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2 15:49发布
一,不用远行,可以及时问候对方
有一首诗里这样写道“君住江之头,我住江之尾,日夜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这首诗写出距离使人不得相见的思念和痛苦,用江水的漫长衬托人的情感。现在不会在有人写这样的诗了,谁想起谁,如果没有时间去看看对方,只要轻轻拨通随身的电话,一切都迎刃而解。决不用站在江头望着江水东去而感慨万千了,可见手机解决了人类几千年来的相思之苦。
二,危难之时显身手,堪称贴身保镖
每个人都不能预测自己的危安,也许“晴空万里”的时刻突然就会“阴雨绵绵”,当一个处在突发事件的危机中,手机成了我们向外界报告第一信息的最好工具,无任何东西能够代替。韩国人质事件就是在第一时间里,有个人质拨通了手机把消息报告给自己的亲人。在媒体还没有得到确切消息的时候,手机已经率先显出了它给人们做出的最好的作用。
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实现表达情感的愿望
很多时候人们会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这是人们对于自己亲人的一种深厚的情感倾诉,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实现这个愿望,特别是对于愿望的亲人,也许就成了最后的遗憾,可是手机的出现让人们终于能够圆满地将自己最后的愿望得到满足。“911”事件发生的时候,一个乘客在飞机上,面对即将爆炸的飞机,给母亲打去了电话:“妈妈,我爱你!”当我们看到这个母亲面对记者的提出:“你儿子在临终得时刻是否提到财产”的问题时,母亲泪流满面地说:“儿子只说他爱我。”我们的泪也会夺眶而出。
四,可以用来缓解冲突和矛盾
任何人都会出现一些人际交往中的困惑,有的问题甚至会出现当面交流的窘迫。这时候就完全可以利用手机的功能,比如可以先发个短信问候一下,再打电话婉转地用抱歉语气表示心迹。这种效果往往比登门拜访效果要好,有很多时候“面子”还成了人们交往中的障碍,挡住“面子”专门利用语言更能达到逾期效果,所以手机在人际交往中充当了调停的“第三者”,其中“妙不可言”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应该说每个人都会尝试过这种交流方式。
移动电话,或称为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原本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称[1] ,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在1940年制造的战地移动电话机发展而来。
1958年[2] ,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发明了ЛК-1型移动电话,1973年[3] ,美国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商业化手机。迄今为止已发展至4G时代了。
手机分为智能手机(Smart phone)[4] 和非智能手机(Feature phone),一般智能手机的性能比非智能手机要好,但是非智能手机比智能手机性能稳定,大多数非智能手机和智能手机使用英国ARM公司架构的CPU。智能手机的主频较高,运行速度快,处理程序任务更快速,日常更加的方便(例如:诺基亚n81主频有369兆赫兹);而非智能手机的主频则比较低,运行速度也比较慢(例如:诺基亚5000主频就是50兆赫兹)。
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大多数是大屏机,而且是触摸电容屏,也有部分是电阻屏,功能强大实用性高。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包括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简单的“1+1=”的公式,“掌上电脑+手机=智能手机”。从广义上说,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功能。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屏幕尺寸和带宽,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软件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很多增值业务可以就此展开,如:股票、新闻、天气、交通、商品、应用程序下载、音乐图片下载等等[5] 。
最多设置5个标签!
一,不用远行,可以及时问候对方
有一首诗里这样写道“君住江之头,我住江之尾,日夜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这首诗写出距离使人不得相见的思念和痛苦,用江水的漫长衬托人的情感。现在不会在有人写这样的诗了,谁想起谁,如果没有时间去看看对方,只要轻轻拨通随身的电话,一切都迎刃而解。决不用站在江头望着江水东去而感慨万千了,可见手机解决了人类几千年来的相思之苦。
二,危难之时显身手,堪称贴身保镖
每个人都不能预测自己的危安,也许“晴空万里”的时刻突然就会“阴雨绵绵”,当一个处在突发事件的危机中,手机成了我们向外界报告第一信息的最好工具,无任何东西能够代替。韩国人质事件就是在第一时间里,有个人质拨通了手机把消息报告给自己的亲人。在媒体还没有得到确切消息的时候,手机已经率先显出了它给人们做出的最好的作用。
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实现表达情感的愿望
很多时候人们会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这是人们对于自己亲人的一种深厚的情感倾诉,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实现这个愿望,特别是对于愿望的亲人,也许就成了最后的遗憾,可是手机的出现让人们终于能够圆满地将自己最后的愿望得到满足。“911”事件发生的时候,一个乘客在飞机上,面对即将爆炸的飞机,给母亲打去了电话:“妈妈,我爱你!”当我们看到这个母亲面对记者的提出:“你儿子在临终得时刻是否提到财产”的问题时,母亲泪流满面地说:“儿子只说他爱我。”我们的泪也会夺眶而出。
四,可以用来缓解冲突和矛盾
任何人都会出现一些人际交往中的困惑,有的问题甚至会出现当面交流的窘迫。这时候就完全可以利用手机的功能,比如可以先发个短信问候一下,再打电话婉转地用抱歉语气表示心迹。这种效果往往比登门拜访效果要好,有很多时候“面子”还成了人们交往中的障碍,挡住“面子”专门利用语言更能达到逾期效果,所以手机在人际交往中充当了调停的“第三者”,其中“妙不可言”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应该说每个人都会尝试过这种交流方式。
移动电话,或称为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原本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称[1] ,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在1940年制造的战地移动电话机发展而来。
1958年[2] ,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发明了ЛК-1型移动电话,1973年[3] ,美国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商业化手机。迄今为止已发展至4G时代了。
手机分为智能手机(Smart phone)[4] 和非智能手机(Feature phone),一般智能手机的性能比非智能手机要好,但是非智能手机比智能手机性能稳定,大多数非智能手机和智能手机使用英国ARM公司架构的CPU。智能手机的主频较高,运行速度快,处理程序任务更快速,日常更加的方便(例如:诺基亚n81主频有369兆赫兹);而非智能手机的主频则比较低,运行速度也比较慢(例如:诺基亚5000主频就是50兆赫兹)。
智能手机(Smartphone),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大多数是大屏机,而且是触摸电容屏,也有部分是电阻屏,功能强大实用性高。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包括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简单的“1+1=”的公式,“掌上电脑+手机=智能手机”。从广义上说,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功能。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屏幕尺寸和带宽,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软件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很多增值业务可以就此展开,如:股票、新闻、天气、交通、商品、应用程序下载、音乐图片下载等等[5] 。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