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全-要闻评论」苹果iPad要在越南生产!这有什么好担心的?

2022-06-04 16:55发布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6月3号的一条短消息,让不少人心中忐忑。消息是苹果已经把部分iPad生产迁移到了越南,原因是为了进一步防止供应链中断,确保供应的连续性。



虽然苹果依旧十分依赖富士康、和硕等国内的代工企业,但现在的一大变化是,工厂不再仅仅设在中国本土了。iPhone手机已经开始在印度、巴西等地生产;AirPods耳机,越南已经成为了这款产品的主要生产地。


有人说,越南这个备胎一夜转正,是不是苹果要抛弃中国了?这些声音表达出了对中国制造的强烈担忧。我觉得这个现象是确实存在的,但是不用过度解读,因为整体的量肯定不大。


但是也必须保持足够的警醒,疫情防控对供应链的冲击,加上最近几年来一直想从中国供应链体系中分一杯羹走的越南、印度的紧追不舍,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其实对苹果公司来说,追求最大的利润、让供应链多样化一直没变。


在苹果创立之初,乔布斯对制造保持绝对控制权,在旧金山湾区投资建厂,主要生产Mac电脑。乔布斯还亲自设计生产线,据说因为他的偏执,整个工厂的设备和传送带都要刷成白色的,只要能自动化实现的就一定不要用人工。


可惜运营成本太高,即使24小时满负荷运转,销售额也从未能够覆盖成本,是一笔不折不扣的亏本买卖,最后在1992年关闭了。


1998年乔布斯聘请37岁的蒂姆·库克担任全球运营高级副总裁,收拾一堆烂摊子,整顿苹果制造和分销的艰巨任务。他把Powerbook生产外包给了中国台湾的合约制造商广达电子(Quanta),1999年又引进了富士康,随后在未来几年加快了苹果的外包进程。



跟富士康的合作让苹果尝到了很多甜头。据说2007年初代iPhone上市的前几周,产品设计出现了巨大变动,乔布斯决定把塑料屏幕换成玻璃的。几周后的一个夜里,新的玻璃屏幕被运送到了富士康,8000多名工人轮班工作,将新屏幕安装到手机上。短短几天之内,工厂的iPhone单日产量就超过了10000部。


苹果经常在最后一刻更改产品设计,并且需求量也可能大幅波动。这就需要制造工厂具备开放性的、大规模制造的能力,富士康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就是顶级的制造专家。


所以有人评价说,乔布斯如果坚持在美国自建工厂,不可能达到今天这样的灵活性,而苹果公司的外包策略来自库克革命性、开创性的管理思想,为苹果今天取得的成就做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苹果在2021年最新公布的数据,全球的200大供应商中,有96家都来自中国,剩下的分布在印度、越南、泰国、日本、新加坡等地。这次疫情国内的供应链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了其营收预期。所以把部分供应链转移出去,分散风险也是一家科技企业的常规操作。


其实,不光是苹果一家公司,过去几十年有大量西方企业跑到中国来建厂。欧美国家为了将资源聚焦在高端产业上,才把中低端制造业大量转移到中国。


过去30年形成的这种独一无二的制造产业生态,是我们承接欧美国家大规模外包的一个重要前提。这种开放的、大规模的、复杂科技产品的外包制造能力在国外一直是稀缺的,只有在中国才能够实现。


所以,对这次苹果把生产制造转移出去也需要重视。因为制造能力是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成果,让我们积累了高端的经验,形成了核心竞争力。所以整个社会和产业界要行动起来,保护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不流失,加大力度扶植科技制造产业,保障供应链不出问题。



一直以来,是中国的制造生态保证了稳定的、高质量的、高效的生产,维护了世界供应链的稳定。中国有无数经验丰富、有信用的科技制造家,不要低估了他们的价值和贡献,未来还可以把这样的制造能力输出到别的国家,让全球都享受中国制造的产品。


李克强总理强调,"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相信在全球化协作的时代,会有更多的跨区域、跨国的紧密协作,帮助每一家企业实现更好的资源分配、利益共享。


如果说过去是西方把制造任务"甩包袱",外包给中国,那么未来中国的企业家也要走出去,把视野放得更远、更前瞻,把过去积累的制造能力和经验复制到全世界。


还是那句话:中国制造不应该是在中国制造,而应该是中国人在全世界制造,这是这一代中国企业家的使命。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更多科技产业的底层思考逻辑,会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欢迎关注全球风口微信号,报名加入!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