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亿万富豪破产沦为泥瓦匠,下跪求原谅:老赖这一跪,打了多少人的脸…...

2023-07-27 10:55发布

曾在微博上刷到一个“街头抓老赖”的视频。


事情发生在今年3月份,一个民工打扮的人站在路口,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瓦工、抹灰工”。


在他四处张望时,一个拍视频的路人认出了他:


“这不是张增加张总吗?”


张增加回过头说:


“别叫我张总,叫我张老赖……我能借你的手机说两句话吗?”


然后他双膝一跪说:


“我是张增加,2018年公司破产,赔了2380万。卖房卖车后还了1800万,现在大概还欠600万。大家给我三到五年的时间,我一定会把债还上。”


这个场面吸引了很多围观者。


但没有人嘲笑,也没有人嫌弃,反而不少人都被感动得竖起了大拇指。


视频被传到网上后,评论区有一些四川网友留言:“张总开个直播带货吧,我一定支持。”


印象里,做“老赖”的人,大都是令人捶胸顿足的那种。


第一次看到让人感动的。


看了评论区的介绍才知道,原来2008年汶川地震时,张增加曾投身救灾行动。


他和妻子二人租了两辆大汽车,亲自把购买的救灾物资运送到四川都江堰。


随后,两人捐款又捐物,出钱又出力。


难怪有四川人会记得他。


除此之外,张增加还有一个更被人熟知的身份——宝发集团的董事长。


2010年,张增加投资800万成立了陕西宝发汽贸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是卖车以及汽车维修、展示等服务。


巅峰时期,他拥有7家4S店和一家运输公司。




懂行的人应该知道,做这行基本上靠口碑。


老客户觉得划算,就会推荐给身边的亲戚朋友。


只要价格到位了,一般不存在销量问题。


这几年因为中间商越来越少,门店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可这位曾经的陕西宝发集团董事长,能从亿万富翁变成街头泥瓦工,还是让人匪夷所思。


毕竟在第三方网站上,陕西宝发汽贸有限公司的评价虽然不高,但资本实力强,进入市场早这两点还是挺关键的。


那么,张增加到底经历了什么?


张增加,1971年出生在陕西省兴平县农村的一个贫苦家庭。


家里有8个孩子,他是最小的那个。


8岁那年,父亲给他定了一门娃娃亲,对方同样是贫苦人家的女儿。


可没等看到孩子成家,只一年后,父亲就因病去世了。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父亲走后的第2年,母亲又因劳累过度引发偏瘫,从此瘫痪在床。


那一年,张增加刚满11岁。


作为家里的小男子汉,他不得不辍学干农活、打零工照顾家庭,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变成了下地种田、洗锅刷盆......


21岁那年,两边家庭按照约定,让定了娃娃亲的两个人结了婚。


结婚的彩礼是一头牛和500块钱,小两口盘算着大牛生小牛,小牛生一窝,但不幸的是,牛当天晚上就被偷走了。


穷则思变,命运接二连三的打击使得张增加决心创业。




第一次创业是贩卖粮食,夫妻俩向农户收购玉米,然后卖给啤酒厂。但因为没经验,小赚几笔后,赔了5万块……


粮食这块倒腾得不好,张增加又打起了“炼油”的主意。


就是那个年代农村流行的用土锅炉、土办法炼油,虽然“土”,但总归是个技术活。


所以小学文化的张增加再次失败了。


后来全国开始流行栽种果树,张增加也加入进来。这是他第三次创业,结果忙前忙后,结算时一清点,这次创业仅赚了800块钱。


连续3次创业都没赚到什么钱,母亲的病情又逐渐恶化,那段时间,张增加整个人都快抑郁了。


好在有妻子的陪伴和鼓励,他才放弃了轻生的想法。


之后的张增加认真总结了经验和教训,觉得不能再盲目投入。


1997年,他在咸阳市礼泉县史德街道开了一家小餐馆。


这是他考察许久的结果,这条路上人流量大,但真正实惠的小饭馆很少。


这一次张增加终于得到了命运的眷顾。


有了本钱的张增加一边经营着餐馆,一边琢磨起更大的生意。


2002年,张增加去山东看望远嫁的姐姐,他发现兴平老家的废旧桐木,在山东竟然很受欢迎。


于是他当即决定做木材加工生意。


这是第5次创业,苦尽甘来,他这次终于赚到了220万元。


2010年,有了钱的张增加开始了人生的第6次拼搏。


这一年,40岁的他斥资800万,创办陕西宝发汽贸有限公司。


7年后,他是7家公司的法人代表,4家公司的股东,还在5家公司担任高管,资产过亿。


但命运就是这么爱开玩笑,摸爬滚打30年换来的成绩,仅一年就付之一炬。


2018年,我国汽车销量出现过去28年来的首次下滑,张增加的资金链断了。


后来,张增加分析自己失败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


盲目扩张,最终扩展到7个4S店,借贷的成本很高,拆东墙补西墙导致了危机最终爆发。


另一个是:


我这个人太重情重义,把曾经木材厂一起干的兄弟,全部放在了宝发汽贸的重要岗位,但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并不能胜任。


相比市场的波动,后者的破坏性显然更大。


但当时他已经顾不得这些,为了走出困境,张增加四处筹钱。


可最终还是破产了。


2018年年底,张增加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公司合计负债2380万。


由于压力巨大,张增加一度得了脑梗


好在抢救及时,才慢慢恢复了健康。


这时候的他,其实还有一个办法——跑路。


用网上流行的话说,就是“公司欠的债,和我张增加有什么关系”。


但张增加不愿意这么干,冤有头债有主,这个钱他要还。


他先和妻子离了婚,又卖了车和房,还了1800万。


至于剩下的600多万,他选择打工还债。


帮人疏通下水道、去工地打零工,“只要活着就得直起腰板努力干活,这样才有还完钱的那天”。


当然,他干的活,也有不图赚钱的,比如参与西安方舱医院的建设。


因为过去也算个名人,所以在街上还是会被人认出来。


这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谁能想到街边一个满脸褶皱的工人,过去竟是亿万富翁。


但是张增加说,只要每天都在还债,心里就是踏实的。


在网络上受到关注后,张增加注册了自己的视频账号,一边谋生计,一边鼓励和他有相同遭遇的人。


翻了翻他的视频,发现他还是一个爱写诗的人。


他给母亲写的:


清明祭奠偷偷回,


父母坟前哭几回。


不孝犬子是混蛋,


二老天堂债务念。


给朋友写的:


创业失败成“老赖”,


欠下乡党很多债。


心里愧疚把友害,


卖房卖车难还爱。


虽然语言朴素,但感情很真挚。


张增加的故事,也让我想起来了罗永浩


欠债后的罗永浩没有逃避,还写下了一篇“老赖CEO的自白”,自我调侃。


他做直播,上综艺,讲脱口秀,拍广告,接受原本不喜欢的采访……


经过3年多的努力,他已经还上了大部分欠债。


他们的故事很简单,但已足够让人感叹。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驱动人前行的,从来都不是口袋里的钱,而是心中的责任。


也因此有人说,“张增加们”在经营上可能是过时的,但对待每一笔欠债的认真劲永不过时。


确实,无论是罗永浩,还是张增加,从他们的经历不难看出,都是靠着胆识和机遇发家致富。


就像张增加在自媒体账号里这样介绍自己:


收过鸡,捣过蛋,开过土法炼油厂,弄过加油站,卖过包子,售过扯面,开过饭店,种过果树,弄过木材加工厂,卖过车,开过4S店,成功过,也失败过……


这也是很多创业者的缩影。


在时代变化中,因缘际会,路遇贵人,成为了那个时期的佼佼者。


然后在社会转型中,短板日渐暴露。




因为经历了比别人更多的挫折,他们更懂责任的重要性。


“好多债主在等着我赚钱还债,我应该给人还债,人家那个钱来得都不容易……”


这是一个人的良心,也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东西。


无论如何,他们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


希望大家听完张增加的故事,能对他和像一样坚持还债的破产者多一些宽容。




另外,张增加的6次创业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生其实就是一条抛物线。


有高峰,也有低谷;有成功,也有失败。


关键是在失败时,选择一蹶不振,还是重新再来。


张增加选择了重整旗鼓,他说:“我现在已经放下了,有一种重生的感觉。”


我想,很多人也会如此选择。


因为山到尽头是风景,人到尽头是重生。


在逆境中依然保持责任感,是乐观,是勇敢,更是一种精神底色。


有了这种叫“奔头”的东西,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天会晴,花会开。


黑夜过后,便是阳光。


图片及资料来源:


《51岁亿万富翁变成泥瓦匠,街头下跪求原谅:我一定会把钱还上》,砍柴书院。


《他9岁丧父,从一穷二白到身家过亿!如今负债3000万,为了还钱当街下跪…...》,正和岛


作者:正经婶儿,情感博主,二胎妈妈,畅销书作家,著有《女人不可以穷》等。来源:正经婶儿(Id:zjshener),聆听直击心底的智慧观点,同50万 优秀灵魂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