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出不穷的庞氏骗局

2023-07-26 13:04发布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违规行为被人们所熟悉。除了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行为,还有一种骗局被称为“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因意大利人查尔斯·庞兹的名字而得名。20世纪初,西方国家采用“国际回邮券”寄信,这种券在不同的国家金额差异很大。庞兹发现,如果在意大利买入国际回邮券寄到美国,随后在美国卖出,那么就能赚取差价,利润很高。他由此开展这种业务,并且以这种业务为幌子开始融资,不少人趋之若鹜。1920年8月,庞兹的行为败露。事实证明,庞兹只是在用其他人给他的资金“拆东墙补西墙”,也就是用一个人的本金去支付另一个人的本金和利息。他的巨额利润并不是通过“国际回邮券”套利获得的,他所宣称的“国际回邮券套利业务稳赚不赔”不过是个骗局。


在金融发展历史上,庞兹不是第一个使用这个骗局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很多“金融大鳄”前仆后继,鼓吹自己的投资技术,实则不过都是通过“庞氏骗局”为个人牟利。


纳斯达克主席的伯尼·麦道夫的“庞氏骗局”以历时时间长、金额巨大而广为人知。这位金融领域的专家在自己的证券从业经历中,一直有着良好的声誉。他的基金公司收益很高,保持着每月1%的收益。因为委托他投资理财有着极高的门槛,人们以让他理财为荣,并不会过多追问他高收益的原因。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客户不断向麦道夫要求提兑本金,甚至有客户要求一次性提70亿美元,导致麦道夫的骗局最终败露。麦道夫的骗局前后持续了20年,金额涉及648亿。他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70多岁的他被判处有期徒刑150年,他的一个儿子后来也选择了自杀。


类似查尔斯·庞兹、伯尼·麦道夫这样的“庞氏骗局”例子,在金融历史上不胜枚举。


詹姆斯·西蒙斯被誉为“全世界最杰出的数学家,美国著名投资家和慈善家”。他号称自己的对冲基金公司高利润的原因是运用数学建模的方式从事短线交易,但最终被发现他的公司也是一个“庞氏骗局”。 “华人巴菲特”唐炜臻也鼓吹自己能够实现每周1%的固定回报率。然而,2009年,他被控操纵股市等12项罪名,涉及金额高达6000万加元。2013年,唐炜臻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


时至今日,这样的骗局在金融市场上仍然频发,并不鲜见。“p2p”频频“爆雷”,也是经营者以高收益为幌子,吸引他人投放自己的资金到平台中,最终卷款而跑。


如果想要远离“庞氏骗局”,很简单,那就是不要被自己的贪婪蒙蔽双眼。如果一个公司宣称的收益明显高于业内平均值,投资者就要思考一下,这家公司是不是在操纵一场新的“庞氏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