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2 19:20发布
作为四川人,在我们老家最开始是用一个杯子或小竹篓容器,去吃的人拿着容器自选菜放进去,不管你选多少只要容器能装的进去就可以,是按份算钱的,所以大家就使劲装,使得菜全部冒出容器顶端,所以大家就叫冒菜!
“冒”在四川方言中是“烫”、“煮”、“焯”的意思,也就是过一下开水,这典故源自古代蜀地。当时有很多露天而作的工人,通常出工时都会自带饭食,可是早上带的饭到中午就凉了不好吃,于是他们就会去找一些店家帮忙加热一下,俗称“冒一下”,所以原本在四川各地就有“冒饭”之说,后来工人们学聪明了,不带饭了,反而带一些生的食材,到饭点时就让店家把这些杂七杂八的食材一锅炖了,再加点调料,没想到竟然无比美味,再后来一些商家从中发现了商机,在店里准备了很多生的食材,当工人们来吃饭时,自行选择相应食材,店家负责“冒一下”,然后收取食材成本费及加工费,最后就成了我们今天美味的“冒菜”。
冒菜和麻辣烫
本质上两者极其相似,非要说有啥区别,那就是麻辣烫是需要数签的,签就是我们常说的“串”。一签签牛肉,一签签鸡心,按签算钱,荤素不同,店家帮你煮,煮完端上桌与冒菜没有不同,但是,冒菜是配米饭的,麻辣烫不配米饭……
冒菜和串串香
串串香又名“小火锅”。自己选签,选签规则与麻辣烫相同,然后带着签自己煮,爱吃几分熟自己拿捏火候,每人面前一个油碟自配蘸料,可选辣椒面、芝麻粉、香油、蒜泥、香菜等等等等……
孔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个饮食哲学在四川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同一种餐饮类型被细化成各种不同的吃法,满足了消费者的各种不同要求,难怪有人说四川是美食天堂,果然名不虚传……
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别忘了给我点赞哦……
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或者需要补充的,也可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我是大玩家吴某,关注我,共同学习成长
纠正一下,重庆不是冒菜的原产地,免得有心人又拿来说事。
四川、重庆做菜都喜欢大杂烩,比如火锅、毛血旺、肚子鸡;就连近几年的农民豆花都是这样,不过啊,他们选材还是比较考究,起码荤素搭配较为合理。
只是一些在口味上做了适当的调整,例如农民豆花一般都以清淡为主,当然喜欢麻辣的,店家为了照顾这类客人的偏好,同样有麻辣口味的蘸碟。
而冒菜了呢 ?说穿了就是小火锅,类似呷哺呷哺,但别于呷哺呷哺,前者主推麻辣味型,在前端就已经制作好了成品,在原锅里烫熟,俗称“冒”。端上桌子直接可以开干。
后者就不一样了,虽然还是一人一锅,但至少保留火锅的精华部分,即边煮边吃,遗憾的是,口味太标准化,直白点,像火锅,但真吃不出火锅的味道来。
冒菜就能,一些重庆本地土著,还是按照火锅的标准炒底料,这样保证了冒菜的口味在重庆没走样,因为重庆人火锅吃得多,口味走样了,也留不住客人不是。
以前我就说过,江湖菜经过时间的沉淀,久了也会变成经典的传统菜,这就是川菜的活力所在,她能海纳百川。不管是麻辣与否,只要客人长期认可的,就是传统菜的基础。
例如我们熟知的酸菜鱼、来凤鱼、火锅鱼、邮亭鲫鱼、泉水鸡、太安鱼等等。至于冒菜能不能由江湖菜进入传统菜行业,这个标准还得食客评判!
最多设置5个标签!
作为四川人,在我们老家最开始是用一个杯子或小竹篓容器,去吃的人拿着容器自选菜放进去,不管你选多少只要容器能装的进去就可以,是按份算钱的,所以大家就使劲装,使得菜全部冒出容器顶端,所以大家就叫冒菜!
“冒”在四川方言中是“烫”、“煮”、“焯”的意思,也就是过一下开水,这典故源自古代蜀地。当时有很多露天而作的工人,通常出工时都会自带饭食,可是早上带的饭到中午就凉了不好吃,于是他们就会去找一些店家帮忙加热一下,俗称“冒一下”,所以原本在四川各地就有“冒饭”之说,后来工人们学聪明了,不带饭了,反而带一些生的食材,到饭点时就让店家把这些杂七杂八的食材一锅炖了,再加点调料,没想到竟然无比美味,再后来一些商家从中发现了商机,在店里准备了很多生的食材,当工人们来吃饭时,自行选择相应食材,店家负责“冒一下”,然后收取食材成本费及加工费,最后就成了我们今天美味的“冒菜”。
冒菜和麻辣烫
本质上两者极其相似,非要说有啥区别,那就是麻辣烫是需要数签的,签就是我们常说的“串”。一签签牛肉,一签签鸡心,按签算钱,荤素不同,店家帮你煮,煮完端上桌与冒菜没有不同,但是,冒菜是配米饭的,麻辣烫不配米饭……
冒菜和串串香
串串香又名“小火锅”。自己选签,选签规则与麻辣烫相同,然后带着签自己煮,爱吃几分熟自己拿捏火候,每人面前一个油碟自配蘸料,可选辣椒面、芝麻粉、香油、蒜泥、香菜等等等等……
孔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个饮食哲学在四川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同一种餐饮类型被细化成各种不同的吃法,满足了消费者的各种不同要求,难怪有人说四川是美食天堂,果然名不虚传……
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别忘了给我点赞哦……
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或者需要补充的,也可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我是大玩家吴某,关注我,共同学习成长
纠正一下,重庆不是冒菜的原产地,免得有心人又拿来说事。
四川、重庆做菜都喜欢大杂烩,比如火锅、毛血旺、肚子鸡;就连近几年的农民豆花都是这样,不过啊,他们选材还是比较考究,起码荤素搭配较为合理。
只是一些在口味上做了适当的调整,例如农民豆花一般都以清淡为主,当然喜欢麻辣的,店家为了照顾这类客人的偏好,同样有麻辣口味的蘸碟。
而冒菜了呢 ?说穿了就是小火锅,类似呷哺呷哺,但别于呷哺呷哺,前者主推麻辣味型,在前端就已经制作好了成品,在原锅里烫熟,俗称“冒”。端上桌子直接可以开干。
后者就不一样了,虽然还是一人一锅,但至少保留火锅的精华部分,即边煮边吃,遗憾的是,口味太标准化,直白点,像火锅,但真吃不出火锅的味道来。
冒菜就能,一些重庆本地土著,还是按照火锅的标准炒底料,这样保证了冒菜的口味在重庆没走样,因为重庆人火锅吃得多,口味走样了,也留不住客人不是。
以前我就说过,江湖菜经过时间的沉淀,久了也会变成经典的传统菜,这就是川菜的活力所在,她能海纳百川。不管是麻辣与否,只要客人长期认可的,就是传统菜的基础。
例如我们熟知的酸菜鱼、来凤鱼、火锅鱼、邮亭鲫鱼、泉水鸡、太安鱼等等。至于冒菜能不能由江湖菜进入传统菜行业,这个标准还得食客评判!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