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达到极限的制鞋业,能容得下一个“莆田鞋”吗?——行业洞察

2022-04-10 19:30发布

近日,莆田申请了莆田鞋集体商标,虽然近十多年来,莆田一直以高仿闻名全国,但莆田鞋集体商标的出现,宣布着莆田对全新路线的一次尝试。实际上,由于耐克等品牌,对于新疆棉花的抵制,国产鞋已经逐渐走入了大家的视野,今天小察就带大家一同看看制鞋业的行业总体情况。



根据企洞察行业大数据显示,我国现存12.4万家制鞋业企业,累计关停企业数量达到了20.8万家,六成以上的企业,已经关停。制鞋业或许是品牌效应最为明显的行业了。


  1. 市场规模达到极限,行业略有动荡


衣食住行,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在世界上,除了少数极度贫困的地区,大多数地区的人们出行都需要一双鞋,对于鞋的需求可以说是最普遍的需求,制鞋业也是最传统的行业了,如今的制鞋业,基本已经达到了容纳企业的上限,纵观每年的新注册企业数量,我们可以发现,制鞋业的企业注册数量不断波动。达到可容纳企业上限制鞋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自我调节。



而在当年关停企业我们也可以看到,制鞋业的关停企业数量,与当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差距并不大,当年净增企业数量最多的也仅有5000余家,虽然制鞋业每年都在净增,但行业的总体增速却并不高,仅以极其微小的规模进行扩张。


  1. 受到当地矿产资源显示,山西、云南、河北最多


而在地区分布方面,广东、浙江、福建占据了前三甲,具体而言,广东东莞,浙江义乌,福建莆田,这三个地区对省份制鞋业的贡献功不可没,除了这三个省份外,其他省份的职业鞋企业数量均不高,虽然江苏为第四名,但其制鞋业企业的数量仅为福建的一半。


  1. 个体工商户占多数,多为农户


而在企业类型分布上,67%的企业均为个体工商户,这部分企业的主力是类似于“江南皮革厂”一般的同类型工厂,大多专注于鞋面、鞋底、鞋帮等鞋的零部件制造,也有部分工厂专注于皮鞋,塑料凉鞋等鞋。其他的例如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个人独资企业等公司,则主要加工我们常见的运动鞋,部分为鸿星尔克等知名品牌的代工厂,部分则是专门进行高仿鞋的制作。



在注册资本方面,由于制鞋业的技术基本已经成熟,一般的小型制鞋厂,厂房流水线的价格也不会很贵,且大多数制鞋厂均为小型的代工厂,或是低端品牌制作,这部分制鞋业企业的注册资本大多低于100万元以下,占企业总量的84%。而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的大型企业,则更多的是大型鞋类加工园,或是特步,鸿星尔克等知名品牌的持有公司。


  1. 死水一潭


作为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行业之一,共有68家制鞋业企业成功上市,虽然大多仅为新三板、新四板,但依旧有能够在A股上市的制鞋业企业。但相对于上市企业来说,融资企业的数量就很少了,仅有1家企业得到了a轮的融资。由于传统的制鞋业的行业结构基本已经固定了下来,资本对这一领域显得兴致缺缺,整个行业堪称死水一潭。


  1. 涉诉率较高,经营风险多发


在涉诉率方面,制鞋业的涉诉率也相对较高,约有1.2万家企业留下了诉讼记录,约占行业总数的10%,还有2.16%,2674家企业收到或曾收到限消令。与其他行业相比,制鞋业的司法风险较高。



而在经营风险上,制鞋业的经营风险比例同样不低,有24%的企业留下了经营异常记录,其中多次留下经营异常记录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14%。总得来看,大约每四家制鞋业公司中,就有一家公司,出现或曾出现经营异常。


以上数据来源于企洞察,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运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