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5 20:07发布
一个中等人口省份,如浙江,每年通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信息学)等学科竞赛省级一等奖获得高考加分资格的学生有100多名,而通过其他五花八门渠道获得高考加分资格的多达4000多人!其他省市,大抵如此。
但是,喊得最响,动得最快的,却是取消5门学科竞赛省级一等奖的高考加分资格!
最先取消学科竞赛加分资格的政府是重庆市,该市假造少数民族身份泛滥成灾!
最先取消学科竞赛保送资格的学科是计算机,消息传出,中国计算机协会网站被黑!
有人会说,梦里江河是不是因为......?
咳!那些能够拿到学科竞赛省级一等奖的孩子,一定具备了聪明、勤奋、坚韧不拔的品性。这样的孩子,不管是否有高考加分,大学都会抢着要的。
不平则鸣,而已。
2009年07月27日13:43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2009030期封面
【文章导读】
“二级运动员”的自救之路(篇幅所限,未转贴此文,请点此链接)
高考加分政策源流(篇幅所限,未转贴此文,请点此链接)
为了农民子弟,建议“裸考”(篇幅所限,未转贴此文,请点此链接)
【文章内容】
《瞭望东方周刊》封面文章:高考加分真相
高考加分路线图
与更改民族、获得艺术加分相比,购买发明和电脑制作作品甚至不需要特殊渠道。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造假除非出卖者反水,否则几乎不会露馅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葛江涛、庄雪雅 |北京、上海报道
即便是高考考生“少数民族”、“航模”等加分造假事件次第曝光,高考加分政策的全貌仍显得暧昧不明。
根据教育部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5大类情形可以加20分投档,5类加10分投档,3类优先录取。
有媒体统计,上述情形在全国各地衍生了将近200条各类地方性加分政策。
更加难以统计的是,这近200条地方性加分政策,又蕴含着多少“弹性空间”。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通过对教育界多位资深人士的采访,试图勾勒出目前国内高考加分政策的大致面貌,并呈现出某些人的“操作”路线图。
在公示审核前,曾经发生过什么
在5月曝光过高考航模加分事件的浙江,今年共有4998名考生申请高考加分,其中有483人未获得加分资格,淘汰率接近10%。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两级公示淘汰144名申请考生,另外339人中,276人放弃了省级测试,其余则未通过省级测试。
在审核公示关节,淘汰率最高的类别是“思想品德表现突出者”,26名申请者均未获加分;淘汰绝对人数最高为学科竞赛获奖者和少数民族考生,分别有48人和26人未能通过。
在淘汰的主要环节---省级统一测试中,有63名考生被淘汰,其中包括社会关注的“三模三电”类考生23人;另外,球类等集体项目中,部分非主力队员也因实际技能未达标而被刷下。
276名弃权考生中有168名考生是申请田径类加分的,比例超过六成。据介绍,这些项目申请者中的一部分人,已通过高校选拔高水平运动员和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方式升学,再次报名参加省级测试是出于双保险的心态。另外,在备受关注的“三模三电”项目中,有33名考生报名后放弃测试。
这原已列入加分名单而后又被取消资格的483名考生,让人窥见了高考加分的路径与名不副实者的规模。
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冯成火看来,公示及复审环节,在解决高考加分造假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像最后一道防火墙,将造假者挡在高校大门外。
那么,在公示审核前,曾经发生过什么?
少数民族和侨籍身份
国家高考加分政策可分为鼓励性加分和照顾性加分两大类。前者指考生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了某些方面的成绩,由此获得加分机会;后者指考生的自然属性和国家相关照顾政策下的加分,如少数民族。
对于重庆文科高考头名学生以少数民族身份造假而获加分,曾任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的周洪宇告诉本刊记者,这个案例非常有代表性。“操作上存在漏洞,加上没有人去审查,这类事情相对容易运作。”
这位头名学生民族身份更改的过程相当平顺。2006年上半年,这位头名学生的父亲在县招办工作,他找到时任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请其帮忙。
具体手续由这位头名学生的姑姑办理,准备完所需材料后,于2006年7月12日交到县民宗局长手中。
据《重庆市实施〈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分的规定〉办法》,更改民族的申请人须先向所在单位提交申请,公示7日无异议后,才可将申请材料报县民宗局待批。
而本刊记者从知情人处了解到,这位头名学生的父亲并没有按照规定向单位提交申请,县民宗局长也没有查验相关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就在当天签下“同意报批”,随后上报重庆市民宗部门。
10月9日,这位头名学生更改民族身份的申请获批,同时还发放了更改说明书。孩子的姑姑凭说明书到公安机关办理手续,使这个3年后将参加高考的孩子,从汉族变成了土家族。
不仅仅是干部子弟,周洪宇表示,类似做法,有些群众也可能凭借关系成功运作,并最终为参加高考的孩子“争取”到加分机会。
周洪宇称,特别是少数民族及侨籍这两项,由于地方操作不够严格,让有些人很容易运作。以侨籍为例,教育部门的规定是华侨子女才可以享有加分资格,但地方上在操作时,有个身为华侨的姑姑,就可能让考生获得华侨身份。
艺术考试的非正常高温
在2009年教育部的加分原则规定中,并没有艺术加分的内容,但习惯上,各地仍会确定大量艺术加分考生。
今年大三的小贾回忆起高考前的经历,时隔数年仍然觉得“胸口一阵一阵地发闷”。“我原来是重点高中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当时可以拿到一所大学20分的自主加分,但是我有二胡特长,还想冲一冲更好的大学,就没有要那张表。”
那年,她自信地走进某重点大学的艺术特长生考场,并在专业测试中名列前茅。但加分名单公布之后,小贾意外地发现自己名落孙山;更加意外的是,她在那张名单上看到了同窗的名字。“那个同学拿到的是阮(一种古琵琶)特长生名额,考到一本线就可以录取。可是,我们民乐团没人听说过她会弹阮,乐团训练她一次都没来过。我只知道她家长在政府部门做事。”
3年前的暑期,一种针对高考加分的“名校加分培训班”在上海兴起,当时,这种培训班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短期集训,令学生获得艺术特长生中的表演类加分,收费3万元。据当时媒体报道,负责人称:“只要孩子长得还可以,辅导点朗诵、表演技巧,拿到10分20分加分不成问题。代课的很多老师就是艺术特长生的面试官,会透露考试的方法和具体内容。”
而一些中学生家长对此类学校表示欢迎:“只要真的有效,不要说几万元,就是十几万、几十万也值得。”
通过艺术特长加分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变相加分。
艺术类考生每年要经历两场大考,一场是高考前各高校组织的艺术专业测试(部分省份进行统一测试),另一场就是普通高考。如果前者合格,高考的录取成绩就会降低很多,通常比普通考生低200多分,有时甚至低300多分。
相对很低的文化课成绩,让一些考生和家长看到了希望,近年来,大量学生转投艺术类考试大军,部分考生甚至到高三时才拿起画笔,进入艺术培训班上课。
在高考大省山东,2007年艺术类相关考生达到历史峰值的16.9万人,2009年河南则一举突破10万人。
在艺术类考试中,交换试卷是最常见的作弊手段,其中有的是监考老师在受贿或迫于各种关系、压力后,帮忙把有关系考生的考卷跟同一考场里画的好的考生的试卷进行对调。
类似手段还有,单招单考的学校派往外地考点的老师,在试卷未送至学校前,帮助有关考生调包。这一招数在前几年曾广为流行,考生为此热衷于远赴外地赶考,曾经一度出现过“主场冷场,客场爆满”的怪现象。
雇用“枪手”是另外一种常见的方式。每年专业测试前,总有部分美术院校在校生为谋利而充当“替身”,替考生考试。
最初,考生会找和自己长像相似的考生替考。由于管理日益严格,如今“替身”多与考生同时参加考试,进考场后两人调换考试条码,技术高的“替身”画的是技术差的考生的考卷,如此便大功告成。
泄题是艺术考试中相对采用较少的作弊方式。考试前,通常会有工作人员参与场景布置等工作,提前一个晚上通常就能对照考生的准考证号,知道这一考场的素描对象是哪一尊石膏像;如果是考人像写生,提前一天甚至几天,“内部工作人员”也能知道个大概。
今年东部某高考大省举行省内艺术专业测试时,静物内容明码标价。有考生告诉本刊记者,要获知静物之一是“雪碧瓶”,需支付2000元,如果想知道全部4件静物,就需10000元。
还有一种方式是在考卷上做记号。这种招数大部分出自家长,直接或委托中间人贿赂个别批卷老师。
受贿者会去考场记下考生的画卷,或者让考生画上点“记号”。有些家长怕老师记不住,还会借助高科技(如微型摄像笔)把画完的卷子拍下来,发给批卷老师。
当然某些老师比较“慎重”,不收现金。于是家长会高价买一些批卷老师的画作。在一些城市,专门有画廊老板搭桥牵线,家长购买的价格往往是市价的数倍。
“艺术考试的公平完全在于监管。”周洪宇表示,艺术考试作弊与修改民族等手段相比,操作起来相对更难,所以必须加强针对艺术考生的考试监管,才能做到对所有考生的公平。
小小发明家
在教育部的规定中,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获得者,可加20分。
北京某著名高校的招生工作人员王西(化名)向本刊记者透露,以科学发明加分虽然很少被人提起,但对于“内行”来讲,它却是最保险、最不容易被发现的造假方式。
据本刊记者了解,前些年曾有家长悬赏3万元收购发明,标准就是能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相应名次。至于电脑制作作品,更可以从多种渠道购买。
与更改民族、获得艺术加分相比,购买发明和电脑制作作品甚至不需要特殊渠道。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造假除非出卖者反水,否则几乎不会露馅。
考生竞相造假,有的科技发明作品已经达到了博士水平。
上海某大学化学系教师陈先生很为女儿的成绩发愁。女儿虽然就读于知名高中,但成绩只排到年级200名以后。他了解到每年都有科技类竞赛加分,幅度还不小。于是他泡在实验室里整整一周,拿着成果和厚厚一叠资料让女儿参加竞赛。在陈先生的精心辅导下,女儿过关斩将,顺利通过成果交流、论坛展示和答辩等环节,最终拿到一等奖和与之相对应的加分。更令女儿欣喜的是,她的加分在学校公示后,居然无人表示异议。
有些加分“门槛很低”
在王西看来,省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造假难度,比发明加分更为容易,“因为它没有任何衡量标准,只要把人的工作做通,就能实现。”
“这种加分大多会落到中等生头上,而中等生占大多数,加分名额给谁,又要平衡。”上海一位非重点中学的高三年级组长林老师直言不讳。
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每年收到市优秀毕业生的推荐表格时,一批成绩中等或者中上的学生就要开始暗地较劲。”
对于这类加分的标准,林老师认为还算公平。“就算是中等学生要拿加分,也需要按照年级排名来决定”。不过她觉得,主观的东西也存在。“以前外地有过见义勇为加分,后来还有人特地制造事端来见义勇为,这些道德性非数据化加分,本来就给操作留下了天然空间。”
王西告诉记者,这类加分考生一般出现在上游中学,名额分配给谁完全由学校控制。过去一些年,学校会把名额给中游学生,让他们有机会进入好学校。后来很多校长“想明白了”,用它来帮助自己的学生获得“状元”称号。
家长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获得这些加分,需要得到班主任、校长以及教导主任的认可。许多时候,他们之间也有默契与平衡:每个人都会默认其他人提出的名单,以换取他人对自己名单的认可。
与发明加分同样的问题是,由于门槛太低,行情水涨船高,家长不得不付出更大代价来获得学校各种人物的认可。而最终在竞争中胜出的,往往是能够从更高一级找到关系的。
另外一些加20分的项目,涉及三大学科竞赛,以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者。这些,可能是最难通过“便捷渠道”获得名次的项目。
其他一些加分项目,还包括烈士子女、自谋职业的退役军人。优先录取则主要包括一些特殊军警人员或其子女。要想通过这些途径造假,需要有非常过硬的内部关系,审核比较严格又有明确标准,一般社会人员很难实现。
名牌高校一般优先录取未加分考生
虽然加分的“途径”很多,但由于造假日益严重,名牌大学已经对其态度冷淡。
多年参与招生工作的王西告诉本刊,加分在高考录取中最重要的作用是投档,“加上这10分20分,就可以进入高校的招生视野了。”
“招考办按照加分后的成绩给你投过来,说没有大问题就录了吧,碍于对方面子,有时也不好拒绝。”王西坦承。
但是,在具体录取过程中,分数相同的考生,名牌高校一般都会优先录取没有加分的。
在北大和清华每年公布的录取各省头名的数据中,细心的人会发现,有时两所学校公布的录取头名者总数,会超过全国各省头名的总和,“那是因为有时算的是加分后的‘状元’,有时还算了没加分的。”
加分政策正在收紧
取消一切高考加分政策的呼声,一直未息,但这在周洪宇看来很难实现。“侨办、军转办、计生委、工商联等,甚至有的部门把加分当做完成自身工作任务的一个手段,加分的范围一再扩大。”担任过教育厅领导的周洪宇对此感触颇深。
“如果有其他部门想参与意见,教育部门是挡不住的。”他说,有些地方出现的将考试加分当做发展地方经济、引进人才的手段,教育部门并无决定权。
周洪宇的看法,得到了南方一位省考试院负责人的认可。“每项加分政策都代表了某个部门的利益,某个资格审批部门的利益。如果说没有教育部门的利益那不确切,但教育部门在其中只是一部分。”
这位考试院负责人所在的省,近年来一直在力图缩减加分范围和幅度,“不断和发证机关、审批单位协商,后来官司打到分管省领导那里,领导说那你们教育部门先带头做起吧。”结果被取消的项目大多是教育部门有审批资格的,而降低幅度的项目是其他部门的。
这位负责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一再要求隐去姓名和所在省份,“减少加分是教育部门的成绩,但前提是其他部门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还把它拿出来当成工作成果宣传,那就更招其他部门反感了。”
比如,各省教育主管部门之上一般都有招生委员会,由分管副省长负责,这位副省长一般还分管教科文卫,“去掉哪个部门的项目,对于分管领导来说都不容易。况且从省里来讲,多搞点加分项目,高考学生就可以多走一些。”王西告诉本刊记者。
他还举例说,在一些体育大省,本该提高体育特长生标准,但由于体育部门比较强势,反而加分项目更多、幅度更大。
王西称,即使在中央,教育部门也可能受到其他部门制约,比如一些规定,就是某些部委、协会通过上级领导给教育部门施压,才成为加分项目的。
“虽然舆论一直认为高考加分是权力金钱交易的平台,但在某种意义上,它已经成为某些政府部门利益博弈的平台。”在王西看来,由于关系这么多政府部门的利益,取消高考加分只是纸上谈兵,“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不合理项目、降低幅度,同时完善监督。”
10天前,上海市人大代表前往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视察高考录取现场。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表示,上海市今年高考加分人数从去年的5352人减少至今年的2618人,明年将依据教育部要求进一步从紧调整,使加分幅度、范围控制在更“合理科学”的水平。
针对加分制度的变化,上海市人大代表、宝山区教育局副局长蒋碧艳说,每年都会有小幅度调整,因为考虑到考生的准备问题,幅度不能太大。如以前有一年突然不招某一项目的特长生,很多家长提意见,因为特长生准备一般在初中或高一就开始了。因此,项目的增减变化需提前通知,对考生及家长负责。目前加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加分幅度的缩减,如以前重点艺术团的优秀团员加10分,微调后改为加5分。
五花八门的地方高考加分政策
山东省曾规定应届高考考生可以每人加10分,初衷是为了防止复读。2002年后此项政策取消。
福建省规定,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或其子女享受高考加分照顾政策。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福建南平市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任建平得知见义勇为者子女高考可获加分后,便将他2003年水中救人一事向当地公安机关申报见义勇为行为。因未获认定,任建平将南平市公安局延平分局告上法庭。
河北省规定,该省授予“教育世家”称号的教师子女报考师范院校的增加20分;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初检合格学员增加10分。
江西省高招政策规定,为大力引进海外留学人才,加快实施科教兴赣步伐,建立引进留学人才的“绿 {MOD}通道”,留学人才的随迁子女在江西省参加普通高考并报考省内高校的,录取时可以加20分投档。
云南省规定,在各地州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内地高寒贫困山区工作10年以上,并且现仍在这些地区工作的教师的子女,第一志愿报考师范院校的加20分。2008年调整为报考省内院校加分,报考省外高校将不再享受加分。
重庆市规定库区移民考生可享受政策性加分5分,并可累加一项最高分值的加分,但两项相加不能超过20分。
上海市规定在校期间获得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三等奖(含三等奖)以上,或本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个人全能奖的技能特长生,高考成绩总分加10分。
为鼓励上海考生报考外地高校,上海市对一批、二批、三批中第一、第二志愿填报外地高校的考生,在对其填报的外地高校投档时,进行加分投档(零志愿、提前批、艺术体育的外地院校除外)。如外省市院校线上生源不足,对线下的考生,在征得学校同意后分别给予合成总分加20分投档的优惠(但必须达到学校所在招生批次的控制线)。
西藏高招政策规定,在县及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10年以上的正式教师、科技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或从以上岗位退休的正式职工子女可加10分;进藏干部、职工在藏工作每满一年(截止时间为7月31日),其子女报考普通高校加1分投档。父母双方在藏工作,以工龄较长一方为准。加分最高不超过30分。录取与否由招生学校审查决定。
黑龙江省为支持本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招徕更多的优秀人才,曾规定博士子女报考省内高校时,按侨胞子女待遇,可以获得20分的加分投档,2007年此项加分取消。
湖北省规定农村独生女报考省属高校时可享受政策性加分10分。
媒体曝光湖南省教育厅发文要求省内高校降分照顾教职工子女。
贵州省高招政策规定,在该省三个自治州所属各县(市)及少数民族自治县和贫困县连续工作15年以上的汉族干部,公办中、小学教师和卫生技术人员,其子女可以享受政策性照顾加分,总分低于第二批本科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10分以内的,且所报考的省内院校投档线为第二批本科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可向该省内院校提供该生档案,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本刊记者米艾尼据媒体报道整理
由于明年开始信息学竞赛一等奖将不再具有保送生资格,导致中国计算机学会网站(首页-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网)被黑。
网站截屏:
新闻背景:北京时间09年1月14日晚21点,在刚刚结束的冬令营开营式上,CCF秘书长杜子德教授高兴地宣布:“经过学会长期的、孜孜不倦的努力(见附录),我们终于高兴的看到,从今以后,我们使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和高考保送正式脱钩。”一语激起千层浪。
最多设置5个标签!
梦里江河引言:
一个中等人口省份,如浙江,每年通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信息学)等学科竞赛省级一等奖获得高考加分资格的学生有100多名,而通过其他五花八门渠道获得高考加分资格的多达4000多人!其他省市,大抵如此。
但是,喊得最响,动得最快的,却是取消5门学科竞赛省级一等奖的高考加分资格!
最先取消学科竞赛加分资格的政府是重庆市,该市假造少数民族身份泛滥成灾!
最先取消学科竞赛保送资格的学科是计算机,消息传出,中国计算机协会网站被黑!
有人会说,梦里江河是不是因为......?
咳!那些能够拿到学科竞赛省级一等奖的孩子,一定具备了聪明、勤奋、坚韧不拔的品性。这样的孩子,不管是否有高考加分,大学都会抢着要的。
不平则鸣,而已。
还原高考加分真相:牵扯政府多部门利益博弈新浪首页
2009年07月27日13:43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2009030期封面
【文章导读】
“二级运动员”的自救之路(篇幅所限,未转贴此文,请点此链接)
高考加分政策源流(篇幅所限,未转贴此文,请点此链接)
为了农民子弟,建议“裸考”(篇幅所限,未转贴此文,请点此链接)
【文章内容】
《瞭望东方周刊》封面文章:高考加分真相
高考加分路线图
与更改民族、获得艺术加分相比,购买发明和电脑制作作品甚至不需要特殊渠道。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造假除非出卖者反水,否则几乎不会露馅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葛江涛、庄雪雅 |北京、上海报道
即便是高考考生“少数民族”、“航模”等加分造假事件次第曝光,高考加分政策的全貌仍显得暧昧不明。
根据教育部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5大类情形可以加20分投档,5类加10分投档,3类优先录取。
有媒体统计,上述情形在全国各地衍生了将近200条各类地方性加分政策。
更加难以统计的是,这近200条地方性加分政策,又蕴含着多少“弹性空间”。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通过对教育界多位资深人士的采访,试图勾勒出目前国内高考加分政策的大致面貌,并呈现出某些人的“操作”路线图。
在公示审核前,曾经发生过什么
在5月曝光过高考航模加分事件的浙江,今年共有4998名考生申请高考加分,其中有483人未获得加分资格,淘汰率接近10%。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两级公示淘汰144名申请考生,另外339人中,276人放弃了省级测试,其余则未通过省级测试。
在审核公示关节,淘汰率最高的类别是“思想品德表现突出者”,26名申请者均未获加分;淘汰绝对人数最高为学科竞赛获奖者和少数民族考生,分别有48人和26人未能通过。
在淘汰的主要环节---省级统一测试中,有63名考生被淘汰,其中包括社会关注的“三模三电”类考生23人;另外,球类等集体项目中,部分非主力队员也因实际技能未达标而被刷下。
276名弃权考生中有168名考生是申请田径类加分的,比例超过六成。据介绍,这些项目申请者中的一部分人,已通过高校选拔高水平运动员和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方式升学,再次报名参加省级测试是出于双保险的心态。另外,在备受关注的“三模三电”项目中,有33名考生报名后放弃测试。
这原已列入加分名单而后又被取消资格的483名考生,让人窥见了高考加分的路径与名不副实者的规模。
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冯成火看来,公示及复审环节,在解决高考加分造假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像最后一道防火墙,将造假者挡在高校大门外。
那么,在公示审核前,曾经发生过什么?
少数民族和侨籍身份
国家高考加分政策可分为鼓励性加分和照顾性加分两大类。前者指考生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了某些方面的成绩,由此获得加分机会;后者指考生的自然属性和国家相关照顾政策下的加分,如少数民族。
对于重庆文科高考头名学生以少数民族身份造假而获加分,曾任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的周洪宇告诉本刊记者,这个案例非常有代表性。“操作上存在漏洞,加上没有人去审查,这类事情相对容易运作。”
这位头名学生民族身份更改的过程相当平顺。2006年上半年,这位头名学生的父亲在县招办工作,他找到时任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请其帮忙。
具体手续由这位头名学生的姑姑办理,准备完所需材料后,于2006年7月12日交到县民宗局长手中。
据《重庆市实施〈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分的规定〉办法》,更改民族的申请人须先向所在单位提交申请,公示7日无异议后,才可将申请材料报县民宗局待批。
而本刊记者从知情人处了解到,这位头名学生的父亲并没有按照规定向单位提交申请,县民宗局长也没有查验相关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就在当天签下“同意报批”,随后上报重庆市民宗部门。
10月9日,这位头名学生更改民族身份的申请获批,同时还发放了更改说明书。孩子的姑姑凭说明书到公安机关办理手续,使这个3年后将参加高考的孩子,从汉族变成了土家族。
不仅仅是干部子弟,周洪宇表示,类似做法,有些群众也可能凭借关系成功运作,并最终为参加高考的孩子“争取”到加分机会。
周洪宇称,特别是少数民族及侨籍这两项,由于地方操作不够严格,让有些人很容易运作。以侨籍为例,教育部门的规定是华侨子女才可以享有加分资格,但地方上在操作时,有个身为华侨的姑姑,就可能让考生获得华侨身份。
艺术考试的非正常高温
在2009年教育部的加分原则规定中,并没有艺术加分的内容,但习惯上,各地仍会确定大量艺术加分考生。
今年大三的小贾回忆起高考前的经历,时隔数年仍然觉得“胸口一阵一阵地发闷”。“我原来是重点高中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当时可以拿到一所大学20分的自主加分,但是我有二胡特长,还想冲一冲更好的大学,就没有要那张表。”
那年,她自信地走进某重点大学的艺术特长生考场,并在专业测试中名列前茅。但加分名单公布之后,小贾意外地发现自己名落孙山;更加意外的是,她在那张名单上看到了同窗的名字。“那个同学拿到的是阮(一种古琵琶)特长生名额,考到一本线就可以录取。可是,我们民乐团没人听说过她会弹阮,乐团训练她一次都没来过。我只知道她家长在政府部门做事。”
3年前的暑期,一种针对高考加分的“名校加分培训班”在上海兴起,当时,这种培训班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短期集训,令学生获得艺术特长生中的表演类加分,收费3万元。据当时媒体报道,负责人称:“只要孩子长得还可以,辅导点朗诵、表演技巧,拿到10分20分加分不成问题。代课的很多老师就是艺术特长生的面试官,会透露考试的方法和具体内容。”
而一些中学生家长对此类学校表示欢迎:“只要真的有效,不要说几万元,就是十几万、几十万也值得。”
通过艺术特长加分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变相加分。
艺术类考生每年要经历两场大考,一场是高考前各高校组织的艺术专业测试(部分省份进行统一测试),另一场就是普通高考。如果前者合格,高考的录取成绩就会降低很多,通常比普通考生低200多分,有时甚至低300多分。
相对很低的文化课成绩,让一些考生和家长看到了希望,近年来,大量学生转投艺术类考试大军,部分考生甚至到高三时才拿起画笔,进入艺术培训班上课。
在高考大省山东,2007年艺术类相关考生达到历史峰值的16.9万人,2009年河南则一举突破10万人。
在艺术类考试中,交换试卷是最常见的作弊手段,其中有的是监考老师在受贿或迫于各种关系、压力后,帮忙把有关系考生的考卷跟同一考场里画的好的考生的试卷进行对调。
类似手段还有,单招单考的学校派往外地考点的老师,在试卷未送至学校前,帮助有关考生调包。这一招数在前几年曾广为流行,考生为此热衷于远赴外地赶考,曾经一度出现过“主场冷场,客场爆满”的怪现象。
雇用“枪手”是另外一种常见的方式。每年专业测试前,总有部分美术院校在校生为谋利而充当“替身”,替考生考试。
最初,考生会找和自己长像相似的考生替考。由于管理日益严格,如今“替身”多与考生同时参加考试,进考场后两人调换考试条码,技术高的“替身”画的是技术差的考生的考卷,如此便大功告成。
泄题是艺术考试中相对采用较少的作弊方式。考试前,通常会有工作人员参与场景布置等工作,提前一个晚上通常就能对照考生的准考证号,知道这一考场的素描对象是哪一尊石膏像;如果是考人像写生,提前一天甚至几天,“内部工作人员”也能知道个大概。
今年东部某高考大省举行省内艺术专业测试时,静物内容明码标价。有考生告诉本刊记者,要获知静物之一是“雪碧瓶”,需支付2000元,如果想知道全部4件静物,就需10000元。
还有一种方式是在考卷上做记号。这种招数大部分出自家长,直接或委托中间人贿赂个别批卷老师。
受贿者会去考场记下考生的画卷,或者让考生画上点“记号”。有些家长怕老师记不住,还会借助高科技(如微型摄像笔)把画完的卷子拍下来,发给批卷老师。
当然某些老师比较“慎重”,不收现金。于是家长会高价买一些批卷老师的画作。在一些城市,专门有画廊老板搭桥牵线,家长购买的价格往往是市价的数倍。
“艺术考试的公平完全在于监管。”周洪宇表示,艺术考试作弊与修改民族等手段相比,操作起来相对更难,所以必须加强针对艺术考生的考试监管,才能做到对所有考生的公平。
名牌高校一般优先录取未加分考生新浪首页
2009年07月27日13:43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小小发明家
在教育部的规定中,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获得者,可加20分。
北京某著名高校的招生工作人员王西(化名)向本刊记者透露,以科学发明加分虽然很少被人提起,但对于“内行”来讲,它却是最保险、最不容易被发现的造假方式。
据本刊记者了解,前些年曾有家长悬赏3万元收购发明,标准就是能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相应名次。至于电脑制作作品,更可以从多种渠道购买。
与更改民族、获得艺术加分相比,购买发明和电脑制作作品甚至不需要特殊渠道。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造假除非出卖者反水,否则几乎不会露馅。
考生竞相造假,有的科技发明作品已经达到了博士水平。
上海某大学化学系教师陈先生很为女儿的成绩发愁。女儿虽然就读于知名高中,但成绩只排到年级200名以后。他了解到每年都有科技类竞赛加分,幅度还不小。于是他泡在实验室里整整一周,拿着成果和厚厚一叠资料让女儿参加竞赛。在陈先生的精心辅导下,女儿过关斩将,顺利通过成果交流、论坛展示和答辩等环节,最终拿到一等奖和与之相对应的加分。更令女儿欣喜的是,她的加分在学校公示后,居然无人表示异议。
有些加分“门槛很低”
在王西看来,省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造假难度,比发明加分更为容易,“因为它没有任何衡量标准,只要把人的工作做通,就能实现。”
“这种加分大多会落到中等生头上,而中等生占大多数,加分名额给谁,又要平衡。”上海一位非重点中学的高三年级组长林老师直言不讳。
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每年收到市优秀毕业生的推荐表格时,一批成绩中等或者中上的学生就要开始暗地较劲。”
对于这类加分的标准,林老师认为还算公平。“就算是中等学生要拿加分,也需要按照年级排名来决定”。不过她觉得,主观的东西也存在。“以前外地有过见义勇为加分,后来还有人特地制造事端来见义勇为,这些道德性非数据化加分,本来就给操作留下了天然空间。”
王西告诉记者,这类加分考生一般出现在上游中学,名额分配给谁完全由学校控制。过去一些年,学校会把名额给中游学生,让他们有机会进入好学校。后来很多校长“想明白了”,用它来帮助自己的学生获得“状元”称号。
家长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获得这些加分,需要得到班主任、校长以及教导主任的认可。许多时候,他们之间也有默契与平衡:每个人都会默认其他人提出的名单,以换取他人对自己名单的认可。
与发明加分同样的问题是,由于门槛太低,行情水涨船高,家长不得不付出更大代价来获得学校各种人物的认可。而最终在竞争中胜出的,往往是能够从更高一级找到关系的。
另外一些加20分的项目,涉及三大学科竞赛,以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者。这些,可能是最难通过“便捷渠道”获得名次的项目。
其他一些加分项目,还包括烈士子女、自谋职业的退役军人。优先录取则主要包括一些特殊军警人员或其子女。要想通过这些途径造假,需要有非常过硬的内部关系,审核比较严格又有明确标准,一般社会人员很难实现。
名牌高校一般优先录取未加分考生
虽然加分的“途径”很多,但由于造假日益严重,名牌大学已经对其态度冷淡。
多年参与招生工作的王西告诉本刊,加分在高考录取中最重要的作用是投档,“加上这10分20分,就可以进入高校的招生视野了。”
“招考办按照加分后的成绩给你投过来,说没有大问题就录了吧,碍于对方面子,有时也不好拒绝。”王西坦承。
但是,在具体录取过程中,分数相同的考生,名牌高校一般都会优先录取没有加分的。
在北大和清华每年公布的录取各省头名的数据中,细心的人会发现,有时两所学校公布的录取头名者总数,会超过全国各省头名的总和,“那是因为有时算的是加分后的‘状元’,有时还算了没加分的。”
加分政策正在收紧
取消一切高考加分政策的呼声,一直未息,但这在周洪宇看来很难实现。“侨办、军转办、计生委、工商联等,甚至有的部门把加分当做完成自身工作任务的一个手段,加分的范围一再扩大。”担任过教育厅领导的周洪宇对此感触颇深。
“如果有其他部门想参与意见,教育部门是挡不住的。”他说,有些地方出现的将考试加分当做发展地方经济、引进人才的手段,教育部门并无决定权。
周洪宇的看法,得到了南方一位省考试院负责人的认可。“每项加分政策都代表了某个部门的利益,某个资格审批部门的利益。如果说没有教育部门的利益那不确切,但教育部门在其中只是一部分。”
这位考试院负责人所在的省,近年来一直在力图缩减加分范围和幅度,“不断和发证机关、审批单位协商,后来官司打到分管省领导那里,领导说那你们教育部门先带头做起吧。”结果被取消的项目大多是教育部门有审批资格的,而降低幅度的项目是其他部门的。
这位负责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一再要求隐去姓名和所在省份,“减少加分是教育部门的成绩,但前提是其他部门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还把它拿出来当成工作成果宣传,那就更招其他部门反感了。”
比如,各省教育主管部门之上一般都有招生委员会,由分管副省长负责,这位副省长一般还分管教科文卫,“去掉哪个部门的项目,对于分管领导来说都不容易。况且从省里来讲,多搞点加分项目,高考学生就可以多走一些。”王西告诉本刊记者。
他还举例说,在一些体育大省,本该提高体育特长生标准,但由于体育部门比较强势,反而加分项目更多、幅度更大。
王西称,即使在中央,教育部门也可能受到其他部门制约,比如一些规定,就是某些部委、协会通过上级领导给教育部门施压,才成为加分项目的。
“虽然舆论一直认为高考加分是权力金钱交易的平台,但在某种意义上,它已经成为某些政府部门利益博弈的平台。”在王西看来,由于关系这么多政府部门的利益,取消高考加分只是纸上谈兵,“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不合理项目、降低幅度,同时完善监督。”
10天前,上海市人大代表前往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视察高考录取现场。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表示,上海市今年高考加分人数从去年的5352人减少至今年的2618人,明年将依据教育部要求进一步从紧调整,使加分幅度、范围控制在更“合理科学”的水平。
针对加分制度的变化,上海市人大代表、宝山区教育局副局长蒋碧艳说,每年都会有小幅度调整,因为考虑到考生的准备问题,幅度不能太大。如以前有一年突然不招某一项目的特长生,很多家长提意见,因为特长生准备一般在初中或高一就开始了。因此,项目的增减变化需提前通知,对考生及家长负责。目前加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加分幅度的缩减,如以前重点艺术团的优秀团员加10分,微调后改为加5分。
五花八门的地方高考加分政策
山东省曾规定应届高考考生可以每人加10分,初衷是为了防止复读。2002年后此项政策取消。
福建省规定,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或其子女享受高考加分照顾政策。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福建南平市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任建平得知见义勇为者子女高考可获加分后,便将他2003年水中救人一事向当地公安机关申报见义勇为行为。因未获认定,任建平将南平市公安局延平分局告上法庭。
河北省规定,该省授予“教育世家”称号的教师子女报考师范院校的增加20分;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初检合格学员增加10分。
江西省高招政策规定,为大力引进海外留学人才,加快实施科教兴赣步伐,建立引进留学人才的“绿 {MOD}通道”,留学人才的随迁子女在江西省参加普通高考并报考省内高校的,录取时可以加20分投档。
云南省规定,在各地州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内地高寒贫困山区工作10年以上,并且现仍在这些地区工作的教师的子女,第一志愿报考师范院校的加20分。2008年调整为报考省内院校加分,报考省外高校将不再享受加分。
重庆市规定库区移民考生可享受政策性加分5分,并可累加一项最高分值的加分,但两项相加不能超过20分。
上海市规定在校期间获得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三等奖(含三等奖)以上,或本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个人全能奖的技能特长生,高考成绩总分加10分。
为鼓励上海考生报考外地高校,上海市对一批、二批、三批中第一、第二志愿填报外地高校的考生,在对其填报的外地高校投档时,进行加分投档(零志愿、提前批、艺术体育的外地院校除外)。如外省市院校线上生源不足,对线下的考生,在征得学校同意后分别给予合成总分加20分投档的优惠(但必须达到学校所在招生批次的控制线)。
西藏高招政策规定,在县及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10年以上的正式教师、科技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或从以上岗位退休的正式职工子女可加10分;进藏干部、职工在藏工作每满一年(截止时间为7月31日),其子女报考普通高校加1分投档。父母双方在藏工作,以工龄较长一方为准。加分最高不超过30分。录取与否由招生学校审查决定。
黑龙江省为支持本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招徕更多的优秀人才,曾规定博士子女报考省内高校时,按侨胞子女待遇,可以获得20分的加分投档,2007年此项加分取消。
湖北省规定农村独生女报考省属高校时可享受政策性加分10分。
媒体曝光湖南省教育厅发文要求省内高校降分照顾教职工子女。
贵州省高招政策规定,在该省三个自治州所属各县(市)及少数民族自治县和贫困县连续工作15年以上的汉族干部,公办中、小学教师和卫生技术人员,其子女可以享受政策性照顾加分,总分低于第二批本科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10分以内的,且所报考的省内院校投档线为第二批本科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可向该省内院校提供该生档案,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本刊记者米艾尼据媒体报道整理
由于明年开始信息学竞赛一等奖将不再具有保送生资格,导致中国计算机学会网站(首页-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网)被黑。
网站截屏:
新闻背景:北京时间09年1月14日晚21点,在刚刚结束的冬令营开营式上,CCF秘书长杜子德教授高兴地宣布:“经过学会长期的、孜孜不倦的努力(见附录),我们终于高兴的看到,从今以后,我们使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和高考保送正式脱钩。”一语激起千层浪。
全国奥数金牌学生的来历与去向(2009年CMO)全国信息学决赛获奖学生及所在学校
全国数学决赛获奖学生及所在学校
全国生物决赛获奖学生及所在学校
全国化学竞赛获奖学生及所在学校
全国物理决赛获奖学生及所在学校
其他竞赛信息与评论
北京高中信息、生物竞赛一等奖名单(08年度)
北京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一等奖名单(08年度)
中国数学奥赛12岁儿童得满分(2009年CMO成绩单)
08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各省获奖名单之六:川津藏新云浙
08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各省获奖名单之五:青鲁晋陕沪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各省获奖名单之四:苏赣辽蒙宁2008
08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各省获奖名单之三:豫黑鄂湘吉
2008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奖名单之二:粤桂黔琼冀
2008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各省获奖名单之一:皖京渝闽甘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