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攻弯道观赛、参观维修区……都是方程式,FE和F1有何不同?

2023-07-26 13:21发布

如果要给一个城市贴上标签,三亚会有哪些?


椰子、沙滩、天涯海角、鹿回头、海岛、旅游……——这大概是老一辈人对这座城市的原始印象;




免税店、临海的五星级酒店、“天价海鲜”、冬天贵价机票、抖音上超火的水上乐园……——这或许是年轻人脑海中对三亚的关键词;




曾经我也以为,三亚能吸引汽车品牌来办活动的,无外乎是这里的阳光和海滩。可现在大不一样了,如今的三亚又多了一个身份——Formula-E电动方程式赛站(以下简称FE)。


1,什么是Formula-E?和F1有何不一样?


对于同由国际汽联(FIA)举办,从2014年才正式开赛的电动方程式,可能大家还比较陌生,但从字面意思上也很好理解,就是专属于电动车的方程式赛事嘛。




但虽说都是方程式,FE和F1无论在赛车还是赛制上,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


赛车


F1只对赛车及部分零部件的尺寸有具体限制,但设计不限;而FE的赛车从轮胎(米其林提供),到底盘、车架,再到电池都是统一供应的。






换句话说,F1赛车只要不超出规定的尺寸,是可以有不同造型的,因此车企在F1赛车的空气动力学上可以各显神通,而FE基本只能通过车身涂装辨别赛车,去掉涂装的话,大家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也就更加不存在谁家的空气动力学更好、底盘调校更牛云云了。


FE赛车的最大长、宽、高分别为5160mm、1770mm、1050mm,轴距3100mm。总重量为900kg(包含车手和385kg的电池重量)。最大功率250kW。


除去涂装,FE的赛车外型都是一样的。


目前,FE使用的赛车为第二代GEN2电动方程式赛车,0-100km/h加速减少2.8秒,最高车速为280km/h。第二代赛车的电池容量比第一代几乎翻了一番,从26kWh增加至54kWh,电池组重量从320kg升至385kg。不过,续航里程也随之提升,因此自2018/2019赛季启用GEN2赛车以来,FE就取消了中途换车的环节了。


赛制


和F1一样,FE也有分组排位赛、超级杆位赛和正赛。排位赛速度最快的6名车手将继续参加超级杆位赛的争夺。在超级杆位赛中,发车顺序则根据排位赛最慢的车开始依次排序,在杆位赛中获胜的车手,将额外获得3分的积分奖励。


在FE正赛中,赛事最大持续时间为45分钟+1圈,最终将综合冲线名次和剩余电量得出比赛名次。与F1不同的是,为了增加比赛过程中的变数,从而提高赛事观赏性,FE拥有“进攻模式(Attack Mode)”和“粉丝投票(FanBoost)”两个特殊环节。






在FE赛道中,会设有Attack Mode区域,比如三亚站设在了3号弯。在指定区域内,车手可以通过按下方向盘上按钮、进入激活区、通过三个传感器的操作来进入进攻模式。


正常模式下,赛车最大功率为200kW,但在Attack Mode区域内,赛车可激活进攻模式,额外获得25kW的动力(即225kW)。


比赛中,车手必须激活两次进攻模式,激活后,赛车必须走外圈,离开赛车理想的“外-内-外”走线,由此也为赛事增加了超车等变数。


此外,Fanboost对获得额外动力也有贡献。Fanboost投票数前五名的车手,可在进攻模式下再获得25kW的动力加成,从而实现250kW的最大动力输出。


赛道


在F1中,赛道多选址在专业场地赛道上,只有少数街道赛。而FE恰恰相反,多为街道赛,因此赛道整体也较为狭窄。本次三亚站为本赛季新增的一个分站,位于三亚海棠湾,全场2.236公里,共有11个弯道,按逆时针方向行驶。




2,三亚站赛果如何?


不吊大家胃口,先公布结果:


第三名:António Félix da Costa(宝马车队)


第二名:Oliver Rowland(日产车队)


第一名:Jean-Éric Vergne(DS钛麟车队)




三亚站冠军车手、来自DS钛麟车队的Jean-Éric Vergne


本次三亚站共有22名车手参加比赛,但其中有7名车手因碰撞、未能完成比赛,因此,最终只有15名车手完赛。


按照赛规,正赛冠亚季军可分别获得25、18、15分的积分。只有排名前十的车手能获得本站积分,第4名获12分,此后至第9名,每落后一名,积分减2分,第10名获1分。




当然,分站冠军是按综合积分来算的。前文也提到,超级杆位赛第一名可获3分,此外,刷出最快圈速的车手也能加1分。比如,DS钛麟车队的Jean-Éric Vergne,凭26分获得第一名,这个分数就是由正赛冠军(25分)+最快圈速(1分)得来的;而日产车队的Oliver Rowland最终获21分,则是由正赛第二名(18分)+杆位赛第一名(3分)得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亚站的赛事中,以汽车主机厂身份参赛的车队,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有宝马、奥迪、捷豹、日产和蔚来。而其中,又以传统主机厂的优势最为明显,发挥最为稳定,第二、三名的日产和宝马,都是在电动车领域有着瞩目建树的车企。


前者的日产聆风Leaf全球总销量已突破40万台,创下了世界纯电车的销量纪录;后者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布局相当积极,至2025年,宝马更计划在新能源车发展最迅猛的中国市场上,布局多达25款电动车,其中12款为纯电动车型。届时,预计宝马新能源车型销量在市场占比可达15%-25%。






宝马和FE的缘分,是从充当安全车开始的。时至今日,宝马依然是FE官方指定的安全车品牌,车型包括i3、i8等。


至于详细的比赛过程,小鹿就不在这里码字赘述了,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视频看看,新手观众最好找个带解说的,绝对比任何长篇大论的文字描述都要直观深刻。


3,现场看FE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虽然在去之前,听过很多人说,现场只有电机刺耳的滋滋声,没有发动机轰鸣的FE,是没有灵魂的赛车比赛。但作为一名第一次亲临FE现场观赛的观众,就能近距离在Attack Mode的3号弯观赛、进入VIP维修区参观各车队的筹备,这一切都是如此新奇,如果我说不兴奋,肯定是假的。但凡是稍稍对车感兴趣的人,肾上腺素都会被眼前这场景所挑动到。




这股兴奋的劲儿,甚至令我觉得赛道上的电机声,其实也不至于那么不能接受,只是如果不是看到车在赛道上跑,恍惚间总以为是谁在拿着一台大功率电钻在空转。


可能是车手对新赛道的不熟悉吧,据说三亚站正赛的平均车速只有100km/h出头。而现场我所看到的情况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个数据——即使在Attack Mode和直道上,期待中的那种呼啸而过的感觉,实则上几乎是不存在的,有时我甚至觉得,在市区里稍开快的车所展现的速度感,都要比FE赛车的来得强。




在Youtube上,随手点开一段F1的赛事视频播放量,可能分分钟都是FE赛事的3倍以上;在跟宝马车队的教练交流时,他也表示,中国内陆分站的观众少,不全是赛车文化淡薄所致,在世界其它FE分站的上座率其实也不太高,观众热情还远不及F1。


赛车本身就是一种对速度极致的追求,来看赛车的人寻求的就是极速带来刺激。然而,缺乏了速度激情的FE,从观赏角度上看,确实少了点意思,这或许也是FE增设了能带动观众参与感的Fanboost,并已经举办到第五个赛季了,关注度依然如此低的原因。




当然,新事物都是要有成长期的,但愿FE电动方程式能有媲美F1的一天,在赛道上累计的经验能对量产民用电动车有真正的贡献,而不是仅沦为车企应对电动化趋势的附和之举、沦为媒体和赛车圈的集体自嗨。


文 | 鹿由器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earAuto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