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直播和短视频买保险?这些坑得多留意

2023-07-26 13:23发布





近期,短视频、直播带货等互联网销售新模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北京地区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开展保险营销宣传和销售等行为也日益普遍。


北京银保监局刚刚披露,合规风险隐患需要重视,特别是存在有的机构混淆线上线下保险业务进行监管套利,有的保险短视频、直播主体不具有合法资质,有的保险短视频、直播内容存在误导宣传等诸多问题。


记者从北京银保监局获悉,其于22日发布《关于保险网络直播和短视频风险提示的通知》提示,对辖内保险机构着重进行三方面提示,要求各保险机构应当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区分不同情形严格落实保险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


具体来看,一是严格区分保险短视频、直播业务形式。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判断,属于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应当严格符合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规定。对于通过线上引流、线下转化等方式开展销售活动的,应当严格遵守所属渠道类型及相关保险产品销售的监管要求。


二是严格规范保险短视频、直播有关主体。保险机构可可以按照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规定建立自营网络平台,开展保险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互联网保险业务活动,应当集中运营、统一管理。保险机构对于所属各级分支机构及从业人员个人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开展的营销宣传活动,应当严格管理审核,确保营销宣传信息合规准确。保险机构应当充分“了解你的合作方”,不得委托未取得合法资格的机构从事保险销售活动,不得以信息技术费用、推广费用、咨询费用等名义变相支付保险销售佣金。


三是严格管理保险短视频、直播相关内容。保险机构通过保险短视频、直播进行营销宣传的,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得出现不实陈述或误导性描述等情形。保险公司应当审核第三方网络平台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提供宣传服务的内容,对宣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规性承担相应责任。保险机构应规范使用机构简称,避免出现保险公司与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保险机构与第三方网络平台等相混淆的情况。


同时,北京银保监局要求辖内各保险机构应当立即按照《通知》提示的有关合规风险,对本公司及所属从业人员开展保险短视频、直播营销宣传和销售活动的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和整改。


下一阶段,北京银保监局将持续关注北京保险市场新形势新变化,不断加大保险销售行为监管力度,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新闻链接】


保险不当宣传销售引监管层出手


在疫情倒逼下,保险业也开始搭乘直播的东风开展业务:自3月末信泰保险试水直播带货以来,水滴、平安、太平、华夏等多家机构相继加入其中。


不过,保险直播带货缺乏资质、销售误导等问题带来的淘“保”风险不时出现。由于直播门槛并不高,第三方平台主播良莠不齐,保险直播带货稍有不慎就可能成“带祸”。


据业内人士透露,有的保险直播主播在卖货过程中,会采用夸大收益、饥饿营销等方式获客,比如使用“全国疯抢”“手快有手慢无”“保本高收益”等词汇,甚至有主播说“什么都能保”“得了病也能买”之类的话。


直播卖保险还面临政策风险。2019年底,银保监会下发《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仅持牌机构自营平台可从事保险销售。保险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而在各直播平台,一些卖保险的主播并未按相关规定执行。


记者注意到,近期,针对保险直播的乱象,监管层密集出手——


6月1日,河北银保监局官网发布消息,要求各保险公司和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对照监管要求,对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自媒体保险营销宣传管理制度、完善信息监控和处置机制、加强从业人员合规教育等方面开展全面排查。同时,组织开展自媒体保险营销宣传专项治理工作,加大对分支机构及从业人员短视频直播账号和信息发布的审核力度,坚决清理未经报告开设账号和发布内容的行为,严格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责任。


银保监会日前下发的《2020年保险中介市场乱象整治工作方案》则将保险机构合作的第三方网络平台的经营活动是否仅限于保险产品展示说明、网页链接等销售辅助服务,是否非法从事保险销售、承保、理赔、退保等保险业务环节列为乱象整治要点之一。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潘福达


编辑:潘福达


流程编辑:王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