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6 11:29发布
近阶段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让不少人联想到日本的《广场协议》,很多人认为,正是该协议中的日元对美元升值才导致了“日本经济失去的30年”,因为日本是工业生产国,主要依靠对西方出口维持经济高速增长,日元的升值直接导致日本外贸出口锐减,直接导致了日本国内经济的崩盘。
其实说是美国靠着《广场协议》直接干趴了日本,着实有些夸张了,当时在签订这份协议的时候,日本并不是被美国强摁着签的,相反的,当时的日本全国上下有不少人非常支持。
这份协议充其量是在日本经济走向没落的过程中引发了蝴蝶效应,并不是什么致命一击,真正让日本玩崩的,其实是日本自己。
大家只要弄清楚日本到底是咋样作死才把自己经济搞崩的,就能明白我国为啥要搞新基建,财政转移支付、低端产能转移等一系列举措了。
我们暂且从美国为什么要和日本签署《广场协议》讲起。
二战之后,日本经济发展迅猛,对外贸易一直是顺差,挤占了其他国家的出口份额。这和我国目前的情况很像,我们对美国也一直是贸易顺差,所以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就看不下去了,主动对我们发起了贸易战。
当时的情况差不多,美日两国也是一直在打贸易战,在钢铁,彩电, 汽车 ,电信,半导体等日本优势产业领域内,一直严重冲突着。到了80年代,美国国内经济差得要死,他们想要刺激美元对日元贬值刺激出口,所以,找了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商量着,想要一起签订个协议,人为地拉低美元价值。
所以说,《广场协议》签订的目的是为了拯救美国当时低迷的经济,并不是专门针对日本。
日德等国当然也知道这会对自己国家的出口造成伤害,但是适当给美国让步,能够遏制住美国国会内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激昂情绪,因为当时有相当多的议员强烈主张要持续加大建立贸易壁垒,从而缓解美国贸易逆差的不利局面。
当时全球经济一体化初见成效,所有人都认为贸易开放是重要趋势,这个时候美国作为龙头老大,要是带头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势必会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而且当时还有苏联的存在,这几个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团结的需要,各国也觉得有必要在这点上支持一下美国,有他在,能领头抗住苏联。
对于日本而言,当然有自己的考量,一方面是当时美国在二战后确实扶持了日本不少,对它开放西方市场,还做了一些产业,技术的扶持和转移,日本正是有了这市场需求和技术生产,才一步步盘活了日本经济,他们不想美国在这点上对他们提出指责。
这里不是说日英德等国就和美国有多蜜月期,只是当时的美日就和现在的中美一样,国家博弈不断,有对抗也有合作,主要看符不符合自己国家发展的利益。
日本政府想要的,符合日本国家的利益就是日元的国际化,他们想要借着日元升值进一步推进日元国际化进程。
除了日本政府同意协议内容,一些大的日本财团也是十分乐见其成的。打个比方,假设你的家族是日本的一个超级财团,拥有资产1千亿日元,对应的是10亿美元,而《广场协议》一旦签订,你家族的一千亿日元立马就变成二十亿美元了,你乐意不?
就算是工薪阶层,收入是100万日元,原本能兑换1万美元,告诉你《广场协议》一签,你就能兑换2万美元了,你开不开心?
所以,《广场协议》签订的时候,日本的金融界,企业界,工薪阶层,还有房主都是无比开心的。
不开心的只有那些出口实体制造业。
金融界可以去海外投资套利,企业界进口原材料加工生产更加划算,还可以海外收购扩张,工薪阶层则是可以出国买买买。
有个纪录片里采访当时日本的一个普通小学教师,说是每年冬天都要去夏威夷度假,这下暑假也可以去欧洲购物了。
还有索尼公司,买下了哥伦比亚公司,时代广场和帝国大厦也被日本财团收购,日本民众满世界的 旅游 购物,除了日本本土,对这些群体而言,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东西都变便宜了。
造成的结果就是日本制造业几十年用工业商品换成的外汇储备很快被消耗,因为这些企业也好,个人也罢,出国投资或消费用的还都是美元,对于日元的国际化推进效果并不大。
而国内的制造业呢,因为日元的升值,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海外其他商品而言价格上涨销量大减,到最后躺倒了一地。1986年,日本的出口增速从2.9%迅速下滑到1986年的-16.8%,以往能卖到海外的东西现在都卖不出去了。
日本是工业生产大国,日元升值使得日本国民都成了他国产品的消费者,而国内产品生产出来之后销售不出去就形成了产能过剩,经济危机的苗头出现。
这样一来,日本开始着急了。
面对着刚签的《广场协议》,美国强权之下,日本没可能再把汇率压下去。
经济要发展,需要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的拉动,这眼看着出口是指望不上了,就想着从投资和消费着手。
这与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下的中国形势很像。
当年,中国经济结构还是严重的外贸依赖型经济,对外出口占到GDP的70%左右,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海外消费力大幅下滑,中国制造的商品无法在销售出去,国内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为了稳住经济,只好转向了投资和消费。
中国在投资板块主要发力老基建和房地产领域,而在消费这一块,主要靠“家电下乡”刺激庞大的农村人口带动消费!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中国顺利度过了那次难关。
但是日本不比中国,它没有中国那样庞大的消费人口,在基建投资等领域也因为国土面积的限制无法实现。
最终,日本押宝到提振国内消费上,采取的措施是全面降息,刺激国内消费,让本国的老百姓贷款去消化过剩产能。
这一招,可算是捅了篓子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实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全面降息放出的资金为了避险,并不会往制造业领域跑,因为这里没有利润,坏账风险还大。
也不会往人数众多的穷人阶层那里跑,因为他们还款能力差。
最终,降息释放出来的天量资金趋向于有抵押物的富人阶层,这类人群人口基数小,也不能指望他们贷款几百万之后拿去买家电,或者吃喝玩消费,他们不像穷人,拿到钱第一时间是保障生存,多数用于购买基础物资或是改善吃穿用度,而且穷人人口基数大,他们才是消费增量的主力军。
而富人阶层更多的是贷款之后拿来投资,当然也不会投利润低的实体经济,而是选择更加安全,收益更高的板块,比如说优质房产,股市等等。
最终,全面降息的结构是导致金融脱实就虚严重,不仅大幅推高了房价,吹大了房市、股市泡沫,还导致了国内通胀,加剧了贫富分化。
随着房价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为了抵抗通胀,选择把现有房子抵押出去,贷款投资房产,就这样房价攀升越来越快,泡沫越来越大。
这个时候,日本政府真正开始慌了,因为他们知道,降息是为了刺激消费消化过剩产能,而不是让企业和个人都拿去炒股炒房,这样下去,国内的实体经济会受到更大冲击,而巨大的房产泡沫则迟早会有破裂的一天。
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日本开启了加息之路,想要给房产去金融化。
到了1989年,被誉为“经济天才”的三重野康出任日本央行行长,这个人以做事雷厉风行闻名,十分厌恶投机。
三重野康上台之后5次提高利息,最终在1990年,银行利息由2.5%拉升至6%,不仅加息,银行也不再放水,股市和楼市水源都断了,然后就是类似于恒大暴雷的事件开始遍地开花,伴随着的还有日本国内的断供潮,房价腰折之后持续下跌,股灾泛滥,上百万亿日元的资产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直到今天,日本房价还在降,当然说的不是东京核心板块的优质房产,关于优质资产,全世界都一个样,核心区域优质房产就和黄金一样,乱世之中也有其价值所在。
这里的降价说的是日本的楼市基本面,全国平均价仍在下跌,主要原因是日本老龄化导致,很多老人去世后房子都空着,他们的子女房子都住不完,哪里还用买房?
这个时候可能有人会问,德国当时的情况和日本差不多,他们也签了广场协议,为什么就没像日本一样崩盘呢?
德国也是出口发生暴跌,和日本一样也在思考解决方式,但是它运气比较好,东德西德正好统一了。
二战后德国被分裂成了两块,分别是东德和西德,到了1990年又统一了,正好多出来的消费力成了化解德国这次难关的关键。
而且德国以前吃过恶性通胀的亏,所以没有像日本一样印钞放水,而是把一些产能转到更加贫困的东德那边去。
这样既能为这些产能提供更多的廉价劳动力拉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又能利用当地的人口进行产能去化。我国现在也是这样,把一些不太挣钱的低端产能转移到东南亚一些人力成本低的国家去,集中国内力量发展高附加值产业链。
我国目前也面临着日本当初的问题:经济下行压力大,外贸出口动力逐渐趋缓,人民币升值,房价高企,金融化严重,内需不振,与美国一直在打贸易战。
为了保障国内经济稳定有序发展,我们一直在尽力避免日本走过的坑。
第一个就是要保障房地产行业软着陆。
当初的日本就是楼市没能软着陆,硬摔在地上,泡沫破裂,炸碎了数百万民众的资产,才让日本经济一下子萎靡了30年之久。
所以,稳楼市,杜绝系统性金融风险,保障房地产行业软着陆是2022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目前主要是根据不同城市楼市的需求 , 按需宽松,比如说郑州,因为是农业大省的省会,人口虽多,但是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加上前几年郑州土地供量有点大,导致楼市库存高企,偏又遇上720水灾和疫情多次侵袭,市内经济下滑严重,楼市风险偏高。国家在各类政策上给予的帮扶力度就偏大些,甚至出台了前几年去库存的终极武器——货币化棚改。
货币化棚改就是直接给拆迁户钱,而不是给安置房,相当于是人为的给楼市创造需求。
对于一些风险较小,经济基本面扎实的一二线城市,重点发力在楼市供给端改革,比如说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调整土拍规则,适当降低金融贷款利息,甚至有可能成为房地产税试点等等。
金融宽松,财政补贴等各种的举措均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在房产去金融化的过程中全力稳住楼市。
因此,2022年楼市金融转型宽松是必然的,总体思路是在给楼市挤泡沫的同时哪里坍塌稳哪里。这就注定了今年的楼市调控政策将会持续差异化,也会更加密集,精准和高效。
第二个就是加大对新基建的投资。
从 历史 上看,当房地产投资和出口这两大经济增长动能放缓时,短期内消费能顶上的很少,主要还是基建投资起着托底作用。
老基建,如机场,铁路,公路等,对应的是人流物流的实体空间,为促进区域间紧密交流,加快城镇化进程,加速人,物,资源的快速聚集而建造的载体。
新基建,如5G,数据中心,北斗,东数西算,特高压,人工智能等,对应的是信息流,资金流,目的是促进资金,信息,电力,数据等跨地区流动的虚拟空间载体。
以往用老基建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是,地方发债——老基建的铁公基,地铁,园林等提升土地价值,方便人们交易互动,——开发商高价借贷拿地——居民借贷购房——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交易相关税费偿还地方债务。
这一个推动经济发展的闭环链条中,有地方发债搞老基建,开发商借贷拿地,居民借贷购房三个债务环节,环环推进。因此,是债务的累积推升了经济的发展!
现在,地方债务高企,开发商疯狂追求规模,高杠杆经营,居民部门也是房贷压身。所以,此模式不可持续,必须得调整。
目前接棒的第一环就是新基建!
那为啥说新基建能摆脱老基建的债务驱动模式呢?
首先一点,新基建资源来源更广:涉及到一些地方发债,但是数额较小,更多的是新基建相关企业直接从资本市场上融资,这就是股市搞注册制的意义所在,尽快把资本市场整规范了,公开透明,企业直接低成本融资拿钱搞建设。还有就是央行的碳减排工具支持,这个更是精准输出优质资金。
钱的来源解决了,接下来是企业运营盈利,这就是我们的“特高压”,“东数西算”相关的了。
比如特高压,投资规模大,上下游产业链长是特高压行业的主要特点。这和房地产行业关联上下游产业众多的特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中国中东部用电量大,东部沿海5.2%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GDP的40%,但这里可开发能源只占全国的0.4%。
中国绝大部分风能在内蒙,绝大部分水电资源在西南,绝大部分太阳能在西北。像四川省,水力发电量非常大;而典型的制造业大省广东,能源又特别紧缺,这种地域上的不均衡错配,推动了“西电东送”工程的建设,有助于提高综合利用效率,还能保护生态环境。
所实现的结果就是电力资源供需错配问题得到解决,国内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经济增长得到保障。
这样一来,地方上税收有了基础,加上房地产税的逐步落地,便慢慢可以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而资本市场也会越来越能吸引到长效优质的增量资金,高新精专企业也有钱做研发,最终实现 科技 突破,经济新动力诞生,新一轮的发展红利就到来了。
人们的就业,收入,消费等等将一步步形成正向循环。
这就是新基建的长远意义,所以,这里也是国家在2022年的主要投资端口和放水口。
不仅国内,国外一带一路建设也是一样的原理,是我国出口强劲之下挣得的天量外汇的放水口。通过投资发展,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人,物,资源,信息流,资金流等的深度交互。
第三个是财政持续发力刺激经济,效果将大于信贷放水。
财政发力和信贷货币发力具体的差别是一个直接给你减税,让你少出钱,帮助你增加存款余额。
另一个则是通过贷款给你投资发展,虽然都是手里的钱多了,贷款这种是负债跟着一起增加,也就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负债压力继续增大,这明显与我们去杠杆发展的基调不符。
现在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原材料,能源等价格猛涨,而这些资源又主要是欧美或日本等海外资本控制着。我国出口贸易虽然很强劲,但是利润大头都被这些上游资本拿走了,国内企业利润却非常薄,加上人民币升值,有的企业还要赔钱。
所以,国家在去年几次采取措施,极力压低人民币汇率,为的就是保住这些出口企业的微薄利润。
本来利润就薄,再加上疫情等原因,中小企业也不愿意举债扩产。举个例子,假设贷款利息是4%,企业贷款投入经营的利润才3%,还银行贷款时还要赔上1%的利息。
这两天,有央行上缴1万亿利润给中央财政的新闻一直刷屏,这一万亿主要由财政出面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
这个转移支付可以直接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相当于中央直接把钱划拨给地方上了,地方政府可以拿去还债或者投资基建项目,不用继续发债搞经济。留抵退税则是直接变成企业和个人账目上的存款,这两项相当于整个市场的资产负债表都缩小了,债务都有所减轻。
有些人觉得这个有点像美国财政向美联储借债直接发钱给个人,担忧会引起通胀,其实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根本不用有这样的担忧。因为美国那边是国家提高债务上限,加债扩表,印钱发给民众。而我们国家体制下的央行是靠着运营获得利润,是我们国家实实在在的资产收益,本来就是市场上挣的钱,不是什么无底线印钞。
最后说一句,随着我们经济发展要求持续去杠杆化,后续财政发力可能会继续加大,因为通过财政税收实现 社会 财富的二次分配,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实现了共同富裕,中等收入人群占大部分人口,国内消费力才会提升,内循环也就搞起来了,国家经济下滑,产能过剩的局面就能得到解决。
分享完,感谢阅读,欢迎关注@观众席上的阿景
最多设置5个标签!
近阶段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让不少人联想到日本的《广场协议》,很多人认为,正是该协议中的日元对美元升值才导致了“日本经济失去的30年”,因为日本是工业生产国,主要依靠对西方出口维持经济高速增长,日元的升值直接导致日本外贸出口锐减,直接导致了日本国内经济的崩盘。
其实说是美国靠着《广场协议》直接干趴了日本,着实有些夸张了,当时在签订这份协议的时候,日本并不是被美国强摁着签的,相反的,当时的日本全国上下有不少人非常支持。
这份协议充其量是在日本经济走向没落的过程中引发了蝴蝶效应,并不是什么致命一击,真正让日本玩崩的,其实是日本自己。
大家只要弄清楚日本到底是咋样作死才把自己经济搞崩的,就能明白我国为啥要搞新基建,财政转移支付、低端产能转移等一系列举措了。
我们暂且从美国为什么要和日本签署《广场协议》讲起。
二战之后,日本经济发展迅猛,对外贸易一直是顺差,挤占了其他国家的出口份额。这和我国目前的情况很像,我们对美国也一直是贸易顺差,所以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就看不下去了,主动对我们发起了贸易战。
当时的情况差不多,美日两国也是一直在打贸易战,在钢铁,彩电, 汽车 ,电信,半导体等日本优势产业领域内,一直严重冲突着。到了80年代,美国国内经济差得要死,他们想要刺激美元对日元贬值刺激出口,所以,找了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商量着,想要一起签订个协议,人为地拉低美元价值。
所以说,《广场协议》签订的目的是为了拯救美国当时低迷的经济,并不是专门针对日本。
日德等国当然也知道这会对自己国家的出口造成伤害,但是适当给美国让步,能够遏制住美国国会内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激昂情绪,因为当时有相当多的议员强烈主张要持续加大建立贸易壁垒,从而缓解美国贸易逆差的不利局面。
当时全球经济一体化初见成效,所有人都认为贸易开放是重要趋势,这个时候美国作为龙头老大,要是带头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势必会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而且当时还有苏联的存在,这几个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团结的需要,各国也觉得有必要在这点上支持一下美国,有他在,能领头抗住苏联。
对于日本而言,当然有自己的考量,一方面是当时美国在二战后确实扶持了日本不少,对它开放西方市场,还做了一些产业,技术的扶持和转移,日本正是有了这市场需求和技术生产,才一步步盘活了日本经济,他们不想美国在这点上对他们提出指责。
这里不是说日英德等国就和美国有多蜜月期,只是当时的美日就和现在的中美一样,国家博弈不断,有对抗也有合作,主要看符不符合自己国家发展的利益。
日本政府想要的,符合日本国家的利益就是日元的国际化,他们想要借着日元升值进一步推进日元国际化进程。
除了日本政府同意协议内容,一些大的日本财团也是十分乐见其成的。打个比方,假设你的家族是日本的一个超级财团,拥有资产1千亿日元,对应的是10亿美元,而《广场协议》一旦签订,你家族的一千亿日元立马就变成二十亿美元了,你乐意不?
就算是工薪阶层,收入是100万日元,原本能兑换1万美元,告诉你《广场协议》一签,你就能兑换2万美元了,你开不开心?
所以,《广场协议》签订的时候,日本的金融界,企业界,工薪阶层,还有房主都是无比开心的。
不开心的只有那些出口实体制造业。
金融界可以去海外投资套利,企业界进口原材料加工生产更加划算,还可以海外收购扩张,工薪阶层则是可以出国买买买。
有个纪录片里采访当时日本的一个普通小学教师,说是每年冬天都要去夏威夷度假,这下暑假也可以去欧洲购物了。
还有索尼公司,买下了哥伦比亚公司,时代广场和帝国大厦也被日本财团收购,日本民众满世界的 旅游 购物,除了日本本土,对这些群体而言,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东西都变便宜了。
造成的结果就是日本制造业几十年用工业商品换成的外汇储备很快被消耗,因为这些企业也好,个人也罢,出国投资或消费用的还都是美元,对于日元的国际化推进效果并不大。
而国内的制造业呢,因为日元的升值,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海外其他商品而言价格上涨销量大减,到最后躺倒了一地。1986年,日本的出口增速从2.9%迅速下滑到1986年的-16.8%,以往能卖到海外的东西现在都卖不出去了。
日本是工业生产大国,日元升值使得日本国民都成了他国产品的消费者,而国内产品生产出来之后销售不出去就形成了产能过剩,经济危机的苗头出现。
这样一来,日本开始着急了。
面对着刚签的《广场协议》,美国强权之下,日本没可能再把汇率压下去。
经济要发展,需要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的拉动,这眼看着出口是指望不上了,就想着从投资和消费着手。
这与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下的中国形势很像。
当年,中国经济结构还是严重的外贸依赖型经济,对外出口占到GDP的70%左右,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海外消费力大幅下滑,中国制造的商品无法在销售出去,国内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为了稳住经济,只好转向了投资和消费。
中国在投资板块主要发力老基建和房地产领域,而在消费这一块,主要靠“家电下乡”刺激庞大的农村人口带动消费!一套组合拳打下来,中国顺利度过了那次难关。
但是日本不比中国,它没有中国那样庞大的消费人口,在基建投资等领域也因为国土面积的限制无法实现。
最终,日本押宝到提振国内消费上,采取的措施是全面降息,刺激国内消费,让本国的老百姓贷款去消化过剩产能。
这一招,可算是捅了篓子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实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全面降息放出的资金为了避险,并不会往制造业领域跑,因为这里没有利润,坏账风险还大。
也不会往人数众多的穷人阶层那里跑,因为他们还款能力差。
最终,降息释放出来的天量资金趋向于有抵押物的富人阶层,这类人群人口基数小,也不能指望他们贷款几百万之后拿去买家电,或者吃喝玩消费,他们不像穷人,拿到钱第一时间是保障生存,多数用于购买基础物资或是改善吃穿用度,而且穷人人口基数大,他们才是消费增量的主力军。
而富人阶层更多的是贷款之后拿来投资,当然也不会投利润低的实体经济,而是选择更加安全,收益更高的板块,比如说优质房产,股市等等。
最终,全面降息的结构是导致金融脱实就虚严重,不仅大幅推高了房价,吹大了房市、股市泡沫,还导致了国内通胀,加剧了贫富分化。
随着房价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为了抵抗通胀,选择把现有房子抵押出去,贷款投资房产,就这样房价攀升越来越快,泡沫越来越大。
这个时候,日本政府真正开始慌了,因为他们知道,降息是为了刺激消费消化过剩产能,而不是让企业和个人都拿去炒股炒房,这样下去,国内的实体经济会受到更大冲击,而巨大的房产泡沫则迟早会有破裂的一天。
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日本开启了加息之路,想要给房产去金融化。
到了1989年,被誉为“经济天才”的三重野康出任日本央行行长,这个人以做事雷厉风行闻名,十分厌恶投机。
三重野康上台之后5次提高利息,最终在1990年,银行利息由2.5%拉升至6%,不仅加息,银行也不再放水,股市和楼市水源都断了,然后就是类似于恒大暴雷的事件开始遍地开花,伴随着的还有日本国内的断供潮,房价腰折之后持续下跌,股灾泛滥,上百万亿日元的资产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直到今天,日本房价还在降,当然说的不是东京核心板块的优质房产,关于优质资产,全世界都一个样,核心区域优质房产就和黄金一样,乱世之中也有其价值所在。
这里的降价说的是日本的楼市基本面,全国平均价仍在下跌,主要原因是日本老龄化导致,很多老人去世后房子都空着,他们的子女房子都住不完,哪里还用买房?
这个时候可能有人会问,德国当时的情况和日本差不多,他们也签了广场协议,为什么就没像日本一样崩盘呢?
德国也是出口发生暴跌,和日本一样也在思考解决方式,但是它运气比较好,东德西德正好统一了。
二战后德国被分裂成了两块,分别是东德和西德,到了1990年又统一了,正好多出来的消费力成了化解德国这次难关的关键。
而且德国以前吃过恶性通胀的亏,所以没有像日本一样印钞放水,而是把一些产能转到更加贫困的东德那边去。
这样既能为这些产能提供更多的廉价劳动力拉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又能利用当地的人口进行产能去化。我国现在也是这样,把一些不太挣钱的低端产能转移到东南亚一些人力成本低的国家去,集中国内力量发展高附加值产业链。
我国目前也面临着日本当初的问题:经济下行压力大,外贸出口动力逐渐趋缓,人民币升值,房价高企,金融化严重,内需不振,与美国一直在打贸易战。
为了保障国内经济稳定有序发展,我们一直在尽力避免日本走过的坑。
第一个就是要保障房地产行业软着陆。
当初的日本就是楼市没能软着陆,硬摔在地上,泡沫破裂,炸碎了数百万民众的资产,才让日本经济一下子萎靡了30年之久。
所以,稳楼市,杜绝系统性金融风险,保障房地产行业软着陆是2022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目前主要是根据不同城市楼市的需求 , 按需宽松,比如说郑州,因为是农业大省的省会,人口虽多,但是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加上前几年郑州土地供量有点大,导致楼市库存高企,偏又遇上720水灾和疫情多次侵袭,市内经济下滑严重,楼市风险偏高。国家在各类政策上给予的帮扶力度就偏大些,甚至出台了前几年去库存的终极武器——货币化棚改。
货币化棚改就是直接给拆迁户钱,而不是给安置房,相当于是人为的给楼市创造需求。
对于一些风险较小,经济基本面扎实的一二线城市,重点发力在楼市供给端改革,比如说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调整土拍规则,适当降低金融贷款利息,甚至有可能成为房地产税试点等等。
金融宽松,财政补贴等各种的举措均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在房产去金融化的过程中全力稳住楼市。
因此,2022年楼市金融转型宽松是必然的,总体思路是在给楼市挤泡沫的同时哪里坍塌稳哪里。这就注定了今年的楼市调控政策将会持续差异化,也会更加密集,精准和高效。
第二个就是加大对新基建的投资。
从 历史 上看,当房地产投资和出口这两大经济增长动能放缓时,短期内消费能顶上的很少,主要还是基建投资起着托底作用。
老基建,如机场,铁路,公路等,对应的是人流物流的实体空间,为促进区域间紧密交流,加快城镇化进程,加速人,物,资源的快速聚集而建造的载体。
新基建,如5G,数据中心,北斗,东数西算,特高压,人工智能等,对应的是信息流,资金流,目的是促进资金,信息,电力,数据等跨地区流动的虚拟空间载体。
以往用老基建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是,地方发债——老基建的铁公基,地铁,园林等提升土地价值,方便人们交易互动,——开发商高价借贷拿地——居民借贷购房——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交易相关税费偿还地方债务。
这一个推动经济发展的闭环链条中,有地方发债搞老基建,开发商借贷拿地,居民借贷购房三个债务环节,环环推进。因此,是债务的累积推升了经济的发展!
现在,地方债务高企,开发商疯狂追求规模,高杠杆经营,居民部门也是房贷压身。所以,此模式不可持续,必须得调整。
目前接棒的第一环就是新基建!
那为啥说新基建能摆脱老基建的债务驱动模式呢?
首先一点,新基建资源来源更广:涉及到一些地方发债,但是数额较小,更多的是新基建相关企业直接从资本市场上融资,这就是股市搞注册制的意义所在,尽快把资本市场整规范了,公开透明,企业直接低成本融资拿钱搞建设。还有就是央行的碳减排工具支持,这个更是精准输出优质资金。
钱的来源解决了,接下来是企业运营盈利,这就是我们的“特高压”,“东数西算”相关的了。
比如特高压,投资规模大,上下游产业链长是特高压行业的主要特点。这和房地产行业关联上下游产业众多的特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中国中东部用电量大,东部沿海5.2%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GDP的40%,但这里可开发能源只占全国的0.4%。
中国绝大部分风能在内蒙,绝大部分水电资源在西南,绝大部分太阳能在西北。像四川省,水力发电量非常大;而典型的制造业大省广东,能源又特别紧缺,这种地域上的不均衡错配,推动了“西电东送”工程的建设,有助于提高综合利用效率,还能保护生态环境。
所实现的结果就是电力资源供需错配问题得到解决,国内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经济增长得到保障。
这样一来,地方上税收有了基础,加上房地产税的逐步落地,便慢慢可以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而资本市场也会越来越能吸引到长效优质的增量资金,高新精专企业也有钱做研发,最终实现 科技 突破,经济新动力诞生,新一轮的发展红利就到来了。
人们的就业,收入,消费等等将一步步形成正向循环。
这就是新基建的长远意义,所以,这里也是国家在2022年的主要投资端口和放水口。
不仅国内,国外一带一路建设也是一样的原理,是我国出口强劲之下挣得的天量外汇的放水口。通过投资发展,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人,物,资源,信息流,资金流等的深度交互。
第三个是财政持续发力刺激经济,效果将大于信贷放水。
财政发力和信贷货币发力具体的差别是一个直接给你减税,让你少出钱,帮助你增加存款余额。
另一个则是通过贷款给你投资发展,虽然都是手里的钱多了,贷款这种是负债跟着一起增加,也就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负债压力继续增大,这明显与我们去杠杆发展的基调不符。
现在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原材料,能源等价格猛涨,而这些资源又主要是欧美或日本等海外资本控制着。我国出口贸易虽然很强劲,但是利润大头都被这些上游资本拿走了,国内企业利润却非常薄,加上人民币升值,有的企业还要赔钱。
所以,国家在去年几次采取措施,极力压低人民币汇率,为的就是保住这些出口企业的微薄利润。
本来利润就薄,再加上疫情等原因,中小企业也不愿意举债扩产。举个例子,假设贷款利息是4%,企业贷款投入经营的利润才3%,还银行贷款时还要赔上1%的利息。
这两天,有央行上缴1万亿利润给中央财政的新闻一直刷屏,这一万亿主要由财政出面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
这个转移支付可以直接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相当于中央直接把钱划拨给地方上了,地方政府可以拿去还债或者投资基建项目,不用继续发债搞经济。留抵退税则是直接变成企业和个人账目上的存款,这两项相当于整个市场的资产负债表都缩小了,债务都有所减轻。
有些人觉得这个有点像美国财政向美联储借债直接发钱给个人,担忧会引起通胀,其实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根本不用有这样的担忧。因为美国那边是国家提高债务上限,加债扩表,印钱发给民众。而我们国家体制下的央行是靠着运营获得利润,是我们国家实实在在的资产收益,本来就是市场上挣的钱,不是什么无底线印钞。
最后说一句,随着我们经济发展要求持续去杠杆化,后续财政发力可能会继续加大,因为通过财政税收实现 社会 财富的二次分配,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实现了共同富裕,中等收入人群占大部分人口,国内消费力才会提升,内循环也就搞起来了,国家经济下滑,产能过剩的局面就能得到解决。
分享完,感谢阅读,欢迎关注@观众席上的阿景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