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8 20:09发布
当你的孩子出现以下现象就是自制力太差了,需要引起重视,并去调节了:1.经常做事情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到底;2.上课注意力也不集中,上课走神,东张西望,心不在焉
如果管理得好的话,11岁还有已有是非观念,知道什么是正面的优秀的值得学习和发扬,也知道什么是负面的和错误的应该克服和约束,但是,生活中确实有个别孩子没有规则意识,自我中心论,与集体和他人格格不入,学习散漫,行为乖戾,俗称“熊孩子”,让老师和家长伤神不已。曾经有一个这类孩子的家长苦叹:“怎么回事啊?怎么办啊!”另外一个家长告诉他:“陪伴他,你欠他的!”我突然觉得那个家长所言极是。
有一个学生Z,长得白白胖胖的,一笑就露出俩小酒窝,眼睛乌亮乌亮的,甚是可爱。但是,上课就麻烦了,他不读书,不写字。为此,家长弄得孩子哭过很长一段时间。已经到一年级下册,Z课堂发言还慢吞吞的,写字时咬紧牙关,像上战场一样,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字逗拢。但其他孩子写字已经有一定速度了。为什么这样?父母俩都是单位能人,从小孩子由奶奶和保姆带着,到上小学还顿顿喂饭,保姆喂一勺,孩子就细嚼慢咽地吃一勺,不喂也不吃。正是这种尽心尽责的“喂养”,让Z失去了对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所以学习也懒懒地等着“喂他”。家长像个初中生一样听着老师和其他家长的开导,辞退了保姆,不准奶奶袒护,从生活中让孩子“独立”。自己不吃饭,吃不了饭就饿着;自己穿不了衣服就冻着;自己收拾不了书包,就等他挨批评,坚决不给他送书本文具,结果,一个星期没完,孩子自己吃饭了,而且没教也会吃;两个星期穿脱衣服全部自己;两个星期,书包收拾的妥妥当当;原来生拉硬拽才起得了床,喂完饭开车送上学还迟到,现在居然自己听闹钟起床洗漱吃饭,催着家长送他上学,回去了也知道先做完作业才吃饭玩玩具。
学生Y也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居住,父母文质彬彬,对他们的父母非常孝顺,父母宠爱孩子,他们从不反对,甚至还觉得没什么不好,他们该上班上班,该旅行旅行,逍遥又自在。哪知,一上小学,孩子就问题一大堆,融入不了集体,容不下他人。同学们上课,他就自己玩笔玩剪刀玩尺子,甚至蹲在地上玩,老师规劝他,一不高兴就嚷嚷:“你又不是我妈,你凭啥管我!”同学们上体育做韵律操,他就站着一动不动,一节课都可以不动。全校组织升旗活动,他一个人在教室不出来……什么原因让孩子这样?智商有问题?非也,尽管Y上课注意力没集中,但老师讲的、同学说的全在他心里,下课可以给老师复述得清清楚楚。
一个“宠”字养成了Y的“自我中心论”——家里煮饭Y要吃啥就煮啥;到公园,Y要玩什么,玩多久全是他说了算;看电视,Y看那个台,就放那个台。总之一句话,在他们家,Y就是真正的“老大”,没有对长辈的尊重,更没有对同辈的谦让。
为了让Y融入集体,心中有他人,父母硬着头皮搬出了爷爷奶奶家。他们下班和孩子一起去买菜,妈妈故意说:“儿子,妈妈提不动了,你可以帮妈妈提菜吗?”开始孩子并不乐意,但慢慢地,孩子不仅帮着提菜,还帮妈妈洗碗,帮妈妈倒垃圾。当孩子心中有了他人,也才有了集体,才主动当上了班级阅读管理员,把班级图书整理得整整齐齐;在同学过生日时,早早地为同学画贺卡;为山区孩子捐书时,把自己最爱的童话书捐出来。
被别的家长说“你欠他的”的家长的孩子叫F,也是父母一直忙事业,保姆带孩子的时间远远多于父母,孩子的习惯没有养成,规则没有建立。无可奈何之下,F妈妈辞掉了工作,天天陪伴孩子生活和学习,虽然已经三年级的孩子进步很慢,而且时常反复,但总的来说,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在提升,自我约束能力在加强,规则意识在建立,积极上进多了。
所以,11岁孩子自控能力不强,家长首先要反思自己陪伴孩子做得怎么样?你在自控方面做了孩子的榜样没有?你在自控方面利用亲自共读的方法引导孩子没有。孩子的成长是有有效期的,过了该陪伴、该引导的最佳时期,要规范孩子言行真的事倍功半。而且11岁孩子的青春前期已经到来,叛逆也到了。这时要做的不是“说”,而是“做”,孩子的改变从你的改变开始!
孩子不能自控,你千万不能奢望他自觉,更不能奢望他长大就好了。你得像别的家长在孩子小时候一样,陪伴孩子一起阅读,一起静心学习,一起刻苦运动锻炼,一起钻研难题……不你原来“欠”孩子的陪伴、督促和引导全补上,你的孩子就能自控了!
最多设置5个标签!
如果管理得好的话,11岁还有已有是非观念,知道什么是正面的优秀的值得学习和发扬,也知道什么是负面的和错误的应该克服和约束,但是,生活中确实有个别孩子没有规则意识,自我中心论,与集体和他人格格不入,学习散漫,行为乖戾,俗称“熊孩子”,让老师和家长伤神不已。曾经有一个这类孩子的家长苦叹:“怎么回事啊?怎么办啊!”另外一个家长告诉他:“陪伴他,你欠他的!”我突然觉得那个家长所言极是。
有一个学生Z,长得白白胖胖的,一笑就露出俩小酒窝,眼睛乌亮乌亮的,甚是可爱。但是,上课就麻烦了,他不读书,不写字。为此,家长弄得孩子哭过很长一段时间。已经到一年级下册,Z课堂发言还慢吞吞的,写字时咬紧牙关,像上战场一样,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字逗拢。但其他孩子写字已经有一定速度了。为什么这样?父母俩都是单位能人,从小孩子由奶奶和保姆带着,到上小学还顿顿喂饭,保姆喂一勺,孩子就细嚼慢咽地吃一勺,不喂也不吃。正是这种尽心尽责的“喂养”,让Z失去了对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所以学习也懒懒地等着“喂他”。家长像个初中生一样听着老师和其他家长的开导,辞退了保姆,不准奶奶袒护,从生活中让孩子“独立”。自己不吃饭,吃不了饭就饿着;自己穿不了衣服就冻着;自己收拾不了书包,就等他挨批评,坚决不给他送书本文具,结果,一个星期没完,孩子自己吃饭了,而且没教也会吃;两个星期穿脱衣服全部自己;两个星期,书包收拾的妥妥当当;原来生拉硬拽才起得了床,喂完饭开车送上学还迟到,现在居然自己听闹钟起床洗漱吃饭,催着家长送他上学,回去了也知道先做完作业才吃饭玩玩具。
学生Y也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居住,父母文质彬彬,对他们的父母非常孝顺,父母宠爱孩子,他们从不反对,甚至还觉得没什么不好,他们该上班上班,该旅行旅行,逍遥又自在。哪知,一上小学,孩子就问题一大堆,融入不了集体,容不下他人。同学们上课,他就自己玩笔玩剪刀玩尺子,甚至蹲在地上玩,老师规劝他,一不高兴就嚷嚷:“你又不是我妈,你凭啥管我!”同学们上体育做韵律操,他就站着一动不动,一节课都可以不动。全校组织升旗活动,他一个人在教室不出来……什么原因让孩子这样?智商有问题?非也,尽管Y上课注意力没集中,但老师讲的、同学说的全在他心里,下课可以给老师复述得清清楚楚。
一个“宠”字养成了Y的“自我中心论”——家里煮饭Y要吃啥就煮啥;到公园,Y要玩什么,玩多久全是他说了算;看电视,Y看那个台,就放那个台。总之一句话,在他们家,Y就是真正的“老大”,没有对长辈的尊重,更没有对同辈的谦让。
为了让Y融入集体,心中有他人,父母硬着头皮搬出了爷爷奶奶家。他们下班和孩子一起去买菜,妈妈故意说:“儿子,妈妈提不动了,你可以帮妈妈提菜吗?”开始孩子并不乐意,但慢慢地,孩子不仅帮着提菜,还帮妈妈洗碗,帮妈妈倒垃圾。当孩子心中有了他人,也才有了集体,才主动当上了班级阅读管理员,把班级图书整理得整整齐齐;在同学过生日时,早早地为同学画贺卡;为山区孩子捐书时,把自己最爱的童话书捐出来。
被别的家长说“你欠他的”的家长的孩子叫F,也是父母一直忙事业,保姆带孩子的时间远远多于父母,孩子的习惯没有养成,规则没有建立。无可奈何之下,F妈妈辞掉了工作,天天陪伴孩子生活和学习,虽然已经三年级的孩子进步很慢,而且时常反复,但总的来说,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在提升,自我约束能力在加强,规则意识在建立,积极上进多了。
所以,11岁孩子自控能力不强,家长首先要反思自己陪伴孩子做得怎么样?你在自控方面做了孩子的榜样没有?你在自控方面利用亲自共读的方法引导孩子没有。孩子的成长是有有效期的,过了该陪伴、该引导的最佳时期,要规范孩子言行真的事倍功半。而且11岁孩子的青春前期已经到来,叛逆也到了。这时要做的不是“说”,而是“做”,孩子的改变从你的改变开始!
孩子不能自控,你千万不能奢望他自觉,更不能奢望他长大就好了。你得像别的家长在孩子小时候一样,陪伴孩子一起阅读,一起静心学习,一起刻苦运动锻炼,一起钻研难题……不你原来“欠”孩子的陪伴、督促和引导全补上,你的孩子就能自控了!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