大多数人的想法大概是:开始时候不要用力过猛,保存一些体力,到后面冲刺。

②个人经历

以前我也是这样认为并且这样做的。直到有一天我决定要跑一个10公里,这个行动改变了这一观念。刚开始用力有些猛,不出所料没到一圈腿部就开始酸软无力,不听使唤。想着后面还剩下的9公里不知如何跑完。

但是我就是那种性格,不喜欢半途而废,既然开始了就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于是我把注意力由剩下的9公里转移到眼前的10米,跑完10米,再跑10米。就这样一圈又一圈我终于听到了手机记录里面说您已经运动10公里。

那一刻我觉得特别畅快,这种畅快来自于自己制定的小目标实现的满足感,也来自于虽然中途遇到困难但选择克服困难的成就感。

跑完10公里我并没有停下来,心想反正目标已经达成了,想看看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最终以13公里用时1小时40分钟结束。这也是我目前为止一次性跑的最远的记录。

③感悟升华

经常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起点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终点。我觉得这句话倒也未必。只有赢在起点的人才有更大的可能赢在终点。

因为只有当你跑在前面的时候才会听不到很多噪音,而是专注于跑完眼前的一个又一个10米。你想要超过的不是任何一个人,而是变成更好的自己,这个更好的自己永远没有上限。

④应用

新的学期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个人都要制定清晰明确的目标,然后全力以赴的奔跑,拿出猛劲儿给自己来个急转弯,赢在这个学期的起点上。

  • 做难事儿必有所得

很长一段时间我总难以接受教文科班数学这件事儿,毫无疑问理科班学数学的总体情况比文科班高处一大截。学生头脑中的思路更为灵活,总会有一些回应给你带来很多灵感和思考。这些对于我个人的提升也是一种莫大的促进。

直到最近,我的想法有所改观。很多自认为应该会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却很困难,这些难题也在倒逼着我去寻找更深层次的原因,去想更容易理解的讲解办法。这正是做难事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收获。

理性看待一切安排,既来之,则安之。

  • 如何正确写反思

不知不觉自己已经写了6个月的每日反思了,回想这6个月,自己无论是语言表达能力还是对事物的洞察和思考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切都归功于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每日反思。

直到今天读了《认知觉醒》这本书让我精神异常振奋。因为发现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跟书中提到的自我反思的三个步骤高度重合。

①描述经过

把发生的让你触动的事情有条理的记录下来,越详细越好,以免事后忘记。

②分析原因

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比如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我为什么因为他的一句话而情绪低落?这个场景为什么能让我感到愉悦?

③采取行动

提炼出至少一个认知点或者行动点,并且应用到实际中,做出切实的改变。这样才能不枉费一段经历,让你得到真正的成长。

每日反思有时候只有简短几句话,有时候能到达上千字,没有固定要求。视心而动,视情而定,能做到让自己看清问题并发生改变就好。

  • 万物互联互通

公务员考试中有一门科目《申论》,就是根据所给的材料回答问题,其中回答问题包括几个角度,分别是问题—原因—对策。试卷的评分标准也是按照这几个点给分。

再联想到每日的反思,基本也是从这几个角度进行,首先是发生了一件事儿让自己产生感触,也就是上述的问题;然后分析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最后通过对事件的分析总结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应该怎么做。

这也和我们平时一直倡导的错题本有异曲同工之处。首先积累错题誊写到错题本的过程也是梳理问题的过程;其次分析错误的原因,越深刻越具体效果越好;最后总结经验,下一次不在犯同样的错误。

通过这样的反思方式,别人同样的点可能要错三五次,而你只需要一两次就可以。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还用担心作业太多没时间做,事情太多总是手忙脚乱吗。

  • 治牙有感

①直面痛苦

当牙医的器材在我口中发出的声音就像是那些木匠用电钻打磨一块木材一样。偶尔有一种穿透内心的疼痛,但是逃避不了,躲不了,也动弹不得。

人生中有些疼痛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唯一方式就是直面它,然后挺过去。当下很疼很疼,但过去了也就没事儿了。

②拒绝拖延

原本牙齿只有一个很小的洞,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去补才对,但总觉得不碍事,这边不能吃饭还可以用另一边,于是拖延了两三年之久。

结果就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现在的牙洞已经很大露出来一小点点神经了,很可能需要钢管治疗,需要忍受的疼痛和花费的钱财更多。

当你察觉到一些不太好的苗头是就应该及时制止才是,防微杜渐,防止坏事情进一步扩大。

③敬业精神

牙医再给我补牙洞的过程中帮我免费清理了牙结石,其实她只要把那颗牙洞补上就是完成工作了,但是她说我现在有强迫症,我发现谁的牙齿里面有牙结石就想要给清理了,心想着这要是以后牙结石越来越多多不好啊。

这句话狠狠地触动到了我,在她身上诠释了敬业精的含义,不是我应该这样做,而是我想要这样做。

我也应该像她学习。积极主动的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你不是在为任何一家公司打工,而是要为自己这家有限责任公司负责。

④往前看

因为年纪轻轻牙齿就坏掉了好几颗,我曾一度感觉到非常自卑。总是后悔小时候为什么吃了那么多糖,以至于现在再怎么保护牙齿都不能总有一口好牙。如果能回到小时候,我一定一颗糖都不吃。

可是人生就是这样,不可能回到过去,也根本没有重来的机会。想起《知否》的一个桥段,明兰和小公爷青梅竹马两厢情愿,但因为家庭背景悬殊父母反对没能走到一起。两年后小公爷考取进士争得父母同意,再去明兰家提亲,明兰却拒绝了。她虽心有小公爷,但她很清醒的知道“人生永远不要回头看”的道理。

过去的遗憾就让他过去吧,那个因为小时候贪嘴吃糖坏掉的牙齿,因为距离而疏远的朋友,因为不成熟错过的那个男孩儿。

  • 《知否》

平凡的人生是最幸福的,因为经历过各种磨难和坎坷,有了苦,甜才能够更甜。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