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5 19:45发布
来源:微信公众号作者:老喻在加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zAR0uNpJSECR-W4KaWiDRQ
我的人生充满了随机游走的特性,正如妈妈早年为我算命所指:生之地不养之,养之地不留之。生于武汉乡下,长于襄阳,求学北京,谋生广州,移居温村。在那些回头看来极为关键的时刻,平时心不在焉的我,总是分外决断。
觉察到血液里的这种赌性,我从来不去赌场。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不喜欢置身于没有挣扎余地的战场。我已经要与这人世的虚无主义纠缠,不想再把自己置于毫无希望的概率困境。(然而我依然买了A股。)
所以,在广东生活接近20年,我没去过澳门。今年暑假,奔着超大型度假酒店,我带亲朋好友老少旅行团,住到巴黎人酒店。如同我在“两眼论”里对拉斯维加斯的定位模型:赌城+会展度假,澳门如今焕然一新,到处可见家庭游客。
(我从酒店房间拍出去。)
对比全球赌城拉斯维加斯,低调的澳门2017年博彩收入接近前者5倍(332亿美元 vs. 71亿美元)。
如你所知,我作为“概率原教旨主义者”,要是不去下赌场,近距离观察一下鲜活的概率实验室(或者屠宰场),那才蠢呢。以下是考察总结。
晚上八九点,酒店楼下的赌场大厅里大约有六七成人。
粗扫一下,百家乐桌数最多,二十一点稀稀拉拉只有三桌,不到10人。
大厅的液晶屏上如卖场促销般,介绍推出的新玩儿法。
最大下注可达300万。VIP室状况如何不得而知,也许大户贡献了大头吧。
哪里人气最旺呢?
押大小。桌数未必第一,但单位面积人数最多。
也许押大小,最能满足下注者“即时满足”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即时满足,原因有二:
1、要求立即看到结果;
2、不愿意或不能等待“延迟满足”。
前者偏向于生理层面,后者偏向于心理层面。
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的发展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 协调人际关系、 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
最早的“延迟满足”实验发生于上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发现,该能力对一个人的未来有很强的预测性。
今日头条的张一鸣喜欢提及“延迟满足”,亚马逊的贝佐斯更是延迟满足的典范。
中国人在赚钱上,追求“即时满足”,但是在享受生活上,倒是很能做到“延迟满足”,像是把性生活攒到老年再用。
这二者的原因是同一个--我们刚从充满不确定性的稀缺年代走出来。就像我妈妈,不管巨大的冰柜里装满了多少食物,她都难摆脱“不够吃”的焦虑。
《稀缺》作者塞德希尔· 穆来纳森,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研究调查发现: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即便是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变得富足和高效。实际上,在长期性的资源(钱、时间)稀缺中,人们已经形成了“管窥”之见,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最理性的经济模型和行为方式都会变得不再符合自身的内在逻辑。最终,稀缺会俘获我们的大脑,渐渐让我们失去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变得更加愚笨和冲动。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小概率心存侥幸。更何况,改革开放以来,赌徒似乎一直都是赢的,加上胜者为王的主流价值观,更加强化了幸存者偏差效应。
赌场,像是我们现实世界的超级隐喻。
据说一个人被雷劈中的概率大约为180万分之一,而中乐透头奖的概率约为2140万分之一。
而赌场的秘密是,并不需要太大优势,给你貌似平等、有机会的错觉。
我在赌场大厅里拿到简陋的游戏指南小册子,里面明明白白写着赔率和赌场优势:
赌场优势看起来不大,但是凭借“大数定律”的魔力,能够稳稳地形成对赌客的概率压制。
这只是单局的概率差。一局局叠加下来,就像钝刀割肉,要不了多久,你就会输光本钱。
偶尔(并及时收手)的大赢家,不会影响到赌场的概率优势。
以人气最旺的押大小为例,机器摇三个骰子,你可以选择小:4~10,或者押大:11~17。
秘密在哪儿呢?分别少了一个3和18。这就是赌场的概率优势。
押大小的游戏桌上,还有很多眼花缭乱的选项,例如:
你可以押结果是4,赔率是1赔50。实际上你得到4的概率是1/72,这之间的差值,就是赌场的概率优势。
再有,你可以押三个骰子上的数字全是一样的,例如三个1,三个6等,赔率是1赔24。实际上你得到“三个数字一样”的概率是1/36。
简而言之,只要你进了赌场,你就掉入了概率的陷阱。
而且,你玩儿得最爽的,能够最大实现即时满足的,应该都是赌场最喜欢的项目,即输得最快的。
据说跳出大数定律的超级绝招是——只玩一把!
但这只是对个体。对赌场而言,只要有人源源不断地来,大数定律依然稳稳奏效。
在本次蜻蜓点水般的考察中,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押大小游戏桌旁边的屏幕。
该屏幕有过去12把的结果,分别用“大”和“小”显示。所以,看起来就是12个随机分布的“大”和“小”。
我观察了一下,90%的人会根据牌子上显示的数字来下注。
根据随机原理,我们知道,过去骰子出现的结果,并没有“记忆”(除非赌场想让它有),所以对未来毫无影响。
但是赌徒都热衷于"小数定律"--把从大样本中得到的结论错误地移植到小样本中的倾向。比如人们知道掷硬币的概率是两面各50% ,于是在连续掷出5个正面之后就倾向于判断下一次出现反面的几率较大。但事实上下一次出现反面的概率依然是50%,在小样本中,正反分布并不会被无形之手拉平。
好玩儿的地方是,大部分情况下,赌徒们并非会是在连续出现5个大的情况下,去押小,而是继续押大。例如我看到有一局,大约有十几个人同时押了小。除了因为屏幕上显示连续出了好几把小,还因为,当有六七个人都押了小之后,又有三五人羊群般跟上。
大家对“热手效应”的推崇很让我意外。因为骰子并非篮球运动员。我们知道,热手效应,来源于篮球运动中。指比赛时如果某队员连续命中,其他队员一般相信他“手感好”,下次进攻时还会选择他来投篮,可他并不一定能投进。仅凭一时的直觉,缺乏必要的分析判断就采取措施就叫做热手效应。
过去连续投进或投丢的球,真的会影响下一次出手会不会命中吗?康奈尔大学的托马斯•季洛维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会。
研究者们认为,人们之所以会“感知”到“热手效应”的存在,本质上是对随机性的一种错觉。
这个显示屏幕上的“规律”,大概就像经济学家的预测,成功企业家的经验总结,订阅号上的成功学,商学院的案例分析,股神们的选股。
前年去迈阿密坐邮轮,照例有赌场,老外玩儿得最多的是21点。在赌场采用更多副扑克前,通过算牌,21点被认为是赌场中最有可能赢钱的游戏。
你只要记下如下策略矩阵: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追溯了21点战胜赌场的历史。本文并非探讨赌术,倒是下面的悬念比较好玩:
既然数学天才们破解了21点,为什么赌场不关掉这个项目?
为了对付你们这些聪明家伙,赌场增加了扑克牌的数量,增加数牌难度,有时候还会用无限循环的发牌机。
但,重点不在这里。
电影《决胜21点》里的原型张约翰解释了有趣的原因之一:
算牌术未发明前21点只是赌场的小赌戏。玩的人远比骰戏(Craps)和轮盘少。算牌术开始让赌场害怕,后来发现大多数人懒得学。“21点可以用算牌击败”的概念随算牌术的传播,令21点成为美国赌场内最受欢迎的赌戏,大多数人因为听说21点可以赢,又自认自己(比一般人)聪明懒得学算牌就玩21点,结果赌场赚更多!
多么活生生的例子:成功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到底是如何变成毒药的?
就是让你以为自己可以赢,然后产生了成功幻觉,结果,反而加大了你“仍然什么都没做”的可能性。
据说很多人拿着必胜秘籍,在飞机上匆匆翻一下,一到赌场就迫不及待地投身其中。
几乎必胜的21点赌场秘籍摆在面前,都没有多少人认真去练。
何况是在并无真正秘籍的股市呢?
尽管我们都知道赌场请得起最好的数学家,人们始终有一种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可能有机会找到赌场的漏洞。
例如“马丁格尔策略”。即:在某个赌盘里,当每次赌金“输钱”时就 以2的倍数再增加赌金,直到赢钱为止。
还有“反马丁格尔策略”:在某个赌盘里,当每次赌金“赢钱”时就以2的倍数再增加赌金,若一直赢,就再加倍赌注。
以上策略并不可行,因为其所承担的风险和获得的预期收益是不对称的。更何况,赌场通过设置投注上限的方法,让你即使有无限多钱,也不能不断加倍下注。
你得明白,自己到底是在和谁对赌?无论是专业性,还是团队,资金,游戏规则,你都毫无优势。
大致上有两类:
1、是利用赌场对赌徒的激励机制,玩儿那些尽量少输但又能积累会员积分的项目,然后“套取”豪华酒店的免费吃住;
对于该策略,有人怀疑其可行性。
2、混迹在赌场里,做赌场的二道贩子。即,利用赌场过大的优势,以更优惠(但仍然有收益空间)的赔率,让赌徒把本来下给赌场的赌注下给自己,实现套利。技术细节不说了,但显然很容易挨打。
简而言之,都相当于卖水。好的商业模式,某种意义上,都是套利或者卖水。
8、中国人为什么好 {MOD}?
此处不能且不愿展开,随便罗列一下:
1、稀缺+追求即时满足;
2、发财梦+不愿意付出时间;
3、不愿意为自己无法享用的树荫去种树;
4、缺乏安全感;
5、现实中,游戏规则并不固定;
6、主流价值观推崇敢冲的人,至少幸存下来的那些人看起来很不错。
大部分老外胆子特别小。例如老外做预算,卡得死死的。有嫁给老外的朋友,老公不太敢买太贵的房子。不像咱们,房子涨多高,都敢追。
中国高速发展,机会更多,一夜暴富,屌丝逆袭,似乎一切皆有可能。
最后
对于只是找个乐子的人,包括体会一下概率的趣味性和残酷性,以及对于需要通过小赌来练练手的职业投机和投资人士,赌场是个概率实验室。
对于希望靠 {MOD}发家致富的人,赌场就是一个概率屠宰场。
在澳门赌场,我穿行其间,一边观察人群,一边心算那些游戏的概率,深深地感受到:
在一个概率劣势被锁死的场所,最好的对策是远离该地。
人生的自由,某种意义上,就是概率的自由。
不赌的人是自由的。
最多设置5个标签!
我的人生充满了随机游走的特性,正如妈妈早年为我算命所指:生之地不养之,养之地不留之。生于武汉乡下,长于襄阳,求学北京,谋生广州,移居温村。在那些回头看来极为关键的时刻,平时心不在焉的我,总是分外决断。
觉察到血液里的这种赌性,我从来不去赌场。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不喜欢置身于没有挣扎余地的战场。我已经要与这人世的虚无主义纠缠,不想再把自己置于毫无希望的概率困境。(然而我依然买了A股。)
所以,在广东生活接近20年,我没去过澳门。今年暑假,奔着超大型度假酒店,我带亲朋好友老少旅行团,住到巴黎人酒店。如同我在“两眼论”里对拉斯维加斯的定位模型:赌城+会展度假,澳门如今焕然一新,到处可见家庭游客。
(我从酒店房间拍出去。)
对比全球赌城拉斯维加斯,低调的澳门2017年博彩收入接近前者5倍(332亿美元 vs. 71亿美元)。
如你所知,我作为“概率原教旨主义者”,要是不去下赌场,近距离观察一下鲜活的概率实验室(或者屠宰场),那才蠢呢。以下是考察总结。
一、赌场人群分布晚上八九点,酒店楼下的赌场大厅里大约有六七成人。
粗扫一下,百家乐桌数最多,二十一点稀稀拉拉只有三桌,不到10人。
大厅的液晶屏上如卖场促销般,介绍推出的新玩儿法。
最大下注可达300万。VIP室状况如何不得而知,也许大户贡献了大头吧。
哪里人气最旺呢?
押大小。桌数未必第一,但单位面积人数最多。
也许押大小,最能满足下注者“即时满足”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二、即时满足之地即时满足,原因有二:
1、要求立即看到结果;
2、不愿意或不能等待“延迟满足”。
前者偏向于生理层面,后者偏向于心理层面。
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的发展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 协调人际关系、 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
最早的“延迟满足”实验发生于上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发现,该能力对一个人的未来有很强的预测性。
今日头条的张一鸣喜欢提及“延迟满足”,亚马逊的贝佐斯更是延迟满足的典范。
中国人在赚钱上,追求“即时满足”,但是在享受生活上,倒是很能做到“延迟满足”,像是把性生活攒到老年再用。
这二者的原因是同一个--我们刚从充满不确定性的稀缺年代走出来。就像我妈妈,不管巨大的冰柜里装满了多少食物,她都难摆脱“不够吃”的焦虑。
《稀缺》作者塞德希尔· 穆来纳森,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研究调查发现: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小概率心存侥幸。更何况,改革开放以来,赌徒似乎一直都是赢的,加上胜者为王的主流价值观,更加强化了幸存者偏差效应。
赌场,像是我们现实世界的超级隐喻。
3、概率的秘密据说一个人被雷劈中的概率大约为180万分之一,而中乐透头奖的概率约为2140万分之一。
而赌场的秘密是,并不需要太大优势,给你貌似平等、有机会的错觉。
我在赌场大厅里拿到简陋的游戏指南小册子,里面明明白白写着赔率和赌场优势:
赌场优势看起来不大,但是凭借“大数定律”的魔力,能够稳稳地形成对赌客的概率压制。
这只是单局的概率差。一局局叠加下来,就像钝刀割肉,要不了多久,你就会输光本钱。
偶尔(并及时收手)的大赢家,不会影响到赌场的概率优势。
以人气最旺的押大小为例,机器摇三个骰子,你可以选择小:4~10,或者押大:11~17。
秘密在哪儿呢?分别少了一个3和18。这就是赌场的概率优势。
押大小的游戏桌上,还有很多眼花缭乱的选项,例如:
你可以押结果是4,赔率是1赔50。实际上你得到4的概率是1/72,这之间的差值,就是赌场的概率优势。
再有,你可以押三个骰子上的数字全是一样的,例如三个1,三个6等,赔率是1赔24。实际上你得到“三个数字一样”的概率是1/36。
简而言之,只要你进了赌场,你就掉入了概率的陷阱。
而且,你玩儿得最爽的,能够最大实现即时满足的,应该都是赌场最喜欢的项目,即输得最快的。
据说跳出大数定律的超级绝招是——只玩一把!
但这只是对个体。对赌场而言,只要有人源源不断地来,大数定律依然稳稳奏效。
4、屏幕上的智慧错觉在本次蜻蜓点水般的考察中,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押大小游戏桌旁边的屏幕。
该屏幕有过去12把的结果,分别用“大”和“小”显示。所以,看起来就是12个随机分布的“大”和“小”。
我观察了一下,90%的人会根据牌子上显示的数字来下注。
根据随机原理,我们知道,过去骰子出现的结果,并没有“记忆”(除非赌场想让它有),所以对未来毫无影响。
但是赌徒都热衷于"小数定律"--把从大样本中得到的结论错误地移植到小样本中的倾向。比如人们知道掷硬币的概率是两面各50% ,于是在连续掷出5个正面之后就倾向于判断下一次出现反面的几率较大。但事实上下一次出现反面的概率依然是50%,在小样本中,正反分布并不会被无形之手拉平。
好玩儿的地方是,大部分情况下,赌徒们并非会是在连续出现5个大的情况下,去押小,而是继续押大。例如我看到有一局,大约有十几个人同时押了小。除了因为屏幕上显示连续出了好几把小,还因为,当有六七个人都押了小之后,又有三五人羊群般跟上。
大家对“热手效应”的推崇很让我意外。因为骰子并非篮球运动员。我们知道,热手效应,来源于篮球运动中。指比赛时如果某队员连续命中,其他队员一般相信他“手感好”,下次进攻时还会选择他来投篮,可他并不一定能投进。仅凭一时的直觉,缺乏必要的分析判断就采取措施就叫做热手效应。
过去连续投进或投丢的球,真的会影响下一次出手会不会命中吗?康奈尔大学的托马斯•季洛维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会。
研究者们认为,人们之所以会“感知”到“热手效应”的存在,本质上是对随机性的一种错觉。
这个显示屏幕上的“规律”,大概就像经济学家的预测,成功企业家的经验总结,订阅号上的成功学,商学院的案例分析,股神们的选股。
5、假如有秘诀前年去迈阿密坐邮轮,照例有赌场,老外玩儿得最多的是21点。在赌场采用更多副扑克前,通过算牌,21点被认为是赌场中最有可能赢钱的游戏。
你只要记下如下策略矩阵: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追溯了21点战胜赌场的历史。本文并非探讨赌术,倒是下面的悬念比较好玩:
既然数学天才们破解了21点,为什么赌场不关掉这个项目?
为了对付你们这些聪明家伙,赌场增加了扑克牌的数量,增加数牌难度,有时候还会用无限循环的发牌机。
但,重点不在这里。
电影《决胜21点》里的原型张约翰解释了有趣的原因之一:
多么活生生的例子:成功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到底是如何变成毒药的?
就是让你以为自己可以赢,然后产生了成功幻觉,结果,反而加大了你“仍然什么都没做”的可能性。
据说很多人拿着必胜秘籍,在飞机上匆匆翻一下,一到赌场就迫不及待地投身其中。
几乎必胜的21点赌场秘籍摆在面前,都没有多少人认真去练。
何况是在并无真正秘籍的股市呢?
6、马丁格尔策略尽管我们都知道赌场请得起最好的数学家,人们始终有一种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可能有机会找到赌场的漏洞。
例如“马丁格尔策略”。即:在某个赌盘里,当每次赌金“输钱”时就 以2的倍数再增加赌金,直到赢钱为止。
还有“反马丁格尔策略”:在某个赌盘里,当每次赌金“赢钱”时就以2的倍数再增加赌金,若一直赢,就再加倍赌注。
以上策略并不可行,因为其所承担的风险和获得的预期收益是不对称的。更何况,赌场通过设置投注上限的方法,让你即使有无限多钱,也不能不断加倍下注。
你得明白,自己到底是在和谁对赌?无论是专业性,还是团队,资金,游戏规则,你都毫无优势。
7、赌场套利大致上有两类:
1、是利用赌场对赌徒的激励机制,玩儿那些尽量少输但又能积累会员积分的项目,然后“套取”豪华酒店的免费吃住;
对于该策略,有人怀疑其可行性。
2、混迹在赌场里,做赌场的二道贩子。即,利用赌场过大的优势,以更优惠(但仍然有收益空间)的赔率,让赌徒把本来下给赌场的赌注下给自己,实现套利。技术细节不说了,但显然很容易挨打。
简而言之,都相当于卖水。好的商业模式,某种意义上,都是套利或者卖水。
8、中国人为什么好 {MOD}?
此处不能且不愿展开,随便罗列一下:
1、稀缺+追求即时满足;
2、发财梦+不愿意付出时间;
3、不愿意为自己无法享用的树荫去种树;
4、缺乏安全感;
5、现实中,游戏规则并不固定;
6、主流价值观推崇敢冲的人,至少幸存下来的那些人看起来很不错。
大部分老外胆子特别小。例如老外做预算,卡得死死的。有嫁给老外的朋友,老公不太敢买太贵的房子。不像咱们,房子涨多高,都敢追。
中国高速发展,机会更多,一夜暴富,屌丝逆袭,似乎一切皆有可能。
最后
对于只是找个乐子的人,包括体会一下概率的趣味性和残酷性,以及对于需要通过小赌来练练手的职业投机和投资人士,赌场是个概率实验室。
对于希望靠 {MOD}发家致富的人,赌场就是一个概率屠宰场。
在澳门赌场,我穿行其间,一边观察人群,一边心算那些游戏的概率,深深地感受到:
在一个概率劣势被锁死的场所,最好的对策是远离该地。
人生的自由,某种意义上,就是概率的自由。
不赌的人是自由的。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