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价格的股价因素

2023-07-26 15:13发布

炒股票,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题材,但总的来说,一般都是炒经营业绩或与经营业绩相关的题材。所以在股市上,股票的价格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呈正相关关系,业绩愈好,股票的

炒股票,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题材,但总的来说,一般都是炒经营业绩或与经营业绩相关的题材。所以在股市上,股票的价格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呈正相关关系,业绩愈好,股票的
1条回答
2023-07-26 15:52 .采纳回答

炒股票,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题材,但总的来说,一般都是炒经营业绩或与经营业绩相关的题材。所以在股市上,股票的价格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呈正相关关系,业绩愈好,股票的价格就愈高;业绩差,股票的价格就要相应低一些。但这一点也不绝对,有些股票的经营业绩每股就那么几分钱,其价格就比业绩胜过它几十倍的股票还高,这在股市上是非常正常的。
由于股票的价格是由竞争决定,只要股民愿意、有足够的资金,且在股票交易过程中遵纪守法,其最后的成交价就由出价最高的一方决定。
从理论上来讲,经营业绩对股价的影响通常用两个公式来表达,一个是股价的静态计算公式,另一个是动态计算公式,净态的计算公式如下:
P=L/i
其中P是股票的价格,L是每股股票的税后利润、i是股民进行其它投资时可取得的平均投资利润率,一般用储蓄利率代替,因为储蓄是当前股民所能从事的最普通和最便利的投资方式。
这个公式的意义是,当股民从事其它投资每元可获得收益i时,若在投资股票时要取得收益L,股民所必须支付的资金量就为P,此时,投资股票的收益就与其它投资相等。
如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为10.98%,现某只股票的税后利润为每股0.66元,按上述公式计算,则该股票的价格就为6.01元。此时,将6.01元投资于股票或将其存银行,其投资收益都一样。
在上式中,股票的价格与经营业绩成正比、与其它投资的平均利润率成反比。如果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提高或储蓄的利率降低,都将会导致股票的价格上升。如1996年5月后,中国人民银行两次调低居民储蓄利率,就导致上海股市股票价格上涨一倍多。
但用这个公式来计算股价并不准确。事实上股票市场上的股价也不是因此而确定的,影响股票价格变化的因素也不仅是经营业绩和平均投资利润率两项。另外,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也会随着经营环境及产品市场的竞争而变化。上例中,如果下一年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降到每股0.55元,按此公式计算,其股票价格就会下跌到5元多。如果股民在本年度就预测到上市公司下年度的业绩会降低,则就不会用每股6.01元的价格去购买股票,而只会用5元多的价格去购买这只股票。
上面这种计算股票价格的方法是一种净态法,它假定所选用的参数如股票的税后利润及储蓄利率是一成不变的,其结果肯定会有相当的误差。
虽然股票的价格难以用一个精确的公式来表示,但有一点,它总是和上市公司的业绩即税后利润成正比或成正相关关系的。税后利润愈大,股民的投资收益就高,相应地,股票的价格就愈高。 平均利润率是关于资金流动的一条客观定律,其大意为:
当两个部门间投资利润率存在差别时,资金就会从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动,直到两部门的投资利润率基本相等。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表述平均利润率规律就是:水往低处流,资金向利润率高的地方走。
股票的价格是直接受资金的供给情况影响的,当进入股市的资金增加时,股票的价格价就会上涨,如利多消息出台时,外围资金就纷纷进入股市,从而引起股票价格的上涨。
1994年7月底公布“三大政策”及1995年5月17日公布暂停国债期货的消息后,都诱使了大量资金入市,不同程度地导致了股市的暴涨。而当股市资金向外撤时,股价就会下跌。
当某个领域的投资利润率发生变化时,股市和该领域间的投资利润率就会产生一个位差。根据平均利润率规律,股市和该投资领域之间就会出现资金的流动,而资金流动的结果就会引起股票的价格发生变化。
股民投资于股市,其期望就是获得超额利润,即获得超过社会平均投资利润率水平的收益。而股民在股市中的一切操作(买进和卖出)都是平均利润率规律的集中表现。综合起来,平均利润率规律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有以下四个方面。
给股价定位
绝大部分股民购买股票的动机就是认为股价会上涨,且一年之内的涨幅肯定要高于自己能涉足的投资领域,要不然,股民会将资金投入到其他利润率高的领域。而股民将资金源源不断地投入股市的结果,就会驱驶股价逐步攀升,从而导致股价收益率的下降。当资金运动的结果使股价收益率接近于其它领域的平均水平时,股民购买股票与进行其它投资的收益就基本相等,此时资金的流动就会趋向于平缓,股价就会维持在一个相当的水平,既不上涨,也不下跌。所以平均利润率规律有给股价定位的作用。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其资金实力较小,又要兼顾工作,其在现阶段的主要投资渠道也就是银行储蓄、购买债券和股票投资。由于银行储蓄几乎无风险可言,又不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所以银行储蓄是一般市民的首选投资工具。若要进行股票投资,一般都会将银行利率作为股票投资的预期收益。当投资于股票的收益要大于银行存款利率时,人们将选择股票;反之,当银行存款利率高于股票的投资收益率时,人们将会选择储蓄。所以,当一个股市的股民较为理性和成熟时,股市的投资收益基本上就会与所在地一年期的储蓄利率相等,因而其股价也就稳定在与此相适应的水平。
衡量一个股市的投资利润率通常是用股价收益率的倒数——股市的平均市盈率,由于股市的投资利润率与平均市盈率之间是倒数关系,当股价收益率与银行一年期的储蓄利率相等时,也就有:
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1
当银行的存款利率确定以后,股市的市盈率也就稳定在一个相对应的水平,股票价格也随之确定。
股市的平均市盈率=1/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
引起股价涨跌
根据平均利润率规律,当股市周边领域的投资利润率发生变化时,资金总是要从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动,从而导致资金的转移。在现阶段,影响股市资金的主要领域是银行储蓄、债券市场、期货市场、房地产等,另外,商贸、实业投资及收藏业对股市也有一定的影响。
银行储蓄和债市:当储蓄和债券的利率调整时,股市与储蓄或债券市场上的收益平衡就会打破,资金就会转移以追逐较高的利润。具体就是当储蓄或债券发行利率上调时,股市的投资价值会相应降低,股民就会抛售股票而将资金投向储蓄或债券,从而引起股票价格的下跌;反之,当储蓄或债券的发行利率下调时,人们就会从储蓄或债券市场抽出资金而投入股市,最终导致股票价格的上升。
在我国居民所拥有的金融资产中,占90%以上的为储蓄存款,其次为债券,这两个领域吸收的资金量最大。所以银行利率或债券发行利率的调整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最大的。如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曾两次调低居民存款利率,就导致了沪深股市股价的大幅上扬。
期货:由于期货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点,所以我国的期货市场也吸收了大量的游资,且我国的证券营业部门中许多都代理期货业务,资金在股市与期货之间的转移极其方便。
当期货市场行情火爆的时候,它往往将股市的资金吸引过去,从而导致股市的低迷和股价的下行;而当期货市场行情清淡的时候,股市的资金就比较充盈,股价就比较坚挺。如1995年5月18日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一切国债期货业务时,大量的资金就迅速涌入股市,最终导致了股市的暴涨,沪深股市在这一天分别上扬了31%和23.5%。
另外,当股市周边的房地产业、收藏业、商贸及实业投资等领域比较兴旺时,由于高利润率的诱惑,这些领域也会从股市吸引一些资金。如我国的温州地区,由于当地居民擅长于商贸及实业投资,且在这些行业能取得较高的利润率,即使在行情火爆时,相对于其他城市,其证券买卖业务也较为冷清。
相应地,股市内部资金的转移也可导致股价的涨跌。当股民认为某只股票具有投资价值时,相当的资金便会涌入该股票,从而促使其价格的上扬;而当一只股票的前景不佳时,股民便会抛售该股票而从中抽出资金,从而导致该股票价格的下跌。如1996年的中期年报公布时,某只股票的业绩每股还亏损0.70元以上。在信息披露的当天,其价格便下跌了30%左右。
导致股价的回归
当一个股市的股价上涨过快时,股票的价差收益就会明显超过其地领域。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外围的资金就会纷纷涌入,从而进一步抬高股价,推动股指的上涨。而由于涌入资金的惯性,股指往往会涨到一个相对高点。此时,进入股市的资金已相对过剩,市盈率偏高,过高的股价对资金已不再具有吸引力。相对于周边投资市场,股市的投资收益率已明显偏低。这是,平均利润率规律又将作用于股市,它将引导资金从股市向其它投资市场流动,一些较为理智的投资者就会率先撤出资金,股价开始下跌,从而引起连销反应,最终导致股市的暴跌,使股指又回到一个与周边领域投资利润率相适应的水平,这也就是股票市场暴涨之后必有暴跌的原因所在。反之,当股市暴跌而出现股价过低时,股价收益率提高,市盈率降低,股票的投资价值就会明显高于其它投资市场。此时,在平均利润率的作用下,资金又会从周边市场向股市转移,导致股价的回升。
80年代后期的日本东京股市,其上涨幅度连续几年超过30%,股市的价差收益远远高过其他行业,于是进入股市的资金象雪球式的越滚越大,将日经指数从1986年的1300 0多点推向1989年39000多点的最高峰,其市盈率达100倍左右,造成了严重的泡沫经济。在其后的几年里,东京股市就一厥不振而进入艰难的调整阶段。1995年,日经指数曾跌到14000多点,只及最高点的38%,几乎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到如今,日经指数还在2 点左右徘徊。同样,香港股市在1993年的涨幅曾超过100%,在1994年初创下12000 多点的高峰,但今天的恒生指数却依然在12000点上下徘徊。而我国股市5 年来的历程也基本如此,沪深股市分别从1990年12月和1991年的4月开始计点,由于受炒股发财效应的影响,我国居民在短短的两年内向股市倾注了大量的资金,从而导致了股票价格的暴涨。至1992年年底,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就从100点分别涨到了780和241点,其平均年涨幅分别达179%和68%,而在1993年上半年沪深股市的股票指数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1558点和 368点后,股市便进入调整阶段,四年后的今天,虽深证综合指数再创新高,但上证指数却仍在1558点之下徘徊。 股票的净资产是上市公司每服股票所包含的实际资产的数量,又称股票的帐面价值或净值,指的是用会计的方法计算出的股票所包含的资产价值。它标志着上市公司的经济实力,因为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都是以其净资产数量为依据的。如果一个企业负债过多而实际拥有的净资产较少,它意味着其经营成果的绝大部分都将用来还债;如负债过多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企业将会面临着破产的危险。
股票投资与银行储蓄有所不同。因为储蓄的利息率是事先固定的,所以储蓄的收益是与储蓄额成正比的,存得愈多,获利越大。而股票投资的收益只与所持股票的多寡成正比,投入的多并不意味着收获就大,即使股民投入的资金量相同,但由于所购股票数量不等,其投资收益就有可能差异很大。
由于股票的收益决定于股票的数量而并非股票的价格,且每股股票所包含的净资产决定着上市公司的经营实力,决定着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每股股票所包含的净资产就对股价起决定性的影响。
股票价格与每股净资产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固定的公式。
因为除了净资产外,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装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及外部形象等等都会对企业的最终经营效益产生影响,而净资产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主要来自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
前一节已表述,由于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都会围绕在一个平均水平上波动。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由于经过了较为严格的审查,且经营机制较为灵活,管理水平比一般企业要高,所以其盈利能力普遍要高于普通企业。
如最近几年,我国的企业的平均利润率约在10%左右,而上市公司1993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1994年为13.5%,1995年宏观经济趋紧,工业企业的经营收益较低,但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仍然接近11%。
研究表明,各国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虽然普遍都高于当地的平均投资利润率,但都不会超过150%这个范围。
所以,只有当股票的平均价格不超过每股净资产的1.5倍时,投资于股市的收益才能和银行储蓄或其它投资的平均值相当。而当股价超过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值的1.5倍以后,购买股票的收益就不如其他投资了。
以上结论是相对股市的整体平均而言的,对一个或少量几个上市公司并不适用。如果某个上市公司管理水平出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高且能长期稳定、生产手段和技术装备比较先进,对股价当然可看高一线,但也不宜超过净资产的三倍。从1994年的统计资料来看,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超过36%以上的只有2家,超过平均水平达3倍以上的还占不到总数的1%,1995年的情况也基本如此。
通过净资产含量也可确定股票价格的下限。只要一个上市公司经营范围不属于国家政策限制发展的产业或是夕阳产业,当其股价降到其净资产含量以下时,购买这种股票就物有所值了。当股价降到净资产含量以下时,上市公司就面临着一个被收购和兼并的问题。对于投资家来说,与其用同样的资金建设一个和这种上市公司规模相当的企业,还不如在股市上收购来得方便,它不但省去许许多多的项目前期工作如申报、选扯、可行性研究等,收购一个现成的上市公司还可节省建设所用时间,且上市公司还有现成的员工、销售网络可以利用等等。上市公司被购并后,收购企业还可对其生产进行重组,如通过调整管理人员和产品结构等措施来迅速提高其经营效益。由此可以认为,股票的最低价格可定在每股净资产的80%以上。
对于理性的投资者来说,购买股票的平均价格可控制在平均净资产值的80%与150%之间,即:
0.8×平均每股净资产<股票的平均价格<1.5×平均每股净资产
在这个范围内,购买股票将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超出这个范围,购买股票将具有较大的风险,市场的投机气氛可能要浓厚一些,被套牢的可能性就会高一些。
而对于个股来说,如上市公司经营确实有方,对其股价可看高一线,但最高价还是应限定在每股净资产的三倍以内。
0.8×每股净资产<股票价格<3×每股净资产由于我国的资产评估工作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挂牌以前,有此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含量明显是被高估了的,比如一些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连年都在10%以下,明显低于行业水平。这种企业的净资产含量就可能包含有较大的水份,股民在选股时应加以注意。
有些研究者把股票的价格与上市公司利润的增长联系起来,认为股价应与利润的增长率成正比。这种联系尤其对沪深股市是不适宜的,因为许多上市公司发展是属于数量型的而不是质量型的,其利润的增长主要是因为不断配股而增加净资产投入的结果,但其单位资产的收益率并未有丝毫的提高,股民也难以从这类公司的发展中得到任何实惠。这正像银行储蓄,利率是固定的,只要储户多存,其利息总额肯定会同步增长。而即使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每年都有所增长,但它是有极限的。对于股市整体来说,其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会超过其它领域平均投资收益率(一年期存款利率)的50%。
对于个别上市公司来说,其净资产收益率的极限水平也就是一年期存款利率的三倍。相应地,如果购买股票的价格超过每股净资产的三倍,等量的资金所获效益就比不上银行存款利率。
设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i,某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为3i,是银行存款利率的3 倍,其股票价格为P,每股净资产为J。当股票的价格分别为净资产的2.9倍、3倍入3. 1倍时,判断等量的资金在投资股票与银行存款上的优劣。
无论股票的价格如何,由于它不影响每股股票的净资产,其一年产生的投资收益将恒定的,其收益为:
R=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
=3J*i
(1)当每股股票的价格为其净资产J的2.9倍时,将等量的资金2.9J存银行,可获得存款利息2.9J*i,同等的资金购买股票将比存银行合算。
(2)当每股股票的价格为其净资产J的3倍时,将等量的资金3J存银行,可获得存款利息3J*i,同等的资金购买股票所获收益与银行存款相同。 (3)当每股股票的价格为其净资产J的3.1倍时,将等量的资金3.1J存银行,可获存款利息3.1J*i,同等的资金购买股票所获收益将比银行利息要低。
在购买股票时,如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为同期储蓄利率的a倍,若要使股票的投资收益不低于同期储蓄存款的利息,则股票的价格不能超过每股净资产的a倍。 投资者的心理活动对其投资决策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有些心理倾向对股价有着明显的不利影响。
从众心理
服从多数是现代社会生活及经济生活的一项准则,在证券市场上,绝大部分股民都认为多数的决定是合理的,于是就在自己毫不了解市场行情及股票情况的状况下,盲目依从他人跟风操作和追涨杀跌,这就是股市中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对股价主要起着放大的作用。在牛市阶段,有些股民看见别人购进股票,就轻易地认为股票行情一定看好,唯恐落后,失去获利的机会,在对市场前景毫无把握的情况下就急忙购进,从而导致股票价格的上涨。而由于买入股票盈利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股民受他人的影响,也不管实际的宏观经济形势如何,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也不作分析研究,就开始买进股票,推动股价的进一步上涨。随着炒股发财效应的逐渐扩大,入市的股民就越来越多,最后连一些平常对股市和金融都漠不关心的市民都入市了,从而将股价推向一个不合理的高度,形成了一个短期牛市。在牛市向熊市转换阶段,一些较为理智的股民会率先将资金从股市上撤出,引起股价的下跌,其他股民看见别人卖出股票,又认为股市行情一定看跌,深怕自己遭受损失,跟着别人立刻做出售出的决定。随着股票下跌幅度的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的股民就跟着卖出股票,最后引起股市的暴跌。
预期心理
预期心理是指股民对未来股价走势以及各种影响股价因素变化的心理预期。在股市低迷时,股价已跌至相当低的水平,大部分都跌至每股净资产以内,但绝大多数股民都无动于衷,持谨慎观望态度,致使股价进一步下跌。而一旦行情翻转,股民在预期心理的作用下,却愿以较高的价格竟相买入股票,果然促使股价一路上扬。相反,在股价的顶部区域,股民都不愿出售,等待股价的进一步上涨,而当股价开始下跌时,又认为股价的下跌空间很大,便纷纷加入抛售队伍。
由于股民对股价的未来走势过于乐观,就可能将股价抬高到空中楼阁的水平,比如将股价抬高到平均净资产的3倍甚至5倍的水平,使股价明显脱离其内在价值。
偏好心理
偏好心理是指股民在投资的股票种类上,总是倾向于某一类或某几种股票,特别是倾向于自己喜欢或经常做的股票。当机构大户偏好某种股票时,由于其购买力强或抛售的数量多,就会造成股票的价格脱离大势,呈现剧烈振荡现象。如沪市某些股票,其每年的税后利润也就0.1元左右,由于一些机构大户的偏好,就将股价拉到接近30元的价格,而一旦大户出货,其价格便大幅下跌,导致一些跟风的散户惨遭损失。
博傻心理
在股市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股票交易是傻子与傻子竟技,不怕自己稀里糊涂以高价买进或低价卖出,只要有人比自己更傻,愿意以更高价买走或更低价抛售,自己就能有所盈利,这种心理就是博傻心理。由于博傻心理,许多股民并不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股票的投资价值,只要有人买就跟着买,有人卖就跟着卖,造成股价的大幅振荡,市场风险极大。如我国的沪深股市,由于我国股民尚不成熟,追涨杀跌之风甚行,股价常常出现大幅振荡,这就是股民的博傻心理在作怪,只要我买,就会有人出更高的价格买走我的股票;只要我卖,就会有人在更低的价格出售,使自己能在低价补进。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股价与平均利润率、股价与净资产含量的关系都是股价变动的理性动因。因为这些动因,股民才会调动资金买入股票或抛售股票以追求更高的投资收益。但实际上,股票的涨跌是由于资金运动的结果,有了某些动因以后,才有人买进或者卖出,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导致股价的涨跌。在股市上,有些机构大户干脆就利用自己雄厚的资金实力来拉抬或打压股价,这就是股市的操纵。其主要作法是通过大批量的买进或抛出,引起某支股票资金供应量的变化,导致股价的急剧涨跌。
在股市上,只要股民拥有的资金或股票的数量达到一定的比例,就能令股价的走势随心所欲,从而控制住股价以从中渔利。如沪市的某上市公司曾经在一天之内将自己的股价炒高了一倍,而更有甚者,深市的一家券商在临收市前的几分钟之内就将某支股票的价格拉高一倍多,所以股价是某时段内资金实力的体现,散户股民对股市的这种操纵行为应多加提防,而不宜盲目跟风,以免吃亏上当。
机构大户操纵股价的行为能以得逞,其原因就是中小散户的直线思维,即看到股票价格上涨以后就认为它还会涨,而看到股价下跌时认为它还会跌。而机构大户将股票炒到一定价位必然要抛,将股价打压到一定程度后必然要买。
在股市中,机构大户操纵股价的常用手段有以下几种:
垄断。机构大户为了宰割散户,常以庞大的资金收购某种股票,使其在市面上流通的数量减少,然后放出谣言,引诱散户跟进,使市场形成一种利多气氛,哄托市价,待股价达到相当高度时,再不声不响地将股票悉数抛出,从中牟利。而由于机构大户持有的股票数量较多,一旦沽出,必定导致股价的急剧下跌,造成散户的套牢。另一种方式就是机构大户先卖出大量股票,增加市面股票筹码,同时放出利空消息,造成散户的恐慌心理,跟着大户抛售,形成跌势,此时大户再暗中吸纳,高出促进,获取利润。
联手。两个以上的机构大户在私下窜通,同时买卖同一种股票,来制造股票的虚假供求关系,以影响股票价格的波动。
联手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联手的大户同时拿出大量的资金购入某种股票或同时抛出某种股票以使价格上涨或下跌;另一种方式就是以拉锯方式进行交易,即几个大户轮流向上拉抬价格或向下打压价格。如大户A先以10元价格买进,大户B再以11元的价格买进,然后大户A再以12元的价格买进,将价格轮流往上拉。
对敲。两个机构大户在同一支股票上作反向操作,一方卖,另一方买,从而控制股价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当股价到达其预定的目标时,再大量买进或抛出,以牟取暴利。
转帐。一个机构大户同时在多个券商处设立帐户,一个帐户卖,另一个帐户就买。通过互相对倒的方法进行虚假的股票交易,制造虚假的股市供求关系,从而提高股票价格予以出售或降低股票价格以便买进。
声东击西。机构大户先选择易炒作的股票使其上涨,带动股市中大量的股票价格上升,从而对不易操作的股票施加影响,使其股价上涨。
套牢。机构大户散布有利于股票价格上升的假消息,促使股票价格上涨,诱使众多的股票散户盲目跟进,而机构大户在高价处退出,导致股票价格无力支持而下跌。反之,空头大户用套杀多头的方法,又可使股票价格一再上涨。 公司自身因素
股票自身价值是决定股价最基本的因素,而这主要取决于发行公司的经营业绩、资信水平以及连带而来的股息红利派发状况、发展前景、股票预期收益水平等。
行业因素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变更,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新兴行业引来的冲击等,以及上市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经营业绩,经营状况,资金组合的改变及领导层人事变动等都会影响相关股票的价格。
市场因素
投资者的动向,大户的意向和操纵,公司间的合作或相互持股,信用交易和期货交易的增减,投机者的套利行为,公司的增资方式和增资额度等,均可能对股价形成较大影响。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