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ers:你的学习,是不是已经被营销搞坏了?

2023-07-25 19:31发布

在做咨询的时候,我会遇到一些小伙伴,有以下特点:内心非常渴望进步学习,但是却苦干没有什么思考能力;思考的深度非常浅,只能听懂短小精悍的故事;看问题流于表面,用情
1条回答
看科技先锋 决战A股 边爸
1楼 · 2023-07-25 19:57.采纳回答

在做咨询的时候,我会遇到一些小伙伴,有以下特点:


  • 内心非常渴望进步学习,但是却苦干没有什么思考能力;
  • 思考的深度非常浅,只能听懂短小精悍的故事;
  • 看问题流于表面,用情绪化方式处理事情;
  • 无法分析推理,如果超过两步逻辑就无法跟上,直接崩溃;
  • 抽象能力比较差,对抽象的概念无法理解并且运用;
  • 如果要独立思考,大脑就一片空白;
  • 不敢试错,需要和其他人不停确认得到肯定后才敢前进。
  • 而且这批人往往还有大学学历。


如果说大学白读了有点狠,因为至少手里有一张文凭。但是在大学四年里,错过了思考能力的训练,就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把青春的大好时光都拿去喂了狗,换来一个现在的大脑空空。


那于是就现在开始补课吧,但是有一个要命的问题就是,现在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你想学习,但是别人想赚你的钱。表面上知识付费繁荣昌盛,实质上却是营销暗流涌动。我们的学习,已经被营销搞坏了。


营销是一件非常有能量的武器。放眼互联网,你会看到大部分商业人士,都在谈营销。营销非常有魔力,如果你有一家创业公司,假使营销能力很强,哪怕产品做的烂一些,公司过得也不会差。


在我的理解中,营销技术其实和黑客技术很相似。黑客入侵计算机系统获得权限,如果能控制更多的计算机,能做的事情越多。当今互联网黑 {MOD}产业,没有哪个是不控制一批“肉鸡”的,有了这样一批网络机器战队,小可以薅羊毛刷单,大可以发起攻击打瘫网站。


为了以更低的成本控制更多的计算机,黑客需要研究诸多网络和计算机的安全技术,例如在广泛使用的软件中,挖掘出漏洞并利用;在网络协议中,找到绕过验证的方法;收集不同行业系统的隐私数据用于获利。一批人各自分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你在互联网上中的病毒、看到弹出的恶意窗口、收到的垃圾信息、接到的诈骗电话,这些都是黑 {MOD}产业照耀到你身上的光辉。


营销做的其实是相似的事情,只不过是把计算机当成了人。


在现实生活的世界中,哪里的注意力最多,哪里就会有营销。如何从中收集到尽量多的注意力;怎样让信息自动地传播起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如何利用人性特点,借势形成放大效应;如何通过做得最少得到最多的结果……这些都是营销关注的话题。


对于初创企业而言,在营销上功夫下得好,可以节省极大的成本。因为优质的注意力资源往往是有限的,价格昂贵,而且是垄断的。你看看央视黄金广告的价位,看看百度核心关键词的报价,看看门户的头条广告的价格。大块的肥肉已经被占据,作为民间的普通创业者,只能从边角料开始吃,同时觊觎行业的更替变换,以期找到重新洗牌的机会。


说到这里你也许会想,营销和消费者有什么关系?我觉得对于企业来说,除了让你掏钱买,成为企业的客户,其他的就没有什么关系了。但是这句话太直接了,直接到我们很难直视,于是我们会有很多其他的表达,来让真相不那么赤裸裸。


例如,
要为客户创造价值。
要为行业发展作出贡献。
要和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要为社会的发展尽一份公益。
……


但是,我认为,这些措辞再美妙,也不能掩盖过一家企业要赚钱活命的事实。当创业者准备做一家商业公司的时候,赚钱就必须也只能是最核心的使命。任何看上去美好的措辞,都奔向一个核心:如果你不赚钱,那你就只能死掉了。


最近知识界有一家以做“公益”为口号的企业,因为上线了一个购物的商城开始卖货,遭到大量用户的强烈反对,很多人认为这家企业居然变了要赚钱了,以致创始人不得不出来澄清使命不变,还是为了做公益。这有点尴尬了。做企业你就大方承认自己赚钱就好,如果不赚钱,企业死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但是有时候企业为了营销,会打一些“公益”、“爱”的口号,这是在营销上的取巧,更容易吸引到更多的关注。毕竟善良和自以为善良的人,在社会上还是占多数。但是企业毕竟是要活命,尤其是维护创始人高大上的人设需要花钱。于是最后,企业还是要去赚钱,所以上线个商城其实是很正常的商业选择。但是问题来了,最初以“公益”吸引到的人就会感觉自己被欺骗,于是反水说你变了。其实企业的本质并没有变,只是以前的噱头持续不下去了露出了真相的獠牙。但是何必搞这么多套路呢,先承认自己的本质就好。你先赚到了钱,再说公益的事情,不是更好一些?


所以,企业可以用很多高大上的话术去修饰自己的行为,但是当你一旦进入到商业的领域,就像上了战场一样,你必须依照这个规则去斗争,要么出众,要么出局,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


这个认知建立以后,再回到我们的学习的话题。


知识付费的出现,我们突然意识到,纯粹的“学习”,也能做成一门生意。那知识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从企业的角度看,你也许会更清晰一些。


知识付费的供应商,其实就是一家以提供罐装知识作为自己收入的企业。当然这里会有很多崇高的使命来包装这个核心,例如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更好的知识,帮助他人提高工作效率,传承人类的文明等。但是一定要认清一个现实就是,说了这么多,做了这么多,如果客户不再给企业钱,这家企业就完蛋了。


知识付费企业必然需要针对知识的话题开展营销。但是知识付费打了一个擦边球:关于知识的营销,正好能利用千百年来,老百姓对于知识的尊崇与渴望,所形成的概念红利。中国人历来注重教育,殚精竭虑地把孩子送到名师门下接受知识的洗礼,望子成龙。中华文明尊师重教,才有今天文化的繁荣昌盛。


这两年知识付费的火爆,其实占了这个便宜。正因为人人脑海里都有“好好学习”的理念,才有“知识付费”的繁荣。但是我们要看到知识付费的本质属性仍然是商业公司的经济行为。经济就是要赚钱的,即使打着再美丽的旗号,本质的属性是不会变化的。


如果要赚钱就要营销,一旦要营销,那就和学习远离了。因为前面已经分析了,营销满足的是企业的利益,而不是用户的利益。于是可以有这个推论,对知识付费提供商而言,根本利益不在于你是不是学得好,而在于你是不是持续花钱买知识。甚至可以更进一步说,对于知识供应商而言,你持续学但是持续学不好,是更符合知识付费产业发展利益的,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持续不断地买知识,才能源源不断地贡献收入。


这一切的出发点其实就在于营销:营销就是想帮助企业持续地赚钱,只要满足这个目标的都会被营销利用。最近王利芬老师因为茅侃侃自杀写了一篇文章十万阅读而发微博沾沾自喜,自媒体周冲洗稿被行业讨伐却振振有词,都是对营销极度追求后的畸形结果。


知识本来和学习是紧密绑定的,你要好好学习才能获得知识。现在变了,你轻轻松松听一下,随随便便看一下,就能获得知识,和时代精英大脑同步,随时升级自己的认知。面对这个情况,我觉得,要么是知识变浅了,要么是你变聪明了,要么就是商业造假了。


你读一本书,知识付费会准备好精巧的金句图片,诱导你分享出去获得更多的人的关注。


你写一个笔记,知识付费教你画出思维导图手绘笔记,你拿着自以为漂亮图画四处分享美名视觉学习。


你学一个知识,没有掌握就迫不及待地找人分享,因为你相信,只要你分享出去别人能听懂,你就能学会啦。


你搞快速阅读,一小时读5本书,感觉自己站在了知识之巅,哪怕你不记得自己读了什么,但是就是觉得自己好棒。


你开始学习的历程,本事没有学到,加了一堆的好友,于是你说,学习就是社交啦,加到好友就是学习。


你买一门课程,不是为了学到一些知识,而是你认为这门课分销出去,你可以赚到钱,然后你还说这是知识变现。


你做一个知识社群,读者因为信任给了你一笔钱,你收到钱以后不想着好好做事情,担当起他人对你沉甸甸的信任,转头就四处分享,我如何做知识变现月入X万,再赚一笔钱。


营销正在侵蚀你的学习,你再也无法回到原来那种单纯地、浸入式地学习了,你也无法完全地学进一个新的体系了。你能做的就是等待别人的精华要点整理,期待别人的知识导图手绘,期待别人的解读转述于干货……


你沉浸在异常舒适的“学习体验”中,追求一听就懂的感受,但是你却忘记了,你正在麻痹自己的神经。等你遇到新的问题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学识积累是多么的虚弱,那些朋友圈的打卡形同虚设,在社群里的聊天记录就是泡影,自己的生活还是那样惨淡。


我们的学习,就是这样被营销搞坏了。在知识付费浪潮的冲刷下,你一次又一次被营销鼓动掏钱,一次又一次落空放弃,又一次一次遗忘。最后你实在受不了这样的生活,想要真正学一点东西的时候,你会发现:


哎我怎么什么都看不懂。
为什么这个那么枯燥。
长篇大论好讨厌啊!
为什么连个图都没有。
谁讲给我听一下嘛我好烦。
这个老师讲什么不听了……


恭喜你,你终于经过知识付费的不断学习,修炼成为了一名无法深入思考独立学习的韭菜。你的学习力终于被剥夺,开启你的终身买课、终身付费的学习历程吧。终身学习是一件好事,但是在营销的鼓动下变形,总感觉像是终身付费的意思。一日韭菜,终身韭菜,碧波荡漾,无法想象。


以前在一个群里,我和某教育创业者就商业和教育能否一致的问题上发生过争执。我认为一个商业机构是没有办法在赚钱的时候做最好的教育的,对方坚持认为可以在赚钱的同时把教育做得很好。


什么是好的教育?家长会为了让孩子能上一个好的大学,把自己的房子卖掉,卖一个高价学区房。但是你现在会看到哪个家长为了上一个商业机构的培训班,做这样的事呢?


商业由于营销的存在,过度地折损了自己的信誉。毕竟“唯利是图”会在道义上有所损失,所以中国古代一直是“士农工商”的排序,我认为这不是落后,而是历史条件下的先进认知。教育是怎么赚钱?教育的收益不是来自于直接从学生身上变现,而是教育由于提供的教育质量太好,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愿意给学校捐钱……


所以你看到目前全球顶级的大学都会收到许多的校友捐赠,形成基金会。校友在求学期间接受了好的思想、理念的熏陶,在社会上长大成才后,做出了贡献,赚到了钱,回来捐个楼什么的……这是教育的生态与玩法。


商业有这个魄力么?商业做不到的,哪怕是教育领域的商业创业,本质还是要活命的。要活命就要赚钱,就要从当前客户中榨取出尽量多的钱。但是好的教育却不需要面对这个问题,只要给学生真正提供好的教育,就可以了。教育很牛逼,教育敢垂拱而治,商业没这个胆。


而我相信,当你真正想提供好的教育而不是要赚钱的时候,你才会真正有心力去琢磨一些怎样让人进步的事情,才不会因为一些迫不得已的因素而屈服折衷。这个商业目前没有魄力做到,现在各家商业公司的专注点更多在怎样让老师提升学生续课率上,讲段子成为每一名老师的基本功。于是你花了钱,听了一节又一节的段子,笑了一桌的口水,回去很有启发的样子,感觉良好。


学习是一个训练神经系统的过程,我们的大脑结构决定了学习新东西感到不舒服是必然的。建立新的神经链接要消耗能量,所以你无法做到“轻松”、“快捷”又“简单”、“易懂”。这是我们成长的山峰,每个人都要攀登。


我希望我的读者能看明白这一层面的关联,这样你在进步的时候就不会被轻易干扰,至少你可以少花许多不必要的钱,却提升了效率。多做一些传统意义上学习该做的事情,这些在我们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时候,老师都教过。但是由于太正确了以至青春期的逆反选择了忽略。少做一些噱头和无关痛痒的事情,因为你在学习上造假,学习不会给你真功夫,吃亏的还是自己。


那么会有人问,有没有可能在既帮助受众提升水平的时候又赚钱两不误的?世界上怎么会那么好的事情,让你既得了利又能得名。即使有的话,怎么可能轮得上你?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