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轩:投资硬科技到底难在哪?

2022-04-15 14:39发布

中新经纬4月13日电 题:投资硬科技到底难在哪?


作者 田轩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


近两年,中国在科技方面遭遇了“卡脖子”问题,有人甚至称赚了很多快钱的互联网大厂,玩流量搞营销很在行,但没有在硬科技上拿出什么东西来。这实际上涉及到市场失灵。客观上讲,技术创新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它是对未知路径的探索,具有周期长、前期投入大、不确定性高、失败概率大的特征。


从本质来看,技术创新和已知路径的常规性工作不同。市场行为自发的技术创新并不是最有效的。激烈竞争下,大家会想着赚快钱。市场调节失灵时需要政府介入,要发挥好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共同作用。其实,政府主导的一些机构也在做技术创新。


政府应在“卡脖子”技术攻关方面起主导作用,做好新型举国体制相应的宏观构架,做好顶层设计;并引导不同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共同合作。因为像华为这样自发地去做技术创新,让大量R&D投资进入的行为,既不是普遍现象,也不是对全部市场主体而言最有效率的方法。


那么,如何让制度更好地促进股权资金投资硬科技?美国硅谷很多技术创新是在高校、机构、国家实验室里产生的,国家实验室由国家投资。硅谷拥有斯坦福和伯克利等高校。美国波士顿也属于创业投资中心,也拥有哈佛MIT(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


因此,首先,高校、国家实验室等科研机构是创新城市的必备要素。


其次,更需要宽容失败的耐心资金。原创性技术的基础研究是一个需要科研人员花费很长时间,并对其失败给予高度耐心的过程。其间,需要政府不断地往里“砸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就投了很多钱。


再次,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后,需要以技术要素的形态融入产业,进行产业化生产,企业要做的是推动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并且引入更广泛的社会资本要素。所以,华为投大量资金去做技术创新是值得敬佩的,但要求每家企业都这么去做,又是不现实的。技术转移的过程中也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支持,通过对国家实验室、科研机构、高校的投入,与金融资本形成合力,最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最后,企业在生产的后端要结合市场,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入包括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并利用二级资本市场融资等手段,让技术实现产品化、产业化、市场化。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原创,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孙庆阳