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中国经济首季报出炉。一季度,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态势,主要指标增速基本稳定,发展质量效益有所提高,开局总体平稳。但世界局势复杂演变,国内疫情近期多发,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经济形势怎么看、就业压力如何解、产业链供应链如何稳、小微企业困难如何破……新华社记者梳理当前中国经济十大关切问题,采访权威部门和权威人士进行解答。
(一)困难挑战增多,如何看待当前经济走势?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稳步复苏,前两个月出现积极变化,但进入3月,受乌克兰局势变化和国内疫情影响,回升势头承压。
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如何确保实现5.5%左右的全年增速目标?
总体看,首季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平稳开局。当前成绩,实属不易。
支撑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总体平稳。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7万亿元,同比增长4.8%,高于去年四季度4%的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高于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财政收入平稳增长,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外资外贸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国际收支总体稳定,外汇储备保持在3.2万亿美元左右。
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多项指标彰显“进”的态势。
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2%和8.1%,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均增长1.4倍;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8.8%;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困难挑战明显增多。
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没有改变。国内疫情多点散发,一些城市按下“慢行键”,封控管理区域部分停工停产,产业链供应链遭遇堵点;部分行业企业困难加大,小微企业面临运营困难;旅游住宿、交通出行、餐饮娱乐等接触性聚集性消费活动受到制约;重点群体就业难度增加,部分行业就业人数减少……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从中央到地方,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加快落地,尤其近期进一步发力,与疫情竞速,和困难赛跑,在助力经济爬坡过坎中不断释放“稳”的力量。
当前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又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我们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二)统筹防疫与发展,如何算好大账?
3月以来,本土疫情波及30个省份,既有上海、深圳等万亿级GDP强市,也有吉林等农业大省,辐射区域广链条长,经济下行压力阶段性放大。
一些境外媒体和机构频频质疑中国严格防疫“代价高昂且不可持续”,社会上也有“躺平”“与病毒共存”等论调。
疫情防控是“国之大者”。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算的是大账、生命账。防控工作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放在第一位,这是判断防疫成效的首要标准。
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传播速度快、感染人数多,脆弱群体风险大。我国14亿多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7亿。如不及时从严防控,势必令易感人群感染风险加大,一旦形成规模性反弹,将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更严重损失,极易丧失前期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反观,今年初,许多国家和地区陆续放松防疫政策,但结果是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激增。目前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5亿,死亡病例逾619万。英国疫情3月以来感染水平已升至历史最高。有英国媒体人指出,与新冠共存政策“无异于一场豪赌”。
再来算经济账——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是为中国发展赢得主动。
2020年,正因为中国在世界上“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才最终在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2021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位置。
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实现动态清零难度进一步升级。封控措施不可避免带来短期经济冲击,但中国抗疫实践进一步印证:一时的“管”正是为了更好的“放”。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政策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不误农时保春耕。中央财政下达资金200亿元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署投放100万吨国家钾肥储备……农情调度显示,目前春播粮食已完成意向面积的19.4%,进度同比快1.2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争分夺秒抓复工复产。深圳,从按下“慢行键”到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开始有序恢复,用时不到10天;山东,3月29日宣布自2月底以来的这波疫情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复工复产进入“快车道”;吉林,4月14日宣布实现社会面清零,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上海,本轮疫情传播指数已由2.27下降到1.23,4月16日发布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
一方面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坚持科学精准防控,防止层层加码“一刀切”,二者统筹兼顾,才能确保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三)应对空前压力,就业能否稳得住?
经济下行压力,首当其冲影响就业。
最新统计显示,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就业前两个月温和开局后,3月波动明显。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5%,其中3月为5.8%。
招聘机构数据显示,本是传统旺季的3、4月,就业市场走势低迷。在今年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就业能否稳得住?
从就业需求看,总量压力在加大。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近16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1076万人,二者均为近年新高。
从岗位供给看,不少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困难明显增加、招工放缓,甚至减员、裁员。原本吸纳就业较多的房地产、教育培训、互联网及接触性服务行业,招聘需求明显下滑。
从供需匹配看,“就业难”“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青年缓就业、慢就业现象增长,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突出。3月,16至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16%,为近几年同期最高值。
稳就业,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至今,一个鲜明特征是就业优先导向进一步强化。稳就业被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并充分体现在各项政策中。今年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17.58亿元,比去年增加51.68亿元。
抓基本——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实施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政策;显著提高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最高可提至90%;允许地方再拿出4%的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用于技能培训,并向困难中小微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千方百计稳企业、稳岗位。
保重点——研究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举措,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百万见习岗位募集、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等专项行动;组织实施“春风行动”为农民工、脱贫人口提供就业服务……多管齐下保障重点群体就业。
拓空间——加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灵活就业政策,在北京、海南等七省份及七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补齐权益保障短板,更好发挥灵活就业“蓄水池”作用。
在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的同时,还应做好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储备,全力以赴稳住就业基本盘。
(四)释放内需潜力,投资消费“双引擎”如何提振?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消费构成内需,是经济增长“主引擎”。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是当前宏观政策发力重点。
总体看,投资增速较快回升,规模继续扩大。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超10万亿元,同比增长9.3%,好于去年全年的4.9%。
从结构看,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三大领域表现“冷暖分化”。
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5%,增速比前两个月加快,比去年全年加快8.1个百分点。预计铁公水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6360亿元,川藏铁路稳步推进,年初以来下达铁路、民航、公路等领域中央预算内资金计划467.5亿元……基建投资的稳经济“压舱石”作用凸显。
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5.6%,比去年全年加快2.1个百分点;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0.7%,增速回落。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效益水平下降以及疫情等因素,或将对扩大有效投资带来影响。
消费,对稳定经济大盘具有基础作用。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居民消费基本稳定。网上零售较为活跃、新国潮消费快速增长、“一老一小”消费需求增大以及冰雪经济热潮等,显示出居民消费提质升级蕴藏的巨大潜力。
疫情之下,消费恢复也面临较大制约因素。
相比前两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3月份指标为负增长。其中,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交通出行等接触性聚集性消费受到明显冲击——3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下降3.8个百分点至46.7%,清明假期国内旅游收入不足2019年同期四成……
内需拉动经济的后劲,既取决于扩大有效投资的力度,也取决于促进消费恢复的程度。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正加快发力——截至3月末,今年3.6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中用于项目建设部分已全部下达;“十四五”规划的102项重大工程正抓紧推进,各地已储备7.1万个专项债项目,全年水利工程和项目可完成投资约8000亿元……
促进消费恢复的举措接连出台——已出台的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纾困政策正在落实到位;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保障物流畅通;扩大重点领域消费,促进医疗健康、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支持社会力量补服务供给短板……
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从更深层次,为扩大内需注入强大动力。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巨大内需潜力更意味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必将坚定不移,内需拉动经济的“引擎”需要更加强劲。
(五)多重压力下,外贸外资能否延续高增长?
外贸、外资,中国经济去年表现亮眼的两个指标,今年一季度仍有不错表现,双双以两位数增长实现“开局稳”。
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实际使用外资3798.7亿元,同比增长25.6%。面对国内外疫情反复、国际局势新变数增多,两个指标在去年高基数上继续稳增长,实属不易。
外贸稳住增长,原因何在?
贸易“朋友圈”更加多元——一季度,东盟超欧盟重新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持续增长。“西方不亮东方亮”。更多新市场,也意味着更大增长空间。
更多经营主体有力支撑——一季度,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43.2万家,同比增长5.7%。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4.52万亿元,增长14.1%,占比达到48%,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压力下,外贸主体的增长,正是韧性与活力的最好证明。
当然,与去年同期分别接近30%、40%的高增长相比,今年一季度外贸、外资增速各有所下降。
这主要受到了去年高基数、国内外疫情反复、俄乌冲突复杂演变等因素影响。不少一季度订单还不错的外贸企业,坦言二、三季度压力会加大。疫情对生产、运输的冲击,加上高昂海运费对利润侵蚀,影响会进一步显现。
为稳定外贸,一系列政策举措及时发力——减税降费、畅通物流、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加强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发展外贸新业态等举措加快落地,给企业送来“及时雨”,为稳外贸保驾护航。
考虑到高基数原因以及当前一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外贸延续去年高增长有一定难度,但外贸“开局稳”恰恰印证了我国外贸有稳增长的坚实基础和巨大潜力。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完备,企业自身也在努力,加上助企纾困、稳外贸政策落地,各方共同努力,外贸实现保稳提质的目标未来可期。
稳外资,同样有基础和信心——
中国美国商会近期报告显示,疫情等因素影响下,仍有超六成受访企业计划今年加大在华投资,超八成在华美企不考虑移出中国。近来,多家知名跨国公司围绕低碳业务加大在华投资和布局。
一季度,中国吸引外资在“稳”的基础上继续“进”,高技术产业引资同比增长超50%,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更是接近60%的增长。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迸发的新机遇,正是外商投资的掘金点。
面对各种不确定性,诸多政策举措也在积极发力:进一步强化外资服务保障,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复工复产;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
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更便利的营商环境,让更多外资企业在中国留得住、扎下根。
(六)全球通胀压力上升,国内物价是否会大幅上涨?
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通胀背景下,我国物价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季度,我国CPI同比上涨1.1%,其中3月上涨1.5%,涨幅较前两个月扩大,但仍属于温和范畴,也低于国内3%的预期目标。3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8.3%,涨幅连续5个月回落。
CPI与PPI“剪刀差”进一步收窄。2021年全年CPI与PPI“剪刀差”为7.2,今年3月份为6.8,表明保供稳价效果持续显现。
3月份PPI涨幅虽然回落,但仍处较高水平。这与国际输入性影响密切相关,受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国内石油、有色金属等价格上涨,中下游行业企业面临较高成本压力。
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及时采取供需双向调节、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等措施,平抑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稳定市场预期,促使PPI涨幅连月回落。
当前,我国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裕,有效应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能力显著增强,保持全年物价平稳运行仍具有较好支撑。
CPI指标关系百姓“菜篮子”“米袋子”等的价格。
近期,蔬菜、汽油、柴油等与日常生活相关度较高的部分民生商品价格涨幅较大,上涨面较广,导致居民对物价上涨的感受较为强烈,数据和百姓感受存在“温差”。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CPI“篮子”商品中,猪肉价格占比较大。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大幅下行,3月同比下降41.4%,拉低了CPI涨幅。
今年以来,国内部分民生商品价格有所上涨,主要是受国际形势变化和疫情等因素影响,并非我国市场供给基本面发生变化。
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PPI向CPI传导的趋势或将延续,一般日用品价格将小幅上涨。此外,随着猪肉市场由供求基本平衡向紧平衡过渡,预计到二季度或三季度,猪肉价格或将进入上行通道,拉动CPI温和上涨。
综合来看,全年物价涨幅或将比去年有所扩大。针对物价短期上涨压力,要进一步完善价格调控机制。尤其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应加强价格监测预警,适当降低价格补贴启动条件,避免价格大起大落影响基本民生。
(七)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如何打通堵点卡点?
工业品物流占社会物流总额90%左右,生产供应链全流程的90%以上处于物流环节。疫情导致部分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受阻,影响向生产端延伸。
同时,一些工厂因疫情停工停产,原材料价格高位攀升,企业成本走高……多重因素叠加,引发人们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担忧。
当前国内供应链部分受阻,影响产业链稳定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一方面,物流效率有所降低。俄乌冲突扰乱国际物流秩序,中欧班列、国际航空运输等受到影响;疫情导致部分地区跨区域、疏港运输不畅。另一方面,供给面临一些制约。如上海拥有汽车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集群,也是不少加工制造企业的来料仓储、产品总装基地。疫情不可避免对相关行业造成影响。
虽然挑战增多,但更多是因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产业链总体运行仍然平稳,及时控制住疫情,细化实化各项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举措,就会为正常运行增添稳定性和安全性。
我国拥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齐备配套优势明显。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3月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工业经济自身韧性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坚强支撑。
当前,关键要聚焦堵点卡点及时疏通,避免短期困难演变成长期趋势,把“链”上的企业保护好,不被眼下问题拖垮。
保物流是当务之急。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十项重要举措,要求努力实现“民生要托底、货运要畅通、产业要循环”。公布全国统一式样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切实保障重点物资和邮政快递通行、优化防疫通行管控措施……严格落实防疫政策的同时,一系列部署加快打通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
稳生产是关键之举。全国多地稳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白名单制度正加快建立;工信部前方工作组赶赴上海摸排企业情况,集中资源优先保障666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
聚焦当下,做好原材料保供稳价,落实落细减税降费、金融信贷等惠企政策,缓解企业运行压力;着眼长远,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中国需要在补链强链上不断发力。
(八)稳住市场主体,如何更有力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
本应是纺织旺季的3、4月份,不少纺织厂老板却心里发慌。受疫情影响,部分服装贸易批发市场暂时停业,纺织厂纷纷减产。
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下滑,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指数均在景气临界值100以下。
当前,很多中小微企业面临订单和营业收入减少、拖欠账款增多、原材料价格高涨、人工和运输成本攀升等挑战,“增产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矛盾突出,企业间分化持续扩大。
为中小微企业纾困是当务之急。
一方面要在运营成本上做“减法”,减税降费是首选。今年退税减税规模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为使资金直达企业,中央财政已下达首批用于小微企业留抵退税专项转移支付4000亿元。4月起,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正式实施,11天内就有1557亿元退税资金落到20.3万户纳税人账上。
另一方面需在现金流上做“加法”,信贷支持可谓“雪中送炭”。一季度,小微企业贷款需求进一步释放。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和授信户数,分别同比增长24.6%和42.9%。
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并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以增强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投放能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人社部等部门陆续推出纾困举措。人民银行新设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加大对物流通畅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金融支持……
同时,江苏出台“40条”措施、广东出台“47条”措施、湖南出台“36条”措施……从房租减免到发放补贴,各地因地制宜推出更具针对性的纾困举措;企业也在想方设法积极“造血”自救。
及时回应中小微企业新困难新诉求,确保减负纾困“组合拳”尽快落地显效,把真金白银用在刀刃上,才能更好稳定中小微企业预期,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
(九)防范化解风险,如何引导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3月,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趋稳;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0.7%,比1至2月份回落3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规模大、链条长、涉及面广,对国民经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21年,我国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8%。
在疫情多点散发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整面临新情况新挑战。从供给端看,一季度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土地购置面积分别下降17.5%和41.8%,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缓慢;从需求端看,受资金紧张、个别头部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显现等影响,市场预期转弱,购房者延缓入市。
今年以来市场分化更加明显,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一些热点城市市场回升预期逐步增强,部分人口持续流出的城市市场仍在低位运行。
应对新情况新挑战,各地以支持首套刚性购房需求、合理改善性需求、租赁住房需求为着力点因城施策。100多个城市的银行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经营情况,自主下调了房贷利率;部分城市对生育二孩、三孩家庭购买首套住房的,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城市的租房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已达到40%以上。针对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租房需求,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有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基本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投资总额预估约8500亿元。
引导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必须牢牢守住“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位。
需要指出的是,各地针对房地产市场不同情况所作出的相应调整,并非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翻转。要保持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精准性协调性,努力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
当前,个别头部房地产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仍然存在。对此,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正依法依规开展风险处置化解工作,以“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为首要目标,合力缓释房地产企业风险。
保持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关乎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关乎宏观经济稳定发展,正是复杂形势下中国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体现。
(十)多重挑战下,粮食和能源如何保供稳价?
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对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至关紧要。
受去年罕见秋汛影响,冬小麦晚播面积占到三分之一,目前一、二类苗比例已与往年基本持平。部分地区封控管理下,农资下摆、秸秆离田、农机手返乡不同程度受影响。
农资价格上涨。4月第2周,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批发价每吨同比上涨35.5%、17.9%和82.4%,农用柴油价格大幅上涨。中国钾肥消费量近三成进口自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受俄乌冲突影响,两国出口受阻。
国际市场风险增大。去年我国进口的玉米、大麦近三成来自乌克兰。俄乌的小麦、玉米出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29%、19%,俄乌冲突引发国际粮价上涨,加大我国进口难度和成本。一季度我国进口大豆2028万吨,数量同比减少4.2%,金额却增长20.9%,凸显进口大豆价格的上涨。大豆、玉米作为饲料原料,直接关联养殖产业,容易影响肉类价格。
当前我国稳住粮食的基本盘并没有改变,国家正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强储备。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特别是小麦和稻谷两大口粮品种占总库存比例超70%,防范风险能力增强。
保产量。目前小麦苗情转化好于预期,粮食意向种植面积稳中有增。各地抓紧春管春播,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保障钾肥等供给。我国加大玉米、大豆保供力度,扩大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推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确保完成大豆油料扩种任务,并合理利用国际资源,加强储备调节,保持供需平衡。今年冬油菜面积增加、长势好于上年。
保产能。我国今年将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加快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大盐碱地综合利用力度,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受俄乌冲突等影响,国际能源价格高涨,对外采购油气面临的风险上升。一季度天然气进口金额同比增加68.7%,但实际进口量减少5.1%。
多方正采取措施推动国内石油、天然气、煤炭增储上产。一个好的趋势是,一季度国内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3%、4.4%、6.6%,发电量同比增长3.1%。今年国家要完成原油产量重回2亿吨、天然气产量持续稳步上产的目标,并加快建设在沙漠、戈壁、荒漠规划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
立足国情,强化煤炭煤电的兜底保障作用。国家能源局近几个月已批复山西、陕西、宁夏等地多个煤矿项目,优质煤炭产能正依法合规加快释放。近期全国煤炭产量保持高位水平,2月中下旬以来,日产量在1200万吨以上,同比增长超过10%。
缓解煤电企业经营压力。全面放开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后,今年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促进煤电上下游协同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通过能源储运能力建设,能源供应链的弹性和韧性也将得到加强。
确保粮食能源安全是重大战略性根本性问题。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将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更好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平稳开局之后更需奋力前行。针对下行压力,相关权威部门表示,一方面要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控制住本轮疫情;另一方面要抢抓二季度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稳增长举措,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记者韩洁、谢希瑶、魏玉坤、刘夏村、王优玲、吴雨、叶昊鸣、姜琳、张辛欣、于佳欣、于文静、高敬、赵文君、王悦阳)
编辑 陈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