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应对互联网时代下 出现了停不下来的刷手机,浪费了时间,并且刷完之后很后悔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那么想要看手机,但是就是难以停下或者控制时间。有时候情不自禁的就刷起来了,都忘记了当时打开这个APP的目的……
首先,这个是很正常的,因为这些APP的推荐算法已经很了解我们了。我们爱过的恨过的,看过的,都被它训练和存储了下来。加上各种大厂的产品经理,算法人员很努力,想要留下客户想的各种提高准确度,挖掘偏好,举办活动,设计好看的前端,引入夸张吸引人眼球的up主,所有这些APP的设计都是想让我们继续刷和看的!不然他们白干了啊……
那怎么做呢?好的,我们发现了,刚刚我在描述的时候,提到了两个关键点,第一个关键点是,大数据算法推荐,第二个关键点是APP。
解决方法很简单,主要有两个绝招。第一招,就是把APP卸载掉,第二招,善用搜索引擎大法。主要就是用site方法,使得可以持续获得这些平台的内容。豆瓣,bilibili,小红书,抖音,微博都是一样的逻辑。除了特定的问题,排行榜,热榜都能搜到的。
下面是搜索的B站的一个每周必看的例子。
你可能会说,网页不方便点赞和收藏。先说说收藏,我们都知道收藏夹里面吃灰这个道理,而收藏不等于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因此,收藏对我们并没有益处,看似繁华,又不是你的繁华,激动个啥。如果真的很重要,你也会记得关键词,再次搜索到的。你又说,网页不方便点赞和互动,参与度不高。是啊!就是因为参与度不高你才要用啊!要不你就刷起来了,时间浪费,罪恶和愧疚不就来袭啦吗。看到这里了还在问这个问题 亏你点进来了呢,笨蛋!
如果需要点赞收藏发布东西的话,直接用电脑就好了。如果是专门为了发布用途的,可以保留APP。
当然也可以不删除APP,但是前提是,要没有这个习惯。比如打开手机要是习惯性点开某个APP,又不是真的想看的 这种应该先删除,等习惯养好,再拿回来,但是拿回来之后的功能需要改变,APP作为发布工具和或者利用其推荐系统专门搜索某个领域的知识。但是主要的兴趣类型的浏览在浏览器上进行就好。APP就是通过创造私域的方式,抽取你的精力的。
推荐算法利用了人类的好奇心和历史,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后果,使得我们更想要及时的快乐,想要短时间理解。但是大多数领域做成大事,成为专家,需要的都是深入的钻研,是深度连续思考的,和现在的碎片思考不一样。从这个角度来说 我们需要找到方式来应对这个问题。
不过技术中立,那问题是什么呢?问题就出在设计上。打开APP第一眼看见的是收藏夹吗?是稍后在看吗?不是!是推荐系统。而搜索功能等其它主动途径入口会更深,甚至要点击三到四次才能进入。加上推荐系统这玩意还很了解你,且人类想要自律本来就要花精力,因此我们可以称APP这种行为为火上浇油,雪中送冰。
因此我们提出了上面的方法。并且为了不损失获取信息的途径,我们使用了搜索引擎的功能代偿。在这样的主动搜索中,必须把事情想的很清楚才能搜索到 增加了我们主动性,也给了我们时间思考,让我们更清楚,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是,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互联网的问题。它是一个平台,一个新的空间吗?不是。互联网不应该是一个新的空间,我们不可能活在网络中,不可能更信任网络上聊一次的网友而不是现实中面对面交谈的朋友。
互联网更应该是一个帮助我们更便捷传递信息的工具,是它进入我们的生活帮助我们搜索学习,而不是我们进入它的世界,在这个平台上寻求快乐。因此我们要强化它的工具属性,弱化它创造空间的属性。通过去APP重搜索引擎的方式,更有利于我们强化互联网的工具属性。
为什么搜索引擎会更强化其工具属性呢?因为搜索引擎的功能十分单一,就是搜索!搜索引擎是被动的,只能搜索不能推荐,这就给了人更多的选择的权利,强调了人的主动性而不是被动性。当然你想要使用推荐系统的话,可以留下APP,专门搜索某个字段,来筛选就好。主要是思维要转变过来,主次分析清楚,互联网只是种工具。
下图是有一天出去踏青看见的大白鹅,在冬日的暖阳里,看见它的我特别的开心。后来想想啊,这张照片看起来也不是那么好看,在互联网上普普通通的,为什么我会喜欢呢?
想明白了,我喜欢的是那天的阳光,阳光下咕咕叫的鸡和鹅,随微风摇摆的小草和野花,喜欢的是踏青时候的畅快心情。这是看互联网视频,想象不到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