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成长系列

2023-07-25 19:47发布

如何高效写作?1. 建立用户思维你可能会觉得:我们做产品卖货才需要用户思维,我们需要了解客户的想法、迎合客户的需要,为什么写文章也需要用户思维呢?你这么想就错了

如何高效写作?1. 建立用户思维你可能会觉得:我们做产品卖货才需要用户思维,我们需要了解客户的想法、迎合客户的需要,为什么写文章也需要用户思维呢?你这么想就错了
1条回答
2023-07-25 20:27 .采纳回答
如何高效写作?1. 建立用户思维

你可能会觉得:我们做产品卖货才需要用户思维,我们需要了解客户的想法、迎合客户的需要,为什么写文章也需要用户思维呢?

你这么想就错了。我恰恰要纠正的,就是你写作时“只顾自己表达、不顾读者接受”的习惯性思维。写作需要有用户思维,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注意力写作的一切方法的基础。

理解你的“用户”

你可能又要问了,有用户思维和没有用户思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要跟你讲一个例子。

如果你现在正在创业,你拿到了国内顶级的投资人徐小平老师的微信,你需要给徐小平老师打一段文字,希望他能够指点你、甚至投资你。你会怎么组织这条信息呢?

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写个长篇大论,联系自己辛酸的创业经历,再加上一段对徐老师发自肺腑的表白。我很遗憾的告诉你,如果你按这个套路,我们每天日理万机的徐小平老师很难会注意到你。因为这种情况他见的太多了。

但是有一个人也碰到了这样的情况,她却成功了。这个人就是蜜芽宝贝的创始人刘楠。

刘楠在创业初期也感到非常困惑和迷茫,于是她给徐小平老师发了条短信,这条短信不仅成功的引起了徐小平老师的注意,最后刘楠还成功拿到了投资。这条短信怎么写的呢?她说:

“徐老师,我是个北大的毕业生,但是我现在在开淘宝店,我的销售额已经有3000万了,但是我非常不快乐。我听说您是青年的心灵导师,而我是一个陷入心灵困惑的青年,您有时间开导一下我吗?”

我们可爱的徐小平老师收到这条短信之后,后来真的电话开导了她,而且还给她投了钱。这条短信的内容,也被徐小平老师在各种公开和私下的场合,作为经典反复引用。

徐小平老师作为投资界的大佬,每天一定都会收到大量来自创业者的求助短信。为什么偏偏刘楠这条短信就能打动他呢?我觉得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刘楠在写短信的时候,她有很明确的用户思维,她在编写这条短信的每一个细节里,都把徐老师当成一个用户,以用户为中心去思考问题。

我们来看,刘楠的短信短短几十个字,通过三组对比,充分地调动起了徐小平老师的好奇心。

首先,“我是一个北大毕业的高材生,但是我在开淘宝店”。

第二,这不是一般的淘宝店哦,“我的销售额已经有3000万了”。

第三,虽然销售额高达3000万,“但是我非常不快乐”。

短短的几十个字里面,就发生了三次转折,这就足以给读者留下强烈印象。

这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呢?

日常生活中,除了写日记,我们写的大部分文字都是给别人看的,大多数的写作都是为了影响他人。比如说我们通过写方案说服客户,采纳自己的建议,通过写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让更多人认同。而成功影响别人的前提,是你需要理解你的读者,也就是你的“用户”。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针对徐小平这么一个特定的读者,去理解他还不难,但是,我们很多写作不是针对特定读者的,那又该怎么办呢。

这就说到“注意力写作”的基本思维了。

好奇心和自我表达

我们知道,不同人的阅读兴趣是千差万别的,但是,依然有一些规律,它们是普遍的、内在于人性的,只要抓住了这些规律,就能帮你抓住最广泛的读者的心。

有些什么规律呢?我归纳出了两点。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在采集和处理信息的时候,有两个基本性的需求:一,满足好奇心;二,满足自我表达的需要。

我们先来看好奇心。你可能看到很多人从早到晚一直埋头刷手机,你看到的只是他在刷手机这么一个动作,你没有看到的,其实是他的好奇心不断的被激起、又不断被满足的过程。所以,当你理解了读者的好奇心需要被满足之后,你的文字就要去制造好奇了。

关于如何制造好奇,我会在后面的章节里具体跟你分享。

除了好奇心,我们一个社会人还对什么内容容易激动呢?那就是他高度认同的观点、跟他密切相关的话题,这也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二点——满足读者自我表达的需要。自我表达其实也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读者需要表达他自己,那么我们就要帮助读者去表达他自己。

人性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就是太多地关注自我,而太少地关注别人。很多人写作,容易陷入自嗨的状态,只顾写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读者是否能接受。「得到」课程《5分钟商学院》的刘润老师,曾经说过这么一个观点,他说,写作这件事,表达欲很强的人是写不好的,写作的本质不是表达逻辑,是倾听逻辑。“倾听逻辑”,其实就是听读者想要表达什么,然后替他们去表达。

那么如何跳出自嗨的状态,既写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同时又能帮助读者表达他自己呢?首先你要知道,读者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换一种说法就是,你要去寻找那些人性中共同的主题,或者说人们生活经历里共同的话题。

举我自己写的一篇文章的例子。我观察到,当下有很多人在选择职业的时候,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他想要离开体制,不想当公务员了,但是身边的人不够支持他,这个时候,他是很希望能向别人解释一下自己内心想法的。但是可能他不太会表达,而我自己也有相似的经历,那么我就选取了离开体制这个主题,理性客观地分析,从体制内离开的好处,以及在体制外收获了什么。这篇文章一经发布,就说出了很多人内心的东西,和他们不谋而合。

这就是一个替读者表达的最直接的例子。

其实替读者表达还有其它的方式,比如说你创造一个让读者有代入感的形象,你通过讲述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发读者的共鸣,等等。不管你的主人公是谁,读者最关心的其实并不是这个人本身怎么样了,读者最关心的是,你写的东西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理解了读者的阅读动机源于好奇心与自我表达,这还不够,还要理解读者的阅读场景。

“屏阅读”时代的写作法则

现在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碎片化时间里的手机屏阅读,是当下我们面对的最主流的阅读场景。在这样的阅读场景下,读者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分散,耐心也更加稀缺。

你想要读者从头至尾、饶有兴致地把你的文章看完?而且让他有收获感、有分享的欲望和冲动?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这个时代的阅读场景,给写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时刻需要考虑,如何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那么要怎么做呢?我认为有两个法则:

第一,表达克制,切忌冗长。永远不要去挑战读者的耐心,表达切忌拖沓。你要相信我,如果读者看了前三段,或者说他看了手机屏幕的前两个屏幕,还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的时候,你这篇文章就基本判了死刑。

我说的表达克制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措词语句上的精炼,你要学会用精辟、贴切,最能够直击人心的词句去表达一个东西或一种情绪。另一个是结构上的紧凑,比如讲一件事情、一个意思,不要拖得太长,要干脆、果断、痛快。

第二,尽量多给刺激点。你在写篇幅比较长的文章的时候,非常需要时不时抛出一个刺激点,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减轻阅读的疲乏感。我认为在手机屏幕上,至少两屏就需要有一个刺激点出现,我把这个叫做点阵式刺激。

那么该如何制造这种刺激呢?我总结了两种典型的刺激方法,一个叫故事刺激,另一个叫金句刺激。

故事刺激是通过情节的展开来实现的,一个故事刺激出现的地方,通常就是情节发生转折的地方,当然,故事刺激也可能出现在开头,比如设置一个悬念。

金句刺激是你总结提炼的特别精辟的那句话,它通常也会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冲击感,当读者把整篇内容忘了的时候,留在他脑海里面的那几句话就是金句。关于故事刺激和金句刺激的具体用法,我还会在第三讲和你谈到。

划重点

“注意力写作”的最重要思维就是用户思维。建立用户思维的两个维度:满足读者的阅读动机、适应读者的阅读场景。 “屏阅读”时代的写作法则: 1. 表达克制,切忌冗长; 2. 尽量多给刺激点。

2. 怎么起一个好标题

我们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处在一个环境嘈杂、人流密集的集市,你现在有个想法特别需要告诉在场的人。那么你该怎么做,让大家关注到你的声音呢?就要看你大声喊出的第一句话,是不是能马上引起别人的注意。

而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一个人人都可以发声,处处都是信息的大集市,你开口吸引别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标题。标题好不好,直接决定了你内容有没有人看,被多少人看。所以说,写好一篇文章从写好一个标题开始。

好标题的四个套路

怎样才能写好一个标题呢?

首先,要去研究一下成功的标题的特点。我在分析了大量的标题后,做了一个总结,成功的标题可以根据特点分成四类,大部分成功的标题,至少符合这四类的其中一个特点。

第一类是引人共鸣的标题, 我先举个最典型的例子,有篇文章叫做《高房价摧毁了80后的一切》。这可能是一个能够引起最大范围的共鸣的标题,它还用了一种发泄式的表达,激起了80后这个群体在高房价下的无力感。所以,不管后面的内容是什么,很多人光看到这个标题本身,就有了一份代入感。

给人共鸣的标题通常是说到了某个群体的痛点,甚至让人一看就有转发的冲动。可能很多人知道,“标题决定了打开率,内容决定了转发率”。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有的标题甚至都能够决定转发率。

我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些文章,一看到标题、都还没看内容,就忍不住想要转发。比如有这么一个标题:《这个世界上最傻的事,就是对年轻人掏心掏肺地讲道理》。我自己就是个老板,当我看到这样一个标题之后,我的内心完全被戳中,说的太有道理了,简直就是我的心声。我相信很多做管理、做老板的人一定会有共鸣。

第二类是悬念式标题。悬念式标题不难理解,就是标题直接激起人的好奇心,让人想去文章里面寻找答案。这样的标题我跟你举几个例子。比如:《什么样的人不会出轨》。再比如:《现在能撩汉成功,全靠当年三分钟》。再比如:《我离婚了,但我很高兴》。这些都是激起你的好奇,让你迫切想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呢?引发悬念,是很通用的一个起标题的方式。

第三种是争议式标题。也就是说你在你的标题当中直接就提出了引发争议、质疑、站队的观点。再举前面提到过的关于离开体制的文章的例子,当我选好了主题和角度之后,我就在思考,什么样的标题可以撩到读者呢。

我本来想的标题叫做:《我离开体制后的这三年》,或者是,《当年离开体制的人,现在都混得怎么样了》,更夸张一点的标题叫做:《离开体制后的这三年,我的收入增长了100倍》。这些标题确实也能够引发好奇。但是我认为它们不具备话题性。

那怎么办呢?我最后就想了这么一个标题,叫做:《我身边离开体制的人,目前没有一个后悔的》。当读者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会有两层波澜。第一层就是引发了他们的好奇,你身边都有些什么样的人离开体制了?为什么都不后悔?这是个悬念和疑问。但是最重要的是引起了第二层波澜,他们会想:真的吗?离开体制没有后悔的?不一定吧,我不相信。于是,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成功的带上了一个话题属性。让读者们带着好奇,带着怀疑,甚至带着质疑打开了这篇文章。

公众号作者咪蒙非常有名的一篇:《我为什么支持实习生休学》,也是既有悬念、又有话题性的标题。像这样的标题最容易让读者忍不住想要去点开、去吐槽、去站队、去转发朋友圈。

你要记住,三流的标题叫做无感标题,就是读者看完这个标题的内心是,哦,这样子。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二流的标题是能够引起读者强烈的好奇。而真正一流的好标题不仅是引发好奇,而且还自带话题。

第四类是颠覆固有认知的标题,我一直认为,当你的标题是光荣、伟大、正确,每个人都知道的一个概念,那么这就是一个无感的标题,就等于是一个失败的标题。如果你的标题颠覆了大多数人的认知,你的文章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比如,罗辑思维有过一篇文章《关于如何管理你的上级的清单》,在大家脑海里,应该是上级管理下级,怎么可能下级管理上级呢,所以,当人们看到这么一个标题后,都忍不住想要点开去看里面的内容。

我们说完了上面四类标题之后,你有没有发现,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呢,就是标题里提到的,都是大多数人熟悉的事物、跟大多数人有关的事情。记住,不管你的文章主题是什么,你都应该尽量在标题里体现人们更加熟悉的事物,让读者感到:这篇文章,跟我有关。

三个步骤练习起标题

分析完了好标题的特点之后,如何写出好标题呢?

第一,你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当你看到一个标题很有共鸣的时候,除了和大家一样忙着去点开、阅读、分享和评论外,你要尝试把自己抽离出来,去分析这个标题为什么会让我产生共鸣,它戳中了我内心的哪个点呢?

第二,你要去学习和模仿,去套用,你在给自己的文章取标题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我刚才所总结的好标题的几个特点,去设计出一个或几个标题。

第三,当你设计好一个标题,发布之后,你要及时地看市场的反馈,最直接的参考,就是你文章的阅读量。市场会给你一个最客观的评价,纠正你之前的主观想法,在以后起标题的时候,你就可以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技巧。

成功的标题的四个套路:

一,引发共鸣;二,制造悬念;三,引发争议;四,颠覆认知。

如何写出一个这样的好标题:

第一,观察和分析;第二,模仿和套用;第三,重视市场的反馈。

我再重复一遍,标题好不好直接决定了你的内容有没有人看,被多少人看。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花一整节课的时间来讲标题。

只有标题当然是不够的,纯粹的标题党,会透支读者对你的信任。假设你已经用标题成功地吸引到了读者,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读者饶有兴致地把你的文章看完,下一讲我们就来说:如何设计你的行文节奏,让你的读者欲罢不能。

3. 怎么设计行文节奏建设阅读心流

一个叫斯蒂芬·平克的认知科学家,对写作的本质做过一个描述,这个描述被很多人引用,这句话是这么说的: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

也就是说,写作是把你脑子中非线性的想法,线性展开给读者的过程。阅读,其实是很费脑力的,我在前面也说了,手机屏阅读的阅读场景,让读者注意力极易分散,耐心也非常有限。这时候写东西,就不仅仅是把一件事说清楚就可以了,如何设计这个线性展开的过程,其实是很讲究技巧的。

每个读者在接收信息的时候,都会产生一股心流,如果把这个心流想像成在游乐场的滑梯上,你的读者从最高处往下滑的过程,那么,你写文章的时候,不仅要建一个足够高、足够长的滑梯,还要把整个滑梯甚至扶手都涂上润肤露,减少行进的阻力,让人一旦开始滑,想停都停不下来。

那么具体你要怎么做呢?

我提供四个最好用的方法,一个叫“讲故事”,一个叫“设悬念”,一个叫“给代入”,一个叫“有反转”。

讲好一个故事

我们先来看第一点,讲故事,而不是讲道理。

人们往往以为,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特点,其实,成年人跟儿童一样对故事敏感。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这就是为什么希腊神话、伊索寓言,几千年能够一直流传下来;这也是为什么,满篇故事的心灵鸡汤这么受欢迎。人们往往会去怀疑一个理论,但很少会去苛责一个故事。

那么我们该如何给读者讲故事呢?其实讲故事并不难,我这里说需要注意的几点。

第一是怎么开头。我认为最好用的办法,就是直接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你可能会觉得这个方法也太简单了吧,但是我要告诉你,虽然它看起来很简单,却非常奏效。

我们小时候都听过一个故事的开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山上,住着一个谁谁谁”,短短的十几个字,就把一个孩子想要听故事的欲望完全给打开了。其实对于成人也一样。首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最符合人们对一个故事的预期,因为千百年来,人们就是这么讲故事的。

第二,是我们应该讲谁的故事?自己的故事还是别人的故事?我的建议是,讲自己的故事或者自己认识的人的故事,要比讲别人的故事,效果更好。咪蒙经常在文章的开头写,“我有一个表哥”,“我有一个同学”,“我有个实习生”,有时候连自己的老公也不放过。

第三,故事情节是故事的主体,情节描写不仅仅是叙述故事发展那么简单,还要加入大量的细节和对人物感受的描写,这样的故事才能有血有肉。

比如,我们讲这么一个故事:“以前有个小女孩儿在街上卖火柴,后来她冻死了”。没错,这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但是,如果作者这么写的话,它就不会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伟大作品。

我们试着加入细节和情节之后,就变成了:“从前有一个小女孩,在圣诞夜的大街上卖火柴,她又冻又饿又困,不小心睡着了,她梦到了火炉旁冒着热气的烤鸡,梦到了去世的奶奶。第二天早上,她被人们发现的时候,脸上带着微笑,她死了”。你看,加入丰富的细节和情节描写之后,故事就变得有血有肉了。

第四,故事加金句,是一种很好用的行文套路。

小时候我们读《伊索寓言》,里面每个故事最后一定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好的故事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不仅是因为故事本身好看,还因为它启发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当读者读完你的故事之后,你适时抛出一个“高能观点”,替读者把故事后面的道理说出来,这时就会给人一种很走心的感觉。这里的高能观点,也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金句刺激。

其实很多流传很广的文章,它们的结构并不复杂,往往都是讲一个故事,提炼一个道理,再讲一个故事,提炼一个道理。手法熟练的作者还会把道理写的层层深入。

设置悬念

说完了讲故事,我们再来说设悬念。

我在我的一篇文章,《我喜欢更体面的辛苦》里面,开头第一句是这么写的:“上周六我吃了一顿饭,花了我5万块钱”。这就是一个悬念的种子。那么我接下来就可以花大篇幅来讲吃饭的故事,而不用太担心读者会没有耐心看下去了,因为我知道读者一定特别想知道,为什么一顿饭吃了5万块钱。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说,我没有一顿饭吃掉5万元的经历,我的生活中也没有太多的有特别的事情发生,那我还能不能写出有悬念的开头呢?你不要担心,其实悬念是可以设计的,一个看起来普通的事情也可以写出悬念感。我分享一个我的方法,叫做“悬念的相对论”。

什么意思呢?其实很简单,你看我一顿饭吃了5万元,5万元确实是一个很高的价格,对吧?但是,如果你一顿饭吃了500元,可能它的单价不够高,绝对值不够高,但有可能是你今年吃过最贵的一顿饭。那么你就可以写这么一个开头:“上周六我吃了今年最贵的一顿饭”。你看,这就是500元钱制造的悬念感。

所以你发现了吗?你的生活里,不缺乏对你来说值得一提的经历,你只要用好它,就能把悬念感给制造出来。

其实,你去看电影里的悬念感是怎么制造的,你会发现它往往是通过剪辑制造出来的,写文章也一样,通过对材料的选取、对材料呈现顺序的调整,任何一件事,都可以讲出悬念感。

给读者代入感

说完了设悬念,下面我来说什么叫“给代入”,给代入的另一个说法,就是制造熟悉感,比如描写一个普通人都很熟悉的场景,表达一种普通人都会产生的感受。

人天生会对自己熟悉或者跟自己相关的事物重点关注;心理学上有一个“鸡尾酒会效应”,就是说,如果你在一个各种声音混杂的鸡尾酒会上,无论现场多么吵闹,只要有人喊你的名字,你总能听得到。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人永远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敏感。所以,不管你写作的主题是什么,在文章里要刻意制造读者熟悉的问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读者感到你的文章跟他有关系。

我写文章时,有一套经常使用的大结构,第一步:制造一个读者熟悉的问题,取得关注;第二步:顺着对方意愿,解释问题发生的原因,来赢得对方信任;接下来就是很重要的第三步:开始夹带自己的私货,给出自己的观点和对策。由于前面环节的铺垫,此时你就比较容易引发读者的认同。

反转预期

最后,我还想跟你分享一个方法:反转预期。

反转预期就是颠覆读者原有的一个预判,让他出乎意料,这样能让阅读体验变得更加有趣。

我给你举个例子,比如说你要写你的老公是一个特别浪漫的人,跟你做了件特别浪漫的事情,那么你在写这样一个主题的时候,我建议你最好在前面做好反向的铺垫,这个铺垫是你老公平常是多么的不浪漫,甚至加入他有一点木讷的细节。而到最后,他做了一件很让你感到浪漫的事情,让读者觉得:我的天哪,原来他可以这样浪漫。这就是反转预期的效果。

如果你想要反转预期的效果更加明显,更加强烈,那么你的铺垫就要越长、落差就要越大。你想写一个人有多好,那么你前面就要写这个人有多坏。你想写这个人有多卑劣,那么我建议你在前文中,最好能写之前他做过什么高尚的事情。

划重点

一套能够让读者欲罢不能的行文技巧: 1. 用讲故事代替讲道理; 2. 设置悬念,在读者心中种下一颗好奇的种子; 3. 进入主题前用读者熟悉的东西做引导; 4. 反向铺垫,反转预期。

怎么去展开和推进你的内容,这一节我们来讲提升写作文采,也就是如何去锻造你的语言。

谈到文采,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好文采需要有饱读诗书的功底,还要有顺手拈来的天赋,这么说也没错,但是饱读诗书和顺手拈来,其实是大师们才能达到的境界,你不需要把标准定得这么高。我在针对注意力写作的这堂课里,要教给你的是一套更基本、更快速有效的方法。

文字的画面感和音律感

首先,我们来讲讲,什么是文采。

人们对文采其实没有一个很清晰的定义,但是我们说一篇文章很有文采的时候,一定指的是,它的语言带给人审美上的愉悦感。

而我把这种审美上的愉悦感分为画面感和音律感。它们分别对应“看”和“听”这两种人类最原始的接受信息的方式。我们把通过感官直接获得的信息称为形象化信息,把需要在人的大脑中加工再得出结果的信息叫做抽象化信息。形象化信息比起抽象化信息,天然更容易被人接受,这也是为什么,看红楼梦电视剧的人远远多于看红楼梦小说的人。

我在前面说过,阅读其实是费脑力的活动。好的作者,就应该以降低读者的理解成本为目的。所以,要成为注意力写作的高手,你需要尽可能为你的读者提供容易接受的那一类信息。

你要如何去做呢?有三点,第一,语言尽量简单化、口语化;第二,用文字营造画面感;第三,用具体代替抽象。

语法简单化、口语化

先说第一点,语言尽量简单化、口语化。

人们往往以为,书面语比口语更加高级,其实未必。前面我们说了,写作是把网状的思想,线性输出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我们看到大量语法结构复杂的书面表达,要么是作者本身希望保持自己的专业感、权威感,要么是作者没有下足够的功夫,把自己脑海中的东西清晰化、简单化。而我们注意力写作,当然就不能这么干了。

那么怎样才能让句子简单化呢,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修改。

你一定听说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在修改的阶段,你要重点注意改掉这几种语法结构:一是过长的从句,二是多层的逻辑,比如双重否定,三是连锁的形容词。上面三种情况,都很容易让读者为了寻找句子主干,而被迫放慢阅读的速度,消耗掉他们的耐心。

一个过长的从句,你要把它拆成几个短句;多层的逻辑,改成单层的逻辑;尽量不用连锁的形容词,如果去掉形容词会丢失语意,那就打破句子原有的结构,重新安排一整句话。

短句比长句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容易有节奏感、音律感,想想我们平时说话,一口气一般不超过10个字。记住,多用逗号,会让你的文字节奏更加明快。

用文字在读者心里画画

说完了第一个技巧,语法要简单化,用短句不用长句。接下来我要说第二个技巧:用文字在读者心里画一幅画。

刚才我们说了,人的大脑天然更容易识别具像化的东西,而不太容易记住那些抽象化的概念,所以如果让你的文字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你就要学会用文字画画。怎么做呢?我提供三个思路:第一、多用动词、名词,少用形容词;第二、善于抓细节;第三、善于使用比喻。

我们先来说多用动词和名词。

我想让你先想一个问题,人类语言中是形容词先出现呢?还是动词和名词先出现?我相信是名词和动词。因为动词和名词是来描述具体事物的,而形容词它其实描述的是抽象的感知,描述人类复杂的心理情绪,或描述事物的一种状态。所以,其实形容词是让读者理解成本更高的词。

注意力写作,要求我们用让读者理解成本更低的词,在这里也就是动词和名词。通常来说,只有初级的作者才会倾向去用华丽和模糊的形容词。高级的作者,一定会克制形容词的使用频率,更多使用名词和动词。

我举一个经典的旅游广告文案,来说明巧用动词和名词是如何让文字富有画面感的: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

你看,这就是名词和动词不断叠加使用的效果,没有一个形容词,但是它勾勒出了几幅让人无比心向往之的画面。

说完了多用名词和动词,我们来说细节描写。

好的细节描写就像好的材质和面料,赋予文字质感,细节描写更加容易引发联想,让人产生代入感,甚至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我这里举一个作家汪曾祺写美食的例子。他讲的是高邮咸鸭蛋比其他地方的咸鸭蛋好吃很多,他是这么写的: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你看,读这段话的时候,是不是仿佛高邮咸鸭蛋就在你的面前,食欲都被勾起来了?

说完了细节描写,我们接着来说,怎么使用比喻。

举一个例子。假如我们要去描述一个人通过磨难变得坚强。一般人可能会说,他经过磨难之后变得特别的坚强。用“特别”去强调,其实就是很低级的写法。

当然,还有人会用复杂一点的修辞,比如说:经过不断的敲打和锤炼,他有了钢铁般的品质——这里用上了比喻,用上了“钢铁”、“敲打”、“锤炼”这些具象的概念,但是它依然不高明。注意,我们在用比喻的时候,一定要避免陈词滥调,陈词滥调之所以叫做陈词滥调,就是因为,它被使用得太多,以至于让人“无感”了。

假如我们来这样来描述坚强,听听这句话:“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坚强这么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这里就变得极富画面感。

网上有过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叫《我是范雨素》,你可能也看过。文章里面的第一句话是这么写的:“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这也是一个用比喻写出了画面感的例子。

用具体代替抽象

讲完了如何营造画面感,我们最后来说一点,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我们刚刚说到的比喻,其实就是用具象的事物去表达抽象的感觉,事实上,你还需要注意,当你表达一个抽象的概念的时候,最好把它还原成具体的事物。

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的墓碑里,有这么一句话:

“我最爱看的是事物危险的边缘、诚实的小偷、软心肠的刺客和疑惧天道的无神论者。”

这句话是说,一个好的故事应该是充满戏剧冲突的,这个道理直接说出来很简单,也很平淡,但是,这句话却被广泛引用。为什么呢?

原因是,这句话本身足够动人,它把“戏剧冲突”这个抽象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而且,它还连续用了“危险”、“边缘”、“小偷”、“软心肠”、“刺客”这类能带来感官和心理刺激的词汇,让这句话更富表现力。所以你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善于利用那些本身容易带来感官和心理刺激的词汇。

划重点

降低读者理解成本,提升语言文采的3个技巧: 1. 语法要简单化、口语化; 2. 用文字营造画面感; 3. 用具体代替抽象。

5. 注意力写作的日常训练

在这里,我先说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是,注意力生意不好做,争夺注意力的拼搏厮杀格外激烈,我想你也能看到,内容生产者们,一个比一个加大剂量,给读者制造刺激,绞尽脑汁,推陈出新。

好消息是,真正具备注意力写作意识的人,并不是很多。听了这堂课的你,已经得到了很多人没有的武器。而且,我认为大多数人的目标,并不是要跟那些市场上的内容大号竞争,而是在自己的领域里,写得比别人好一点。有时候,只要好那么一点,就能给你带来巨大的收益。而且,注意力写作,是一个越磨越精的手艺,会让你终生受用。

持续输入

第一,大量输入

注意力写作需要作者有不断推陈出新的能力,因为人们永远对新的东西感兴趣,有可能是新概念,新理论,也有可能是新的视角。你要吸引你的读者,首先你自己要比你的读者对信息更敏感。

这就要求你大量阅读,具体读什么、怎么读呢?我的建议是,优先选择那些符合“注意力写作”标准的读物,比如说那些让你感觉更轻松、更容易进入的书籍,其实你的表达习惯和风格,跟你摄入的内容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成天捧着拗口的理论书籍,你会发现自己写作也会变成那样。

很多上班族,可能很少有时间好好看书,但现在的知识服务产品已经非常丰富了,比如得到的“每天听本书”,它提供的,本身是已经被提炼过一道的内容,能帮你更高效地获得新鲜的概念和知识。我自己,就经常通过这个产品,获得写作的灵感。

在阅读的时候,你需要养成积累的习惯。当你在浏览文章的时候,发现一个好的标题、金句,或者打动了你的段落时,赶紧记录下来,可以利用手机备忘录、印象笔记之类的工具。正所谓好记性不如备忘录,平时多积累素材,才不会在写作时依赖灵感。另外,你一定要记住,能够打动你的,通常也能打动别人。

刻意练习

你在发朋友圈和微博的时候,不要把几句话的内容不当回事,要把每一次的内容都当作注意力写作练习的机会。在发送之前认真思考。无论是情感、段子、吐槽还是评论,按照我说的方法,斟酌每个字句。这样的短写作,能帮你快速获得反馈。也许就是一个一百字的小故事,就可以帮你获得许多的点赞和转发。

坚持写作

其实对大部分人来说,写作最难的是坚持, 在我看来,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控制不住自己。

第二,完美主义心理。

第三,缺乏反馈和激励。

先来说说第一个原因:控制不住你自己。

在人类的生存活动中,大脑思考其实比物理活动要更消耗能量,于是人类为了尽量减少消耗,就进化了一套本能:“拒绝或者减少思考”。所以,像写作这样的脑力活动,本身就是一个逆人性,反本能的事情。

那该怎么办呢?其实还是有办法去解决的。

抵制本能需要大量的意志力,在一个干扰因素多的环境,我们抵抗本能、完成写作的难度会更大。所以我们应该专门创造写作的环境,在一个干扰最少的环境中,全神贯注地执行任务。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写文章之前,会带上耳机,然后和我的下属们说,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除非有超级重要的事情,否则不要打扰我。最重要的是我会强迫给手机开飞行模式,给自己制造了一个隔离空间。这一连串的动作,本身也能带来进入写作的仪式感。

当我们战胜了本能,好不容易开始去写的时候,我们又会遇到第二个问题: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听上去很美好的一个词,但它却是很多写作新人面临的一大陷阱。

完美主义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行动上的完美主义。行动上的完美主义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它会让你不断行动,最后获得一个接近完美的结果。但是完美主义还有另外一种,就是思想上的完美主义。

思想上的完美主义只是会关注自己脑海中不断变换的完美画面,幻想着最完美的结果,对事情抱有过高的期望,又和现状差距很大。结果当然就会产生挫败感,然后就越来越不想做。最后思想上的完美主义就只能让自己成为行动上的矮子。

写作本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你也不需要把写作看得过于高深。写得好不好,本来也没有一个标准。你要牢牢树立一个观念: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其实解决完美主义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为写作制造任务感。给自己设定一个写作任务,并且刻意增加你任务的“严峻性”。

打个比方,如果每次上班迟到15分钟罚款50,很多人还是会迟到。但是如果每次迟到罚款1000,我相信不管什么样的自然灾害都阻挡不了我们这颗想要上班的心。

写作也是一样,假如明天稿子还没有写完,你的工作可能就不保了,那你是不是会马上奋笔疾书地写下去。

很多人说我没有时间写,错了。我们永远不会没有时间写,我们只是把写作的优先级排后了,没有让写作这件事变得严重起来。

借鉴这个思路,给自己设定一个紧急的、带有严峻性的写作任务。比如你说今天不写完文章就不可以吃饭,晚上不写完就不能睡觉。这就让我们从原来的完美主义心态变成完成任务心态,结果自然水到渠成。

说完了思想上的完美主义,再说写作难以进行下去的另一个原因:得不到反馈和激励:

很多人写文章就是一开始热情饱满,吭哧吭哧地写。写了十来篇越写越没意思,写到最后不知道怎么就放弃了。

为什么? 因为没有反馈,因为他觉得写的内容没有人看。人是需要有反馈刺激的动物。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

对于像写作这种需要长期坚持的事,设计进度条是制造反馈的好办法。

我直接以公众号写作为例,说说怎么设计一个进度条。比如说,你可以在进度条上设计一些里程碑,除了拿原创以外,粉丝数突破一千,留言破50条,超过10+大号转载,粉丝数破一万,等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设计适合你的进度条。进度条能给你制造出短期的目标和反馈,让你获得成就感,而成就感就是坚持最好的动力。

总结

讲到这里,我们的写作课就已经到了尾声。回顾整堂课的内容,我给你整理了一份要点:

第一,注意力写作的底层思维是用户思维,它是受众导向的思维。大众有两个最广泛的阅读动机:好奇心和自我表达。所以你的写作要激发和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以及替读者去表达。大部分时候,读者是在碎片化时间里用手机屏阅读的,保持注意力很难。所以写作应该克制表达避免冗长,并不断给出刺激点。

第二,标题直接决定你的文章的打开率,一定要学会起标题。好标题的四个套路,分别是引人共鸣、制造悬念、引发争议、颠覆认知;练习取标题的三个步骤,分别是观察和分析,模仿和套用,通过市场反馈总结经验。

第三,写作是把你脑子中非线性的想法,线性展开给读者的过程。面对注意力极易分散,耐心也非常有限的读者,你需要非常有技巧地设计这个线性展开的过程。由此我提出四个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十二个字:讲故事,设悬念。给代入,有反转。

第四,降低读者理解成本的文字,才是注意力写作追求的好文采,其中的要点包括:语法要简单化、口语化;用文字营造画面感;用具体替代抽象。

第五,除了上面这些,你还要记住并做到这三点:大量输入、刻意练习、把写作坚持下去。

当你学完了整堂课之后,你会发现,注意力写作的本质,不是博取眼球,而是体贴你的读者。所有擅长表达和沟通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个时代涌现了大量靠注意力写作成功的人,传播奇迹每天在发生,你会不会是下一个主角,这取决于你对注意力写作的理解有多深,你注意力写作的本领有多强。

最后,我是Spenser,感谢你收听我的得到课程。写作是这时代最好的自我投资,希望你能跟我一样,学习写作、投资自己。

划重点

注意力写作的日常训练法则: 1. 大量输入,积累素材; 2. 刻意练习,公开发表任何东西时,都把它当成一次试验的机会; 3. 克服“控制不住自己”、“完美主义

如何高效阅读写作写作技巧1:斯蒂芬·金的七个写作经验

著名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Stephen Edwin King)的《写作这回事》(On Writing: A Memoir of the Craft)。斯蒂芬·金要教给你七个写作经验。

1.为什么是斯蒂芬·金?

说起斯蒂芬·金,大家都不陌生。他被誉为“现代惊悚小说大师”,一生笔耕不辍,在30多年内写了40多本书,总印数超过3亿册。更令人惊叹的是,有超过70部电影和电视节目取材自他的作品,比如说,《肖申克的救赎》。

谈创作经验的书很多,为什么我要选斯蒂芬·金的这本书呢?斯蒂芬·金的书非常畅销,却不被人们视为严肃作家。他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其实,这是文学评论界的势利眼。严肃小说里有很多垃圾作品,通俗小说里有很多极品。

我选斯蒂芬·金,就是想告诉你,所有的写作都是写作,众生平等。无论是写严肃小说还是畅销书,无论是写学术论文还是写科普读物,无论是写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写自媒体文章,其实都有共通的地方。我们就是要讲这些共通的写作经验。

2.七个写作经验

斯蒂芬·金谈了他自己的写作经验,我帮他总结为以下七点。

第一个经验是多读多写。你可能会说,这也算窍门啊?是的,这是提高写作水平最重要、最实用的一个建议。多读比较容易。读书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读书的时候,你可能觉得自己已经读懂了,想通了,其实未必。等到你下笔写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自己并没有想得透彻。我们读书的时候思维是发散的、跳跃的,只有动笔去写,你才发现自己的逻辑链条是有缺失的。所以,能不能写得好,跟文笔好不好没有关系。写不清楚,是因为你没有想清楚。跟读书相比,写作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就跟种地一样,写作其实是个体力活。同样,跟种地一样的是,能够减少写作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养成了写作的习惯,久而久之,习惯了,麻木了,就不觉得累了。

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一生著作等身,有人问他,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多产作家呢?阿西莫夫说,很简单,第一,你必须热爱写作,第二,你必须只有这一个爱好。这就是写作的诀窍。

第二个经验是写你熟悉的事情。你会说,我的生活很枯燥啊,有什么好写的。再枯燥的生活也是你熟悉的生活,对你来说熟悉,对其他人来说未必熟悉。在你看来理所当然的道理,对不在这个行当的人来说可能是闻所未闻的奇谈。所以,你要学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换一个局外人或外行的角度,找到自己生活中有意思的地方。斯蒂芬·金说,就算你是个管道工,你觉得管道工的故事大家未必感兴趣,但是,如果你写一个管道工阴差阳错,到了太空,是不是就更有趣了呢?

我倒是觉得,把自己所在行业的知识和经验,用平实的话,讲给其它行业的人听,是每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责任。你再想想看,如果你是一个送外卖的、一个幼儿园的老师、一个监狱的看守、一个考古队员,你的生活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呢?你怎么就知道别人不会对你的行业感兴趣呢?跟我们讲讲你的故事吧!

第三个经验是情境比情节更重要。这是斯蒂芬·金写小说的体会。小说家往往重视情节的设计,斯蒂芬·金说,你不必费心设计情节,如果有一个强大的情境,如果你的情境设计气势恢弘,情境会自动地推着情节走。作家一开始并不知道后面的情节是什么,写着写着就知道了。这就好像考古队员挖掘古代墓穴,里面到底有什么,你并不知道,一层层挖下去,自然就水落石出了。

即使我们不写小说,这个原理也一样适用。你把想要回答的问题弄明白了,思路也就清晰了,结论自然而然地会涌现出来。斯蒂芬·金讲到,好的情境设计都是要问一个问题,即“如果……,就会……”的问题。比如,如果一个年长的教授爱上了一个还未成年的小姑娘会怎么样?如果两个世代为仇的家族中,有一对青年男女相爱了,会怎么样?如果人类向外星发出的信号,被一种比我们文明程度高得多的外星人收到了会怎么样?那么,当你要写论文,甚至写可行性报告的时候,是不是也要问这种“如果……,就会……”的问题啊?

第四个经验是要简洁。斯蒂芬·金讲到,无论是描写景物、人物内心活动,还是人物对话,都要简单清晰。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阅读,所以,一定要学会简洁。你可能好奇,为什么我每天的通识日课都会说,“请你写下自己的留言,最好是150字左右”。这就是要让你练习写得简短。150个字,其实就是发个微博的篇幅。写长容易,写短难。只有懂得克制,敢于删减,才能写得短。

第五个经验是一定要改稿子,但不必反复修改。他的个人经验是改两遍就行。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文不加点、一气呵成,那大多是民间传说,就算是有,也不太可能是最好的作品。写完初稿,最好能够搁置一段时间,冷却一下,等你再读的时候,就能发现很多原来没有想到的问题。为什么不要反复修改呢?因为这里也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改来改去,固然精益求精,但消耗的时间太多。写作也是一种遗憾的艺术,你不可能总是写得完美无缺,有缺憾也没有关系啊,下一次改正就好了。

第六个经验是一定要把控节奏。斯蒂芬·金是写小说的,他讲的是小说的故事进展节奏。同样,由于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快节奏时代,所以不管写什么,都不要节奏太慢。开头如果你用了200个字还没有吸引读者的兴趣,这篇文章很可能就算失败了。背景最好有所取舍,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背景故事,但大部分背景故事都是无趣的,你必须提炼出最有趣的部分。所以,节奏的控制往往意味着删减。斯蒂芬·金提出了一个修改公式:第二稿篇幅=第一稿90%。

第七个经验是关于上不上写作课的问题。写作能力能够被教会吗?很难。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变成文章高手,有的人是练不出来的。同样,也没有一个天才作家是在写作课上学会写作技巧的。但是,如果你还算是一个称职的作家,不妨上上写作课,因为有一些写作的技巧是可以传授,至少是可以供你借鉴的,除此之外,写作课上的氛围、仪式感,以及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人,都能激励你坚持写作。

在斯蒂芬·金的眼里,作家这个群体像一个金字塔,是分层次的。最底下一层的是坏作家,再往上一层是称职的作家,然后再往上是好作家,最顶层的是伟大的作家。斯蒂芬·金有个很有意思的观察。他说,如果是个坏作家,再怎么写也不可能被改造为称职的作家,同样,如果你是个好作家,再怎么努力也成不了伟大的作家。《论语》里讲:“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也是这个意思。但是,斯蒂芬·金还讲到,如果你原本是一个勉强称职的作家,那么,经过辛勤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同时能够及时得到帮助,一定能晋级,成为一个好作家。我觉得斯蒂芬·金的这个判断对得不能再对了。假如你想在一个领域成为顶尖的高手,那是要靠天赋和运气的,但几乎在所有的领域,如果你有兴趣,又肯吃苦,再加上一点悟性,最后做到专业级,甚至做到专业级里面比较优秀的水平,那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今天介绍了著名畅销书作家斯蒂芬·金关于写作的七个经验。斯蒂芬·金总结的经验看似平淡,但你一定要细细体会。写作无捷径,但有章法。希望你已经开始练习写作了。坚持不懈,切磋琢磨,你一定会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到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投资是最值的。

如果你是个初学写作者,你一定会问,我该从哪里开始呢?我建议你从写书评,甚至是写读书笔记开始。我不建议你从写“Dear Diary”这种情感日记开始。当然,我这只是个人的经验。你最好先给自己定一个写作的目标。目标明确了,起点就好找了。你练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写作技巧2:如何让你的文字表达更清晰?

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今天,我要教你树立一个最基本的写作目标,你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就足以秒杀90%的竞争对手了。

1. 目标:用简单的白话文把一件小事说清楚

这个最基本的写作目标就是:用简单的白话文把一件小事说清楚。这个要求看起来简单,似乎在中学的语文课上就已经学会了,但根据我这么多年的观察,几乎很少有学生能够做到这一点。哪怕是一些学业非常优秀的学生,写作都常常是他们的弱项。

用简单的白话文把一件小事说清楚。这个小目标有几个关键词:简单的白话文、一件小事、说清楚。接下来,我来为你解释一下这些关键词。

2. 简单的白话文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关键词:白话文。大约在100年前,出现了一场新文化运动,这场革命又叫白话文运动,新文化运动把中国的文化拦腰截流,从文言文变成了白话文。我们讲过,语言会影响到人的思维模式,如果没有这场新文化运动,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仍然会停留在古代世界。写作是为了交流,是为了跟更多的人交流,所以,把文章写得让人看不懂不是本事,把文章写得让人看得懂才算本事。

我们说的白话文,还得是简单的白话文。从文言文变成白话文,就是为了表述得更简单,拆除进入知识殿堂的高高的门槛,能够更好地启迪民智。但是,写得简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我们现在都用白话文写作,但有的人就是不好好说话。有人的白话文带着翻译腔,有人的白话文带着官腔,有人的白话文带着学术腔,总之是怎么让人看不懂怎么来。

文字是不是越浅显直白越好呢?那倒不一定。有两种情况,文字会非常难懂。第一种情况是经典著作。很多经典著作是伟大的思想家在一片思想的荒原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没有任何路标,甚至连指南针都没有,只能自己艰难地去探索。严格地讲,在经典著作里,很多作者自己都没有完全想明白到底想表达什么,该怎么表达。这才是读起来晦涩的主要原因。第二种情况是给同行读的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的作者会假定读者就是同行,知识准备跟自己的一样多,所以他们会跳过这些背景知识,直接进行学术对话。对于非本专业、缺乏必要知识准备的读者来说,当然读起来就比较艰深了。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读者是受过良好的教育,但缺乏相关专业背景的读者。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有义务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得更清楚。你要相信,只要你敢写清楚,读者就敢读懂;如果读者没有读懂,问题不在读者,而在作者。把文章写得让别人看不懂,并不说明你的水平高,只说明你缺乏自信,在虚张声势。如果你能够把一件事情真正想明白,你就一定能够把它讲得清楚。这就是所谓的“是真佛只说家常话”。

3. 一件小事

我们再来说第二个关键词:一件小事。为什么是小事呢?因为对初学写作者来说,大题目是很难把握的。即使你想处理一个宏大的题目,最好的方法也是由一个小事作为切入点。比如,从一个案例出发,折射出宏大的背景,提炼出更具有一般性的意义,这样才更方便读者掌握。

因此,在选择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自己能够掌控的题目。如果你想在一篇论文中讲清楚中国的历史,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你只能进一步缩小范围,比如说,你可以研究宋史。就算是宋史,你也不可能在一篇论文中讲清楚。你要进一步缩小题目,比如,你可以研究宋朝的军事。宋朝的军事你也不可能在一篇论文中讲清楚,所以,你可能会进一步缩小题目,研究宋朝的弓箭。到了这个层面,可能就能写得清楚了。这是一种老老实实的做学问的态度。志向可以宏大,落脚必须踏实。

那为什么是一件小事呢?初学写作者容易出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试图在一篇文章中同时讲清楚几件事情,这样做很容易顾此失彼,写出的文章也会更加复杂难懂。最好的方法是围绕一个核心观点展开。这个核心观点,最好一句话就能说清楚,但围绕着这一句话,你可以写一篇长篇大论,甚至可以写一本书。

这也契合了科学研究的方法。著名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Imre Lakatos)讲过,科学有硬核,有外围的保护带。比如说,地心说就是托勒密天文理论系统的硬核,牛顿动力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就是牛顿理论系统的硬核。这些硬核的观点,一句话就能说清楚。不过,别人就会问了,为什么会是这样呢?研究者就要围绕着硬核,构筑很多保护带,换言之,为了保卫你的核心观点,你要假想别人会从什么地方发起进攻,然后,你就要修筑防卫工事,挖战壕、铺铁丝网、修碉堡。科学最牛的地方不是硬核,而是这些层层布防的保护带。

4. 说清楚

我们再说最后一个关键词:说清楚。什么叫说清楚?我有一个简单的经验,只有三招。你可以把它叫做“何帆三招”。这可能是你从我今年的课上能够学到的最有用的经验。

  • 每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必须是这一段的中心思想。
  • 每一个自然段后面的几句话必须要有逻辑关系,不管是递进关系、并列关系,还是对比关系,总之一定要有逻辑关系。
  • 上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和下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之间一定要有逻辑关系,不管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还是对比关系,总之一定要有逻辑关系。

按照这个简单的规则,你就能列出一篇文章的结构,这个结构会非常清晰。当文章的结构搭起来之后,再往里面填内容就相对容易。文章的结构好比一个人的骨架,如果一个人的骨架匀称,那么即使在相貌上稍微逊 {MOD}一些,也会非常耐看。怕就怕你的脸蛋长得漂亮,但是身体比例失调,那就瞎掰了。所以,相对于文章的内容而言,文章的结构更加重要。为什么我会强调读书的时候要更多地去关注一本书的结构呢?就是这个道理。所谓纲举目张,结构就是纲。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办法,却很少人做得到呢?因为它太简单了。很多人会心里犯嘀咕:这样写文章,岂不是太容易了、太死板了?我的才华不就显露不出来了?这就是考验你的时候。只有敢于放下一颗时时都想争竞的心,带着谦卑和敬意,才能放下身段,忘记自我,专注于文章。才华不是用来炫耀的,是用来隐藏的。诗歌是最奔放的吧?在诗人的队伍里,托马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是宗师级的人物。但是,艾略特告诉我们:“诗歌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逃避;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逃避。”

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写得清晰要比写得生动更重要。当你学会如何写得清晰之后,再去练习如何写得生动也为时不晚。即使当你成了文章高手之后,你仍然会不断地应用这种文章结构,这就像我们讲过的,没有两片雪花是一模一样的,但它们的内在结构却是一致的。简单的规则经过不断变化,能够演化出各种复杂的表现形式。

要用简单的白话文把一件小事说清楚,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规则,但却很难践行。难就难在它很简单。很多人的文章没有写好,并不是因为文笔不好,而是在写作的时候并不是诚心诚意地要把一件小事说清楚,而是有意地炫技,有意地想展露自己的才华,这种写作方法恰恰会损害写作。只有诚心诚意、摆正态度,做到平实谦虚,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写作技能3:如何让你的文字表达更吸引人?

假设你是个文艺青年,你想把文章写得漂亮,你该怎么写呢?最好的办法是学会讲故事。今天,我们来谈谈文艺青年在写作时最容易犯的错误,以及怎样讲故事。这个世界上文笔好的人太多了,但能讲故事的人奇缺,赶紧学会讲故事吧。

1. 好文笔不如好故事

文艺青年最大的毛病就是想把文章写得花团锦簇。比如说,他们会用很多成语、典故,会用很多比喻,不厌其烦地描写,会挖空心思想一些金句,而且很喜欢抒情,甚至大段大段地煽情。你在飞机上随手拿起一本航空杂志,翻开里面的游记文章,十有八九就是这种风格。

什么才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当然是讲故事了。总结一下我们以前讲过的知识:一、故事是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人不是原原本本地复制过去的经历的,我们每一次回忆,都是一次改编。人类有一种把经历“故事化”的本能。 二、故事是我们寻找意义的方式。感性是大象,理性是骑象人。感性会本能地决策,而理性时常是给感性当帮凶的。想要说服别人,不要试图仅仅使用逻辑、事实和数据,你必须学会当一个大象的耳语者,用故事打动人心。一个故事,胜过1000个理论。三、故事跟隐喻一样,是一种极其经济的表达方式。你不必像引座员一样,把读者领到自己的座位上,你只提供线索,读者自己就会去破案,他们会绞尽脑汁,而且乐此不疲。

2. 怎样讲一个好故事?

那怎么才能讲好一个故事呢?

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写作的时候,最难的事情就是面对一张白纸,苦思冥想一个好的开头。开门见山固然表达得很清楚,但缺少趣味,不能吸引读者。好的开头,其实就是一种勾引的艺术。以 {MOD}列著名作家阿摩司·奥兹在《故事开始了》这本书里讲过,开始讲一个故事,就像是在餐馆里跟一个素昧平生的人调情。他提到了契诃夫的小说《带狗的女人》。故事里的男主人公古罗夫想跟一位刚到当地的女人搭讪。他正在公园里吃饭,那个女人带着一条狮子狗坐在旁边的一桌。他亲切地招呼那条小狗,但小狗凑近之后他又摇着手指吓唬它。直到那个女人脸一红:“它不咬人。”古罗夫趁机请求她,允许他给那条狗一根骨头。于是,两个人就搭上了话。故事就是这样开头的。奥兹说,几乎每个故事的开头都是一根骨头,用这根骨头去逗引小狗,再通过小狗接近那个女人。

要有一个好的结构。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千面英雄那一周的课。所有的神话故事其实都是一个原型。英雄成长的故事有三幕:第一幕是在新手村,第二幕则跨越了边界,走上了一条坎坷的探险之旅,第三幕则是胜利之后回到故乡。不论你是写小说、写非虚构作品,还是写广告,都可以借鉴这种模式。一个好的故事要有冲突,要有转折,要有出人意料之处,要塑造性格复杂的“圆形人物”,而不是脸谱化的“平面人物”。

要有一个价值观。为什么那些伟大的作品,会隔着遥远的年代,仍然能够和今天的我们产生共鸣,而那些我们在年轻时候一度激赏的作品,过不了几年再去看,就会觉得不忍卒读呢?这是因为伟大的作品讲的是人性。技术可以日新月异,历史可以跌宕起伏,而人性却是亘古不变的。那些讲人性的作品,其实都在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潜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著名心理学家海特曾经讲过,我们的道德有不同的口味,比如,我们同情别人,也会尊重秩序和传统,我们要求公平,也会寻求集体归属感,我们还会追求圣洁,这些道德都与我们在演化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生存经验有关。

北京大学汪丁丁老师更是提出了一种大胆的假说。他说,通过胚胎学研究,我们看到胎儿在母亲腹内的孕育过程,会以一种浓缩的方式重演了人类从鱼到爬行动物再到哺乳动物的全部演化阶段,那么,我们在演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生存挑战和应对之策,是不是也会在我们的意识深处保留下来,形成了我们的集体无意识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伟大作品的意义就在于一次又一次地唤醒了我们的历史记忆。我们可能遇到的生存挑战,祖先们都经历过,我们能够想到的解决方案,祖先们也都尝试过,但只有当你返回到心理深处,才能与历史产生共鸣。

3. 学习“华尔街日报体”

我们以上讲的是对伟大作品的要求。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要知道伟大的作品到底伟大在哪里。那么,让我们再回到现实。在工作中,我们该怎样锻炼自己讲故事的能力呢?

在第一季的何帆大局观中,我曾经推荐过一本书:《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这次再次推荐给你。在新闻报道中,有一种著名的“华尔街日报体”,“华尔街日报体”的风格就是善于讲故事。

从新闻的角度来看,有三种不同的写法。第一种写法是新华社体。新华社体的本事是把所有有趣的事情一本正经地写得让人读不下去。新华社体的开头往往是这么写的:“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全国人民代表齐聚一起,共商国是。”第二种写法叫倒金字塔体。这种写法是有来历的。原来的新闻报道是靠发电报,一次只能发一条,大家都在邮局抢着给报社发回电文。你必须保证第一条就把最重要的消息发出去,然后再补充更多的细节。重要的先发,次要的后发,因此被称为“倒金字塔”。这是受过去的技术水平影响,形成的写作风格,但这种风格并不适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更适合我们阅读习惯的是华尔街日报体,即先从一个小的切口切进去,先讲一个小故事,最好是一个小人物的故事,制造出足够的悬念,然后再慢慢引入正题,在夹叙夹议的过程中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地讲清楚。为什么要讲小人物的故事呢?小人物的命运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多琢磨一些经典电影,多看一些戏剧,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和非虚构作品,有助于我们逐渐提高自己的讲故事能力。

要学会讲故事。你再次重温了,故事是我们的认知模式,也是最容易说服别人的方式。一个好的故事,胜过一千个理论。怎么才能讲好故事呢?要有好的开头,要有好的结构,更要有一个感动内心的价值观。你在今天也学会了“华尔街日报体”,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讲故事的方式。

有很多杰作,开头极其精彩,令人过目难忘。你能记得哪些精彩的开头?琢磨一下,为什么这些开头能吸引人呢?

写作技巧4:如何写出地道的中文?

如何写出地道的中文。你会了解到,我们语文课本上选的范文大多都是有缺陷的,你也能意识到,我们日常用的中文中经常会受到“食西不化”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引进西方语言的时候,没有完全把它内化到中文环境中。

1. 为什么语文课本里的范文不是地道的中文

今天我介绍的书是著名台湾诗人、翻译家余光中的《翻译乃大道》。我先来介绍一下余光中的一个可能颇有争议的观点。他说,我们的语文教科书里喜欢选的模范文章,大多是20世纪20年代的几篇未尽成熟,甚至颇为青涩的“少作”,但五四时期的白话化真的不是最好的白话文。

余光中说的白话文的少作是指哪些作家的作品呢?我来举几个例子:比如,余光中指出朱自清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时只有25岁,写《荷塘月 {MOD}》的时候是27岁。冰心写《山中杂记》的时候是24岁,徐志摩写《我所知道的康桥》时也不到30岁。

余光中认为当时的白话文刚刚兴起,五四时期的文字有很多生硬晦涩,甚至说不上通顺的地方。他讲到,20世纪20年代的作家要废除文言,改写白话,就要求新。求新的来源,一是西化,二是俗化,也就是多用俗语,多用虚字冗词。我们只举一个例子吧。朱自清的《荷塘月 {MOD}》中有一句话:“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如果不说这是朱自清的名作,我想每一个语文老师都会毫不客气地把这句话改了,比如改为:“杨柳弯弯,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不是顺畅多了?

当然,我们不必苛责五四时期的作家。但是,我们得批评编语文教科书的人。平心而论,当代作家的中文比五四时期的作家写得地道多了。汪曾祺、李敖、王小波,哪个写得不比那些五四作家好?如果我们连地道的中文都选不出来,怎么让孩子们学会写作呢?

2. “食古不化”的中文

想要写出地道的中文,首先你要了解中文的历史。中文是一种很独特的语言。在漫长的岁月里,中文顽强地保持了自己的风格。我们讲到文言文,会觉得民国之前的文字都是文言文。其实不然。真正的古文是先秦和汉朝时候的文字。当时的中文并不是刻意要写得诘屈聱牙,《诗经》也好,《论语》也好,用的都是当时的日常用语,只不过年代久远,我们现在读起来才觉得费劲。汉魏之后,写作流行浮夸之风,讲究文字华丽,句子对仗。到了唐朝,像韩愈这样的文人主张师承秦汉,所以他们写文章的时候,有意地模仿秦汉时期的文风。唐宋时期的人,说话和写作的风格已经很不一样了。如果你读读宋朝的话本,那才更像当时的口语。尽管古文对保持中华文明的一致性有贡献,但它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古文的表现力非常狭窄。

古文到底有哪些弊端呢?像严复这样学贯中西的大师就有体会。他翻译了很多西方学术著作,而且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但如果你去读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再读读赫胥黎的原作,就会发现,与其说是翻译,不如说是严复的改写。再举一例。清代学术大师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有一篇《古文十弊》,痛心疾首地讲到,古文有妄加雕饰、八面求圆、削足适履、不达时势,等等毛病,而且不仅是癣疥之疾,已经是病入膏肓了。

3.“食西不化”的中文

说完中文中食古不化的问题,再来说说食西不化。

由于对文言文的毛病深有感触,所以五四时期的思想家们才会提倡废除文言,改写白话。当时的知识分子是发自内心地想把中文改造成西文。有的知识分子说,别说中文了,改说世界语吧。世界语是一种人工创造的语言,当年曾经风靡一时,现在基本上没有人在意了。也有的知识分子说,把中文改成拉丁字母吧,于是,后来出现了汉语拼音。还有的知识分子说,学习中文最好的办法就是找来西方的原著翻译,最好是直译,翻译出来的肯定不通顺。他们说,没关系,要的就是这种不通顺,看久了也就通顺了,中文就被改造过来了。

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中文中有大量的“西化” {MOD}彩。以下我们试举几例:

1. 西化表述:他的收入的减少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

地道的中文应该是:他因收入减少而改变了生活方式。

诊断:这是因为英文中有大量的抽象名词,而中文则习惯用具体名词,尤其是人做主语。西化的句子在中文中会显得头重脚轻。

2. 西化表述:昨晚的听众对访问教授作出了十分热烈的反应。

地道的中文应该是:昨晚的听众对访问教授的反应十分热烈。

诊断:西化的中文中出现了大量的“万能动词”,比如:进行、作出、造成、使得,都已经泛滥成灾了。

3. 西化表述:他被怀疑偷东西。

地道的中文应该是:他有偷东西的嫌疑。

诊断:英文写作指南经常告诉我们,能不用被动语态就不用,但这种恶习也传到了中国,生硬的被动语态削弱了文字的表现力。

4. 西化表述:我用我的一张信用卡支付了我买的一杯咖啡。

地道的中文应该是:我用信用卡买了一杯咖啡。

诊断:英文中的形容词、副词也会影响到中文的表达,比如西化的中文中会出现大量的“的”、“地”和人称代词。

5. 西化表述:日本大藏省计划,当国会通过为避免日元升值而设计的此一调整日本外贸关系的法案之后,将立刻实行此一降低关税及有关措施。

地道的中文应该是:日本大藏省的计划是,为了应对日元升值,应调整日本外贸关系法案,如果国会批准了这一法案,大藏省就会马上降低关税,并采取其它措施。

诊断:英文中经常会出现繁复的句式,主句套从句,而中文的句子一般都较短,需要把长句子拆开,才容易表达清楚。

写出地道的中文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两千年来,我们一直用的是古文,但古文表达思想有很大的局限性。五四之后,我们开始学习西方,但中文“西化”之后读起来很别扭。既然回到文言文不行,全盘西化也不行,我们就得一边继承,一边革新,学习西方,要把西方的优点“内化”,同时,要张扬中文措辞简洁、语法对称、句式灵活、声调铿锵的优点。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开篇就讲到,要对本国的文化有温情和敬意。写出地道的中文,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你最喜欢的中文作家是谁?你喜欢他或她的什么作品?

8本书提升你的写作功力

写作是一种实践技能,不是能从书本上直接学到的,我同意斯蒂芬·金的说法,参加写作课,或是读一些介绍写作技巧的书,有用是有用,但不读也没有关系。关键是多写多练。

1.精读书《写作这回事》

本周的精读书是斯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这本书比较杂乱,先是讲自己的创作生涯,然后又介绍写作经验。他介绍的写作经验大多比较接地气,不像有的严肃作家那样喜欢装出高深莫测的样子。斯蒂芬·金的这本书还有一个插曲,这本书是他在遇到一次车祸之后,在养病期间写的。写作这回事,其实就是个体力活,有的人之所以能够写得比别人写得好,固然有天赋的成分,但更令人敬佩的是他们能够不停地写。

2.《新下蚕室条例》

我记得中学的时候看过李敖的书,就很受启发。李敖也写得很多,他写过一篇《新下蚕室条例》。下蚕室是指古代的宫刑,司马迁就是受了宫刑。李敖说的不是这个,他说的蚕室是知识分子要像蚕一样,吃完桑叶得吐出丝来。所以写作是知识分子的职责,不写书就是失职。李敖还讲到,要以写带看,也就是为了写作而读书。李敖开玩笑说,要把那些不肯写书的读书人关起来,不写出足够多的字就不放出来。我应该算是能提前出狱的读书人之一吧。

3.《英语写作手册:风格的要素》

威廉·斯特伦克,《英语写作手册:风格的要素》。这本书是关于英文写作的经典,大学生们几乎人手一册,这本书的特 {MOD}是非常简单实用,把纷繁复杂的语法和修辞简化为具体的写作小窍门。最好是读原文,可以当作学习英语的参考书,对中文写作也有帮助,但我们还缺一本关于中文的“风格的要素”。

4.《金字塔原理》

芭芭拉·明托,《金字塔原理》。这本书教你的写作方法和我的经验非常相似,都是强调结构的重要性。除了写作,明托还进一步讲到,这套方法能够帮助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我是不敢苟同的。我们遇到的问题非常复杂,解决问题的真正过程是在黑暗中摸索,突然见到光明,不可能是照着一个模版,一步步就能解决问题的。能够这样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重要的问题。

5.《办公厅工作常见的160个问题与114个失误事例》

杨殿钟,《办公厅工作常见的160个问题与114个失误事例》。为什么推荐这样的一本书呢?每一种工作都有自己的经验,都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和才能。很多学生毕业之后,进入机关单位,要么迅速学会了厚黑学,要么还是一副愤世嫉俗的样子,这样都是不对的。最好是换一种心态,把机关单位的工作当成一门手艺去学习。端水倒茶,道在其中。就说扫地吧,为什么僧人修道的时候要去扫宝塔的楼梯呢?你可以试试看,宝塔的楼梯有那么多转角,如果不沉下心,是扫不干净的。

6.《华尔街日报如何讲故事的》

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如何讲故事的》。这本书适合初学写作的朋友,华尔街日报体看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很简单,你只要转变一下思路就能够领悟。我其实不喜欢华尔街日报体,因为太套路化了,但这种风格确实容易为读者接受。我自己喜欢的是那种法国作家蒙田的风格,估计喜欢的读者越来越少了。

7&8.《故事》、《你的剧本逊毙了!》

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创作的原理》。 威廉·M·埃克斯,《你的剧本逊毙了!》。 这两本书都是关于剧本写作的。研究一下剧本写作,更容易让你把握结构。电影的结构一般都不会像小说那样复杂。电影比小说更讲究抓住人心,所以电影的套路对我们启发更大,无论你是要写文学作品,还是设计广告,研究一下剧本写作,总会有收获的。

9.《翻译乃大道》

余光中的《翻译乃大道》。总体上讲,我同意余光中的观点,比如,五四时期的作家写得都不咋地,中文写作普遍存在着过度西化的问题,但是,老先生有时候也会矫枉过正。语言是不断演化的,有些看不顺眼的表述方式,看顺眼了之后也就习惯了。

说起写作,差异很大,有人想到的是文学创作,有人想到的是公文写作,有人想到的是报纸的专栏文章,有人想到的是发表学术巨著,有人想的是写一篇10万+的自媒体“爆款”,有的人在想写一份PPT或者广告的文本。每一种文体的写作,都有其独特的经验,但是,在所有的写作之中,都有一些共通的地方。

写作比拼的不是文笔,而是包括智商和情商在内的综合素质。把一件事情想清楚,考验的是智商,把一件事情说清楚,考验的是情商。在很多工作中,写作其实是最基本的能力。能写,而且能在几种不同的文体之间自由地转换,是在职场中脱颖而出的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斯蒂芬·金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他算不算文学大师呢?那不好说,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但你不得不承认,他是个出 {MOD}的写作工匠。他毫无架子地介绍了自己的创作生涯和写作经验。我把斯蒂芬·金讲到的经验总结为七点,供你参考。

你了解到一个基本的写作目标,那就是要用简单的白话文把一件小事说清楚。这个目标看起来简单,却很少人能够做得到。问题出在哪里呢?首先是心态的问题。你能不能写清楚,首先要看你是老老实实写字,还是想逞能炫耀。每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必须是这个自然段的中心思想。每个自然段的论据必须有清晰的逻辑关系。上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和下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之间必须有清晰的逻辑关系。你可以秒杀90%的竞争对手。他们使的是花拳绣腿,你的基本功非常扎实,你的马步已经练得稳如树桩。

周三,我们讲到如何给领导写报告。你继续学习了如何找到清晰的逻辑线索。我们进一步强调了要有分析框架,要有理论基础。我们还讲到换位思考,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之间自由地转换。写公文的人不知道怎么跟老百姓讲话,写学术论文的人也不知道怎么跟老百姓说话,写公文的人和写学术论文的人彼此之间也听不懂对方在说啥。你要是弄懂了这些不同的语言体系,就能够成为一名最受欢迎的翻译。这里面存在着巨大的“套利”空间。

周四,我们讲如何写得生动。你学习到,不能过分强调文笔生动,打动人心的秘诀是学会讲故事。文笔好的人到处都是,但会讲故事的人寥寥无几。为什么讲故事这么重要?因为这符合人的认知模式。把道理变成故事,人们才容易理解,而且能够记住。怎样才能讲好故事?你需要有好的开头、好的结构,以及最深层的价值观。你还学会了“华尔街日报体”,这种写作方式会方便你更好地练习讲故事的本领。

周五,我们讲了如何写出漂亮的中文。语言会影响我们的思维。传统的中文以文言文为主,文言文方便中国文化的传承,但也有很多弊端。用文言文很难做缜密繁复的逻辑推理,文言文也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但是,我们现在用的白话文也受到各种扭曲,西方的语法套用在中文上,就会显得很别扭。我们介绍了台湾著名诗人、翻译家余光中对中文和英文差异的一些观察。写出漂亮的中文,是所有珍爱自家文化的中国人的责任。

4本书打造你的好口才

克里斯·安德森,《演讲的力量》

安德森是TED的总裁和总策划人。在这本书里,安德森讲到了演讲的主要技能,如何使用各种技术和道具,也讲到很多TED演讲的案例。你会发现,我们之前介绍过的很多大咖,都在TED的舞台上演讲过。

我推荐的其实不是这一本书,而是TED演讲。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分门别类,多听一些关于各个主题的TED演讲。我是TED的忠实粉丝,多年来受益匪浅。

选读1.彼得·迈尔斯&尚恩·尼克斯,《高效演讲》

江苏人民出版社,作者有两位。一位是彼得·迈尔斯,另一位是尚恩·尼克斯。彼得·迈尔斯在斯坦福大学教授沟通力与领导力课程,同时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指导美国政要和大企业的CEO公开演讲。尚恩·尼克斯是美国广播公司旗下一家电台的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和安德森的书相比,这本书在很多方面谈得更细致入微,尤其可以读一读第四篇"高危情境",讲的是如何处理危机事件的。

2.米罗·弗兰克,《如何在30秒内说出关键点》

第二本是米罗·弗兰克的《如何在30秒内说出关键点》,中国青年出版社。很薄的一本书,一顿饭时间就能翻完。

如何高效分享?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所有演讲高手都是故事高手,演讲中,所谓的故事,就是讲一件已经发生的事,让观众自己得出结论。面对大道理,你可能会本能地抗拒……可要是如果有人能把这些道理,用一个个故事讲出来,却能让你醍醐灌顶、幡然醒悟。

顶尖级演讲高手,都非常善用“故事”去影响观众。马云也不直接说淘宝对跨境贸易的贡献多么大,他说:“消费者下单时樱桃还在树上,一旦下单农场就开始采摘, 72 小时内樱桃就送到了 8000 万个家庭手中。”

故事,能绕过理性防御,激发共鸣。你都能让观众入戏了,还用担心说服力吗?

讲好一个故事,观众一秒入戏。故事从哪儿来?故事就藏在打动你的一个个瞬间里。每一次触景生情、每一次欣喜若狂、痛心疾首、泪流不止……都是你的故事。

能不能唤起观众的注意,讲故事用的那个人称简直太重要了!给你最最直接的建议是:用主视角来讲故事,讲“你”的故事。哪怕故事的主角,是第三方,你也要用“你的视角”进行描述,你的经历,你的感想,你眼中的人……改变视角,把“道理”变成“故事”从自己讲起,是看上去最容易做到的一点,但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很显然,这句话是一个客观事实,是“道理”而非故事。只要你能换个视角,带入起心动念的时刻,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回想你听到“道理”或“事实”时的心理状态,并描述出来,这就是一个故事。你要做的,只不过是换个方式来讲。

我们已经找到了故事,怎样让它变得精彩?

好的故事,跌宕起伏

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制造悬殊的落差至关重要。讲故事前,先定目标——例如用故事体现“无力感”;目标确定了,讲故事的策略也就确定了。一路逆袭会让人爽到爆炸!在讲故事方面,我们要多学学好莱坞大片的套路。

还有一个跌宕起伏的经典故事模型,也是很多电影里主人公成长的套路,叫做“英雄之旅”,百试百灵。

如果你想讲的是抉择,是不是可以先说纠结和摇摆?

如果想讲坚持,可不可以回到濒临崩溃、无以为继的那个时刻?

哪怕你做的是工作汇报,开头也尽量先列几个小困难……

好的故事,制造悬念

一个好的故事,会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悬念。都在打call,但到底成没成?这份好奇心,会牵动着你,让你满怀期待的把故事听完。

其实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被寻求建议的场景面对这样的场景:

第一个任务是通过反复发问,没有预设立场,帮助对方找到真问题;

第二个任务是给出自己的经验,不做价值判断。

没有预设立场,不做价值判断,每一个成功的解决方案都只是针对一个特定环境下的特定问题,而不是所有问题,这就是「边界意识」。

流水线

流水线就是指专业化程度高,每个过程相对封闭,工作按顺序排列,有统一的节拍。这个用于形容打磨是再合适不过,因为整个打磨过程都贯穿着“专业和效率”。

这个阶段其实就是思考三个问题:你想解决什么问题?解决方法对其他人是否普遍适用?为什么是你来讲?

准备内容的时候,我仔细梳理了一下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把各种可能会用的素材(数据、案例、故事、图片、视频等等)全部集中在一起,为了能够提炼出金句,自己加大了选题相关的阅读量,并摘录下金句备用。这个过程,特别是要准备一些故事,讲述故事可以让观众自己得出结论,很多内容只能通过故事来展现,特别是描述“价值观”的时候。

你在练习的时候,如果有句子说不顺的,千万不要勉强,及时的修改,长句尽量变短句,个别词汇发言不准确的,可以更换同义词,一个启发就是当获得反馈后,要有反思与改进的行动。

是否新高

首先是否定现存观点,然后提出新的观点,最后站在更高的层次论证。

比如说, 如果我们介绍体检,我们可以说,大家都觉得一年做一次体检很好了,但是这个只是底线,这就是否。然后介绍,我们应该如何做体检,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介绍一些新的知识。最后,我们还可以升华一下,身体需要体检,灵魂也需要审视。失意时,自我审视,可以发现灵魂的沉沦;得意时,自我审视,可以发现灵魂的骄狂。每个人都有两只眼睛:一个是看世界,一个是看自己。这个就在更高的层次上论证“体检了”

这个结构说起来简单,但可能是打磨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因为我们在一个行业做久了,经常有一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感觉,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幕僚,从外部视角来帮助我们审视,跳出行业看行业,这样才能用其他人都懂的语言讲述我们的行业。

我们之所以紧张,害怕,是因为老是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想着怎么让别人喜欢听我们讲,想着把话讲好,这是以自我为中心,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

走上舞台的前一刻,就要告诉自己,我不是做演讲的,是分享的,我要享受这个舞台,我要讲自己的故事。紧张=期望/准备。避免过度紧张,要么降低期望,要么充分准备,要么都做好。

再分享避免过度紧张的三个心法:我过分重视台上每分每秒的表现,其实观众并不在意;在专业上,我可以碾压他们;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即便失败了,我还可以从头再来。

好的演讲,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通过演讲所传达给听众的内容。TED的创始人克里斯.安德森所说:“演讲的本质就是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和思想”。

能不能唤起观众的注意,讲故事用的那个人称简直太重要了!给你最最直接的建议是:用主视角来讲故事,讲“你”的故事。

哪怕故事的主角,是第三方,你也要用“你的视角”进行描述,你的经历,你的感想,你眼中的人……改变视角,把“道理”变成“故事”

从自己讲起,是看上去最容易做到的一点,但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

很显然,这句话是一个客观事实,是“道理”而非故事。只要你能换个视角,带入起心动念的时刻,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回想你听到“道理”或“事实”时的心理状态,并描述出来,这就是一个故事。你要做的,只不过是换个方式来讲。

我们已经找到了故事,怎样让它变得精彩?

好的故事,细节充分

除了落差、悬念,还有什么方法能够营造故事氛围?为了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和“代入感”,要多用“细节”展现故事全貌。

别小看了“真实性”这三个字,人的本能是“抗拒”和“质疑”,我们只对真实的信息感兴趣——

在故事里,我们要不断用细节丰富真实感,就是为了不让观众出戏、解除他们的质疑,才能真正让他们信服。

一个好的故事,会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悬念。都在打call,但到底成没成?这份好奇心,会牵动着你,让你满怀期待的把故事听完。

好的故事,细节充分

除了落差、悬念,还有什么方法能够营造故事氛围?为了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和“代入感”,要多用“细节”展现故事全貌。

别小看了“真实性”这三个字,人的本能是“抗拒”和“质疑”,我们只对真实的信息感兴趣——

在故事里,我们要不断用细节丰富真实感,就是为了不让观众出戏、解除他们的质疑,才能真正让他们信服。

好的故事,多用动词 / 名词

为了让观众有代入感,你自己也得先投入进去。好,重点来了,我们接下来把所想所做,用动词、名词和对话展现出来。在故事的世界里,尽量别用形容词。这篇作文是我看过最扎心的故事,请你来感受动词和名词的力量。只要情绪到位了,朴实的白描,往往蕴藏着最丰富的情绪。

你总结一下——

故事从起心动念中来,最受触动的时刻是好故事的土壤;

用“我”的立场去讲故事,把“道理”换个视角就是“故事”;

生动的故事需要落差、悬念、细节,用白描增强代入感。对话是最能营造代入感的细节之一,把事发现场的对话重新呈现出来,情景自然高度还原。

一个好的故事,要能给人优越感。幸灾乐祸,就是一种优越感。但光有情绪层面的优越感,还不够。好的故事,要给到观众理性的收获,知识、信心,甚至是改变行为和价值观。

你平时会听到很多人讲道理、聊干货,你也会认同、也会啧啧称奇。但你可能只会跟和你分享故事、给你正面情绪的人成为朋友。故事的背后,是价值观。在什么都讲究短平快的当下,故事带来的“获得情感交流“的感觉,承载了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属性。

“获得情感交流”一定要长篇大论吗?并非如此。有时候,一句话就是一个故事,就能引发观众的共鸣。说一个让观众有共鸣的故事,是营造共情最好的方式之一。故事里的奶奶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她简单、朴素,却又带着强烈的向上冲动。

这就是故事的力量,故事一头联结着情感,另一头联结着价值观。当一个人的价值观被认同和接纳了,信任和影响力自然而然就会形成。

公开演讲的核心原则:只能砸中一件事,即构造一个体验。因为你的听众啥也记不住!

因此如果试图把自己工作内容讲给大家听,这件事根上就错了,因为东西太多了。

“每个行业都有存在的价值,如果你不清楚,说明你对你这个行业了解不够”,结尾一定要有知识迁移。

只要你一开口,无论是一场公众演讲还是写一段文字,你就瞬间成为了表达者的角 {MOD}。对于表达者来说,除了表达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想清楚以下三件事:

高手的七种武器

高手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不会坐等别人的认可,他会主动利用人性,给自己设计荣誉感。

怎么能够自己给自己设计荣誉感呢?

人一生中表现出勇气的时刻,往往也是这一生中最感到荣耀的时刻。最简单的荣耀感设计,就是在平时多给别人认可。

如果你是一个老板或者老师,对你来说,认可手下人的成绩可能是举手之劳 —— 而对于被认可的人来说,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荣誉,甚至都可能是他一生的转折点。

几个建议 ——

1. 认可必须是经常性的。不是半年一次也不是一个月一次,最好是每周甚至每天都有,要随时随地发现员工做得好的事情立即表扬;

2. 表扬要真诚,最好是个人对个人。体系化评选是看业绩和指标发奖金,而个人的认可完全可以搞成社交互动,

3. 要具体。比如在公司例会中把一个具体的员工干的一件具体的事儿,拿出来当典型公开表扬。

如果你能做到以上三点,员工就会很有荣誉感,而有荣誉感的员工做事就会非常不同。

那我们能不能给自己也设计一些荣誉感时刻呢?

里程碑效应

现在有个说法叫“游戏化思维”,就是把生活中的什么大目标,给细分成一系列的小目标,然后就好像是打游戏通关一样,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一个奖励。

比如说成年人自学西班牙语,如果你只是一味地苦学就很没意思,最好设置一些“里程碑”。设置里程碑好处是你的进步能看得见。每完成一级,你就明确感到自己的水平跟以前不一样了。

所以这件事情给我也带来了成就感。这就是里程碑思维。每完成一个里程碑,你都会感觉到一个实实在在的进步。

但是人生不全是理性,想要一个好看的数字,也是人性。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利用人性,给自己设计荣誉感。

我们这个时代对“自信心”强调的很多,但是对“荣誉感”似乎说的不多。你考察过去那些贵族,我看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很有荣誉感。有个人荣誉感的人和一般人的气度不同,而真正的荣誉感不是天生的、不是什么“二代”的身份自带的、也不是做白日梦或者看心灵鸡汤就能获得的。

荣誉感来自一小步一小步切实的成就,荣誉感来自别人的认可,荣誉感来自关键时刻表现出的勇气。

对一本书做出的解读,不是翻译,也不是笔记,而是把最有价值的部分提炼出来,删繁就简、触类旁通,然后再转述给他人。你看到的知识世界就会开阔得多。

那些好书,承载了人类关于可信知识的最大共识。

卖书,不能只卖给眼球被吸引的人,还得卖给真正有需要的人。未来的学习,其实不是往自己的脑子里灌多少信息,而是怎么建立起信息和信息之间的关联。

了解人性,未必要从人身上入手。看那些动物世界里发生的事,会有独特的启发。

为什么?因为人太复杂了,又太会遮掩了。反而容易看不清真相。在蚂蚁身上,你会看到,当个体的智力有限的时候,怎么通过群体获得力量;在蜜蜂身上,你会看到,群体有群体的难处,怎么通过一套机制来做出明智的决策;在大象身上,你会看到,在一个复杂的群体中,你怎么博弈,才能胜出;在猿猴身上,你会看到,我们人类经常用的那些小把戏,原来是祖传的。我们从那个时候到现在,在很多方面,其实进步有限。

只有在生活中碰壁才能让你收到有效反馈!所以元认知能力差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还是一种祝福 —— 但是如果你是严肃地想学点知识,那么痛苦地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是求知的开始。

如何为18分钟演讲选择主题?

建议你从以下三类入手:

第一类:新认知

* 判断标准:

1)这是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

我遇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别人也有、也会遇到、也想解决

2)别人为什么要听我讲?

我解决了一个真问题,而且解决的还不错,所以我有资格来讲;

3)这不是一个企业或产品的广告推广

我跟你们分享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供你参考,不是上课,也不是PR

第二类:好奇心

* 判断标准:

1)你的行业或经历足够独特,很少有人经历过,你可以满足别人的好奇心

2)你的工作很“神秘”,对外界有很强的信息不对称,你可以分享一些业内“小秘密”

第三类:纯技能

* 判断标准:

1)这个技能很实用,大部分人都会用到但用不好;

2)你是这个技能的熟练运用者,深知大家的痛点和误区;

你还需要注意的是:演讲时间为18分钟,所以对内容精简的要求很高

1、什么是问题意识:分享选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个真实的问题,二是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值得每个人借鉴。类似《如何利用最小的资源完成目标》《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如何集中注意力》等等。 2、什么是交付意识?

比如分享题目是「看牙还是不看牙,这是个问题」,直接甩出两大锦囊作为「篮子把儿」让你拎走,第一个锦囊是「用牙线、牙缝刷和冲牙器进行日常护理,作用相当于90%的牙医」,第二个锦囊是「当牙医说出再不看就会疼、再不看就保不住了、再不看就会影响其他牙这三句话的时候就必须要接受治疗了」;律师分享的题目是「法律博弈的54张底牌」,不仅每一张牌都是可能帮助当事人免受牢狱之灾甚至保命的锦囊,更是在分享的最后直接抛出自己的电话号码作为紧急情况的救命稻草,形成了全场轰动性的刚性交付。

演讲前的准备

如何做18分钟的演讲?

1、早定选题和提纲,接受颠覆式修改,推翻重来。

2、内容组织上要寻找小切口,18分钟建议交付3-4个信息点,说多了大家也记不住。多讲故事多配图,偶尔提炼一个金句,做认知升级。

3、投入足够多的时间来筹备,刻意练习,掐表计时。18分钟建议4000字(给现场音乐和观众反馈留气口)。把稿子背下来,让它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演讲

1 减 把内容聚焦到一个点

2 透 不同的维度阐述一个内容

3 提 每一个维度变成一句话

4 开篇 想办法和听众建立关系

分享要求

1、如何选择主题:

需要是你的一手经验积累,你对此有深刻的体会、教训或独门心得,是一套方法,对别人也有价值;

但不能是你个人的奋斗史、成长史,对别人没有共鸣和价值

2、正确的分享姿势:

1)我遇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别人也有、也会遇到、也想解决,是一个真问题;

2)我解决了,而且解决的还不错,所以我有资格来讲;

3)我分享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供你参考,不是上课,也不是公司的推广

3、演讲时间为18分钟,所以对内容精简的要求很高

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

1)话题小:话题的提切入点要足够小

2)做减法:只讲清楚一个问题,

3)一条线:只有一级标题,论点在3-7个之间,不再次展开

4、准备好的人优先

分享日名额有限,每个同学自愿报名,但最终能否成功上场分享,所有人都必须经过对选题、内容和线下彩排的审核,准备好的人优先进行分享。

所以你要对以下3点做好付出的准备:

1)投入时间,从思考到彩排,这不太可能轻易完成

2)投入耐心,也许选题不合适,需要反复修改打磨

3)投入精力,认真创造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好分享

对方为什么要把时间给我?

我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对他来说为什么重要?

因为主题太大太宽泛,所以在选择支撑素材的时候对有价值和没价值的材料区分不出来,因而很难精确地唤醒听众埋藏在心底的疑问,和听众产生共鸣。

那么除了提出来的是一个「问题」以外,还要是一个「好问题」。

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呢?

越具体的问题穿透力越强,越是一个好问题。

好问题就像一把匕首一样,极窄、极薄、刺穿力强,能迅速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一击即中。比如「为你解剖一份黄焖鸡米饭」相比「如何做一款餐饮产品」就是一个好问题,「如何击毙本拉登」相比「如何组织团队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就是一个好问题。这就是特写镜头比中景镜头更抓人眼球的一个案例。

有了好问题之后,容易遇到的第二个坑是:

表达者很容易默认观众已经记住了这个问题或是理解了这个问题,但实际上并没有。

由于观众对内容的熟悉度远远低于表达者,所以一旦碰到相对陌生的名词,观众很容易就跟不上了。

为了能让观众时刻跟上表达者的思路,这里有一个技巧是:

采用层层递进的表达结构,而不是平行结构,并且在每一层逻辑结构上替观众把解决方案「翻译」成一个好问题。

比如,我提出的问题是:企业为什么要培养年轻人?

那么接下来有推进力的好问题是:

1 年轻人刚从学校毕业,不落地怎么办?

2 年轻人愿意学,老人不愿意带怎么办?

3 年轻人愿意学,老人也愿意带,培养的结果怎样准确评价?

提出一个有穿透力的好问题,然后把问题的解决方案再「翻译」成有叙述势能的一个个好问题层层推进,这就是「问题意识」。

2 交付意识

好问题有了之后,其他人能不能吸收到呢?

为了能让他人心中顺利留得下我们想传递的好问题、好方案,还要有「交付意识」。

交付意识包含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要为他人服务,对他人有用。

第二件事是对方能「拎走」。

找到自己的生态位,高频输出刚性价值,并且主动给对方提供一个「篮子把儿」顺利拎走,这就是「交付意识」的体现。

3 边界意识

有了「边界意识」不但可以避免很多边界外的无效争吵,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避免走弯路。

比如在去年大受追捧的 Ray Dalio 的《原则》一书,很多读者把书中的原则奉为圭臬,全盘照搬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但其实作者在前言中就明确写道,书中的原则只是他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中所找到的成功的解决方案,希望读者能够依照他的思考过程,来制定属于自己的原则。

这个时代没有「一招鲜」,没有「万能钥匙」。

每一种解决方案都是针对特定边界下的特定问题的特定做法,一旦边界改变,解决方案也会随之改变。

其实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被寻求建议的场景面对这样的场景:

第一个任务是通过反复发问,没有预设立场,帮助对方找到真问题;

第二个任务是给出自己的经验,不做价值判断。

没有预设立场,不做价值判断,每一个成功的解决方案都只是针对一个特定环境下的特定问题,而不是所有问题,这就是「边界意识」。

TED演讲的秘密

三个核心规则:

1.每次只讲一个观点。

2.演讲内容要重点突出,易被传播。

3.使用两个工具:情景化交付,设计金句口号

一个演讲者的核心目的是在有限时间里顺利表达观点,并尽可能多的对听众产生影响。

参考TED演讲,总结了影响力模型:

1、找到一个终极目标,并公开它

找到让自己更有影响力、更有价值的奋斗目标,然后,告诉更多人知道。这是一种自我探索,从观察自己开始寻找成长的方法,更能带来成就感;

2、寻找实现路径并让别人也从中获益

TED演讲要求演讲人明确自己的专业定位,与观众建立连接。用于个人发展,就是找到自己与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也许是演讲,写作,绘画或表演,总之,是一种表达方式,并且练习,让表达出的东西对别人有益。

3、持续的强化

演讲中的金句是让人记住的,个人影响力的建立是靠持续的表达获得的,只有新创造的东西可以与长时段内的消磨做对抗。

成功演讲"三一法则":

一.一个值得传播的观点

结合自身价值的稀缺性,从中发掘出对他人的启发价值

1、“值得传播"如何定义?

“值得传擂”必须要基于一个让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变得更美好的底层逻辑。

那些使你的生活和事业不断精进的“独门秘籍”,就是你对别人的启发价值。

2、为什么必须是“一个观点"?

在一次演讲过程中,最佳的方法就是选择一个单一且唯一的观点。在有限的18分钟内, “一个观点“更有利于材料的组织和逻辑的连贯,其呈现效果也更具说服力,更容易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二、一个有带入感的故事

与观众建立“情感联系”

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演讲,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可以和观众建立“情感联系"。而好故事就是让分享人在短短的18分钟之内与观众产生“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那么如何讲好故事呢?

我的建议是“呈现反差” "画面感”,一定要让观众能够在故事/案例描述中体会到你的矛盾焦点,决策的利害关系,要通过具体细节建立画面感,画面感一旦建立成功,观众就会被深深带入到你所描述的情境里。

三、一个有“行动导向”的解决方案

你的方法,会使“他"的未来变更好。如果说“讲故事”是让观众“入戏”,那么给出一个有“行动导向”的解决方案就是让观众“出戏”。

在演讲的最后,一定要让观众从分享中有获得感。要让他从故事的共鸣之外走向对自己未来行动路线的规划之中。

如何高效阅读?你为什么需要快速阅读

我摸索总结出了一套阅读方法,用这套方法,我可以平均两三个小时就能浏览完一本三四十万字的书。

听到这你可能会怀疑:两三个小时读一本书,效果会好吗?真的能把一本书读透吗?

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放,我们先来讨论快速阅读有哪些好处。

快速阅读的用处

把阅读的速度调快能帮你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有很多人说阅读是一件很享受的事,也许读小说,读散文,读一些虚构类的作品时会有这样的感觉,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没有什么目的性,就像看电影一样,遇到一个好片当然很享受了。

但是我认为阅读大多数非虚构类书籍的时候并不享受。阅读需要很强的主动性,需要耗费大量脑力,就像跑步一样,你只要跑,消耗的能量肯定比平常多。所以我们不应该把阅读的时间拖得过长。

再说了,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消费一本书,你的成本可不仅仅是买书花掉的那几十块钱,这当中花掉的时间才是最昂贵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所以,想要收益最大化,就应该尽可能降低时间成本,快速找到一本书的最大价值点。

这堂课能让你学到什么

说到这里,我想你也大致明白这堂课的作用了。我之所以认为我的这套办法值得拿出来跟大家分享,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认为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还应该重新去定义阅读。这也是这堂课跟市面上其他关于阅读的工具书和教程不同的地方,我会告诉你我对阅读的理解是怎样的,合理的阅读心态是什么,我又是如何把阅读能力变成我的一项专业技能的。

如果你平时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比如阅读速度太慢,看书看不下去,看完记不住,记住了表达不出来,表达出来逻辑混乱,这套课程会帮助到你。快速阅读并不像大家平时说的那么神秘,它是个只要掌握方法就很快能学会的技能。学会了这项技能后,你会发现,你对书本不会再有恐惧感,你和书本的关系,会从以前那种集邮式、完成任务式的关系,变成帮助式、陪伴式的关系。

如果你想写文章,想做演讲,想在公司做演说,或是平时单纯聊天,你也会发现这套技能会很有效地提高你表达的质量和效果。

如果你是一个脑力工作者,这项技能还会帮你在自己的领域做得更好,因为这些心法都是相通的。

在下面的课程中,我将和你系统地分享,让你在一个小时里,就获得快速阅读和有效阅读的基本方法:

第一讲,我会讲正确的阅读心态应该是怎么样的,以及有效的阅读步骤应该是什么。

第二讲,我会告诉你在正式进入阅读之前,如何认识一本书,如何选择对的书。

第三讲,我会把我快速阅读一本书的通用方法和技巧全盘托出,分享给你。

第四讲,非常重要,我要说的是如何精读一本书并且有效消化吸收,把它变成你自己的“知识资产”。

相信在听完这堂课之后,你的阅读品质和阅读效率立刻能上一个台阶。

1. 摆正阅读的三个心态

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因为提升阅读速度和效率,技巧只是一个方面,心态的调整也是重要的环节。下面我会说三个点:第一个,丢掉对书本的敬畏感。第二个,有的书只需要你速读。第三个,即便是你要精读一本书,也要先速读一遍。

丢掉对书本的敬畏感

读书很重要这件事,我们经常听到,比如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修身养性,能获得知识,能塑造价值观,总之读书就是千好万好,书里的知识就是珍宝,这就容易让你对书本产生敬畏感——让你觉得,我如果不逐字逐句地读完,那我就有可能不理解作者的思想,就有可能丢掉一些很宝贵的东西;让你觉得凡是写进书里的内容就是有价值的,就是名言警句,要是我看不懂,那是我水平不够,和作者没啥关系。

其实真的是这样吗?不一定。

你看,书是怎么来的?每一本书都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写出来的,既然作者在某个社会大背景中,那他一定受这个社会整体背景知识的局限;而且作者的水平参差不齐,不是只要印在纸上的东西就有价值,市面上有大量的书,其实没有他们包装出来的那么有价值。

如果你觉得一本书死活看不进去,死活看不懂,不一定是你的问题。这其中有很多原因。

比如也许是翻译的问题,其他文字转化成汉语,总有一些语意的丢失。

也许是作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了一个当时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你当然看不懂作者为啥关心那个问题了。

也许是作者就为了凑字数,把一堆材料修修改改编著成一本书,就一个事情翻来覆去地说,故意营造一种重要感。

也有可能作者连自己想说啥他都不知道,他就是不顾读者的感受在那自顾自地表达,东一句西一句让人不知所云。这些原因都有可能造成你没有耐心,读不下去,这很正常。

出版业发展了这么多年,早就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其中很多原因都会导致文字信息过于冗余,明明一篇文章就能说清楚的事,就是要说几百页。根据我的经验,一本非虚构类的畅销书,有可能80%的内容都是在堆积材料,20%的内容是作者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这其中,可能只有1%的内容对你有所启发,不过话说回来,你能有这1%的收获就已经赚了。

这里不是说读书不重要,读书很重要,它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如果你没有读书的习惯,那你就没有办法超越时间和空间地和一些牛人进行社交,这是很大的一笔损失。

只不过呢,单个一本书的重要性通常没有大家口中吹嘘的那么厉害,你不用跪在书的面前,而是应该用很轻松的心态,就像和一个比你年纪稍微大那么一点点的老朋友聊天那样,化繁为简,听他怎么说就好。觉得好的地方,收下,装到自己的身体里,把他变成自己成长的养料;觉得不好的,果断扔掉,不用留恋,美好的事物那么多,不用对着一本书死磕。所以丢掉对书本的敬畏感是提升阅读速度的一个关键。

有的书只需要你速读

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读书慢,通常看上二三十页要一天的时间,其实我想说的是,慢不是问题,有的书就是要慢,有得部分也需要你慢下来,慢说明你在线性地读,这其中可能伴随着思考,可能伴随着顿悟,可能伴随着琢磨,可能伴随着联想,慢慢地读没啥问题,但是快不了就是个问题。

因为有的书就是需要快快看完。

比如说,你可能经常会遇到那种包装得特别好的书,觉的这本书品相不错,封面的设计,讨论的主题,作者的背景,网友的评论好像都不错,结果拿回来一看,哎呀,什么内容都没有,满书都是一些大而无当的话,要么就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情说了500多页,遇到这种书当然就快速翻完就完了。

再比如你可能会遇到一些老的经典书,书的名气非常大,写得也好,但是作者讨论的问题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再比如一些概念前些年提出来可能会很牛,但是现在提出来明显就已经过时了。

所以,对于一些可能名气大,但由于各种原因,营养有限或现实意义不大的书,你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可以去看看它,但没必要花太多时间投入。很多书你是需要绕过去的。

速读也是精读前的一个环节

第三点,即便你遇到一本好书,你决定要细细读了,但在之前你还是需要先快速浏览一遍。

关于快速浏览的方法,我会在第三讲中为你仔细讲解。这里我先说说,快速阅读的原理是什么?

在网上有很多关于速读的报道,声称可以在不影响理解的情况下非常快速的阅读。比如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据说就是个速读的高手,早上起来一杯咖啡的功夫就能把当天所有的报纸翻完。还有一位速读高手叫安妮·琼斯,连续6次获得“世界速读大赛”的冠军,她能在47分钟的时间里读完《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这本书,而且不仅能读完,之后她还能把故事的梗概都总结出来,这种水平谁见了都会羡慕吧。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质疑,说这不对吧,肯尼迪他读的是报纸,你想,报纸的版式和写法都是有固定格式的,而且每天报道的内容其实就那么几件事,所以用几分种看完所有的报纸也很正常。

再说那位世界速读大赛的冠军,用的是《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这本书,有人就说,这其实就是一种高级的猜测而已,如果她已经很熟悉前六部作品,那读第七部作品的时候自然会猜到一些故事脉络,加上速读过程中的不断印证,确实也可以写出一个相对连贯的故事梗概。至于里面的细节呢,她就不一定知道。

而且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你的视野范围再宽,一眼扫过去能映入眼帘的东西也是有上限的,不可能一下就输入几千字。

你看,说的也挺有道理。那速读到底有没有可能?我自己亲测,速读是完全可能的。只不过,我说的速读,它的原理也不是说单位时间内你能看更多的字,而是单位时间内看的字更少,但是抓要点地去看。

所以,一本书是可以像看电影一样快进看完的,就像以前你阅读是撒网捕鱼,你可能想的是怎么把网做得越来越大,怎么一网撒下去能捞到更多的鱼,现在你知道会速读的人都不是用这个方法,他们都是用鱼枪,一次就瞄一条,但是瞄的那条一定是最大的。

知道了快速阅读的原理,你也就知道,其实快速阅读的方法主要是用来去读非虚构作品的,像小说这样的虚构类作品,你当然不能放过细节了,安妮琼斯读得那么快,是为了参加比赛证明自己的能力。

那么快速阅读的方法,我会在第三讲中为你仔细讲解。这里我先说说快速浏览的必要性。

有人说先预览一遍可以帮你建立一个地图,能降低你理解这本书的难度。不错,这是一个点,但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点是,快速浏览一遍能激发出你的问题和好奇心。这点很重要,就像前面说的,为啥会想睡觉呢?为啥会读不进去呢?因为还没有搞清自己为啥读,也不知道前方有啥,当然就容易走神了。

你需要一个快速浏览的过程来激发出自己的问题和好奇心。带着问题和好奇心去书里找答案,那当然就是不同的效率了。就像给你一本新华字典,你能读完?但是让你查一个字,你总是可以很快就找到。

就比如说读《光荣与梦想》,150多万字,那怎么读啊?但是如果你能让问题牵着你走,就没有那么难了。

比如里面的问题就很有意思呀:为啥罗斯福和胡佛颁布的政策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是罗斯福就成了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而胡佛就遗臭万年了?为什么日本在二战的时候要走偷袭珍珠港这一步、现在怎么看怎么烂的一步棋呢,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水门事件这件本来和尼克松不相关的小事,最后变成了一场轰动全国的宪政危机?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你看,你带着这些问题去书里找答案,你会觉的看一本那么厚的书也没那么难嘛。

很多人都觉得一本书最大的价值是给出了答案,其实不是。一本书最大的价值往往就是提出了一个好问题。有了一个问题,那这本书里的内容就成了你了解这个问题的一部分资料,你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去找更加全面的答案。这也是我们现代人阅读的最好方式。书本也是你可以去利用的资料,带着问题去查书,用查到的知识,构建起自己独特的知识网络。

阅读三步法:评测、速读和精读

说到这里,你应该已经明白,我说的速读只是阅读中的一个环节。很多人拿到一本新书就准备一遍把它读完,其实最有效的方式是读三遍。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读书读三遍,从大往小看。

第一遍看什么?看主题,看口碑,确定自己是不是要花时间在上面。这是从一本书的价值角度来看,视野要放大,离书的距离要远一些。

第二遍呢,用快进的方式整体浏览一遍,看看作者是如何设置这本书的结构的,脉络是什么,哪里是铺垫,哪里是重点。这是从内部的整体结构来看,走的就离书近了一些。

第三遍,挑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反复看,仔细琢磨,最后输出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进入书中,从小处着手来阅读。

听起来是要读三遍,好像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其实这样会大大提高你的阅读效率。

第一,我们不要对书有敬畏感,抱着轻松的心态,把书当做你走路时插在耳朵里的音乐,而不是严肃的教导。

第二,很多书只需要快速阅读。世界那么大,好书那么多,不要被不值得的书占用过多时间。

第三,阅读有三个环节:评测、速读和精读。速读是阅读过程中一个必要的环节,即便你决定要精读一本书了,在这之前你还是需要先快速浏览一遍。这样不仅能帮你更好的理解,还能激发出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那么阅读的第一个环节“评测”是什么呢,在下一讲中我会和你分享。

2. 评测是为阅读蓄力

核心是你要丢掉对书本的敬畏感,然后,你需要认识到有的书只需要你速读,即便你认为有的书值得细细去读,也需要先把它速读一遍,所以我提出了阅读的三个步骤。

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说说第一个步骤,评测和预判。

选择“对”的书

评测的过程其实也是看书,只不过它是以书为单位,把它看作一个整体,绕着书本看。目的是确定这本书值不值得看。

你可能通过个人兴趣、或者别人推荐、媒体推荐等,对一本书有了兴趣,那么接下来,怎样快速预判一本书的价值,这本书值不值得花时间打开呢?

这其实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是说这本书本身是不是有价值,本身是不是一本好书。第二个,是说一本书是不是适合你。

有一句老话不是这么说的嘛: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水浒里有关兄弟义气渲染很严重,少年本来就容易冲动,再读这样的书容易被误导;三国里对计谋策略的渲染很严重,而年长的人本来就计谋很多,所以再读三国也容易被误导。

你看,过去在书那么少的情况下人们都要筛选一下一本书是不是适合自己,现在这么多书,当然就更应该筛选了。比如一本书的难度是否适合你,它是不是刚好触及到了你不知道的地方;再比如内容是不是适合你,是不是你需要的。

如何去判断呢?随着你读书和选书的经验越来越多,你的这种判断能力会不自觉提高。当然,在你经验还不足的时候,这里提供一套比较保险的办法。

首先,看主题。一般来说我们通过一本书的书名,封面介绍,序言部分就能获得基本信息。值得提一句的是,很多人觉的序言里基本都是推荐的话,不值得一看,其实不是。序言部分通常是作者请自己一些有点名气的朋友写或是作者本人自己写,这等于是一本书的门面,他们通常都会很认真,在里面他们会对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做一个综述,把你看完能得到的收获写进去,这些东西都可以很好的帮你了解这本书。

其次,看看出版社的宣传文案。虽然很多宣传文案都会过度吹捧,不过也可能会把书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列出来,你可以对照一下是不是自己正感兴趣的,这里面当然也会包括作者的信息,看看作者有什么样的背景,他是不是这个领域里资深研究者,这个通过介绍也很容易了解到,作者靠谱了,书自然也不会差。

跟着好作者选书也是一种挑书的好办法,有些作者很厉害,你读了一本书觉得很好,那么这位作者的其它书,或者这位作者推荐的书,你也可以拿来看看。

再次,看看目录部分。通过目录可以直观地看到作者要讨论的内容和结构,这也是你后面阅读的时候需要反复看的地方。它就像你穿过一片丛林时不能丢掉的地图。

最后,也是最方便最主要的办法,就是看评论。上网搜一搜关于这本书的相关信息,看看别人是怎么评价这本书的。 你可能会说,这不是随大流嘛,我要有自己的判断,我要有自己的主见。其实有自己的判断和看别人的评价没啥关系。

正确参考书评

我重点说一下如何正确参考书评。

通常对于一本书的评价会分两种,一种是没有价值的,一种是有价值的。

没价值的是啥样的呢?就是单纯的给出判断,这本书很好,左看很好,右看也很好,但是就不说哪里好。

这种情况,要么是读者很懒或是水平有限,他确实总结不出哪里是亮点;要么就是读者压根没看懂,很多人会对自己看不懂的,觉得很厉害的东西说好,这是很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要么就是读者已经花了时间在里面,这时候如果承认自己看了一本烂书并且一无所获,这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所以就安慰自己这本书其实很好。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评论说这本书很烂,但就是不说哪里烂,还有的负面评价是发泄式的,这种评论相信你也见过很多。你看,像这种单纯说好还是不好的,就是属于没有价值的。

那什么是有价值的呢?就是会提供关于这本书的额外信息,能把这本书还原到它本来的社会大背景中去,给出哪里好或是哪里不好的论证。

比如,作者是在怎么样的大背景下写出这本书的,这本书在同类书目中的地位是啥样的,其他书是啥样的,这本书有啥特别的地方。再比如书本的作者所持的观点有没有和他对立的存在,一些网友因为看的书很多,往往能做出高水准的判断,他们还能推荐关于这本书的延伸阅读,这就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也有一些短评论很有价值,可能写的很精妙,可能提出的问题正好激发了你的好奇心,你想去书中一探究竟,这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话说回来,在你亲自认真的读完一本书之后,你会有一个自己的判断,很可能你会发现很多人说的好,其实没那么好,水平很一般,也可能别人说的烂也没那么烂,很多观点是对你有启发的。

总之,这个看评论的过程不但可以帮你对这本书有一个大致的预先判断,还能激发出你的问题和好奇心,让你带着问题去书里探寻答案。这有点像一个蓄力的过程,蓄到一定程度后,你会发觉你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有一种一探究竟的冲动,那在后面进入书本的时候,你就是带着解密的心态在读,会增加很多趣味性。有了这根筋后,你就不至于漫无目的地看书了,看书打瞌睡,看一会就困的问题就解决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可能已经有了明确的目的,想要了解某方面的知识,那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本书呢?最直接的办法是,找这个领域的高手去虚心请教,让他们给你推荐,通常人们对给别人推荐书这个事都是很热心的,所以你去主动请教就好,然后通过他们的推荐再延伸阅读。

评测和预判,也就是如何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读,适不适合你读。

在参考各种信息的时候,你需要记住两点。

第一,不要遗漏那些有用的信息,比如序言、目录、宣传文案等,序言和宣传文案可能有过度吹捧的嫌疑,但通常也能帮你了解这本书所讨论的问题。从这些信息中你可以直观地判断一本书的主题和价值。

第二,要带着怀疑的眼光去看各种信息,你要特别注意那些给出知识增量的书评。总的来说,这种绕着书看的动作是读书的第一个环节,他能从根源上帮你节省时间,避免你花很多时间在不重要的书上。

下一讲我们来说读书的第二个环节,也就是快速阅读。

3. 速读就是找关键信息

评测和预判,我把它叫做阅读一本书的第一遍。

如何读第二遍。第二遍要怎么读呢,方法是用快进的方式看一遍,这个过程我们就要用到速读技巧了。

用视觉输入代替线性输入

很多人的阅读习惯是一开始就从左往右、从上往下,一个字一个字,一行一行地开始读,这其实是最原始的读书方式,刚拿到一本书,不能这么开始,不然你会发现自己好像在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

那应该怎么办呢,应该要先浏览一遍,目的迅速了解一本书的主题和框架,包括作者的写作意图,背景,搞清楚重点在哪里。这就要求你要强制性的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你可能会说,了解一本书的框架我知道,但是我的速度就是起不来,其实这是因为你总是会忘掉快速浏览的目的,你可能总想在快速浏览的时候追求理解。

你看,我们通常是把看书这个动作称做阅读是吧,阅读阅读,它分为阅和读,这其实是两个动作。阅对应的动作是看,读对应的动作是听,大多数人都会把这两个动作混淆,但是如果你能把这两部分分开了,你的阅读速度就能起来了。

这两个动作有啥区别呢?有很大的区别,看是视觉输入,就像你看一幅画一样,你不会从上往下从左往右按着顺序来看,你一眼瞄过去就能知道这是幅肖像画还是风景画。

读呢,读是听觉输入,听觉输入是线性输入。你得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才能把它还原成一幅画,就像我们听得到上的音频,你放个3倍的速度,那你几乎就听不清说的啥了。

既然看一段文字就像看一幅画,你一眼瞄过去就应该能找到这一大幅图的特征,就应该能知道他画的是什么东西。可能你不知道里面的细节,但是没关系,做到这一步就够了。就像你去超市逛了一圈,让你想零食的种类你可能想不起来,但是零食区在哪你肯定知道。

理解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所谓的快速阅读,就是指快速地找出一段话的关键信息,抓的快、准、稳,直接跳过和忽略那些不重要的辅助信息。

以语意单元推进阅读

那怎么用快进的方式看书呢?在这里分享一个方法,我称作“语意单元推进法”。就是好几段话共同构成了一个意思。

熟悉写作的朋友都知道,在写非虚构类的文章时,总要先列个大纲,一个大纲包含很多条想要说的事和想要表达的观点,每一件想说的事,每一个想要表达的观点,其实就构成了一个语意单元。

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在开始快速阅读的时候,也按照语意单元来理解就好了,有时候一段话就构成一个语意单元,有时候十几页构成了一个语意单元,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以这个为单位进行快速地推进,而不要一开始就陷入到细节中去。

这么说有点抽象,就拿逛超市来举例,比如超市里分为很多个区域,卖电器的,卖零食的,卖化妆品的,卖生鲜的,你第一次逛的时候就是把这个区域分清楚就好,不要一头就扎到细分品牌中去。当你按区域分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大型的超市虽然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但是也很好辨识,你下次要去买东西的时候,直直的走到那个区域就好。

再举个书中经常遇到的例子,比如,一个故事一开始作者总要烘托一下气氛,引出他想要说的观点,要说说自己是怎么发现这个事情的,他做了哪些工作,对他产生了什么影响,总之最后的目的就是要烘托他发现的这个道理很重要。那这些所有烘托气氛的描述就是一个语意单元。

文本写作有一个特点,作者一般缺乏明确的对象感,他会自顾自地表达,语言不免会冗余和啰嗦,你要学会化繁为简,把这些辅助的信息都拨开,按照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意思为单位快速推进。

这个拨开的过程听起来好像挺简单的,其实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这有点像在一根钢丝上奔跑,你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你想,你在看书的时候,遇到吸引你的地方,你总是会忍不住慢下来,退回到线性阅读的状态,遇到不懂的地方,你又总是会感觉读不下去,容易放弃。再加上有的书很啰嗦,可能二三十页才构成同一个语意单元,你很容易就被作者的写作结构给弄晕的。

所以说要保持以语意为单位的推进并不是一种阅读的自然状态,一开始并不容易,但是,这个技能只要下点功夫都能掌握。

那语意单元要怎么找呢,在找的时候注意两点。

第一点,注意那些关键词的位置。

比如一段话的第一句话或是最后一句话,大多数段落的中心句就是放在第一句。有很少一部分放在最后一句。

还要注意那些表示转折的关联词,比如“但是”、“然而”、“不过”等等,这些词的后面经常会跟着一段话的中心句。

还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对名词和动词要格外的敏感,因为把这些词抓住了,一个中心句的主语和谓语经常就能一把抓住了,一段话的中心意思也就常常一目了然了。

至于小标题,作者重点标出的黑体字等,也是重点要看的地方。不过大多数的书里作者是不给这样的提示性信息的,还是得靠你自己去发现。

第二点,一边快速阅读刚才说的这些重点部分,一边在脑海中勾勒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意图。

想想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他想证明什么?想要表达什么?在看的过程中脑海中要同时有两个声音在运作,一个是作者的,一个是你的,这些问题要一直问,这样就不至于陷入杂乱无章的细节论述里去了。

在构思的时候,如果你总是跑偏,总是下意识的把速度放慢,可以做点辅助性的工作,比如在草稿上画上最简单的思维导图,把关键信息记下来,不要求整洁和漂亮,能把你读到的框架顺下来就好,这个动作也能避免你掉到作者设置的细节论述中去。

如果你能集中注意力,按照这个速度推进,大概两三个小时就能浏览完一本书。

你可能觉得,两三个小时就看完了,你能理解吗?能记住书里讲了些啥吗?记不住呀,不过没关系。虽然里面的细节你还不知道,但是大的脉络已经清晰了,这本书主要讲了些啥,怎么布局的,哪里是重点,哪里可以省略,哪个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个章节,每一章之间有没有逻辑关系,是并列结构还是递进结构,最后这个问题作者有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结论,这些基本的问题,在这一遍快速阅读的时候都可以解决掉。

这个过程就像你坐着直升机飞过一片丛林,看过去之后,大的地貌特征你已经清楚了,手里有了一张地图,以后再走起来就方便多了。

在快速浏览的时候你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一些观点的论证过程非常长,作者绕了四五十页才开始说一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看到后面你基本上就已经忘了当初那个问题是啥了,这时候你需要经常的跳回去看看作者最初的写作目的。浏览的时候你完全可以来回翻,不一定就是按照顺序从前往后看,从后往前看也经常会帮你理清思路,因为作者一般都会把总结性的段落放在最后。

再比如你可能遇到了一些难点,快速浏览的时候完全看不懂,这时候很多人就容易停下来开始死磕,其实不用。遇到这种情况先把难点放一放,继续往下推进,说不定从后面的解释中你一下就明白前面那段话的意思了。实在不行,那就等到下个阶段,精读的时候再重点攻克。

通过概念找重点

说到这,你可能会发现一个事情,就是我们快速浏览,以语意为单位为快速推进的目的其实就是在找东西,找啥呢?找重点。

现在问题来了,什么算重点呢?例子算重点吗?不算,因为例子通常是为论点服务的。那论点算重点吗?也不一定,因为作者的论点很可能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可能没啥特别的,你已经知道了,这样的信息就可以直接过。很多人习惯只要看到作者列出个123就开始划线,觉得那就是重点,其实那是作者的逻辑,你不需要按照作者的逻辑走,要按照自己的逻辑走,迅速把握一本书里对你来说最重要的那些知识点。

我有一个自己试验了非常有用的办法,分享给你,那就是我在速读的时候,会特别注意寻找这三类重点:

第一类是,你不认识的新概念。比如作者用了一个新的词解释了一种大家经常见到但是叫不出名字的现象,你第一次见到,比如什么是贝叶斯判断更新方程,递弱代偿,黑天鹅,决策金字塔……你看,这些概念对你来说可能很新,在书中作者围绕这个概念给出了一个解释,这就属于重点之一。

方法论也可以划分到新概念里,比如在这节课里我和你分享了一个快速阅读的技巧,你以前不会,那快速阅读对你来说也属于新概念。

其实我们从小到大就是通过不断地学习这些新概念来成长的,从小时候学习身边的玩具叫什么名字,到现在学习什么是区块链,什么是人工智能。你只要朝某个陌生的领域望一眼,一定会有一堆概念等着你弄明白。这些对你来说的新概念都属于重点,所以对这类信息你应该比较敏感。

不过有些概念通常是换了一个包装而已,如果你有点经验,通常可以一眼就辨识出来,不一定作者给出的新词你就要用,你能用自己熟悉的东西解释清楚这个概念当然更好。

第二类是,你不够重视的旧概念。作者把一个你认识的概念的重要性提升了一个高度。之前你可能经常遇见这个概念,但是没有重视,重视起来后可以带来很多好处。

比如“自我辩护”,大家觉得自我辩护是人之常情,平时都不怎么关注它,犯错了谁都会替自己找借口,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一些,这样能减少自己的痛苦。但是在《错不在我》那本书里,作者提出的点是,自我辩护这个行为,不是我们平时以为的那么没有危害,他几乎是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本源。如果把自我辩护这个很常见的行为重视起来,在平时我们就能减少很多冲突。

第三类是等待替换的概念。啥意思呢?就是作者试图用自己的论证来说服你,让你了解自己以前的观念是错的,是具有片面性的,是可以重新解释的。

比如“取悦”,大家可能觉得只要取悦别人就能让别人喜欢,实际上《取悦症》这本书告诉我们,一味取悦别人会带来相反的结果,喜欢取悦别人的人容易遭人讨厌,是不是很反常识?

比如说“智商”,平时我们都以为智商是一个固定的值,天生的,谁也改变不了。但是《绝非天赋》这本书中告诉我们,智商是一个相对值,他之所以被普遍接受,是美国政府刻意推广的结果,你看,和我们平时以为的不一样。

给我们常见的现象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是个很重要的事,一种现象总能从各个角度去解释,以后你在看待一个事物的时候,很可能第一反应是同时存在好几个相互对立的观点。但是你依然能按照自己想要相信的那个想法去行动,这不就是自由嘛。

听完上面的三类你可能发现,这其实就是个概念游戏——在脑海中建立新概念或是把已有的概念舍弃,把已有的概念左右摇晃让它变得不那么坚固,上下摆放来重新确定它的重要性,从四面八方的角度来给出一个全新的解释。

这三种类别分好之后,你会发现书里的重点就很好辨认了,咱们在浏览的时候把这三类信息找出来就可以了。有了这个找三类信息的目标之后,你至少就不会打瞌睡了。 而且,不管是一本书的知识体系,还是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都可以通过概念连接起来,我们认知的优化过程,其实就是通过这种概念的更新、替换完成的。

接下来干嘛呢,你可能觉得应该精读了吧?不是,这时候你最好把书放一边去,干点别的事情,让大脑休息一会,给自己一段缓冲的时间,大脑有一个特性,会自动过滤不重要的信息。

当你休息一段时间回来再翻开书的时候,你会感觉这本书里的内容已经一目了然了,这本书会变得很薄,你会发现自己应该在哪里用力,应该在哪里停留都清清楚楚了,作者的写作框架也变得无比清晰。最重要的是,这时候你已经知道了你所关心的问题在哪个部分有集中论述,了解这些之后,第二遍就算完了 。

快速阅读的技巧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快速浏览的目的是了解一本书的主题和框架,包括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背景。细节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最需要关注的,你需要关注的是这本书的结构、脉络。你要用视觉输入代替线性的听觉输入。

第二,在浏览的时候,注意以语意为单元推进。在找语意单元的时候,注意关键词的位置,还要注意作者的写作框架。遇到不懂的地方先略过,不要停下来,可以从前往后看,也可以从后往前看。

第三,在找重点的时候注意三类情况。作者有可能是提出一个新概念,可能审视一个旧概念,也有可能在替换概念,当然,也有可能这三类同时都有。

注意,这其实就是阅的过程,还没有到读的时候呢。读是什么样的过程,具体对应哪些方法呢?下一讲我会告诉你。

4. 能输出才是有效精读

如果你已经完成了快速阅读这个步骤,这时候其实应该停下来了,做个选择,选择什么呢?选择是不是要进行第三遍的精读。

很多书都没有精读的必要,第一遍和第二遍浏览完就可以过了。我几乎每一本书都得精读,这是工作需要,你不用,你的时间是有限的,花在书本中的时间更有限,在开始前,你要先想想自己花这些时间是不是值得。

建立目标感

说到这里,这就是我们做「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的初衷之一,很多人都以为「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是替代你读书,其实不是,这个产品的作用有很多,比如帮你去跟知识随机碰撞、产生灵感,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帮你建构起对一本书的背景知识,帮你做第一轮的筛选。

如果一本书是在你的专业领域范围之外,你只是路过,特别好奇地想要朝里面望一眼,如果没有意外,你可能永远不会翻开这本书,但是现在关于这本书的解读就放在你面前,你随手就能得到,这时候其实做到能听完「每天听本书」介绍就够了。

但如果你不满足于此,如果一本书真是对你有很大的帮助,你希望去亲自阅读、去挖掘更多的东西,你想把书本中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见识、谈资,内化成自己的表达能力,那你就要做更多的工作了。

比如,如果你是一个学生,是一个研究人员,阅读并总结专业领域的著作成果就是你的工作;如果你以写作或表达为职业,把别人的知识变成你的知识是你的必要技能;如果某本书里的内容在你看来非常有用、非常有启发,值得你跟同事、朋友分享,你也需要把单纯的阅读行为发展成一种输出能力。

很多人在这就会遇到一个问题了,那就是看完书脑子里只留下一团模模糊糊的概念,要是别人问你看的书讲的是啥,你说不出来,或者不能漂亮利落地说出来。其实这不是因为你表达能力不行,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正确的有效阅读。

什么是有效阅读?我给有效阅读的定义就是能记住、能输出,因为只有这样,你读过的东西才真正变成你的东西。

而我们接下来要讲的精读细读的过程,就是让你带着输出的想法去进行的。

那么首先,在精读细读的过程中,你要建立一个目标感,你既然是以输出为目的的阅读,你就不能像看小说一样任由作者牵着你走,你要假设待会就要给别人讲讲这本书里写了些啥,哪些东西对你是有帮助的,哪些东西对你是有启发的,哪些东西特别有意思。这样带有目的阅读就是有效阅读。

有效阅读的这个过程大致分两个步骤,第一个是理解和互动。第二个是把内容记住和输出。

理解和互动

先说第一个,怎样进行深入的理解和互动。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完你认为好的部分之后,做笔记,写感想。

你可能会问,我没感想怎么办,不可能的,你一定有感想,比如读完一段话后,你单纯地觉得“好”,这个“好”就是感想。至于哪好你可能还说不出来,不过没关系,只要有这个感受就行了,这很重要,这说明你和这段信息做了一次轻微的互动,说明你对这段信息有感觉了。

我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样的感觉,要是读完一段特别有价值的话后,我的感觉是好像泡在热水里,感觉身体一下子被填满和被包住了,这时候是不想继续往下读的,就想放下书来琢磨一会。我举个例子,你也来感受一下,有没有我刚才说的感觉:

“历史是什么,历史以过去的人类活动为基础,通过记载和解释来呈现。它不是一场文化巡游或一堆事实数据,而是把一切生活形式与方式、曾经并行或重叠的种种文化,照射进我们的‘现代灵魂’。”

我就觉得这句话特别好,至于哪好,我也说不上来。不过没关系,摘录下来,有空的时候再把它这个句子拆开慢慢地看,好总是有理由的。

刚说你和信息进行了轻微的互动,那怎么进行深一点互动呢?你可以写写这段信息哪里好,哪里引发你的兴趣了。比如你在其它书里看到了类似的观点;比如这段信息可能很新鲜;可能是一个比喻用得很贴切;可能是很走心;可能帮你把一个平时觉得很模糊的概念定义清楚了;可能纠正了你一些错误的观念;也许就是单纯地给了你一个实用的方法论或思想工具。

这个过程其实你只要愿意停下来,稍微思考一下就能办到。因为你前面已经对它有感觉了,这个感觉肯定不是凭空出现的,现在你只是把它输出一下而已。

这其实就是让新知识和你脑海中已经有的东西来一次互动,把原来的东西看得更清楚一点,经过这个过程,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信息,你会一下就想起来以前在哪里看过的。用这个方法积累下去,它会慢慢地变成一种习惯,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连接和互动速度可能越来越快,长期积累,你就会变成别人眼中那种特别有想法的人了。

记住和输出

输出的方式大致分两种,一种是写作,一种是口语表达。写作要求的整合信息的能力强一点,逻辑思维能力高一点。而口语表达要求故事性、画面感高一点。这两种输出能力要练好都不容易,不过好在只要持续锻炼,就会有立竿见影的长进。

如果你能持续地做笔记,那你会发现自己会对信息变得很敏感,什么样的信息你似乎都会本能的来一次互动,从这段信息中看出一点别的什么东西出来。这时候不让你输出都很难,你会有一种想给别人表达的冲动,你会发现随便一写就好几千字,如果恰巧你是一个爱说话的人,现在问题不是没话说,而是避免自己怎么成为一个话痨。

这其实就是你积累的结果。输入的多了,输出自然就多了。有一个比例是这样说的,输入和输出的比例是10比 1:要看了很多之后,经过筛选和加工最后输出一点,这很正常。

把自己平时觉得有价值的文章、有价值的段落标记出来,和它互动,记一些想法,然后定期整理它们,这就是你的素材库。

大多数的脑力工作者都有自己的素材库,比如设计师就有自己的图片素材库,要啥类型的图片他们一翻就能翻到类似的参考。你也一样,如果你要做精读这个步骤了,也应该有自己的素材库。

我自己用的是印象笔记这个软件,定期把自己收集的素材分门别类地整理一下,这是个很有趣并且有用的事情。比如说平时听到周围人说了哪句特别有水平的话,可以记下来,组成一个金句素材库,这样的句子通常都是很接地气很能引起他人共鸣的,以后也许你在整理资料或者写文章的时候就能用到。再比如说你看到好句子好段落,可以直接发送到软件上,点评几句,然后加上标签,以后你也很容易就能搜索到。时间久了,你会整理出一个巨大的素材库,这时候不管是写作还是口语表达,在准备阶段你就不用怕了。

有自己平时的积累和搜索引擎的帮助,你会发现,输出一段内容会变成一件能给你带来巨大帮助的事。比如你本来可能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是很模糊的,但是现在你要写这个主题的东西,做一次分享,这种强制性的输出会让你思路变得很清晰。在做分享的时候,你自己能理解得更加透彻,以教为学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没有之一。

要锻炼自己的输出能力,要学会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难的一件事就是写稿: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语言流畅、逻辑清晰地呈现出来。

可能有人会说,我口头表达能力好,不用写稿,看到东西直接就能说,能做到这一点当然很厉害,不过我们输出讲究的是品质,直接用口语表达可能听起来有亲切感,可能语言很平易近人,但是深度往往不够,容易飘,因为我们口语表达的时候思维是发散的。

写稿的作用不单单是把你知道的呈现出来,写作这个动作本身也是一个帮助你思考的过程,可能你在敲打键盘前,对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感觉都是模模糊糊的,感觉都是云山雾罩的,没关系,开始写,一旦开始,你会发现你的思路会越来越清晰,逻辑也会越来越严谨,因为写作这个动作和口语表达不一样,本来就慢,它会启动你大脑的第二系统,第二系统就是所谓的慢思考,你是有意识地、有逻辑地在调动大脑中的资源,这时候你的想法自然会更深,输出的东西自然会更有料,这就是写稿带来的好处。

很多人一听到写稿就头大了,通常都是坐在那里半天憋不出来一个字,这很常见。因为写稿是属于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这样的劳动很容易让你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要求。你动手前可能想要写一篇完美的无可挑剔的稿子,脑袋里抱着这样的想法自然是动不了手的,因为你脑袋里负责创造的声音和负责评价的声音是同时开启的,就像你开车的时候一边踩着油门,一边踩着刹车,你能跑快吗?

所以在第一遍写稿的时候,你要有意识的把评价的声音关掉,你要有意识的让自己先做出一个很烂的东西出来。你可能有点接受不了,我怎么能做出烂东西呢,其实这只是一个心理技巧,帮助你摆脱完美主义的魔障,有了这个想法,就不会每写一句话都觉的不好然后删掉。好的稿子都是改出来的,就像平时和最好的朋友聊天那样,怎么想就怎么写就好,关键是你得逼自己先做出这么一个你眼中的烂东西。

等到第一遍完成了,这时候你大脑中评价的声音就可以开启,你可以用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稿子,进行修改和补充,这个过程也是提升你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的过程。等多修改几遍后,再回头一看,你会发现也没那么烂,挺好的,是值得和别人分享的。这个过程不断重复,你的输出能力会越来越强。

你可能会说了,现在稿子我也会写了,但就是没办法表达出来,照着稿子念还可以,但是一脱稿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很多人就开始一字不差的背自己写的稿子,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稿子本来就是你写的,说明你已经知道这些内容了,为什么还要一字不差地背自己的东西呢?这不是很奇怪的动作嘛?其实你只是容易在逻辑上遗忘,说完一段就容易断开罢了。谁都会这样。

那这要怎么解决呢,方法是给自己的稿件设置关键词,然后把这些关键词视觉化地表现出来。比如你可以把关键词都整理出来,然后每一个关键词都对应一个形象化的东西,这样你就不容易忘了。更加保险一点的方式,你可以把关键词都写在卡片上,或是用幻灯片辅助,照着这些关键词说。

接下来就是反复练习了,这个过程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就是下功夫,如果你能坚持,时间会带给你回报。

小结

如何精读。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有效阅读的概念,有效阅读的标准是能记住、能输出,我们应该带着这个目的去精读、细读。其中分两个步骤。

第一,理解和互动。把你有感觉的段落和句子记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好,哪里好。把好的地方写出来,或是你由此联想到的其它信息,感想都可以记录下来,长期积累,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连接和互动速度会越来越快。

第二,记忆和输出。在你需要的时候,可以按照主题把你平时积累的材料输出成完整的稿件,或是一段演说词,在记忆的时候可以借助图像、思维导图或是知识卡片。

如果你能持续坚持这两个动作,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为一个阅读达人了。

总结

我们讲了从如何选书到快速阅读、有效阅读的全部过程,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读书读三遍,从大往小看。

第一遍,绕着书去看。看介绍、看评价,视野要放大,离书的距离要远一些,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直观的对一本书的主题和价值作出一个初步的整体性判断。

第二遍,从内部的整体结构来看,用快进的方式整体浏览一遍,看看作者是如何设置这本书的结构的,脉络是什么,哪里是铺垫,哪里是重点。这时候走的就离书近了一些,这就要用到快速阅读的技巧了。

第三遍,进入到书中,挑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仔细琢磨,和它互动,最后把感想输出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我们说的有效阅读,长期的做这样的积累,你会对信息越来越敏感。

最后再强调一遍,快速阅读,并不是让你抱着不求甚解的态度博览群书,它是读书的一个环节,是你对一本书作出价值判断和寻找要点的必要步骤,而且,快速阅读和有效的精读是不冲突的,它是精读前的一个步骤。掌握了这套方法,它在以后带给你的效益是超乎想象的。

如何高效学习?

咨询工作有一个特点,必须在大量复杂的信息当中快速找到规律和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就发现,在繁杂的信息当中找到关键的知识,这里面是有方法的。而且这些方法是我过去七年时间所践行和应用的。

我把这一套方法在不同的领域中应用,对我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和收益,而这些方法,很多人并不了解,所以我希望能够写出来,或许能给大家启发。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学习才高效?

《好好学习》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今天我们分享三个重要观点:第一,既然谈知识管理,那什么是知识?第二,怎么样学习才是最高效的?第三,如何能够获得临界知识。让我们一一来看。

第一部分

先来看看究竟什么是知识?说到学习,我们可能第一个反应就是上学、读书,知识就是从书中读到的内容嘛。都说知识就是力量,读书就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可是你有没有发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是读完一本书,回过头来都不记得讲了什么。有时候读完之后,甚至过一段时间都不记得读过这本书。那问题来了,如果读完书都不记得书中讲什么内容,那么怎么把知识变成力量呢?

有的人可能就会说,这个读书嘛忘掉是正常的,因为把知识已经内化成能力了。其实这个观点很值得商榷。如果说你记不得书中具体的内容,那还情有可原,可是你连这本书说什么都不记得了,你怎么可能把它内化成能力呢?在我看来,之所以产生这个问题,关键是根本没弄明白知识究竟是什么,知识为什么会有力量。

比如你说回字有四种写法,这是不是知识?那朋友圈里面发的文章是不是知识?罗辑思维得到 App 当中的音频课程是不是知识?郭德纲的相声是不是知识?当然,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达成共识,那就是刚才说的这些内容肯定都是信息,但是它们是不是知识呢?

在《好好学习》这本书中,专门给知识下了一个特殊的定义。所谓知识,是指那些能够改变你行动或者认知的信息才是知识。如果你上完了一年 MBA ,读完了5本书,但是你回到公司以后生活照旧,那你哪来的知识就是力量呢?它不是知识,只是你多听到的一些道理而已。而如果你在朋友圈看了一篇文章教你怎么用手机拍照的文章,但是你想办法把这个方法用起来,天天帮隔壁老王的媳妇儿拍照,求好感,那你学的也是知识!可要是你只是觉得这篇文章厉害,打赏点赞保存,然后继续看下一篇文章,生活照旧,那就你就根本没有学到知识,你只是满足了收藏欲而已。

所以,你买了一本书回来并不代表你就掌握了知识。一本书买回来放在书架上,那它就只是数据,你把它读完,记住了一些有趣的故事,但是生活照旧,那你只是知道了一些信息。只有你把书中的内容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改进自己的生活,这才是学到了知识。哪怕你是听了郭德纲的段子,如果你琢磨他怎么引人发笑,并把这个办法用在自己和朋友的聊天里,那段子也是知识。

很多人报名上很多微课,参加很多培训班,结果一年回来以后感觉自己啥都没学会,问题就在这里。他根本没有花时间学知识,只是花时间用思维导图、笔记本记了很多信息而已。我把这种努力学习的情况称为“低水平的勤奋”。这么学下去的结果就是:听过很多大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而我们身边有些人,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可是事业却风生水起,你去留心一下,他一定是处处在生活中琢磨事情,把生活经历当做学习的舞台,想办法把学到的东西用在生活里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有意地把新信息用在自己的生活里,才能真正感受到知识真的是力量。

第二部分

那是不是只要把生活中获得的有用信息全想办法运用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学习效率就高了呢?那不一定。这就涉及到关于学习的下一个问题:怎么样学习才最高效。

其实在漫长的中小学,乃至大学的教育生涯当中,我们其实都是在学习确定的答案,比如一元二次方程怎么解?用公式计算南瓜和西瓜砸到头上,哪个更疼?但从没有人教我们怎么去学习。在知识的背后其实是方法,而没有掌握高级的学习方法,就让大多数人的学习效率很低。在我看来,我们的学习效率大概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效率,一类是认知效率。

什么是技术效率呢?比如公司要求你用 Excel 制图,那你就赶紧去报名学习 Excel 的课程。领导要策划一个新选题,你就赶紧研究这个选题方向的内容。每次女朋友路上突然让你去买花,你就屁颠屁颠在街上四处找花店。我们通过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当然会慢慢地对工作驾轻就熟。可是这也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你的任务永远做不完:因为一旦有新要求,新任务,你就又得从头开始学。我把这种不断学习解决具体场景下问题的努力,归类为是在提升技术效率。在这个层面解决问题的水平就比较低。

那什么是认知效率呢?就是你最好能够在解决这个任务的时候,不仅仅掌握了解决的办法,还弄明白了这类问题背后的规律,从此遇到类似的问题,都能一并高效解决。这样的努力方式,我就归类为是在提升认知效率。在这种方式下,哪怕是逛街时女朋友让你买花,你也可以思考,什么情况下女朋友需要花?是不是每次她要有新朋友去家里的时候就会让你买花?是不是有节日的时候要买花?你琢磨明白背后的规律,就可以提前做功课,下次女朋友还没有提要求,你就带着花出现了,省得四处找花店,女朋友也会很惊喜。

举这个例子我是想说,我们有时候看起来很努力,但其实只是在原地打转。如果我们掌握事物背后的规律,那学习的效率就要高得多。所以《好好学习》这本书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那就是你应当多花时间去研究事物背后的规律,从规律入手进行学习,效率会更高。其实这个观点就是这本书的基础,而这个观点能成立,是有两个基本前提假设的。你只有认可这两个基本假设,才能理解为什么这种和过去传统学习方法不一样的做法可能更有效。

第一个假设就是,这个世界大部分领域,看似复杂的现象其实往往是由少数重要的规律影响的。很多问题表面上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可能背后的原因却非常简单。这有点像道家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万物层面世界的变化是非常多的,各种具体场景的具体问题很复杂。可是回到规律二的层面,甚至一的层面,看起来就很简单。

比如,很多人都看过迪士尼的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尼莫和一大群小丑鱼在海中畅游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鱼群的动作非常逼真。你可能想,这么多鱼的复杂行为,那一定是动画师一个一个设计好,把它们画出来的,这个工作量一定非常大。然而,真实的情况可能会令你震惊,事实上动画设计师只是给这些小丑鱼规定了几个简单的规则,然后动画的角 {MOD}自己就活了起来,根本不需要动画师一个一个去设计它们的行为。

其实复杂的现象背后是简单的规律,在生活当中也常常发挥着作用。比如,日本的经营之神稻盛和夫他就常说“面对复杂问题时一定要从简单基本的原则入手”。而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也说“我们要真正认识这个世界就必须理解并掌握重要学科的基本规律”。用这些基本规律来处理问题。

所以这本书也是建立在这个假设基础之上的,有很多简单的道理决定了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复杂现象。我们要从这些简单的规律入手。

当然,这里有一点要说明,不是生活中所有的领域都能用简单规律来解释复杂现象,可能有些领域只能用复杂来应对复杂。可能这些领域它没有简单规律,或者说目前人类的认知没有办法找到这个规律,那么在这些领域,这个假设可能就不成立。但是我觉得这一点影响不大,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领域是有规律的,我们只要在这个假设起作用的领域中应用这个方法,就能帮学习效率极大地提高。

这本书中学习方法建立的第二个假设,就是世界上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因果关系,A导致了B就完了。你把隔壁老王揍了报了仇事情就此终止了?不是的,这个世界的事物是彼此相互联系的,是互相影响的,有时候原因是结果,结果也是原因,而有时候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背后其实却有各种影响。物理、数学、英语之间,它们相互间是有关系的。你在农田里洒的农药和河道中的鱼也是有关系的。就像地球的生态系统各因素之间是彼此相互影响的一样,事物之间的关系,它们也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

如果前面这两个假设成立的话,那么就可以得出一个推论,我们能够通过学习和掌握少数重要但是影响广泛的规律,并以此建立的认识,能够帮助我们在各个领域中进行应用,形成自己的跨界竞争优势。而我把这些能够广泛应用的重要基本规律称之为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这个词套用了核物理当中的一个概念,就是临界质量。我们知道在核爆炸的过程当中,当核物质累积超过了一定量,就是这个临界质量之后,才能引发核爆炸。而知识和知识也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你学很多,它也只是解决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没有什么巨大威力,而有些知识,它们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影响深刻。这些知识结合起来应用就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引发知识的核爆炸。所以,如果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优先主动地去掌握临界知识,掌握事物背后重要的临界知识,那么学习效率就要高得多。

第三部分

每个人要掌握的临界知识可能都不一样,但有些重要的临界知识可能很通用,值得每个人学习掌握,比如复利效应、概率论、系统思考等等,书中做了应用分析。但是,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还不仅仅是掌握具体的临界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我们更重要的是,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临界知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学习临界知识的基本原则、底层方法和技巧,这三个层面分别来谈一谈。

先说掌握临界知识的基本原则。临界知识就是那重要的规律,你要把一个规律作为你思考问题的武器,就要掌握基本原则,那就是了解知识的可靠性与局限性。也就是说要确保这个规律是可靠的,经过了广泛的验证,并且清晰这个规律的适用和不适用的领域。

在哪里找经过广泛验证后可靠的规律更好呢?答案就是在硬科学里找。所谓硬科学就是像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这样的科学,这些学科的基本规律往往是非常扎实的。相对而言的软科学,比如社会学得出来的一些结论可能就没那么扎实。当然,不是说软科学里没有规律可以用,而是说我们如果可以,应当优先使用硬科学的规律解释问题。

比如你看到一本书讲到了一万小时天才定律,告诉你要成为天才,就必须经过一万小时的训练才能成功。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就立刻摩拳擦掌,准备大战一万小时呢?那当然不是,因为你按照我们的学习原则,首先要确认这个知识是得到了广泛而坚实的验证的。

那怎么验证呢?你要去寻找这个知识的原始出处,你得弄明白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论据是什么。你通过查资料就会发现,这一万小时天才定律其实是来自于心理学家对小提琴手训练的研究成果。你知道了它的原始出处,就知道这个“一万小时训练”是一个观察归纳实验的推论。所谓观察归纳的推论意思是,好比你看到100只天鹅都是白 {MOD}的。那么,你就归纳推论,天鹅都是白 {MOD}的。你看到你们村里的女孩都漂亮,就推论所有村里的女孩都漂亮。这个结论可能是对的,也可能不对,天鹅里也可能会出现黑天鹅,其他村里也有丑女孩,只是你没看到罢了。所以,观察归纳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知识的局限性。接下来,看看这个规律能不能用更加基本的原理的硬学科来解释这个知识。比如说“一万小时训练”用生理学的理论来解释的话,可能和我们的学习神经链的建立方式有关,学习时间越久、相关神经链越强,可能学习的技能掌握就越牢靠。但是这个时候,你可能也会问自己,这个结论是来自于小提琴练习产生的,它主要还是一个身体技巧的训练,但其他更复杂的领域它还适用吗?比如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或者人际交往的能力是不是也适用一万小时训练呢?

经过这个可靠性和局限性原则的思考,你就发现,现在你不会听到一个方法就立刻兴奋地应用了,而是去研究琢磨它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应用局限可能是什么。你只有知道一个知识的局限性,才配得上真正拥有这个知识,如果你不知道一个知识的适用边界就每天用它解决问题,那这个知识对你而言就太危险了。这就好比你不知道一个保健品的剂量上限,而天天吃它一样可能有很大风险。

上面提到的方法就是去验证一个重要规律的过程。你可能觉得这么做是不是太慢,太费力了?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首先,有时候,慢就是快。你只有把基本功打扎实,才能快起来,在最重要的地基上面花时间是必须做的。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讲,有些也确实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打地基。

这就是书中提到的掌握临界知识的三个底层方法,刻意练习、反思和以教为学。

所谓刻意练习,如果你要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那么你可以去寻求这个领域第一流的导师,然后学习他是怎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你要刻意地模仿和探索他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比如,你向象棋大师学习,就不是要记住他的下棋套路,而是要思考他为什么用这个套路,他考虑了什么?我为什么没有这么考虑?这里面的差别是什么?

你向你的领导学习管理办法,也是一样的,不是去学习他具体管理让你的做法,而是思考,他为什么这么做,我为什么没想到,我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你坚持这样刻意练习,往往就能够更快速地发现和掌握他思考和解决问题背后的规律是什么,理解一点,就通达一篇,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这就是我们一句俗语说的“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是说他给你的具体套路,而是他为什么这么指,他指的路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要去思考这个层面的问题。如果你对刻意练习感兴趣,也可以在得到搜索“刻意练习”4个字,我们以前说书节目讲过这本书。

第二个方法是反思,在我看来,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我们假设的过程。因为我们所有的决策都是在自己的假设中做出来的。我的大学哲学老师就说过一句话: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是我们认为的真实世界。只是我们活在自己的假设里,都没有察觉到自己的假设,那我们就永远是在一个牢笼里打转。那怎么样暴露我们的假设,从而跳出局限呢?这里我推荐的一个方法就是:反思。所谓反思,就是重头复盘,反复思考,放慢自己思考的过程,研究当初做这个决策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当初的假设正确吗?

比如说,我上大学的时候遇到比自己能力更强,职级更高,或者影响力更大的人,第一个反应就是往回退,不敢或者是不愿意接触这样的人。可是事后又有一点内心自责,希望下一次能够改进。可是下一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仍然往后退。你看,其实反思这个过程就会发现,我往后退的这个行为背后一定是有假设的,只不过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罢了。而通过反思,我发现我的假设可能是优秀的人不愿意和自己接触。但是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其实这个假设很可能是有问题的,因为优秀的人往往是更加谦逊,更愿意和别人交流合作的,他们的情商往往更高。所以通过反思,了解了这个假设之后,我就更新了假设,以后我就敢于和这些更优秀的人主动接触了。

提升学习效率的第三个方法是以教为学。也就是把教别人当成自己学习的过程。你可能会困惑,自己学习不就是因为自己不会吗,需要别人教嘛,怎么学习反而要教别人呢?这里面的秘密在于,我们为了让自己能够教别人,就要做大量的准备,以防被别人问倒。而我们不去教别人的时候,往往就偷懒,没这个动力。

拿我自己举例,我当年开设个人知识管理课的时候,我其实自己也还在学习的过程中。可是为了给大家讲好这门课,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学习和研究了当时我们能找到的所有相关书籍和文章,结果这三个月反而帮我快速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学习与知识管理的方法论体系。这个过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以教为学的过程。你也可以完全在生活中应用这个方法。比如你把今天听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爱人或者同事听,那这也是以教为学。或者你组建一个微信群,定期给大家分享你学到的心得,这也是以教为学。再或者,你建立一个自己的公众号,把自己学习到的内容分享出去,获得大家的反馈,一样都能促进你学习。这就是促进我们提高学习效率的三个底层方法。

最后再介绍三个学习的小技巧。第一,为了做好反思,一定要做记录。你可能觉得记录不就是写字吗?这谁不会啊,我天天都在做笔记。可是,记录和写下来是不一样的。写下来可能只是摘记了一些名言警句。而记录其实是有目的地组织你的思想。这两者的差别就好像福尔摩斯说的“你只是在看,并没有观察一样”。一个好的记录,要做到两点:第一点,要记录整个事情发展的过程。因为大脑常常会在回忆的时候扭曲过去的事实,所以只有如实地记录过程,才能有效地校正当初的假设;第二,主动记录看不见的关系,而不仅仅是记录流水账。因为每一件事情的发展其实都是受到了各方面因素互相影响的,你当时的情绪,你对问题理解的程度,周边环境施加给你的压力都会影响事情的发展。而很多时候我们在记录的时候会忽略掉这些点。

比如,很多人吵完架就只是写下来:今天气死我了,小红和我吵架,太不讲理了,以后再不给她帮忙了。而记录可能是这样:今天我第一天当小组长,和去找小红讨论明天的工作任务,结果她对让大家平分工作的做法不同意。我觉得她想偷懒,还不尊重我,可能是嫉妒我当了小组长。我当时很怕自己没面子,恰巧其他同事也在身边,我觉得不能第一次当小组长就被别人看不起,那以后还怎么管人。所以就训了小红,结果她还还嘴和我吵架。

你看,当我们记录下自己思考的过程,还记录下自己当时的情绪,以及外部的条件,就比只是写下一点感受发泄情绪要更有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可能没有注意到的联系,帮助自己反思改进。

学习的第二个技巧是要定期回顾。因为时间久了,我们很容易忘掉学的东西,这是一方面的原因。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很多事情发生的原因和最后的结果之间时间可能是很长的,如果不去回顾,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两者之间其实是有联系的。比如你半年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其实可能是你半年前一个错误招聘的决定导致的。可是你不主动回顾这段历史,你可能意识不到。再比如,很多人嘴上都说吃亏是福,可是一遇到具体利益冲突的时候,那就锱铢必较,为什么?就是因为吃亏回报的福要过很久之后才能感受得到,回报是以后的,而这个亏却是立刻要吃的。我们只有能够以长期的视角回顾自己做的决定,才能跳出眼前得失,长期正确决策。

第三个学习技巧就是付费购买。听起来花钱买东西和学习没有什么关系,但事实上有效的付费购买能够提高我们学习的效率。因为一天24个小时是没办法多一分钟的,如果能够通过付费买更高效的学习质量,那我们学习的效率也是在提高的。比如有一次我在晚高峰的时候从通州打车去海淀,出租车司机就很好奇地问,说你旁边就是地铁站,几块钱就到海淀了,怎么要在这个堵车的点上打车呢?我说我要在车上睡觉。

你看这个挤地铁表面上很便宜,只要几块钱,可是加上机会成本就很贵了。因为我自己工作一天本来就很累了,再挤地铁回去就更累了,那么我晚上就根本学习不了,什么事都做不了,只能睡觉了。而打车看起来可能要100块钱,很贵,但是这段时间我可以在车上睡,恢复精力。如果醒了没到目的地,我还能在车上处理事情。到了目的地,我回家之后又有精力去学习。我这不就是花了100块钱买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吗?这样,我无形中就比坐地铁的那个我多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我的学习效率也就更高。类似的把钱花在买书,向专家付费获得咨询建议,其实都是非常聪明的花钱方式,对我们提升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总结

上面这些内容就是《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今天分享的内容。我们回顾一下:第一,我们读的书并不一定是知识,只有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信息才是知识;第二,知识和知识也是不一样的,那些能够更加广泛指导行动的重要基本规律称之为临界知识。优先主动地去掌握临界知识,将会大幅提升学习效率;第三,如何获得和应用临界知识呢?首先你对接触的知识应当验证其可靠性和适用范围。其次,你可以用刻意练习、反思和以教为学这三个学习的底层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最后,记录、回顾和付费购买的技巧也能帮助你提升效率。这些方法综合应用后,能够帮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如何高效工作?

这一讲,我们来讲计划。

说到计划,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不少误解。为什么要做一个计划呢?未来有那么多的不确定性,关键还是得靠执行啊。或者,做个计划太麻烦了,有那个时间我把事情都做了好几件了。

为什么要做计划?

答案很简单,计划有两个基本的功能: 规划和备忘。

规划,是制定出实现目标的有效路径;备忘,则可以帮助你执行时方向清晰、全情投入。

有本书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你可能读过。在这本书里有这么一个说法,我很喜欢:

“任何事情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也就是智力上的第一次创造,然后再付诸实践,也就是体力上的第二次创造”。

对你未来要达成的目标,以及达成路径,进行头脑中的第一次创造的过程,我们就可以把它叫做计划。在时间管理中,你还要把头脑中的计划,落实到纸面上,也就是可视化。

把计划可视化这一步非常重要。人的大脑,就相当于电脑的内存,是用来运算、处理信息、指挥身体的,如果你用它来记忆存储太多信息,会降低它的工作效率。把计划可视化,本质是帮助你释放“内存”。也就是:

用你的头脑来制定计划,用可视化的计划表指挥你的行动。

这一讲我会介绍两个计划表,一个我把它叫做“极简的项目管理表”,另一个是“日历表”。对于时间管理来说,它们很基础,但是特别重要。

极简的项目管理表

当然,对于那些只需要被动响应、执行的工作;或者是简单重复,每天变化不大的工作;再或者那些很快就能完成的小工作,你不需要花时间去做计划。

但如果当你需要完成的工作是比较复杂的、时间线比较长的,比如“利用一个季度的时间,提升5%的订单转化率”“三周的时间,进行公司年会的筹备”等等,那么一个事前计划就很有必要了。

通常我们会把这种工作称为一个项目,以项目为单位做计划,有两个最基本的动作:

分拆子项目和设定截止日期。

分拆子项目是为了让一个复杂的项目,变得清晰、可行,完成分拆后的工作包,能给你带来阶段性的目标感、成就感。

你可以按照项目的工作内容属性,进行分拆。比如说,如果你是一个行政专员,你要进行年会筹备,这件事就可以分拆为:选场地、排节目、买礼物等等。

或者你还可以按照项目的阶段属性进行拆分,比如:年会开始前、年会进行中、后续收尾工作等等。

不过总的来说,把项目变成并行,也就是几个项目同时进行,要比把项目变成串行,也就是项目挨个进行要更有效率。

这也不难理解,就好比你要准备晚饭,可以先把水烧上,烧水的同时淘米、洗菜、切菜,这就叫并行,水烧开了,菜也备齐了。而串行呢,就是说先淘米、再洗菜、再烧水、再切菜。

并行意味着更多的子项目可以同时开展,而串行你就得等上游的时间了。

不过,不管是哪种拆分方法你都要注意三点:

首先,在计划阶段,不宜把工作和时间节点拆得过细,时间颗粒度一般到计划周期的下两级就行了。 例如,长度是一年的计划,按月去安排;季度计划,按周去安排。

其次,项目分拆应该尽量做到“不漏不重”。

不漏,也就是没有遗漏。简单的、直观的项目,你可能还不容易遗漏,但如果是大型的,或者复杂的项目,你在把项目分拆完之后,就得反过来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些事都做完了,是不是代表工作就完成了?”

比如,我拿刚才年会的事情来说,你把项目拆分成了年会的选场地、排节目、买礼物等等大模块。结果,很容易就把邀请嘉宾这个很小的细节给落下了。

不重,就是说各个子项目,尽量是相互独立的。咱们还是拿年会准备为例,如果你这么分:表彰优秀员工和买礼物,就属于一个糟糕的分法,因为表彰优秀员工的奖品和年会抽奖的礼物,其实可以归为一类。

最后,如果你的项目需要别人配合完成,分拆的颗粒度可以跟着人走,要责任到人,而且是一个人。

可以出现一个人负责两个子项目的情况,但不要出现一个子项目有两个人负责的情况。如果出现多人负责,你要么把项目再拆细,要么,干脆指定一个全权负责人。

分拆完子项目之后,你需要把每一个子项目设置截止日期。

在工作中,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有所谓拖延症的人,他们往往以“这个工作没有办法预估工作量”为借口,不愿意给自己设置一个截止日期。

除非是他的老板强制要求他,否则他的大多数事情是没有截止日期的。这个习惯非常不好,设置截止日期这个动作,除了给你紧迫感,也能让你对时间有概念。

我观察到很多高效率的人,哪怕是第一次遇到的项目,也会给自己安排一个截止日期。就算没有完成,但至少有了概念,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预估的时间就会合理很多。

如果在你的计划中,需要别人的协作,请不要忘了在一开始,给对方也设置截止日期。

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如果你是很生硬地说:"哎,那谁谁谁,三天之内把东西交上来。"

一般而言,对方是很反感的。你可以这么问对方:"那你看你什么时间之前能够做好?"

只要对方给的时间不是太离谱,一般而言,我就会接受,这个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小秘密,叫做 “承诺与一致”。 通常情况下,人们不太愿意打破自己给出的承诺。

除了分拆子任务和设置截止日期两个基本动作,我还有两个小建议:

写下这个任务或项目的相关方,并且设置进度提示。

相关方指的是跟这个任务或项目相关的人,一个项目越复杂,涉及到的相关方越多。

如果不写下来,有可能你会忽略掉,这么做是帮你在一开始就把你的计划,放在一个组织的系统中去考虑,避免考虑不周,也能够提醒你及时跟相关方同步你的工作进展。

甚至有必要的话,你可以把这部分的计划和截止日期分享给相关方。

对于设置进度提示,我自己通常用excel做这张计划表时,会空出一栏,用颜 {MOD}来提醒自己。

比如,严重拖后腿的工作,我把它标成红 {MOD},正常进度的我标成绿 {MOD}。不要小看小小的 {MOD}块,它可以非常直观地告诉你,你的计划,是否需要调整。

日历表

好了,我们说完了一个极简的项目管理表是怎么做的,再来说日历表。

如果说,项目管理表,是从事情本身出发,帮助你规划行动步骤;那么日历表,就是帮助你从时间的维度,来锁定重要的事情。

为了准备这门课,我专门让我一个已经工作了十几年的老部下,回答这么一个问题:

我说:“你是负责员工关系的高级经理,那么,一周之内,你大概有多少的时间会花在员工身上?” 她想了一下,告诉我:“怎么着也有1/3吧。”

于是我让她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记录自己在不同的事情上所花的时间。

一周之后,她跑来找我,惊奇地告诉我,在过去的一个星期,她用于设计和实施员工关系方案的时间,花的不到1/5。其他大量的时间,是耗在了琐碎或者不重要的工作上。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我们在时间上的“感觉”是靠不住的。如果你没有一个有效的工具去约束住你的时间,你很可能并不会真的花时间,去做那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第二个计划工具,日历表。

日历表要怎么使用呢?我有三个经验和你分享。

首先,最重要的事先安排。

就好比你要往一个桶里装大石头、小石头和沙子。重要的事情先安排,就相当于先往桶里放大石头,再往缝隙里放入小石头和沙子。如果你的生活和工作,充斥着琐事,那就相当于先往桶里放沙子和小石头,那么很可能,大石头就塞不进去了。

这里说的重要的事情,有两类。 一类是短期需要完成、对工作结果有直接影响的。 这毫无疑问,必须首先安排去做,包括我们上面说的,你用项目表分拆出来的一系列子项目。

但还有一类重要的事情是容易被我们忽略的: 那就是短期可能对业绩提升、个人表现没有明显的帮助,但一旦长期投资,就会形成巨大红利的事情。

我曾经服务过的一家电商企业,有一个非常好的工作习惯:

就是提前半年,强制预约所有高管,每个季度三天的时间,花在顾客体验上。包括:

一天用来亲自接听顾客的投诉、一天用来到站点做配送员,还有一天在仓库做基础的物流工作。

说实话,类似顾客体验这种事,短期是不可能有质的改善的,对销售额的提升也帮助有限。高管们的时间更是非常紧张的。随便一个理由,例如,供应商约见、大促上线等等,都可以把“提升顾客体验”这件事给挤走。

但公司非常清楚,长期来看,顾客体验就是公司的生命线,只有顾客体验好,那些花里胡哨的促销、营销,才能真正发挥效果。

公司这样,个人也是这样。如果你的精力,从来不放在这一类长期重要的事情上,你到后面,就好像在沙子上起高楼,会越做越累。

类似的短期与长期的时间投资,在各个岗位其实都有。如果你是一名销售,那么除了短期降价促销,从长期来看,开发更多渠道,多拜访客户联络感情,就是你的长期投资。

如果你是一名猎头,除了短期的打电话、筛简历,拿出一部分时间,长期跟踪一些有潜力的候选人,和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和他们一起成长,也是一种长期投资。

还有一类的“大石头”要放,那就是不能错过的重要的时间节点。

比如对销售来说,是客户的生日;

对管理者来说,可能是员工的入职纪念日;

对运营来说,某个需要重点运营的节日等等,都是需要提前在日历表里放进去的。

你可以根据自己具体情况,按周或者按月,甚至是季度,梳理和安排这些重要事情,在放完了这些“大石头”后,再安排其他的事情。

其次,好的日历计划,并不是填满你的每一个小时。恰恰相反,好的计划是有一定余地的,是有缓冲地带的。

你可能读过《稀缺》这本书,在这本书里,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

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很有限的,而如果你的时间过于紧张,过于忙碌,你的前瞻性、认知能力等等就会出问题,人会变得短视,在遇到重要事情时,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关于如何给自己留余地,我的经验是, 留出20%的缓冲地带。

比如,我一周拼尽全力,可以完成十个任务,那么我一般在一开始,就会计划完成八个。同样,如果我评估一个任务是十天可以完成,我一般会把截止日期争取到第十二天,给自己留出两天的余地。

最后,还有日计划,日计划说起来很简单: 也就是你这一天的任务清单。

结合你的项目管理表和日历表,每天早上,在记事本里,写下这一天必须完成的事情。每天工作结束之后,把今天完成的工作在本子上划掉。

你会发现,完成和交付一项项工作,划去一个个任务,是很让人满足的事情。

极简的项目管理表和日历表,二者结合在一起,是一套简单、实用并且强大的工具,可能你听说过不少时间管理工具,我认为对职场人来说,这两个是最基本、最有效的。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在电脑、手机上做,或者在纸上做,关键是你需要把“做计划”的习惯坚持下来。

本讲小结

好了,总结一下,在这一讲,我和你分享了两个做计划的好工具,分别是:

项目管理表和日历表。

关于项目管理表,你需要分拆子项目,并且设定截止日期;关于日历表,我和你分享了三个经验,分别是:

重要的事先安排进日历、在计划中留出一定的缓冲地带、做好日计划。

接下来第二讲,我就来告诉你,如何把计划变成行动,提高自己的执行力

在上一讲,我们讲了两张计划表,很多人可能会怀疑:

计划有用吗?我做了很多计划,但好像总是缺乏执行力。

这一讲,我就来说一下,有了计划以后,在具体行动层面,如何高效地应对纷繁复杂的工作。

把任务变动作

首先,我给你说两类你可能列在待办清单上的事,你感受一下。

第一类: 下班前给客户去个电话 马上给人事部发一封请假邮件 8点后去跑步20分钟 第二类: 完成仓库存储空间整理 设计出一份考勤制度 协调好老板的开会时间

听出来了吗?第一类的任务,你应该很容易就能去做;而第二类的任务,似乎脑子会出现迷惑,感觉要想一下,也未必知道马上该做什么。

那是因为第一类的任务,叫做动作,你基本上看到待办清单,就知道应该怎么处理了。

但是第二类,其实就属于一个个大小不一的任务了,它们和一个个动作不一样,两者的“信息量”完全不同。一个任务,里面很有可能包含着几个甚至几十个动作。

就以完成 “完成仓库存储空间整理”这个任务来说,你的大脑,一看到这一类任务时,会出现“迷茫”:

我该先做哪一步?我已经做到哪一步了?我还要做哪一步?

如果你的大脑,接收到的信息,是这么复杂的任务,而不是一个个具体的动作,十有八九,就会开始“拖延了”。

大脑会想:这个事情反正一时半会干不了,不如先放放呗。

所以,对于复杂任务,你需要一个进一步的“预处理”过程。也就是把它们, 拆分成一个个动作。

还是拿刚才那个“完成仓库存储空间整理”的任务为例,你可以大致地拆解出我前面说的那些动作,然后针对马上就能做的,立刻行动。

比如,你可以把它变成"先清理废弃物资"、"再安装新货架"和"最后上架新物资"三个动作。

记住,分拆动作,然后立刻行动,是解决“拖延症”的好办法。最终,预处理的结果应该是,你的当下,始终只能有一个动作。

“转”、“做”、“存”、“扔”四字诀

刚才说了把任务分解成动作,是提高执行力的一个有效方法。职场人的“拖延症”还有一个典型特点,就是跟干扰多、事情杂,因为要不断处理新工作、新信息。

你可能跟我一样,每天收到来自不同人的信息,需要你做不同的事情。有的紧急、有的不紧急;有的重要,有的不那么重要;你还没来得及回复上一条信息,马上就有另一个事情等着你处理。

你会给自己找理由:之所以没有及时处理事情A,是因为有事情BCD。但是,那些悬而未决的事情,会始终占据你的注意力,有可能,最终你什么也没搞定。

这里我会教你一种快速做决定和快速行动的方法。我把它叫做:

“转”、“做”、“存”、“扔”四字诀。

每当你遇到一件事情,我建议你在10秒钟内就做一个判断:下一步我该做什么?所有的情况,都无外乎四个选项:

转,转给别人;做,马上去做;存,放入待办清单;扔,拒绝或者忽略掉它。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转”,是指那些可以授权给别人替你完成的动作或任务。

比如,你可以安排你的下属去出席一个不重要的论坛;可以把更合适的参会人选推荐给对方;可以寻求你的老板帮助,解决一个超出你职责范围的审批。总之,不应该由你做的事情,坚决地把它们转出去。

很多人在职场上拉不下面子,不敢去拒绝别人的请求,更不敢去麻烦别人。其实,你完全可以换一个思路,之所以要把这些工作转出去,为的是更好地完成它们,而不是你想偷懒。

多年的职场生涯,练就了我一个条件反射式的思维,那就是当任务过来的时候,我首先会问自己:“我是最合适的人选吗?”

比如,收到一个会议邀请,我并不会急着点击确认接受。我会先问对方,我是一定要参加这个会的吗?是不是有意见需要我现场提交?或者是不是有决策需要我现场做出?是不是我不在,这个会就没法开了?等等,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我会再去帮助对方找到真正可以对这个会议有贡献的人。

说完了“转”,接下来说“做”。

在上面一讲,我反复提到一个概念,叫“要事优先”,做计划的时候,也要规划“重要的事”。

但这里要注意,“要事优先”,并不代表你在做事的时候,只能先做“重要的事”,再做“不重要的事”。相反,如果一个动作,只需要两三分钟就可以完成,那么我建议你马上做掉,不要拖着占用你的大脑内存。

比如,你要准备一个重要会议的发言稿,可是,财务在催你报一个数字。报个数字,也许就两三分钟的时间,如果老惦记这种小事在心里,也会影响后面发言稿的准备。

这里还要给你分享一个关于“做”字的经验,那就是确定要做的事,“趁热打铁立刻做掉”。有些事,反正都要做,在当时做,要比一天之后做效果好很多。

比如,新朋友加你微信,或者是给你名片的时候,你随手就可以把备注,给完善在手机里或者名片上:你们是什么时候认识的?在哪认识的?谁介绍认识的?当时有聊什么重要的事情?等等。避免半年之后你再突然有事去找他时,你搜肠刮肚地去回忆这些细节。

再比如,一个会议结束了,马上把会议纪要整理出来,立刻发出去;一场活动结束了,尽管已经很疲惫,但马上和相关同事总结工作经验。

因为,当时的记忆、体验是最深刻的,马上做掉,效率最高,效果也最好。

没有办法马上做,需要大块时间在未来处理的事情,可以把它们记下来,放进你的“待办清单”中,这个动作叫“存”。

有的人总是感慨,哎呀自己怎么老是记不住事情。其实,脑子记不住事情,就对了。

我在前面说过,人的大脑的作用,相当于电脑的内存,是用来运算、处理信息、指挥身体的。你把这么宝贵的内存,当做硬盘来记东西,这不是浪费吗?至于这个待办清单,是写在本子上,还是记在手机里,并不重要。

最后,既转不出去,又没法立刻做掉,也没必要存下来以后做的事情,果断“扔”掉。

比如,放弃某个无关紧要的指标、删掉某个无足轻重的邮件、推掉某次无所谓的交流,等等。总之,不要让你的脑子被琐事占领,而是清空它们。

如何解决犯难造成的拖延

前面我们讲了,提高执行力的四字口诀。据我观察,拖延的另一个大原因,是“担心自己做不好”的心态造成的。

怎么克服这类心理障碍,我可能很难给不同的人一个通用的方法,不过我想分享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我在做了三四年的大客户销售经理的工作以后,仍然在面对客户的高层进行谈判时,心里会犯怵。在谈判桌上,首先就在气势上输给了对手。

相比于谈判,我更喜欢的是在讲台上,给同事们分享最新的市场动态、我刚学会的一个新技能等等。

我当时的老板,敏锐地发现了我的这个“心理障碍”,他建议我,你为什么不把谈判对象当做你的一个培训对象呢?你需要他接受你的报价、方案,本质上和老师需要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是一样的。

这个角度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一旦我把自己定位成为一个老师之后,我在心理上就再也不惧怕任何“大人物”了。

因为,就算你再厉害,可是在我负责的这个销售领域,你得听我的,你是我的学生。我在谈判桌上的风格,也由装成咄咄逼人的样子,变成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接受。

我很感谢当时的老板对我的点拨。所以,如果说你也在工作中,遇到这种因为工作让你犯难犯怵,而拖延的情况,我可以给你的两个建议是:

第一,当你担心自己做不好时,不妨“转念一想”,反正都是要面对的,不如找到一个积极的、能说服自己的理由,主动去做。

第二,不要一个人在那里为难和纠结,跟你的上司、同事交流。他们的建议和鼓励,可能就会给你带来行动的动力。

本讲小结

总结一下,这一讲我们说了提升执行力的心法和技巧。把任务,通过预处理,分解成动作:

“转”、“做”、“存”、“扔”四字诀,以及学会心态建设、跟同伴交流,克服心理障碍,不再拖延。

下一讲,我就来讲,在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下,职场人该如何管理自己的工作和时间,会给你介绍一个叫做“敏捷工作法”的方法。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努力工作中

丰田汽车曾经总结出生产线上的七大浪费,它们是:

“过度生产、质量返工、库存过高、没用的搬运、多余的动作、不增值的工艺,以及没必要的等待”。

丰田说的是“生产线上的浪费”。其实,我们也在经历,工作过程中的时间浪费。

第一种,就是“完美主义”。

除了一些军工、航天、医疗等等高精行业,需要0误差。对于普通的职场人,完美,是不可能,也是没必要的。

一旦你真的“完美”了一次,就相当于提升了周围所有人对你的期待。而你下一次只要稍微差那么一点,大家就会非常失望。

同时,完美是有代价的。你的时间、精力的投入,把一个只需要做到80分就可以的事情,做到了100分,看似你非常努力,但这种努力,可能是以牺牲七八件需要做到60分,而你完全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为代价的。

第二种,叫做“范围蔓延”。

用句俗话说,就是做了超出职责范围的事。尤其是当下属面对上级、乙方面对甲方客户的时候,非常容易发生讨好对方的情况。

于是不断让步,增加原本工作范围内没有,也没必要的工作量。这种让步,一旦走出了第一步,对方就习以为常了。

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就是个典型的“范围蔓延”失控者。客户让我改PPT,没问题,改!客户觉得,应该帮他做一下市场调研,没问题,我来做!最后,我的老板有意见了,他对我说,你干脆搬到客户那去上班得了。

第三种,返工。

这情况特别让人沮丧。好不容易把一件事,从头到尾完成了,结果却不符合对方的要求。可能是之前没有沟通好,也可能是对方的想法变了。这就意味着,你之前做的大部分工作,都白费了时间。

上面这三种情况,我都称它为“把时间浪费在努力工作中”。要避免这些情况,你需要的是一套 “敏捷工作法”。

敏捷工作法,核心是一种不断迭代的工作方式。

它不提倡“一步到位”,它提倡不断调整、适应,逐步去达到目标。

举个例子,好比有两家餐厅,传统的那家餐厅,一口气把客人点的10道菜全部做完,然后一起上。这样的问题是,客人得饿着肚子等半天,而且,万一太咸或者太辣,没有任何调整的余地。

而“敏捷”餐厅的做法,是先上一道菜,给客人垫垫肚子,然后问问客人的反馈,然后再几道菜、几道菜地上完。

具体说,敏捷工作法包括两个要点: “最小可交付”和“持续迭代”。当你面对一项任务的时候,“最小可交付”,就是那第一道菜。通过反馈,再“持续迭代”,也就是不断地把后面的菜陆续炒出来。


建立“最小可交付”意识

掌握敏捷工作法,首先,你要建立交付意识。

这个时代是脑力工作的时代。你有多少投入,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可能在一项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如果没有交付的动作,在旁人看来,你等于什么都没做。

我们可以把工作分为 “输入”、“处理”和“交付” 三个阶段。

比如,还是“筹备公司年会”这件事,你完成了员工意见收集、完成了三家备选酒店的信息收集等等,这些都属于“输入”和“处理”。并不是你完成了这些“输入”和“处理”,你的筹备工作就完成了,你需要从中整理出合适信息,变成你的提案。汇报给领导,这才属于“交付”。

记住,你的每一个“输入”和“处理”的动作,都是服务于“交付”的。

什么意思呢?

交付有两层含义, 一个是输出,一个是输出的对象。

你在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时候,时刻要想着,你的汇报对象是谁,他希望看到的信息是哪些,以什么形式呈现,这样你的前期工作也会更有针对性。

那么,为什么要强调是“最小的”交付呢?

这是因为,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常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很多时候,就算是老板,也没有办法做到100%看准一个方向。

更多的时候,也许需求方自己也没真正想清楚到底要的是什么。如果只有看到你的最终产出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需求是另外一个东西,然后推倒重来。那么,大家的时间就这么都浪费进去了。

所以,你就需要一个,在早期,就能够给需求方看的最初级的版本。它要 拿得出手,又不至于过于复杂。 也就是“最小可交付”的1.0版本,它可以帮助你确认最终的需求,避免你把时间投入到不必要的地方。

在计划交付节点的时候,我的建议是前紧后松。

假设一件事情,如果你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我建议你第一周,交付两次你的方案,供对方进行反馈和调整,之后可以保持一周一次的交付节奏,这样也给自己留有余地。

所以,当你接到一个任务或项目的时候,我会建议你,第一步不是向对方承诺什么时候交出最终结果,而是承诺什么时间去完成第一次交付。

比如,当你接到领导派活时,更加敏捷的回答方式是“明天上午我就开始去准备,下班前给您一个初步反馈”,而不是“两周后给您最终方案”。

持续迭代,把背上的猴子扔出去

说完了“最小可交付”,接下来就是寻求对方的反馈,然后进行迭代。

迭代,通俗地说,就是一次比一次更好的“交付”。

这里给你反馈的,可以是你的老板,你的同事,也可能是你的客户。你把1.0版本交给他们,然后他们给你反馈,你再进行改进。把活不断地交付出去,就是我们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的关键秘密。

活交出去,对方就需要开始进行吸收、反馈或者加工。这个时间,你就可以去安心地做下一个活。

这样的好处在于,一方面,你源源不断地有产出。和你合作的伙伴,也始终处于一个合理的忙碌状态。而不是所有人在等你的时间,万一你憋了半天,出来的东西不是他们想要的,整体效率就会被你拖累。

另一方面,每一次你都是“刚好就好”,你的时间没有被浪费。

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

一个一个的任务,就好比不断扔到你背上的猴子。聪明的工作者,之所以可以完成更多的事情,不会被累垮,秘密就在于,他总是能够在接一只新猴子的时候,把背上的另一只猴子扔出去。他的背上,始终只能有一只猴子,否则早就被压垮了。

另外,当同时面对多个项目的时候,我有一个心得:

重要的事情多迭代,紧急的事情先迭代。

比如,一个月后,你要出席一个公司级的重要活动并做一个演讲;两天之后,你要给部门内部员工做一次培训。重要性上,当然是公司级的活动大于部门内的培训。紧急度上,却恰好反过来。不管你先做哪个,心里总会惦记着另外一个。

根据重要的事情多迭代,紧急的事情先迭代的原则,你可以先把最急的内部培训材料,做出一个1.0版本,发出去听听其他人对这个版本的反馈。

然后把这事放一边,开始全力把公司演讲做出1.0版本。因为毕竟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接下来你可以根据领导的反馈,慢慢迭代到3.0甚至是10.0。

部门的培训,最终也许只迭代到2.0版本,但因为没有那么重要,2.0已经足够了。

需要强调的是,敏捷工作法,不主张“同时做多件事”。

我认为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在小块时间里同时进行多个任务是不可能的。正如我之前一直和你强调的一样,人的大脑是有内存容量的。

同时处理多件事,就好比你的电脑,同时开了五个网页、六个PPT、七个Word,你的电脑运行速度肯定快不起来。

虽然敏捷的结果,看起来是多个项目在同时推进,但其实你是把不同项目的不同版本,不断地交付出去,手里仍然始终只留一个任务。

本讲小结

总结一下,这一讲我和你分享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努力工作中,避开三个时间陷阱。它们分别是:

完美主义、范围蔓延和返工。

我还和你分享了 敏捷的工作方法, 帮助你建立起交付意识,同时持续迭代。

接下来一讲,我会和你说一说,管理合作者的时间。包括管理你跟同事、上级、还有下属的合作关系,来达到时间的有效利用。

职场,离不开人和人的沟通和协作。在职场,单打独斗的工作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学会与人合作,可以大幅提升你的时间使用效率。

职场人的时间管理,有两个特点,一是开放透明,二是互相负责。这一讲,我会先讲如何养成透明的沟通习惯,再讲对上和对下的时间管理。

三个透明沟通习惯

先说透明的沟通习惯。

首先,在做计划的时候,就把别人拉进来。

哪怕你是团队的领导,也有必要这么做。否则大家也会觉得,自己被排除在了决策范围之外,最终执行的,是你的个人意志,而不是团队的想法。

让大家集思广益,既可以让他们觉得这是“我们的计划”,又可以充分同步信息,避免盲点。看似在准备阶段多花了点时间,其实在执行阶段会省很多事。

其次,“实时同步”。

如果你是一个项目的负责人,或者是团队的领导,我甚至非常建议你每天上午花个十分钟时间,组织你的成员,站着开个会,把手头上的工作做一个同步。

之所以要让大家开站会,就是要避免坐着太舒服了,结果花过多的时间在开会上。

另外,你可以通过项目管理软件,或者干脆弄一块大白板,把每个组员的任务进展,通过这些工具,展现给所有人。

如果你是一个项目组成员,我也非常建议你主动去“推销”你的工作,让它处在其他人的视线中。

我在另外一门课《有效提升你的职场价值》里说过, “职场能见度”是评价一个员工是否有晋升潜力的重要因素。 能够被组织看见你在做什么,短期来看可以帮你更好地去调动和协调资源,长期来说也是一种自我营销。

第三,尽可能地“当面沟通”。

沟通,最强调的是“及时反馈”。书面沟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量的误解和延时,而且传递信息的丰富程度也不如当面说。更何况,等对方回应,然后你再回应,这种动作本身,就已经消耗了大量的时间。

我经常发现不少同事,哪怕座位背靠背挨着,也宁愿发一封邮件,或者在微信里讨论,而不愿意面对面交流。

其实,如果可以当面沟通,就不要打电话;如果可以打电话,就不要写邮件发微信;如果是一些重要的事情,几句话说不清楚的,我一般会“书面配合当面”。通过邮件或者微信,把重要的数据、照片等等,书面发给对方,然后当面再交流想法。

管理上级的时间

说完了透明沟通的三个习惯,我们来说“管理上级的时间”。

在公司里,时间管理这件事上,你的上司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 {MOD}。一般而言,你80%的活都是你的上司找给你的。

如果你遇到一个善于管理下属和自己时间的老板,那还好。很多时候,你的老板也许自己就不善于管理时间。

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好朋友,她是一家著名化妆品公司的总裁助理,这是一个人人羡慕的角 {MOD}。可是她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她的老板在给她布置工作的时候总是“想一出是一出”。

经常在她收拾完东西,准备下班回家的时候,让她提交一份报告。甚至有的时候,她晚上有重要的约会,都已经到路上了,还得返回办公室加班。可是她尽管心里不爽,但又不敢给老板脸 {MOD},也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要解决这一类问题,核心就是 “敢于去和老板一起管理时间”。

如果你的公司,企业文化是开放的、组织架构是扁平的,建议你直接和老板提出建议,尽量减少这种最后一分钟的突发安排。

如果你的公司,企业层级较多,老板权威感较强,有些话不太好直说,建议你可以在下午四五点的时候主动问一下老板,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其实,很多时候,老板也不是故意要在快下班的时候给你来这么一下,而是他可能真的忙忘了。

如果我们对这位朋友要求更严格一些,我认为,作为一名助理,甚至可以掌握一定的规律。找到老板经常出现疏忽的细节,做到提前提醒老板,哪些事应该预先准备起来。

我在这里,多说几句,为什么你需要和上级一起管理时间。

一般而言,人有一个“向上负责”的心态。

我的上级布置给我的任务,我记得很牢,因为我得“向上负责”;而我布置出去的任务,往往就不会盯得太紧,因为我会觉得,这是我下属对我负责的部分,应该他们自己盯得牢才对。

所以你会发现,上级都喜欢布置任务,对他们而言,布置任务,把属于下属的猴子扔出去,他们就有时间处理自己的上级布置过来的任务了。他们花在下属身上的注意力,是天然的不足的。

布置给下属的任务,他们往往就没有那么注意了。尤其是下属十来个的时候,哪有精力去记住自己布置了多少活出去。

而且,管理者往往还有一种微妙的心态,那就是:让下属忙起来,显得自己的部门很重要。尤其是中层管理者,他们有时候不知道解读高层的方向,那怎么办呢?比较安全的做法就是,给下属找活。

结果就是,一方面,老板对自己布置出去的任务没概念,又喜欢不断地给下属加任务。如果下属不主动反馈手头事情的进度,老板对下属的工作量会产生误判。

当然,对于上级给你布置的工作,你如果当场就拒绝,这也是不现实的。

另一方面,如果上级布置了任务以后,下属没有主动去汇报,一旦轮到上级想起来了,开始盯细节、催进度,事后上级就会觉得,是这个下属执行力不行。

我给你分享一个好的工作方法,那就是:

主动固定下来和老板一对一沟通的时间,放到他的日历表里。

利用项目管理表,定期和他汇报你的项目、任务的进度。

这个频率,看你的工作性质而定。如果你们所处的行业相对稳定,一个季度是比较合适的;如果你们所处的行业变化快,公司也经常调整经营方向,我甚至建议你一个月,甚至两周,都应该坐下来和老板过一下你目前的进展。

在这个沟通中,你可以就工作重点,请他进行一个优先级的重新排序,对项目和任务的进展进行汇报。对有可能错过时间点的事情进行风险预警等等。沟通时间不需要太长,15分钟到半个小时就行。

上级其实对这种一起管理时间的做法是非常欢迎的。

一方面,他们的确需要知道,自己的下属,是不是把时间花在了刀刃上。

另一方面,他们对部门工作的进展能够更容易地看得清楚,不再需要把精力花在催进度这种事上。

要记住,职场上要找事情做,是永远找得到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把时间,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得到老板的支持,会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

学会授权

说完了身为下属时该怎么和上级一起管理时间,我们再来看,身为团队领导的话,该怎么管理自己和下属的时间。

如果你是团队的领导,哪怕你只有一位下属,你肩上的责任也比你单枪匹马的时候要重得多。

上面提到的喜欢给下属找活的上级是一种极端,而另一种极端的领导风格,是喜欢把所有权力和责任,统统抓在自己手里,不懂得授权。

我曾经给一个销售总监做过一次辅导,他的工作非常的辛苦。每天白天在市场跑,指导下属工作、拜访客户,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处理一天的邮件到凌晨。

非常有意思的是,尽管他非常累,可是他的下属,却非常的舒服。甚至后来居然还有因为太闲了,觉着干得没劲,提出辞职的。

于是,我跟着他工作了一天,真是不看不知道。原来,他把“亲力亲为”这四个字做到了极致。原本应该属于他下属负责的客户,可是,他坚持要自己作为代表去拜访。不但自己拜访,连拜访材料都自己亲自准备。

这导致了一个后果,就是成功地架空了自己的下属。以后客户有任何鸡毛蒜皮的事,直接就是联系他,根本不把他的下属放眼里。我和他开玩笑说,你这叫做“走下属的路,让他们无路可走”。

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得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之所以要聘用下属,是请他们来干活的。给他们相匹配的责任,不仅是对员工自己的成长负责,让他们获得独当一面的能力,同时也是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负责。

具体到每天的工作中,你需要警惕两种思维模式:

一种来自于你。

比如:“哎呀,这个事情教下属做太费劲了,还不如我自己做”。或者“他能力还没有达到那个水平,做不来的”。

要知道,人的成长是需要有具体的事情作为载体的。你的下属不是因为成长了才能完成某个任务,恰恰相反,他是因为完成了某个任务才成长了。

另一种需要警惕的思维来自于你的下属。

他可能会对你说:“老板,这件事情你决策一下吧。”或者是“老板,这个事我做不来,要不你做吧。”当你听到你下属需要你做事的时候,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这件事的最终责任人,是你还是他?

如果这件事的责任人,属于你的下属,那么,你可以指导他、给出建议。但你必须坚定地告诉他,他才是这件事的最终负责人。

好了,现在你知道了授权的重要性,也愿意把事情交出去。可是,想到下属毕竟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那又该怎么办呢?

你可以,先试着从最小的任务开始放手。

例如,你担心下属口才不好,没有办法独立地完成一次给大老板的工作汇报。于是,你每次都只让下属准备PPT,你亲自替他汇报,结果就是,他永远学不会工作汇报。

当然,如果你一下就把“独立在台上当众做一个30分钟的报告”,这个硕大的任务扔到他的背上,估计他直接就被压垮了。

那么,你可以试着,这次交给他3分钟的时间,讲其中某个小模块。如果说得不错,那么下次交给他5分钟、10分钟,直到他能够完全胜任为止。之后,你就必须把这个模块的责任授权出去,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本讲小结

总结一下,这一讲,我和你先分享了:

三个透明的沟通习惯,能够大幅提升你的沟通效率。

它包括做计划的时候就把别人拉进来,当面沟通和实时同步。

我还和你说了,要勇于和你的上级一起管理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

最后,我还和你分享了,如果你已经是团队领导,你该如何通过授权、教会下属,让团队的效率最大化。

接下来的第五讲,我会来讲如何与忙碌相处,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中,能够达到工作和成长的平衡。

前面四讲,我已经跟你讲了一套工作中的时间管理方法。这一讲,我想专门跟你谈谈"忙碌"这件事。

现实中,工作确实无法像我们希望的那样井然有序。我们很难始终有条不紊、轻松自如地处理一切。我们很难喜欢上忙忙碌碌的感觉。

你也许会觉得,"忙"是个贬义词。越忙,就越累;越累,就越不想忙。忙碌,成了我们的敌人,很多人甚至非常向往慢节奏的生活。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问题,真的是"忙"吗?忙是不是真的不好?我们追求的美好的"慢生活",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一种逃避当下生活的想象?

我先给你说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结论。哥伦比亚大学一群研究者,分析了一款任务管理APP的2万8千名用户,他们得出结论:

忙碌的人完成任务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悠闲的人,反而更容易错过截止日期。

国外有句谚语,是这么说的,"如果你想找人帮你办事,一定要找那些本来就很忙碌的人。"我是这么理解这句话的:

忙碌的人跟悠闲的人比起来,大概率更靠得住,行动力和能力都更强。

看来,忙碌是有积极意义的。

避开“内卷化忙碌”

我相信对大部分忙碌人士来说,"忙碌"是甩不掉的。你需要甩开的不是忙碌本身,而是一种糟糕的忙碌状态,我把这种状态叫做"内卷化"的"忙碌"。

"内"是"向内"的内,"卷"是"卷曲"的卷。

"内卷化",原本是社会学家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它是指一个社会,长时期停留在一种简单的自我重复的状态。

这种状态的成因有很多,最典型的比如,由于劳动力资源极其廉价,任何科技的进步,都会在廉价劳动力面前,把优势损失殆尽。要想提高产量,就靠增加劳动力就行了。

因此,技术创新,就没有了生长的土壤。这个社会,像一颗成熟了的卷心菜,始终在原地卷自己,既不会再长高了,也不会再变大了,从此停滞不前。

很多人,就陷入在这种"内卷化"的状态里。工作非常忙,今天在赶昨天的进度,一个人在干两个人的活。忙到没有时间去学习,忙到没有时间去想怎么改进方法、提高效率,或者忙到连做个长期计划的时间都没有。

同时,又没有对时间的控制力,反正靠加班、堆时间,好像也能搞定手头的事。下了班以后,累得实在不想动了,刷刷手机、打打游戏,或者吃顿大餐。再不行就去血拼,似乎也能恢复些精力和体力。

一个个晚上或者一个个周末,也就这么过去了。身心的"忙碌"和个人的"成长"这两件事,是分开的,它们之间几乎没有关系。日复一日,如此循环,无论是自己的能力,还是工作状态,始终被锁死在这样自我重复的循环里。

你可不要以为这种状态,只出现在基层岗位。其实,很多高薪的行业或者岗位,也是内卷化忙碌的重灾区。

而且因为高薪,所以暂时掩盖了自我提升的动力。而一旦行业或者岗位发生变动,比如新技术新模式出现、公司裁员等等,很多所谓的高薪人才不得不降职降薪。

但是,我们也能看到身边有不少人,他们忙而不累,总是充满精力,完成了一件事,马上又能全情投入下一件事。

他们不但不排斥"忙碌",甚至主动拥抱"忙碌"的生活。

工作中,想各种办法学习新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业绩产出;工作之外,自己给自己增加学习、健身、社交的各种各样的任务。

你可能会觉得,这是因为他们很“自律”吧。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种自律的动力,又来自于哪里呢?

我身边就有大量这样"大忙人"朋友,经常是一个会连着一个会地连轴转,甚至一个城市接着一个城市地出差。但是,让人羡慕的是,人家生活美满、家庭和睦,完全颠覆我们对"成功人士"的偏见。

在和他们深度访谈之后,我发现了他们身上这样一个共性:那就是,"忙碌"这件事本身,就可以给他们带来能力的成长与内心的满足感。

而这,才是他们自律背后的真正动力。

与内卷化的忙碌状态不同,它是自己驱动自己去做事,我管这种状态叫做 "自驱模式"。

你可以把这种状态,想象成自行车。自行车有两种平衡状态,一种是不骑,停在那的时候。

另一种是快速动起来的时候。很显然,我这里说的工作和成长的平衡,不是让你躺在那里得到的平衡,而是高效工作和高速成长的平衡。

形成自驱式忙碌

要想避免内卷化的忙碌,进入自我驱动式的忙碌,我建议你去做三件事:

首先,你得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好目标"。

属于自己的目标是能够让你兴奋、发自内心想去完成的事。让自己兴奋的目标有两个特点,一是挑战了舒适区。另一个呢,是开创了新领域,从来没有人去做,但你去做还成功了。

这里有一个你的老板不会告诉你的事,那就是:

在职场,一定要有两个重点:"一个重点,是完成你老板交代给你的;另一个重点,是挑战自己想做的"。

老板布置的任务,当然要完成,这毫无疑问是你的工作重点,否则谁给你发工资?

但是,请相信我,以我十几年当别人下属,和当别人老板的经验,一般而言,完成老板布置的工作,是不太会给人带来兴奋感和积极情绪的。

这就和"你妈妈说你冷",道理是一样的,哪怕现在真的冷,可是只要这个"冷"字是从你妈妈嘴里说出来,你心里就会不情愿。

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挑战和目标,才能给你带来动力。如果这个挑战或目标,是在你的本职工作里,那当然很完美。

但是,就算你自己想做的短期看起来和本职工作没什么关系,也不要紧。这种时间上的投入,不叫浪费时间。

一旦你进入了一种全情投入的状态,这种为目标努力的气势,反而能够帮助你更高效地完成其他工作。

科学家很早就发现积极的情绪会影响行动。在得到《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里,宁向东老师也讲过一个清华的关于情绪对工作效率影响的研究。这个研究发现:

当积极情绪增加、消极情绪下降的时候,员工就会冲破他们自己固有的工作角 {MOD},更多地关注工作环境和他们的工作伙伴。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更多地帮助同事,做出自愿加班等超越自我的工作行为。

我给你说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做的是渠道管理的工作。其实一开始我的工作状态很一般,我在前面也和你说到,我准备一份和客户见面的PPT都能花三个晚上的通宵。

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人才培养这个工作。我发现成功地培养一个新员工的成长,带给我的成就感,是卖出去10万箱洗发水都完全不能比拟的。

"成为一个最优秀的人才培养者",才是我发自内心想要的"胜利目标"。

从此,我把人才培养加入了我自己给自己定的工作目标中,即使我的老板从来没有把人才培养作为考核我的硬指标。

于是我开始借公司那块宝地,锻炼我的人才培养能力。完成销售的本职工作,是我交的"租金",让我继续有机会在公司得到锻炼。在人才培养上我付出的努力,看似是我给公司的义务劳动,其实这才是我真正赚到的。

而这种工作状态,在外人看起来,是自带"好员工光环"的,它极大地提升了我的自信和影响力。更没想到的是,人才培养这件事,也直接帮助到了我的业绩。

因为我培养的下属,迅速地成长,他们帮我把业绩做起来了,自然我的业绩也体现出来了。

在职场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我还有一个建议,叫做:

把定目标当做给未来的简历做准备。

那就是,你得想在未来,你这些工作上的成就在跳槽时,哪些是可以写到你的简历上的。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将来简历上写的是,"采用了创新模式,创造了公司甚至业内的业绩纪录",和"完成了各项本职工作",如果你是HR,你会聘用谁?

你还可以想象一下,未来在你的简历上写上什么成就能够让你自己看了,都恨不得从自己的身体里走出来,拍着你自己的肩膀说,"嘿,朋友,你的简历真是不错"。

相反,如果某件事情,你做完了都不会想把它写到简历上,你最好在一开始就停止或者减少对这种事情的投入。

有了目标,你要做的第二件事情是:

给成长留出足够的投入。

类似于健身、学习充电这种不紧急,但是很重要的事,是非常容易被其他事情挤掉的。尤其是当你忙碌的时候,总能找到不做它们的借口。

我建议你在制作你的年度日历时,至少留出200个小时的时间,用于自己的能力提升和身体锻炼。

要知道,一年有2000个法定工作小时,200个小时的投入,相当于10%,既不会让自己太累,也不会少到让自己做不出明显的变化。

除了要投入时间,还有一个绝招:

那就是在学习上,敢于投入钱,投入让你心疼的钱。

我在工作的前四年花在人力资源相关的学习上的钱,就超过了十万块。我可不是什么富二代,读书的钱也全是自己一分一分省下来的。

你也许会说,上了五天的班,周末还要上课,打不起精神。所以我的建议是,你一天的学费,最好要超过你一天的工资。道理很简单,不这样你不心疼。

更因为贵,在选择前,你就会非常认真地去对比、去了解这个课程是不是真的适合你。在选择后,你就会逼着自己去想,怎么在工作中,把学到的东西用出去,把这一天的学费赚回来。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最大的成本,其实还真的不是这笔学费,而是你当时去学习投入的时间。去都去了,为什么不学个最好的?

第三件事是:跑出一个小循环,制造机会让自己尝到甜头。

很多人会把工作和成长割开,工作是工作,成长是成长。其实没那么绝对,尤其是当你没有从现实中尝到甜头的时候,你的成长动力是不足的。

一个给自己驱动力的办法是,把学到的某个技能,立刻运用到工作中,也就是俗话说的"现学现卖"。

我说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当我在从销售转行到人才培养的时候,最大的挑战,就是自己的培训能力欠缺。于是,我在周末给自己报了一个最好的培训班,学习培训技巧。

到了工作日,立刻就把前两天学的用在管培生的培训中。由于是刚刚学,记得牢。马上用,又很快让我在学员身上看到了效果。这种立竿见影的反馈,带来的成就感是巨大的。

很多人总说"关键要想明白自己要什么"。其实,想,是想不明白的。认识自己是最难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巨变的时代。就算你现在问我,汤老师,你确定未来十年要做什么吗?

说实话,我也答不上来。自己想要什么,是逐步试出来的。和敏捷工作的原理一样,持续迭代自己,通过完成一件一件小事,逐步找对自己的方向。

比如说,你不确定哪个工作或者行业适合你的时候,先找到最小的一个尝试机会。

比如你是一个运营专员,但是对市场工作感兴趣,那么你可以在公司里就去找一些小机会。

也许是和公司市场部一起完成一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试着提出一些营销创意、和市场部的资深员工多一些交流和互动等等。

如果你发现市场部的同事对你的表现评价还不错,你可以再进一步,去参加一些营销方面的培训,认识一些市场领域的大咖,主动帮他们做一些助教工作。

如果还不错,你就再追加一些投入,比如义务地帮朋友的公司搞一次营销策划等等。当你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信心之后,你再考虑全职转行。

而且,你未必要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你可以找到本职工作和未来想做的工作的交叉地带。

就像我常常说自己,我从销售的工作起步,逐步开始接触培训、人才发展,再成为一家创业公司的HR。我的定位就是,成为比传统的HR更懂业务,比业务更懂人才培养的HR。

不要急着否定你目前的工作,把每一次你的尝试,当做是一次迭代。总有一天,你会从"1.0版本"到 "2.0",再到更高的版本。

简单地说起来,在当前的工作中找到意义,让它们服务于你自己的目标,是我给你的建议。

过上自驱的忙碌生活,并不代表你要过苦行僧的生活。

恰恰相反,正是由于你的忙碌是服务于你,而不是你服务于忙碌,你才能在忙碌之外,拥有充沛的精力,尽情地去陪伴家人、去享受生活。

本讲小结

总结一下,这一讲,我和你分享了什么是内卷化的忙碌,以及要避免这种内卷化,你需要建立一个自我驱动的忙碌模式,我建议你去做三件事:

第一,你得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目标;

第二,给成长留出足够的投入;

第三,跑出一个小循环,制造机会让自己尝到甜头。

这一讲听下来,你可能觉得跟时间管理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你想想,你所有的时间加起来是什么?是你的人生。管理时间,是你站在现在的时间点上,去管理你的人生。

整体回顾

好啦,关于给职场人的时间管理,我就讲到这里,回顾一下这五讲的内容。

第一讲:做好两个计划表。

我和你分享了极简的项目计划表和日历表这两个工具,做项目计划的两个基本动作是分拆子任务和设定截止日期,日历表的关键是先安排下重要的事。

第二讲:我们说了行动,把时间变成产出。

我和你分享了提升执行力的办法,包括把任务变成动作,"转""做""存""扔"四字口诀,还有战胜拖延症的一个小心法。

第三讲:敏捷工作法,让计划赶上变化。

我们说了避开"把时间浪费在努力工作中"的时间陷阱,分享了"最小可交付"和"快速迭代"的敏捷工作法。

第四讲:管理合作者的时间。

我们说了三个透明沟通的习惯,以及如何管理上级的时间,如何学会授权。

第五讲:我和你说了如何跟忙碌相处。

我们讲了要避开原地踏步的"内卷化忙碌",建立工作与成长平衡的"自驱式忙碌"。

你需要做三件事:找到属于你的目标,给这个目标安排足够的时间投入,跑出一个小循环。

最后,我衷心地希望这堂课能够帮助到你,让你成为时间管理的高手。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