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的金融模式之根本区别在哪里?

2022-04-14 21:02发布


昨天刷到了一个消息,好像昨天还很热的一个话题,那就是新华社转发了一篇文章,《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反应褒贬不一,争议比较大。现在好像已经被删稿了。


其实我们用不着过渡解读,人家原作者这篇文章写得时间比较久了,和现在的情况肯定是有所脱节,再加上这一段时间,A股跌得连亲妈都不认识了。再加上北上资金加速流出,中概股也暴跌。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一个过时的文章引发争议是正常的。


这篇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节选了前深圳证监局局长张云东2020年出版的一本书,其中一个文章中的一段,主要想表达的是金融要支持制造业。你想它出书在2020年,和现在的情况不太一样了。文章的观点在当时可能是合适的,只不过放到现在有点不应景而已。



你从文章的标题看,不要迷信美国的金融模式,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好像我们的金融都是跟美国学的,而且文章中也说了,近几十年来,我国金融界一些人士一直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美国当作现代金融的样板,并呈现出相当程度的盲目性。这个确实是有的,所以2021年我们看有一波很大的力度在扫荡这种金融思想,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马云外滩金融峰会上的发言,比如中国金融没有系统性风险,因为没有系统,还有银行当铺思想被批判了。


其实中国的金融模式和美国还是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在刚起步的时候,肯定是以美国为模板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模式越来越多,早就已经四不像了,现在的中国金融模式,已经是中国自己的了,我们本来就是在走自己的路。


所以说,我们遇到的一些问题,一味地甩锅给美国也是不对的。涨跌停制度不是跟美国学的吧,T+1也不是跟美国学的吧,十年还是3000点也不是跟美国学的。美国有美国的优势,人家是世界上最成熟最发达的金融市场。美国也有美国的麻烦,今天的美国金融市场也是骑虎难下了。但是我们不能从美国身上找自己的原因,中国和美国的金融模式还是大不一样的。



美国的金融模式,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以来,四十多年的时间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变成了一个金融帝国,随之而来的是制造业空心化。其实严格来说也不能说制造业都空心,而是低附加值的制造业空心化。航空航天,军工,高端芯片,医药等等,这些高附加值值的制造业美国可是一个也没丢,它只是中低端的制造业空心化了。这就是金融泛化造成的结果。玩钱挣钱多快啊,搞点高端的也能挣点钱,低端的谁还去玩呢?


那这种形式我们能跟着学吗?肯定是不行的。我们玩高端的制造业暂时玩不过人家,低端的你还看不上,还想去玩个金融,那不是自己找死吗?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坚守制造业立国。金融从本质上一定要为制造业服务,膨胀得有点过头了,那就敲打一下。这一点我们从来都没有跟美国学过。最多就是一些部分行业,比如互联网和一些新兴行业在融资的渠道上,学习了一些美国的套路。但现在也被严格地纳入监管了。


美国的金融模式是什么呢?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以信用美元为核心的。美国以自己的信用为担保,无限量地发行美元。美元就是美国金融模式的根基,也可以说是全世界金融模式的根基。一切的金融市场的交易标的,股票也好,各种各样的债券也好,期货大宗商品等等。根基就是美元,它们都随着美元的潮汐进行波动。



而中国的金融模式呢,很奇怪。我们的金融模式好像是割裂的。在我们传统的金融市场认知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更大的金融市场。这个更大的金融市场甚至可以看做是我们自己金融的根基。而且是我们自己独创的,全世界仅此一家,别无分店。我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土地货币信用金融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在十几年前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土地信用金融体系。


政府手里有土地,而且能够出售土地的使用权。所以说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等于先天性地有了一个很好的抵押品。而且这个抵押品是跟你地方政府的努力绑定到一块的。


地方政府越努力,地方经济越好,吸引的人口就越多。那房价就会上涨。房价一涨那就意味着地方政府手中的抵押品更值钱了。那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就更有底气,贷款融资投入到下一轮的城市建设,如此这样循环。



金融模式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你的财富是从哪儿来的?这个财富从金融的眼中看,那大部分都是信用膨胀出来的。注意啊,从金融的角度来看,财富大都是膨胀出来的,而不是真实创造出来的。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然后经过金融市场进行信用膨胀,乘上货币乘数,钱就凭空多出来了,多出来的钱,就是你玩金融,钱生钱生出来的。


美国的金融模式,那真是钱生钱。同时还可以借着美元潮汐收割世界,更挣钱。而我们中国的金融模式,归根结底是土地生钱。换句话说,中国创造了一套以土地金融为基础的资本生成模式。你别说我玩这个,玩那个,不管你玩什么,你顺根捋一下,钱哪来的?都是从土地上来的。城市土地在这个模式中充当了“信用抵押品”的角色,让货币资金流通,进行信用扩张,才能支撑起中国的金融。这就是我们中国金融模式的本质,我们和美国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一直都在走自己的路。


而且,这条路也只能我们自己走,土地这个东西你带不到国外去。这种模式不像美国,美元可以全世界流动,可以带走利润也可以带走债务。中国不行,土地是焊死在这儿的,你把利润带走了一定会造成相应的债务留在国内。


所以,我们一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只能自己玩,很难进入到国际金融市场,原因就在这儿,不是说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你进不了国际市场,那都是瞎扯。你把根源了解透了就知道了,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那只是结果,它不是原因。正是因为我们的模式不同,我们自己玩可以,跟别人一起玩那就麻烦了,所以,人民币才不能自由兑换。



当然了,走到今天这个现状,这条路是必须要改革了。这个大家都清楚。不仅是我们的金融模式不好走下去了,美国的金融模式也不好往下走。全世界都遇到了这个问题,这一点可以说是相通的。至于说我们的金融模式如何改革,这个我们说不了。


有人说了,你做节目为什么说不了,是不是不敢说?其实不是的,这个问题把国务院都给难倒了,你说我能说得了吗?谁都说不了。包括写这篇文章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它的作者前深圳证监局局长张云东,也是写了一堆问题,他也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只能说还得摸着石头过河,慢慢摸。


现在我们倡导的就是金融要支持和服务制造业,不要搞一些借壳炒壳,匹凸匹,投机套利这些东西,这个观念自然是好的。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制造业和金融的结合遇到了问题。急需资金的制造业融资的难度太大。我是个小公司,我想要贷点款最好是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上,你看,这还是土地金融嘛。



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我们现在还太少,其实他们也不缺钱,问题就是这些企业太少,别说跟美国比,就是跟德国日本,我们也比不了。金融市场倒是挺愿意支持他们的,就是数量太少,喂不饱金融市场。


低附加值的制造业倒是不少,但是金融市场对他们不感兴趣,支持你打螺丝吗?万一破产了怎么办?


有人问了,那你说这些问题怎么办?还是那句话,我也说不了。中国现在经济体量太大,船小好调头,船大了就不好调了。再加上现在外部环境太差了,你这边想动一动吧,那边要加息,搞得你现在都不敢大动。


不管怎么说吧,刚结束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说了:长江、黄河不会倒流。中国这40多年,从来都是在改革中前进、开放中发展。中国的金融如何更好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服务,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